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憲:市場化、法治化的意識要滲透到血液,成為一種自覺和習慣

6月21日,擁有7000多位億級以上企業家核心會員、30萬企業決策者、600萬新媒體用戶的正和島,正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2019正和島創變者年會暨千企助力青島(半島)發展行”。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出席會議並致辭,劉東華、張瑞敏、劉永好、江南春等各個地方政府都爭相邀請的商界傳奇大咖們,聚集在青島談創新、論變革。

王清憲:市場化、法治化的意識要滲透到血液,成為一種自覺和習慣

會場之內座無虛席,來自全國各地的2000多位企業家齊聚會場,讓人感受到強烈的市場的氣息。能夠在這麼大的範圍內,吸引來這麼多優秀的企業和企業家,標誌著青島的開放度進一步躍升!而這樣一場規格高、領域廣、影響大、實效強、能落地的商業盛會,讓人期待正和島與青島能做出一個“雙招雙引”的漂亮乘法,引來“搞活”城市的“真金白銀”。

政府與企業的良性互動是建設好的市場經濟的前提。在現場,這種良性活動在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王清憲的致辭講話時體現的淋漓盡致,講話多次被掌聲打斷,這掌聲是為青島讀懂企業家而響起,為青島立志要“將市場化、法治化滲透到血液中”的決心而深受感染。

王清憲:市場化、法治化的意識要滲透到血液,成為一種自覺和習慣

王清憲在致辭中說,企業是市場的主體,今天,來自全國各地的2000多位企業家齊聚青島,讓我感受到強烈的市場的氣息。我們常說,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就是發揮企業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我們把全國的這麼多優秀的企業家請到青島來,就是為了優化配置青島資源。如果說開放就是為了在更大的市場空間中去優化配置資源,那麼,能夠在多大的範圍內,吸引來多少優秀的企業和企業家,一定標誌著這個城市有多大的開放度。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青島,歡迎大家!

市場機制是通過供求、價格、交換等市場的內在機理來實現的,完成這個機制的主體是企業,而企業的靈魂是企業家。因此,我們說市場配置資源,實際上就是企業配置資源,企業配置資源,實際上就是企業家配置資源。

當然,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是規則經濟。所有的企業,所有的企業家必須遵循法治、遵循規則。企業家在遵從著規則的同時,在推動市場的實踐中,又在與政府宏觀管理的互動中不斷推動著新的規則的形成。

政府與企業的良性互動是建設好的市場經濟的前提。王清憲說,40年的改革開放,我們國家風風雨雨走到今天,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政府與企業良性互動的40年。青島是我在地方工作的第四個城市。我先後在四個市做過市長或書記,在市裡,大量的工作是和企業家打交道。我在山西運城當市長期間,在省委、省政府的指導下,組織對擁有500萬噸鋼鐵產能的海鑫集團進行依法破產重組,去年,組建重生的山西建龍集團實現利稅30多億元。今年3月,我率青島黨政考察團到深圳學習考察,在深圳,我們舉辦了青島市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推介會。在這個會上,我以我的經歷告訴與會的企業家:我讀得懂企業,讀得懂企業家。這一段時間,大批的深圳企業家到青島來考察投資,他們很多人提到我在深圳推介會上的這句話。他們說,這句話讓他們感到很貼心、很暖心。他們這麼說,倒是讓我頗為感動。我們的企業家,是多麼的需要理解呀!我們的企業家在市場上叱吒風雲,你們的意志堅韌不拔,而你們的內心又多麼的柔軟啊!

王清憲:市場化、法治化的意識要滲透到血液,成為一種自覺和習慣

從經濟的角度說,改革開放的40年,也是中國的企業家成長的40年,拼搏的40年,創造的40年,堅韌的40年。

王清憲在致辭中說,中國改革開放40年了,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我們青島的企業家——張瑞敏先生,獲得了改革先鋒稱號。他是中國企業家的代表,我為他感到自豪。我經常想,從他當年掄起大錘來砸冰箱,到今天他已經帶領海爾成為了一個年營業額超過2000億元、走向世界引領世界家電行業的領頭企業,他和他的企業經歷了怎樣的風雨與變革呀?從計劃經濟體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我們企業家40年的奮鬥歷程,可以說可歌可泣、可贊可嘆。我們的市場環境是在打破計劃體制的束縛中不斷地、漸進地完善起來的。因為是在探索中,我們不免曲折、不免顛簸,到今天,我們的市場環境還有很多需要改革的不完善之處,但我們還是穿過風雨走到了今天,中國的經濟呈現出強大的內生動力和強勁的韌性,我時時為我們的企業家們所感動。習近平總書記講到中國精神時說,中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我覺得,這兩個方面都體現在我們的企業家身上。

