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的愚蠢外交政策,促使英法俄站在了同一戰線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大家好,我是青史回聲,解讀千年歷史。今天講的是一戰前,德意志帝國皇帝威廉二世當政以來一連串的愚蠢的外交政策,促使往昔互相敵對的英法俄三個國家,結成以德國為敵的“協約國”。


有人曾經這樣評價德意志帝國皇帝威廉二世的外交政策:他有一個賭徒的性格,知道拼命下注,卻不知何時離桌。

公元1888年,在歐洲大陸有一個強國——德意志帝國。它在18年前的一場普法戰爭中,使普魯士王國完成了德意志統一,並取代了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18年後(也就是1888年),曾經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麼威廉一世,因病駕崩,同年,威廉二世繼位。

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的愚蠢外交政策,促使英法俄站在了同一戰線

威廉二世

這裡要提前說明一點,威廉二世可不是威廉一世的兒子,而是孫子,他的老爸,也就是威廉一世的兒子,是腓特烈三世。不過可悲的是,腓特烈三世僅僅在位幾個月就因病身亡了。威廉二世作為繼承人,也就順理成章地坐上了德意志帝國的皇位。

作為剛繼任的皇帝,威廉二世首先應該做的是籠絡他爺爺那個時代的“三朝元老們”,可他卻恰恰相反,剛上位不到兩年,就把“鐵血宰相”俾斯麥給趕下臺去了。

俾斯麥何許人也?這麼說吧,普魯士王國能夠使德意志統一,並取代法國成為歐洲大陸的霸主,俾斯麥是第一功臣,功不可沒。不過,最為突出是俾斯麥的玩一手的外交手段。

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的愚蠢外交政策,促使英法俄站在了同一戰線

俾斯麥

他的一系列的外交政策在歷史上成之為“大陸政策”。通過又拉又打的手段,使德國在歐洲大陸不斷增強。

孤立法國。普法戰爭和德意志的統一,使德法兩國之間的矛盾加深,逐漸成為宿敵。對德國而言,有他沒我。使法國徹底沒有還手之力才是德國的外交重中之重。

如果說宿敵是孤立,那麼對中歐和南歐各國的態度,那就是拉攏了。對於曾經都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德國是極力拉攏奧匈帝國做他的盟友,為此,俾斯麥還調停了奧匈帝國和俄國之間的矛盾,並促使三國簽訂了同盟協議,史稱“三皇協議”。

至於英國和俄國,作為德國的潛在威脅,俾斯麥則暗中調撥兩國的關係,使兩國在東方問題上形成敵對。同時,還鼓勵法國參與海外殖民地的擴張,消除英法同盟的可能。

如果按照俾斯麥的“大陸政策”實行下去,德國就能夠在歐洲大陸玩得轉,可時間不等人。隨著威廉二世的上位,他越來越對俾斯麥看不順眼了。

1889年,德國爆發礦工罷工事件。有著濃厚的封建思想的俾斯麥對此不屑一顧,在沒有預先通知威廉二世的情況下,暗中操作議員在議會上否決了有益於社會平民階層的法案。

這樣一來,讓皇帝威廉二世十分氣憤:我這個皇帝算什麼?德國宰相的工具嗎?後面的事情你們應該就都知道了,在1890這一年,德意志帝國宰相俾斯麥被德皇威廉二世罷免,德國的外交從俾斯麥時代正式步入了威廉二世時代。

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的愚蠢外交政策,促使英法俄站在了同一戰線

威廉二世與俾斯麥在一起

在俾斯麥下臺的第二年,德國就拒絕了與沙皇俄國續訂再保險條約,這一舉動讓俄國非常惱怒,於是轉而走近德國的宿敵法國,並形成兩國協約。

對俾斯麥一直所實行的“大陸政策”嗤之以鼻,認為德意志不應該僅僅侷限於歐洲大陸,要走向世界,擴建德國海軍,爭奪海外殖民地,這就是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

在兩國協約和三國同盟對立形成之後,英國的態度是是否擴大戰禍的決定性因素。在威廉二世剛開始執政之時,英德的關係還是處於友好的狀態。但是德國為了獲得與英國的軍事同盟,頻頻施壓,潛臺詞是你英國不跟我結盟,有你好看的!英國就不樂意了,我好歹是日不落帝國,竟然這麼跟我說話,你是不是想要取代我的位置!我就偏偏不和你結盟。德國也惱了:小樣,我讓你英國和我德意志混,是給你面子,既然你先不給我面子,那就休怪我無情。很快,德國就在土耳其和南非針對英國進行了種種挑釁,進一步加大了英國對德國的友誼裂痕。英國在德國頻頻挑釁下,終於坐不住了,你既然這樣,我就和你的老仇人結盟,於是英國不但在1904年接受了法國的協約,甚至主動與其一直以來厭惡的俄國靠攏,並於1907年與俄國化解了之間的恩怨,三國協約正式形成。

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的愚蠢外交政策,促使英法俄站在了同一戰線

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

而1914年薩拉熱窩事件的發生,威廉二世不顧德國外長的反對,強硬地給塞爾維亞下了一道明顯意在開戰的最後通牒:趕快臣服德意志,否則打進你家門!這麼霸道的宣戰,使塞爾維亞的大哥們英法俄更為惱怒,紛紛宣戰。由此,開始了一場極為慘烈的世界大戰。

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的愚蠢外交政策,促使英法俄站在了同一戰線

薩拉熱窩事件

李德·哈特在他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上曾經有過這樣一句話:這些曾被俾斯麥耍弄過而相互攻擊的列強,現在在任何地方只見到一件事——德國的拳頭……事實上他(威廉二世)被認為應該負最大的戰爭責任。他的好戰言論與態度,在國際間製造了不信任感與警訊,使當時歐洲到處都沾染了他的火藥。

是的,德國後來有那樣的下場,離不開威廉二世那具有威脅和挑釁的外交政策。他那“高超”的外交手段,不僅沒有在歐洲大陸形成一種均勢,反而讓自己陷入孤立,也促使了昔日相互敵對的英法俄走在了一起,形成了以德國為敵的“三國協約”。

參考資料: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李德·哈特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