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多災多難的USDT到Libra,論穩定幣如何走上合規之路'

"

一、多災多難的USDT與Libra

在穩定幣裡面,目前影響力最大的是USDT和Libra,而這兩個穩定幣最近這段時間都算是“多災多難”。

USDT過於中心化和財務不公開透明的問題一直被大家所詬病,這種詬病和抨擊已經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了,目測還要持續更長時間:

自去年Tether首次“人設崩塌”開始,USDT便暴雷不斷。今年四月先是因涉嫌祕密挪用8.5億美元資金填補缺口被告上法庭;五月不僅被法院駁回抗議還遭爆料有超50%的可能從事證券欺詐;到了六月七月更是就以上問題被紐約州檢方全面圍剿……

昨晚剛剛結束的聽證會雙方除了在管轄範圍問題上爭論不休之外,對案件裁決並沒有任何實質性進展,最終以紐約最高法院法官Joel M. Cohen批准延期90天判決收場。

而他的難兄難弟Libra,也好不到哪裡去,才推出概念沒幾個月,已經被美國政府和媒體形成了圍攻之勢,搞得Libra的負責人不停的說軟話:

在監管顧慮得到解決前不會著手推出Libra。

最近甚至還放話說,Libra可能永遠無法發行出來。

Libra已受到多個司法管轄區政府和監管機構的嚴格審查,我們預計這種審查將繼續下去。此外,市場對這種貨幣的接受度也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我們不能保證Libra或我們的相關產品和服務將及時提供,又或者根本不能推出。

為什麼最大的兩個中心化穩定幣都面臨這麼大的阻力呢?這些阻力是暫時的嗎?這些阻力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未來等待他們的結果是怎麼樣?他們要怎樣做才可能合規的發展呢?

二、穩定幣動了誰的奶酪?

我先直接告訴大家我的結論:USDT和Libra未來還將持續面臨來自政府的監管,聽證會等各種各樣的監管措施不會間斷,最終眾多的中心化穩定幣要麼接受“收編”,要麼就可能會消失。

不光美國如此,未來中國如果出現穩定幣的問題,也是如此。對於中國來說,如果要推出中國版的Libra,技術難度並不大,主要就是政策問題和監管問題,如果某個“愣頭青”公司或者組織要搞箇中國版的Libra,相信也會受到中央政府的“密切關照”。

為什麼呢?根本原因在於中心化的穩定幣搶奪的是國家的鑄幣權,也就是貨幣發行的權力。而貨幣發行的權力是國家得以正常運轉的核心,是國家權力的核心,是無比重要的東西,只能由政府獨享,絕不容其它機構染指。這才是USDT和Libra現在面臨這麼多監管,以及未來仍然將面臨無盡的監管的真正原因。

所謂的“隱私”、“安全”、“信息洩露”、“管轄權”,這些都只是藉口而已,即使沒有這些問題,政府也會找出其它的問題來監管你。

所以,關於穩定幣的發行,未來雙方仍然會有激烈的鬥爭,其實嚴格來說並不是鬥爭,而是國家單方面對中心化組織的監管和限制。

當然了,從某個角度來講,政府對民間發行的穩定幣監管和限制的越嚴格,越是比特幣的抗審查和去中心化的價值所在

三、穩定幣的狹窄生存空間

雖然監管和限制會持續很長時間,但是最終也會有一個結果,而這個結果在我看來是大概率是這樣的:一方面民間穩定幣發行組織最終必然要認輸、服從監管;另一方面,中心化穩定幣又不會遭受致命的打擊,也就是說仍然會有狹窄的生存空間。

民間的穩定幣發行組織最終必然服從監管這點很好理解,因為和政府相比,兩者的力量不屬於一個等級的。再強大的中心化組織也不可能斗的過國家,Facebook已經算很強大的企業組織了,能覆蓋一二十億的用戶,企業資金和規模實力都很強大,但是政府還沒出手,Facebook已經開始求饒認輸了。

但為什麼說中心化組織又會有狹窄的生存空間呢?是因為企業總是創新的,而監管又總是滯後的,不管法規怎麼制定,創新總能找到漏洞,在政策跟上的這段時間內,創新總能存在一段時間;而且企業也有各種拖延戰術,能想方設法延續政府法規的出臺,比如把業務完全建立在國外,建立複雜的逃避監管的組織架構,甚至採用政治遊說等等。

但是,這些都不是最關鍵的原因,最關鍵的原因是法定數字貨幣時代是遲早要到來的,即使你把中心化的穩定幣完全監管死,但是市場上仍然會有去中心化的穩定幣發行方案,而這是你無法監管住的。