當前,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變化是變革的直觀表現,變化是成長者的機會。

王清憲指出,世界的變化是成長中的中國的機會,是快速壯大的中國企業的機會,是中國企業家群體的機會。今天,大家作為青島的客人,青島想說,我們就是想與大家一起抓住這個機會。

王清憲:市場化、法治化的意識要滲透到血液,成為一種自覺和習慣

從去年6月的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到今年4月的海上閱兵活動,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兩次來到青島,對山東和青島的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總書記要求青島“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要求山東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山東省委要求青島打造山東面向世界開放發展的橋頭堡。我們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要求,就是要讓青島成為山東這個中國對外開放新高地中的橋頭堡,對內與京津冀、沿黃流域、東北三省形成發展互動,對外面向東北亞、聯通日韓,努力打造長江以北地區國家縱深開放的新的重要戰略支點。在東部沿海已經有了珠三角、長三角開放支點的今天,從國家區域協調發展和縱深開放的角度來講,北方的確需要這樣一個新的開放的戰略支點,需要青島有這個擔當。

開放發展,青島有很多優勢,比如沿海的開放條件、領先的海洋科技、雄厚的產業基礎、開放的歷史文化、便捷的區位優勢、宜人的氣候條件、舒適的宜居環境等等。這裡,我主要向大家介紹一下,也是大家最關注的,就是青島的投資環境問題。我曾經說過,在投資環境的問題上,深圳能做到的,青島都要做到。我們認為,在投資環境建設方面,內容包含很多,最核心的就是市場化、法治化。

接下來,王清憲又向大家介紹青島在這兩個方面已經在做或者馬上就要做的事:

市場化改革根本上說,就是要政府更加認識市場規律,尊重市場規律,利用市場規律,推動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次機構改革,青島在16個經濟管理部門都設置了市場配置促進處,這在全國可能都是創新,其目的就是要專門研究政府應如何在尊重市場的前提下發揮作用,把凡是市場能幹的一律交給市場;市場機制還不完善的,政府就去培育市場,而不是替代市場;在市場失靈的領域,政府則要更好地補位,發揮好政府作用。我們還在完善一種機制,就是對重點發展的行業,鼓勵引導成立行業協會、商會,邀請他們的主要負責人列席黨委政府有關經濟工作會議,給予等同部門主要負責人的發言權,給他們專門設置發文“戶頭”,讓他們及時看到有關政策文件,構建政企之間真正開闊暢通的“綠色通道”。

王清憲:市場化、法治化的意識要滲透到血液,成為一種自覺和習慣

王清憲說,我對青島的幹部講,市場化、法治化要滲透到血液中去,成為一種自覺和習慣。不能總是在邏輯上想明白了,但一做起來就又回到原來的老動作上去了。為此,我們全方位、大批量、持續地選派幹部到深圳體悟實訓,計劃每年派3批、每批150人,每批忘掉職務,成為職員,在深圳體悟實訓100天。首批150名幹部已經到了深圳,全部安排到深圳的大型企業、投資機構和中介組織,讓幹部換位思考,還要換位去體悟,身臨其境去感受,既瞭解企業是如何運作的,也站在企業的角度體悟深圳什麼樣的政府服務才讓企業家感到舒服,用企業的眼睛去看什麼是幹部的市場化、法治化、專業化、開放型的素質和能力。不少深圳企業家向我反饋,稱讚我們的幹部素質高,個個精神飽滿、真學真趕,令他們感動。

王清憲介紹說,在青島,我們建立了領導幹部為“雙招雙引”站臺制度,不管國企還是民企,只要企業有需要,領導幹部就要出面站臺,需要哪一級出面就哪一級出面,做到既“親”又“清”,既“清”又“親”。為企業站臺,不是幹部有多大本事,而是你的職務代表黨和政府的態度,代表黨和政府的信用。因此,為企業站臺,是幹部的責任和義務。當然,“親”“清”的政商關係,需要政府官員和企業家共同來維護,企業家也要做到“親”而“清”、“清”而“親”。

