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蒲風霖

那是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韓邪單于被他哥哥郅支單于打敗,南遷至長城外的光祿塞下,意欲同西漢結好,曾三次進長安入朝,並向漢元帝請求和親。公元前33年,漢元帝將昭君賜給了呼韓邪單于,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這件事史書記載並不算翔實,但都無一不讚嘆昭君之容貌,如《後漢書﹒南匈奴傳》中描述:“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景裴回,竦動左右。” 《樂府古題要解》寫其“光彩射人,悚動左右”,《琴操》寫其“端正閒麗”。

在漢代,去和親的姑娘們很多,其中不乏宗室女子,但是唯獨留下了王昭君的名字,一方面是由於她的美貌確實讓人傾倒,一方面也是由於她自願請嫁,脫穎而出,才智、膽識過人。到了邊塞後,《後漢書》記載,昭君與呼韓邪單于生有二子,後呼韓邪單于去世,“其前閼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書求歸”,由於成帝“敕令從胡俗,遂復為後單于閼氏焉。”按《樂府古題要解》的記載,昭君的歸宿十分淒涼,由於昭君第二任丈夫離世,按照胡俗,她得再嫁與前夫的兒子:“昭君恨帝始不見遇,乃作怨思之歌。單于死,子世達立。昭君謂之曰:‘為胡者妻母,為秦者更娶。’世達曰:‘欲作胡禮。’昭君乃吞藥而死。”

昭君鴨與清燉肥鴨,哪一款肥鴨讓你最想穿越歷史?

王昭君

昭君出塞促進了漢匈的聯繫交流,也維護了雙方邊境的和平,因此被後世反覆傳頌。杜甫在《詠懷古蹟五首之三》寫道:“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還有王安石的《明妃曲》寫道“漢恩自淺胡恩深,人生樂在相知心。可憐青冢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從詩中可以看出,昭君留在邊塞,不管過的好與壞,終究是一去不再回頭,留下青冢,任憑後世悼念和猜測。

昭君鴨似乎就是王昭君到邊塞後生活的一種寫照。王昭君是南郡秭歸人,也就是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人,在漢文化薰陶下成長的她,忽然進入到一個全然陌生的環境,這讓我想起很久以前看過的一本武俠小說《玉嬌龍》:玉嬌龍出身伊犁總兵之家,是清朝上層社會人物,而羅小虎是沙漠大盜,他們之間壓抑而無法剋制的愛情,就是因為兩種不同的文化差異所導致。而昭君置身於粗獷、陌生的邊塞環境中,濃烈的思鄉之情,加上衣食住行和文化上的反差,和《玉嬌龍》中那種描述,似乎是非常貼近的。

來到邊塞後,沒有精細的點心,沒有中原的大米,吃不慣麵食,也沒有各種精心烹製的菜餚,呼韓邪單于娶回來的這位大美人,眼見就要消瘦下去,這時候,大廚想出了一個法子,把粉條和油麵筋泡在一起,用肥鴨熬湯煮,結果這道菜昭君相當滿意,終於能夠展顏開懷大吃。這道菜於是很快在邊塞流傳開來,最終發展成今天的昭君鴨。

昭君鴨與清燉肥鴨,哪一款肥鴨讓你最想穿越歷史?

燉粉皮的昭君鴨

我國吃鴨子的歷史非常悠久,浙江河姆渡、福建武平等地出土的新時期陶鴨有5000年前的歷史,江蘇句容、河北平泉、河南鄭州的考古遺址都曾出土過4000年前的銅婭尊乃至鴨蛋。這些考據證明,在四五千年前,我國就有養鴨子的傳統了。據《齊春秋》記載:陳、齊兩軍在南京幕府山地區對戰時,陳“會文帝遣送米三千石,鴨千頭。帝即炊米煮鴨……人人裹飯,媲以鴨肉,帝命眾軍蓐食,攻之,齊軍大潰。”可見春秋時吃鴨肉就很普遍了。歷史古籍中很多都記載了烹製鴨子的方法,比如《金陵瑣志》、《調鼎集》、《隨園食單》、《儒林外史》等。美食描寫比情色描寫還多的《金瓶梅》裡,也不乏寫吃鴨肉的段落:新上任的清河右衛指揮雲理守送給西門慶的禮單裡,“貂鼠十個,海魚一尾,蝦米一包,臘鵝四隻,臘鴨十隻”,書中,還有板鴨、燒鴨等吃法。

昭君鴨這種吃法,有中原肥鴨的肉香味,混之塞外粗獷的亂燉口味,吃起來格外異域風情。這款肥鴨,不知道看官們願不願意穿越到漢代昭君出塞那個年代,一邊吃鴨,一邊感受那種蒼茫原野中的凌厲朔風,感受昭君出塞那種悲愴、壯烈的氛圍。

昭君鴨與清燉肥鴨,哪一款肥鴨讓你最想穿越歷史?

