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傳》他一生大起大落,被王安石貶到杭州,卻成就千古佳話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繼續分享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這本書經典書。

《蘇東坡傳》他一生大起大落,被王安石貶到杭州,卻成就千古佳話

前面我們第一部分內容分享了:童年與青年時期的蘇東坡。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聊聊第二部分內容:壯年時期的蘇東坡大起大落,在其位,謀其政,為國為民,卻被拗相公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意欲除之而後快。時間是從宋仁宗嘉祐七年至神宗元豐二年,即公元1062年-1079年。

這一部分是全書最重要的部分,蘇東坡所經歷的人生浮沉對他的人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01

在宋仁宗嘉祐六年即公元1061年蘇東坡接到了朝廷的任命書,崗位是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有權聯署奏摺公文。這個職位相當於鳳翔府的副長官。弟弟蘇轍則是商州軍事推官,因為蘇老泉在京任職,弟弟子由決定辭不赴就,在陪伴鰥居的老父。

這個決定帶來的後果是蘇東坡和弟弟人生的第一次分別。兄弟二人感情深厚,每月寫一封信互通信息,而信的內容則是一首詩,通過寄詩互相勉勵,交流文采。蘇東坡第一個月寫給子由的詩是這麼寫的:

不飲胡為醉兀兀?此心已逐歸鞍發。

歸人猶自念庭闈,今我何以慰寂寞?

登高回首坡壟隔,但見烏帽出覆沒。

苦寒念爾衣裘薄,獨騎瘦馬踏殘月。

路人行歌居人樂,童僕怪我苦悽惻。

亦知人生要有別,但恐歲月去飄忽。

寒燈相對記疇昔,夜雨何時聽蕭瑟?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愛高官職。

這首詩寫的就是弟弟子由遠送蘇東坡四十里離京赴任的情形,深切地表達出對分離的不捨和對一家團圓的眷戀之情。

02

性格樂觀達放的蘇東坡帶著妻小到鳳翔府任職,遠離京都喧囂,而公務又不十分繁忙,他常外出各地視察,並在公務之餘遊覽山川名勝,他上過終南山,到過秦嶺太白山,也爬過白華山,自然景色秀麗宜人,寄情山水,舒暢自得!

《蘇東坡傳》他一生大起大落,被王安石貶到杭州,卻成就千古佳話

初涉官場的蘇東坡還不十分清楚“知人知面不知心”的真正含義,直爽坦誠的他對誰都心直口快,這也讓妻子十分擔憂,經常規勸他對不同人說話應該掌握怎樣的分寸。有賢惠精明的蘇夫人在身旁悉心照顧,使蘇東坡的生活更是如魚得水。

鳳翔府任期內,蘇東坡遇到了三個對他的人生有影響的人。第一個是鳳翔府陳太守,即蘇東坡的頂頭上司。陳太守是個剛正不阿的武人,而蘇東坡是少年得志的文人,俗話說“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更何況這個兵還是自己的領導,兩人都是不夠圓融的性格,一遇到爭論就舌劍脣槍,甚至惡語相向。

後來陳太守建凌虛臺,要求蘇東坡寫一篇文章紀念這件事。而蘇東坡就利用這個機會在《凌虛臺記》中諷刺這位陳太守,用詞和立意都沒有絲毫遮掩,然而陳太守竟沒有計較。第二個是陳太守的兒子陳慥。陳慥是個慷慨大度,恣意灑脫之人,後來成為了蘇東坡畢生好友。第三個是章惇,此人這時候還是蘇東坡的朋友,後來卻成為他政途上的剋星。

03

在鳳翔府的這三年可說是蘇東坡最愜意的官場生涯,公務不甚繁重,沒有過多的應酬,閒暇之餘可縱情山水,頗為美妙。三年期滿,蘇東坡該回朝“磨勘”,此時新帝登基,是為宋英宗。英宗對蘇東坡的大名早已如雷貫耳,希望能破格提拔他為翰林,成為皇帝的祕書。但卻被宰相韓琦提出反對意見,推薦蘇東坡到中央文化教育部史館任職,這個職位對文豪蘇東坡而言十分快意,因為工作職責,他可以飽讀珍本文籍、名人書稿、繪畫等作品。

《蘇東坡傳》他一生大起大落,被王安石貶到杭州,卻成就千古佳話

不幸的是,這一年的五月,蘇東坡的第一任夫人王弗因病去世,次年四月,蘇老泉也病逝,接連失去至親,蘇東坡沉痛不已。蘇東坡和弟弟蘇子由立即辭官,護送父親和妻子的靈柩回到故鄉,併為父親守孝兩年三個月。守孝期間,蘇東坡在父母的安寢之地栽種了三萬棵松樹,期待它們長成松林,陪伴至親。值得一提的是,在妻子去世十週年,蘇東坡寫出了那首流傳千古的感人詞篇: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04

居喪期滿,蘇東坡做了兩件事,一件是立一座廟,供奉自己的父母,另一件是續絃,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閏之。神宗熙寧元年(公元1068年),蘇東坡兄弟二人攜帶家眷返回京都,自此再沒有回去過。

