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1940年9月,日本、德國和意大利簽訂了《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該條約規定當美國為了英國的利益而加入歐洲戰爭時,日本有為軸心國參戰的義務,實際上日本已正式加入了軸心國聯盟。至此,由德、意、日組成的軸心國正式成立,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來臨!

我們先來看看在日本加入之前,德國和意大利這兩個法西斯國家簽訂了什麼協定:

1924年,主張對外擴張的意大利總理墨索里尼以武力逼迫南斯拉夫割讓了亞得里亞海北岸的港口阜姆,這個港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被劃歸給南斯拉夫。隨後墨索里尼又於1934年出兵佔領了東非國家阿比西尼亞;1935年墨索里尼再次侵略埃塞俄比亞,1936年墨索里尼又夥同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一起幹涉了西班牙內戰,扶植佛朗哥獨裁政權上臺。

德意日同盟條約如何建立的?遠在亞洲的日本怎麼就和德意聯盟了?

1936年10月25日,臭味相投的意大利與德國簽訂了《德意軸心協定》,兩國就埃塞俄比亞、西班牙的問題上達成了一致。同年的11月1日,墨索里尼在米蘭發表演說:“柏林和羅馬已形成一個軸心,可以在這個軸心的周圍團結所有願意進行合作和維護和平的歐洲國家。”

自此,法西斯意大利與德國正式結成了“羅馬-柏林軸心”

德意日同盟條約如何建立的?遠在亞洲的日本怎麼就和德意聯盟了?

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美國和日本之間的利益衝突也不斷加劇。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和俄國的軍事實力大幅降低,這讓日本人從內心裡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優越感。他們自認為自己的實力已經能與美國人抗衡(這是不是日本人到現在都自稱自己是歐洲人的原因?),此後曾與美國在多個場合發生摩擦。

《九國公約》的簽訂,讓日本越陷越深,從而加劇其加入三國同盟條約。

日本的快速擴張也讓原本對日友好的英國坐立不安!英國人害怕他們在亞洲的權威受到日本人的挑戰。為了抑制日本的擴張,1921年11月,美國、英國、法國、日本、意大利、比利時、荷蘭、葡萄牙、中國在美國華盛頓召開會議。會議上,各國簽署了關於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迫使日本將山東的權益和膠濟鐵路歸還中國,並撤出盤踞在上述區域中的日本軍隊。

德意日同盟條約如何建立的?遠在亞洲的日本怎麼就和德意聯盟了?

這一規定讓日本人極度不滿,這也加劇了日本國內軍國主義勢力的出現,日本的戰爭野心開始不斷膨脹,為日後全面侵華戰爭以及太平洋戰爭埋下了伏筆。

1936年11月25日,德國代表和日本駐德大使在柏林簽署《反共產國際協定》,德、日結成政治同盟。在德國的建議和促進下,1937年11月,意大利正式加入該協定。

1940年9月,日本、德國和意大利簽訂了《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三國條約公佈的文本說:日本承認並尊重德國與意大利建立歐洲“新秩序”事業中之領導權,德國與意大利則承認並尊重日本建立東亞“新秩序”事業中之領導權。締約國之一方如遭受未參與歐戰或中日“衝突”之大國攻擊時,三國保證以政治、經濟、軍事之一切手段互相支援。

德意日同盟條約如何建立的?遠在亞洲的日本怎麼就和德意聯盟了?

在談判期間,德日兩國政府以互換照會的形式就南洋問題簽署了許多祕密協定。日德兩國代表商定,一旦日本與英國發生武裝衝突,“德國將盡其所能,以所擁有的一切手段援助日本”。希特勒一夥同意曾處於日本委任統治之下的德國過去在南洋的殖民地仍由日本管轄,但以德國得到一定補償為條件。德國以前在南洋的其餘殖民地,於歐戰結束之後德國應自行收回,然後再與日本政府討論它們的分屬問題,儘可能照顧日本的利益,日本為此應向德國提供相應的補償。

德意日同盟條約如何建立的?遠在亞洲的日本怎麼就和德意聯盟了?

與此同時,還簽署了建立三個委員會的協議,即建立所謂總委員會和兩個技術委員會(軍事委員會和經濟委員會)。總委員會由德意兩國駐日本大使參加,設署東京辦公,以日本外相為主席。在柏林和羅馬也擬設立同樣的委員會。軍事委員會也設在東京,由日本的陸軍代表和德意兩國大使館的陸、海、空三軍武官組成。在德意兩國首都也設立同樣的委員會。總委員會的目的是協調三國的政策;軍事委員會和經濟委員會的任務是解決協同作戰和相互進行經濟援助的問題。

至此,由德、意、日組成的軸心國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大浩劫很快就要來臨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