燉麵筋的昭君鴨

再來看一款燉鴨,來自《御香縹緲錄》的記載。《御香縹緲錄》的作者裕德齡少年時隨父先後在日本和法國生活了六年,有留洋經歷的她,因通曉外文和西方禮儀,和妹妹容齡一起被慈禧太后詔進宮中充作“御前女官”,在清宮裡侍奉慈禧兩年,做過慈禧御前英、法等文的翻譯,還做過光緒的英文教師,她與容齡姐兒倆陪伴慈禧“化妝、遊玩、看戲、學車、寫字、觀花、賞狗、擲骰和籌備各種節日。”

《御香縹緲錄》是德齡用英文寫的晚清宮廷實錄,又名《慈禧後私生活實錄》,書中記載了她在慈禧身邊的見聞和一些鮮為人知的內幕,作為吃貨的我,自然是先看《御膳房》這一章。

在《御膳房》裡記載著慈禧非常喜歡吃鴨子,對於鴨子,慈禧“特別的鐘情,除卻那一塊有奇臭的鴨屁股之外,伊簡直不肯輕易放過的”。

昭君鴨與清燉肥鴨,哪一款肥鴨讓你最想穿越歷史?

清燉肥鴨

鴨子的各個部位,御廚們都可以用種種不同的方法調製起來用於慈禧佐膳。鴨舌,可以和鴨子的肉放一起燉,每次至少二三十條,浮在湯的上面。然後用一個特備的杏黃色的大碗盛好端給慈禧。鴨掌,用鹽水調製,雖然這道菜只有一點蹼皮供人咀嚼,吃完就只剩下骨頭了,但依然是每次“小吃”必備的一樣菜。還有鴨肫肝、鴨髒等等。

可見,慈禧對鴨子確實是情有獨鍾。鴨子的各個部位都吃到了,慈禧依然不滿足,唯有吃一回全鴨的肉,才能更為解頤。

今天要說的“清燉肥鴨”,就是這樣一道讓慈禧吃完後心滿意足的菜。它的煮法是,先把鴨子毛去掉,再去掉肝臟,洗乾淨,然後“加上一些調味品,把它裝在一個磁罐子裡;再把這個磁罐子裝在一個盛著一半清水的鉗鍋裡,緊緊地蓋一了鍋蓋,不使它走氣,就是這樣儘讓文火把它蒸著,一連蒸上三天,鴨子便完全酥了”(《御香縹緲錄》)。這個鴨子滋味確實特別棒,蒸了三天的鴨子,這鴨肉,全部都酥軟了,酥到筷子一夾就可以扯開,完全不用費力氣,對於牙口逐漸不好的慈禧,也能夠大肆咀嚼。

昭君鴨與清燉肥鴨,哪一款肥鴨讓你最想穿越歷史?

散燉肥鴨

慈禧很會吃,對於這道鴨肉,她只偶爾夾一點鴨肉吃,她最愛的,還是吃那層鴨皮,調料的滋味都浸透了鴨皮,經過幾天的蒸煮,鴨油都已經滲透到湯裡,所以鴨皮肥而不膩,鮮美可口。

提到慈禧,國民大多咬牙切齒,她渾身上下每一個毛孔都似乎散發出誤國誤民的腐朽氣息,但是在養生、飲食方面,後人卻也拿她當做範本來研究。比如她愛吃的養顏食物菊花餃子、菊花火鍋等。慈禧還以山芋、核桃、黑芝麻、雞翅膀、白蘿蔔等作為原材料,讓御膳房作出回春膳食。日本藥膳研究家阪口珠未出版了一本《慈禧太后的抗衰老食譜》,書中就總結了當年慈禧太后的美容膳食,其中介紹了77種美食的製作方法。

今年大年初一,故宮開了一家火鍋店——故宮角樓餐廳,就有慈禧同款鍋底,超真實還原了慈禧太后的菊花火鍋。這款火鍋,也被記錄在慈禧私生活實錄《御香縹緲錄》上:用銅火鍋盛雞湯或肉湯,以急火燒沸,再投入肉片,並雜以白菊花瓣。由此形成一道名吃“白菊烏雞涮紅鍋”。故宮推出的這道火鍋很快走紅於網絡,慈禧的養生術再次被翻出來為公眾所知。

昭君鴨與清燉肥鴨,哪一款肥鴨讓你最想穿越歷史?

慈禧太后喜歡的菊花火鍋

慈禧的保養是否有用呢?在美國女畫家卡爾的描述中可見一斑。1904年,卡爾跟隨美國大使康格給慈禧畫像,相處了九個月。後來,卡爾在《慈禧寫照記》中描摹了慈禧的容貌:“我看眼前這位皇太后,乃是一位極美麗極和善的婦人,猜度其年齡,至多不過四十歲,而且其性情佳麗姣好,使人一見便生喜悅之情……慈禧太后身體各部位極為相稱,美麗的面容,與其柔嫩修美的手、苗條的身材和烏黑光亮的頭髮,和諧地組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太后廣額豐頤,明眸隆準,眉目如畫,口脣寬度恰與鼻寬相稱。雖然其下頜極為廣闊,但絲毫不現頑強的姿態。耳輪平整,牙齒潔白得如同編貝。……我怎麼也不敢相信她已享六十九歲的大壽,平心揣測,當為一位四十歲的美麗中年婦女而已。”這與網上能找到的慈禧的照片,似乎有很大反差,但也不能不說見過本人真容的卡爾,或許更為描述的真實。

回到清燉肥鴨和昭君鴨,這兩道美食,似乎只有穿越回曆史,才能夠享受到它的滋味。那麼,你是願意回到漢代,在遙遠偏僻,蠻荒寒塞,語言不通的北方去吃一道一鍋亂燉的昭君鴨,還是穿越到甲午戰爭中被打得落花流水、圓明園被八國聯軍燒燬的大清國,拿一款“大雅齋”官窯的瓷器吃一回精美烹飪的清燉肥鴨?這似乎是一個世界觀問題了。

本文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