《蘇東坡傳》他一生大起大落,被王安石貶到杭州,卻成就千古佳話

蘇氏兄弟回到京城恰逢王安石變法。王安石主張國家資本主義,然而青苗法的強制借貸導致農民破產,均輸法使得私有企業一片蕭條,免役法、保甲法、保馬法、方田均稅法等這種方法都對社會產生了劇烈的負效應,百姓苦不堪言,甚至流離失所,然而王安石不為所動,視反對者為流俗,異己者為腐敗,支持者為通變,並編制《三經新義》試圖控制朝廷言論,排除異己。種種做法引起了朝廷許多元老重臣的反對,朝廷上下分為兩個陣營,一場政治風暴在所難免。

《蘇東坡傳》他一生大起大落,被王安石貶到杭州,卻成就千古佳話

以王安石為首的革命派因為得到了宋神宗的支持而氣焰囂張,對以司馬光為首的反對派實施政治迫害,這些對新政持異議的人有的被貶謫出京,有的被罷官論罪。而蘇東坡也是持反對意見的一員。他給神宗寫萬言書,言辭激憤,抨擊新政對百姓和國家的危害,並直言警告皇帝若用權威逼迫百姓服從,誠屬大錯特錯。遞上奏章,他已經決定辭官,和司馬光等國家元老共進退。

王安石新政的另一批反對者來自御史臺,御史臺作為國家監察機關,竟聯名上書要求罷免王安石。王安石立即採取反擊措施,排除異己,將自己人安排進去填補空缺,於是朝廷上下一片祥和,再沒有人對王安石新政說三道四,宋神宗以為一切都在往好處發展。

05

在良臣能吏紛紛掛冠而去的情況下,蘇東坡也因為出進士考題《論獨斷》而遭到王安石黨羽的攻擊,被貶出京,成為杭州通判。弟弟蘇子由這時候在陳州充任教授,淡泊明志,日子過得艱難。子由經常勸東坡要三緘其口,但東坡卻說自己一旦發現事情不對,就像在飯菜裡看到了蒼蠅,必須唾棄不可。蘇東坡這種直言不諱的性情正如孟子所說的浩然正氣,浩然正氣至大至剛,具有英雄氣概的大無畏精神,又有明哲保身的本分。然而蘇東坡選擇前者,他寧願將心中所想一吐為快,也絕不曲意逢迎,蠅營狗苟。

俗話說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風景秀麗的杭州就像蘇東坡的第二故鄉,風姿綽約的杭州給他文學上源源不竭的靈感,而溫柔嫵媚的西湖又浸潤了他瀟灑不羈的精神。蘇東坡沉浸在西湖的美景裡,他寫出了最好的西湖七絕: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杭州通判主要職責是審問案件,面對因為新政而受苦受難的百姓,蘇東坡於心不忍,卻也難憾律條。他在一首詩中寫到:

除日當早歸,官事乃見留。執筆對之泣,哀此係中囚。

面對這樣的局面,他只能儘量逃往大自然的懷抱。杭州處處皆美景,蘇東坡只要有空閒就會放下繁雜,走入山林。從西湖到靈隱寺,從虎跑寺到周圍的三百多個寺廟,哪裡都可能出現蘇東坡的身影,蘇東坡在這個階段結識了許多好友,其中最有名的要數佛印了。

06

蘇東坡在杭州期間寫了幾百詩,有的戲謔諷刺,有的吟詠山水,有的追求美好,他將靈感訴諸筆端,寫出最真實而優美的詩詞。但鄙夷新政的直抒胸臆容易惹來麻煩,如果蘇東坡沒有盛名在外,也許這些詩也不會成為當權派背上的芒刺。

神宗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蘇東坡杭州通判任期屆滿,因為子由在山東任職,他奏請調任山東。如他所願,蘇東坡調任密州太守,之後又在熙寧十年(1077年)調任徐州太守。熙寧九年中秋,蘇東坡因為沒見到弟弟,而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蘇東坡傳》他一生大起大落,被王安石貶到杭州,卻成就千古佳話

蘇東坡到任徐州三個月後,徐州遭遇洪水,蘇東坡奮不顧身的參與到救援城池的工程之中,當大水終於退卻,百姓們熱情歡呼,並在築起的防水牆邊建築一棟紀念的高樓,命名黃樓。蘇東坡親自寫下一篇文章紀念此番盛舉。

在這個階段,蘇東坡遇見了四個重要的人物,其中兩個是蘇門四學士---秦觀和黃庭堅,另外兩個分別是王礬和詩僧參廖。這個時候的蘇東坡是文壇之首,被整個文藝界愛戴、敬仰。也正是這樣的盛名,才讓他的被捕審判轟動一時。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蘇東坡調任湖州。他按照慣例,到任後呈上謝恩奏章,這個奏章到了御史臺,被其中的有心人士當成了彈劾的罪證,於是轟轟烈烈的烏臺詩案由此展開,在陸游的整理記錄下,烏臺詩案得以完整呈現。從當年的七月收到逮捕令到除夕之夜無罪釋放,對蘇東坡猛烈攻擊的奏章源源不斷地送到神宗的案頭,而他的詩文也不斷被挖掘曲解成對朝廷的不敬,一場又一場的審查,一次又一次的解釋,蘇東坡內心有憤怒,有失望,更有牽連他人的愧疚。

到此,《蘇東坡傳》的第二部分:壯年時期的蘇東坡講述完畢。這一時期的蘇東坡從初涉官場到為國為民的蘇太守,一直都保持赤子之心,至大至剛的浩然正氣。即使被迫害,即使被抨擊也絕不改變內心真誠的信仰!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或訂閱“讀書破萬卷專欄”,閱讀上百篇精品文章,謝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