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I 低血糖睡不醒,原是糖尿病腎病所致'

糖尿病 低血糖 貧血 中藥 藥品 中醫 尿毒症 燕趙晚報健康七日 2019-08-25
"


突然睡不醒竟查出了腎衰

牛女士年近八旬,患有糖尿病也將近30年了。這些年她一直吃著降糖藥,自覺控制的還可以。在兩個多月前,牛女士總覺得胃口不好,吃不下飯,有時還噁心嘔吐,當時她也沒太在意。然而有一天,牛女士突然意識不清睡不醒,家裡人叫也叫不醒。家屬急忙將牛女士送到了急診。經急診初步檢查,牛女士的血糖值極低,是因為低血糖引起了昏迷。查明原因後,牛女士隨即轉入了內分泌科做進一步治療。但是在內分泌科的檢查治療中,牛女士出現了肺部感染、貧血、心衰,意識不清,檢查結果中代表腎功能的血肌酐數值高出正常值數倍。鑑於病情緊急,牛女士隨即被送往ICU進行搶救治療,除了控制血糖指標、控制感染外,還通過兩天的床旁血濾,將血肌酐數值降至了正常。

病情穩定後,牛女士從ICU轉回了普通病房,但血肌酐數值重新增高,結合其他檢查,牛女士最終被診斷為糖尿病腎病,並且是屬於慢性腎衰的急性加重。明確診斷後,河北以嶺醫院腎病科的醫生根據病情為牛女士制定了治療方案,在近兩個月的住院期間,為她進行了八次血液透析,並結合中西醫規範用藥治療,最終使牛女士的血肌酐指標下降接近了正常值,尿量也恢復了正常,並擺脫了透析,出院後只需遵醫囑服藥降糖、保護腎功能、降肌酐、糾正貧血即可。

多年糖尿病史者需警惕併發腎病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比較多見的合併症,目前已成為終末期腎病的第二位原因,且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河北以嶺醫院腎病科主任朱昭明表示,糖尿病屬於代謝性疾病,其對身體最大的危害是由於高血糖帶來的各種併發症,例如嚴重的糖尿病足可致截肢,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導致失明等;而影響到腎臟,就會發生糖尿病腎病。因此,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乏力、皮疹、低燒、關節痛或腰痛、水腫、小便泡沫或顏色改變等情形時,就應該警惕起來,及時就醫,通過相關檢查進一步診斷,若尿常規、腎功能檢查、腎穿刺等檢查顯示有異,更不能疏忽大意,一定要遵醫囑儘快治療。

然而糖尿病腎病經常是早期症狀不明顯,很容易被患者忽視,導致治療延誤,發展至腎衰等嚴重的後果。“例如這位患者,一直沒有出現明顯的水腫等症狀,只是有噁心想吐的表現,因此使得患者始終沒有意識到腎臟出了問題,但不想吃飯使得營養攝取不足,再加上一直吃降糖藥,就會導致了低血糖,出現睡不醒的症狀。”朱昭明主任表示,實際上不思飲食、噁心嘔吐等症狀也是腎病可能出現的表現,但對於患者來說很難鑑別。對此,朱昭明主任表示,患有糖尿病十年以上的患者,或多或少都會有腎臟的損傷,因此他建議有著較長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即使沒有出現相關症狀,也應定期做腎病相關檢查,早期防病,以免延誤病情。即使出現了腎臟損傷,早期治療也仍可保護腎功能,避免發展到腎衰、尿毒症等更嚴重的程度。

中西醫結合通絡利水改善腎功能

糖尿病腎病屬於慢性腎病,本身病程就較長,而且它還屬於比較難控制病情的一種,因此在治療時一定要遵照醫囑,堅持長期、規範的系統用藥,自行停藥會打亂治療過程,給疾病的預後造成一定影響,造成病情的復發、加重。對於糖尿病腎病的治療,朱昭明主任建議採取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式:在西藥治療的同時,配合以中醫中藥治療,這不僅能減少西藥的副作用,而且創新的“從絡論治”腎病理論,也可以提高腎病的治療效果。

朱昭明主任指出,腎臟疾病屬於典型的絡病範疇,大部分腎臟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腎絡瘀阻貫穿始終。導致腎絡瘀阻的病機有多種,包括絡氣鬱滯、絡脈瘀阻、絡脈絀急、絡脈瘀塞、絡息成積、熱毒滯絡、絡虛不榮、絡脈損傷等基本病機;據此則建立起了常見腎病的“絡病證治”體系,並根據“絡以通為用”的治療原則,辨證論治,在各種腎臟疾病的不同階段,根據上述絡病八大病機的不同特點,制定了相應的治法,以達到“通”的目的。總之就是應根據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症狀表現等,在中醫辨證的基礎上,合理應用入絡藥物,達到“以通為用”的目的,同時配合獨特院內腎病製劑、中藥灌腸、中藥離子導入、中藥結腸透析等有效治療手段,從而提高了難治性腎病的治療效果。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