讓革命文物活起來 安徽推進革命文物保護和利用

文物 考古 大別山 博物館 六安新聞網 2017-06-08

作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徽金寨大別山區域在中國近現代歷史時期為華中抗戰貢獻了巨大力量,也留下了眾多革命文物和革命遺址。在第12箇中國文化遺產日來臨之際,記者來到金寨,走訪安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情況。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舊址、豫東南道委、道區蘇維埃舊址位於大別山腹地金寨縣湯家匯鎮,這裡紅色革命政權機構設置早、部門全、運轉時間長,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2014年,湯家匯成為全省首批紅色小鎮。中國文化遺產日到來前的這裡熱鬧非凡,一群六年級的學生正在老師的帶領下感受革命精神,收錄機里正播放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感人的旋律引得不少學生跟著哼唱起來,據瞭解,這首歌曲是由金寨縣一位小學校長羅銀青根據民間八段錦曲調填詞創作。

“湯家匯紅色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我們計劃以重走紅軍路為主題,打造一條35公里的紅軍體驗步道,推動紅色文化的深度挖掘,擦亮紅色文化旅遊品牌。”湯家匯鎮黨委書記邵先成介紹,這裡是金寨最早爆發革命的地方,鎮上革命遺址遺存就有58處之多,其中國保單位就有4個點。

一處處傳統村落、一間間古祠堂是唐家會紅色歷史的見證。“革命資源要保護也要利用,才能讓其真正活下去,傳的遠。近年來湯家匯鎮先後投入1.1億元,在鎮上新建了遊客接待中心,對31處瀕危革命遺址進行了搶救保護,湯家匯紅軍街遺址群作為縣委黨校現場教學點和18家單位掛牌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免費對外開放,每年接待人數達2萬餘人。”邵先成表示。

“一寸山河一寸血”。在金寨縣革命博物館,遊客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共同瞻仰那些為中國革命事業奉獻終身的人物事蹟。作為省保單位,去年金寨革命博物館全年接待遊客達81萬人次,“上個世紀80年代革命博物館建成開館,目前管內文物超5000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有30多件,但由於展陳面積有限,目前觀眾能夠看到的文物僅有1000多件。”金寨縣革命博物館館長汪家廣介紹,2016年全年,金寨縣革命博物館的全年接待遊客81萬人次,由於遊客接待量連年增長,展陳面積有限,為滿足不同參觀需求,更好地發揮革命文物的教育作用,金寨正進行新館規劃,將在縣城新區新建4萬平方米的新館,老館將專門建設烈士紀念館。“博物館將利用現有優勢,繼續挖掘革命文物資源的價值,積極探索讓文物活起來、用起來的模式,充分發揮其社會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務功能。”

經普查統計,我省革命文物中有國保單位15處,省保單位69處,市縣保單位130餘處,涵蓋了近代以來的各個歷史時期。“十二五”期間,我省編制了肥東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獨山革命舊址群等19處國保、省保單位革命文物的保護規劃,對來安半塔保護戰等30多處革命文物編制維修方案,進行本體加固、消防安防等工程。2016年又爭取國家專項補助經費2269萬元,省級經費220萬元,用於新四軍軍部舊址司令部維修等,經過數年維修,革命文物得到有效保護,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為進一步開展展示利用,在保護為先的前提下,我省還出臺《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推進革命文物與旅遊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紅色旅遊,讓文物真正“活起來”,很多文物點成為紅色旅遊目的地,其中,涇縣新四軍軍部舊址被評為全國十二個重點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全國三十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之一、中國紅色旅遊十大景區等稱號。(記者 陳欣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