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品讀┃王維:贈徐中書望終南山歌

詩詞品讀┃王維:贈徐中書望終南山歌

贈徐中書望終南山歌

  • 唐·王維

晚下兮紫微,悵塵事兮多違。

駐馬兮雙樹,望青山兮不歸。



詩詞品讀┃王維:贈徐中書望終南山歌

賞析

摩詰心性柔軟多情,故一生難免諸般尷尬、猶疑與困頓。此處所顯即其於出處進退之際多有無奈,落寞惆悵之情溢滿格卷。從“塵事多違”一語可見起因當是仕途失意,故而世人或“疑張九齡罷知政事及貶為荊州長史而言”。

由是令人每為念及一言: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實則此種困惑難怪摩詰,自古欲大有為之士何人能免此痛哉?明知前途之莫測,一旦有得亦是奮不顧身矣,何值一提此點點惆悵。才子傲人者正在多才,才不得伸,終不能平,故有不免。摩詰亦是如此。終是難耐山林,傾身捲入紅塵。紅塵自是多故,無多功利慾之摩詰隨即心生倦情。一旦又得良緣,又忘卻前遭,再赴紅塵。如是反覆,難斷輪迴。

詩詞品讀┃王維:贈徐中書望終南山歌


辭章開篇即是夕輝,心境自是不暢。既悵然於塵世,自然迴心於雙樹,可是遙望青山卻是不能歸去,其情最為哀婉無奈。此困惑非摩詰獨有,乃亙古士子常調。君不見東坡“常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之嘆,英豪如武穆王亦同是“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究其根源,俱是心有不甘,若能放下、捨得,不能斷然迴歸雙林也可如張季鷹得藏菜、蓴羹之美。或謂武穆難歸、稼軒羞愧自有國之大事,而摩詰悵望、東坡不歸,僅是才子之心耿耿難寧耳。好在東坡並無多少山林慕隱之義,而摩詰卻是連篇累牘嚮慕山林,如今又在此悵望青山,只能歸結於摩詰自己凡心難斷,咎由自取了。(來源網絡)

詩詞品讀┃王維:贈徐中書望終南山歌

作者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詩詞品讀┃王維:贈徐中書望終南山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