規範和約束公共權力是法治化的重點。王清憲說,我到青島工作後反覆講,政府作為行政法人,要敬重法律,“新官不理舊賬”,是法盲的表現,是違法的行徑。政府是法人主體,官員只是法人代表,法人代表換了,法人主體並沒有換,必須履行好法人責任。前期,我們對全市由政府失信導致的糾紛進行排查摸底,然後,依次分類做出處置。我們支持企業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鼓勵“民告官”,已在媒體發佈了青島法院判決的6起“民告官”勝訴典型案件。我們還有一項舉措,就是由政府購買公共服務,聘請中介機構對涉及企業的相關政策進行研究梳理彙總,企業想申請什麼政策,不用跟政府部門見面,就找政府委託的中介機構,由中介機構依法依規幫企業申請政策兌現,並且約束政府兌現政策。如果不兌現,就要提起行政調解、行政訴訟。昨天晚上,我們用四個半小時時間,舉行了“平安青島”攻勢作戰方案答辯會,圍繞包括創造公平公正發展環境、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在內議題,進行了廣泛深入討論。

政府作為公共部門,出臺的政策就是公共產品,針對企業出臺的政策,消費者就是企業、就是企業家。有的企業家反映,有些公共政策,由少部分人研究,少部分人通過,出臺後發給少部分人,只有少部分人知道,很多落實不到企業身上。為此,我們推動公共政策制定和實施的公開化、透明化,對青島開展的15個攻勢的作戰方案進行公開答辯,分管市領導帶領主要實施部門的一把手組成答辯團,公開接受市級領導同志和相關部門、企業、專家的提問,並通過媒體向社會全程公開。現在15個攻勢答辯已經進行了11場,每場都有一批企業家參與並提問,他們為青島改革發展貢獻了很多智慧。這種方式,將作為青島重大公共政策制定與實施的常態。

最後,王清憲感謝正和島,讓青島與這麼多優秀的企業家相遇!他相信,這只是初遇,我們會與更多的企業家擁抱。“我和全市人民,熱誠地期待你來加入”!

王清憲:市場化、法治化的意識要滲透到血液,成為一種自覺和習慣

聽完精彩講話,濤君建議將這篇講話要反覆多讀幾次,感受其內在的機理邏輯。這篇講話也讓濤君聯想到了昨晚正和島上海島鄰機構主席、分眾傳媒董事長江南春的分享,他提出了一個新穎的觀點:在消費者選擇多樣化、注意力被分散的當下,整個商業戰爭的核心不是流量的爭奪,是人心的爭奪。只有讓品牌在消費者大腦中“註冊”過,建立起獨有的品牌印象,才能避免陷入價格戰、流量戰的泥潭。比如寶馬的駕駛體驗、奔馳的尊貴豪華、沃爾沃的車輛安全,都是它們在消費者大腦中“註冊”的品牌形像。

濤君認為,按照這個邏輯,“雙招雙引”其實就是全國各個地方政府之間的“商業競爭”,優質項目、高端人才,就是這場“競爭”中爭奪最激烈的戰場。在這個戰場之上,各地政府到底要怎樣爭取“人心”呢?城市在企業家大腦中“註冊”了什麼樣的形像?

先來看青島要學習的深圳。“來了就是深圳人”、“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無疑是直擊受眾痛點的優秀傳播文案。最關鍵的是,深圳依靠相對普惠公平的福利保障制度,“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空氣政府”理念,把這兩句文案真正兌現了,又在企業家、創業者群體中形成了一次“口碑傳播”。

那麼青島呢?

王清憲:市場化、法治化的意識要滲透到血液,成為一種自覺和習慣

“學深圳、趕深圳”,在政務環境方面,“深圳能做到的,青島都要做到”。在濤君看來,這無疑是青島近幾年最好的宣傳文案了。深圳有多好,青島就要做到多好,簡單直接,明明白白地告訴“雙招雙引”客戶,青島到底能帶給你什麼。

在行動上,青島如火如荼的“十五個攻勢”,瞄準的就是營商環境、民營經濟、科技創新等不如深圳的短板,要補上去;還瞄準了海洋經濟、先進製造業、國有企業等青島有積累和優勢的領域,要把優勢再擴大化。“十五個攻勢”的作戰目標,其實就是落實一句話,“深圳能做到的,青島都要做到”。

而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的這份講話,清楚地告訴了大家,深圳能做到的,青島正在或即將準備怎樣做:青島的營商環境、政務服務要跟上發展的速度;權力該下放就下放,有些固有的利益鏈該打破就打破;官員的眼光也要長遠,不要因為短期利益違背許下的承諾,建立起政府的良好信用……講得真誠、務實、客觀,如此走心,難怪在場的企業家們頻頻叫好,甚至還有大咖演講上臺演講之前,先提出一個小小的要求:就是討要這份講話。

會議結束後,濤君與一些企業家步出會場時,不少人讚歎著:青島,要有大變化了!懂企業家的主政者與有情懷的企業家碰撞會帶來無限的可能……

來源:回瀾聽濤

編輯:徐順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