數字貨幣是未來的大趨勢,如果跟不上節奏,連美元的霸權都可能會失去,就連美國的議員裡,也有很多人認識到了這一點:

“我確實認為區塊鏈技術是未來,其具有很大的潛力。我們應該關注它,如果美國不領先,那麼中國就會爭先”,在備受關注的美國參議院加密貨幣聽證會上,Cortex Masto議員如是說道。

但是法定數字貨幣的推出是非常大的改革,必須非常謹慎,如果走錯一步可能都會造成不可逆的後果和極大的影響。所以,他們也需要有民間組織幫他們打打前站,做做試點,試探試探市場的反應,這就是為什麼這些中心化穩定幣會有狹窄的生存空間的原因。

政府對於這些中心化機構和中心化穩定幣的唯一要求是:這些機構必須完全可控,必須完全按照國家的要求來做。

也就是說,每一箇中心化的發行穩定幣的機構,都必須在國家的強力監管之下,而且國家會為他們制定很多的規矩,這些機構必須全部合規才能繼續經營。

四、合規之路

我們也可以試著來猜想一下可能需要滿足的合規條件,我個人認為這些合規條件可能會包括:

1、100%的存款準備金。

100%的存款準備金這一點非常重要,而且只能是100%,不能是90%、80%。因為如果是80%或者90%的存款準備金,就存在貨幣乘數的放大效應,使得這些民間發幣機構成為事實意義上的美聯儲和銀行,導致後果失控。

事實上,100%的存款準備金並不難做到,目前市場上有很多穩定幣就是這麼做的:USDT自己號稱100%的抵押,TUSD或者USDC是100%的存款準備金,趙東的RRB對外聲明完全做到100%的存款準備金,Libra號稱是一個把對應的法幣入金轉化為一籃子的各類外匯儲備以及有主權風險的各國國債,也基本類似於100%的存款準備金。

2、發行數量會實行配額制。

這一次USDT被調查,原因就是因為增發,USDT增發的故事已經被幣圈玩成了梗:每次比特幣上漲的時候,媒體解釋的原因一定是因為USDT的增發;每次比特幣價格下跌的時候,媒體解釋的原因一定是因為USDT被調查。

未來,民間穩定幣發行企業,不會擁有發行數量上的裁決權,這個權力一定屬於中央政府。中央政府在發行數量上,會實行配額制,也就是說根據不同中心化組織規模的大小、資質的不同會給予不同的發行額度,比如說10個億,20個億,50個億。在這些額度之下,你可以隨意的發行,只要做好相應的報備就行,但是超過額度的部分是不能隨意增發的。

一方面,市場對於USDT等穩定幣的需求是有限的,大家更多的時候是需要用USDT之類的穩定幣入場,而不是用它們儲值,所以幾十個億的發行數量已經可以初步滿足幣圈的需求,另一方面,實行配額制能夠保證對於美國政府而言風險可控。

3、指定第三方託管,接受第三方審計,對外公開審計結果。

如果資金由穩定幣發行方自己管理,就存在弄虛做假的空間,把資金託管在第三方,那麼就能為資金多一道保障,現代金融中的證券投資行業裡,都是採用的第三方託管。

至於接受第三方審計,USDT之前因為沒有做到這一點,被整個市場詬病,被老貓形容是“沙丘上的城堡”也是這個原因。江卓爾說的更直接:“一個券商和央行的結合體,花了巨大力氣搞出USDT,不公開審計,然後像小白兔一樣收1USD發1USDT,從不用其無限印鈔能力操控市場,你當 Tether/Bitfinex 的BOSS是傻*嗎?”

可以說,如果USDT長期堅持不執行託管和審計這幾點,即使政府不找USDT的麻煩,其它的同行競爭者即新出的穩定幣也會做到這一點,然後利用這個優勢找機會超越USDT。

4、嚴格執行KYC。

經常有人問,Libra到時候會有KYC嗎?還有人說如果有了KYC,那麼Libra不就完全不具有區塊鏈特色了嗎?

我想說的是,KYC是一定會有的!這一點基本可以確定!

不僅會有KYC,還有AML,所有現代銀行裡的合規程序這些民間穩定幣發行機構一個都不會少,政府才不關心你有沒有區塊鏈特色呢。

5、外匯管制、稅收等問題。

徵稅和資本管制的問題,一直是美國政府的關心的重點。政府一直以來就不滿意比特幣被用於各種犯罪活動以及洗錢等擾亂金融秩序的行為,但是對於比特幣而言,美國政府要想進行監管和徵稅還是挺困難的,因為比特幣的匿名是還是很強的。

不過這些民間機構發行的穩定幣就不一樣了,監管起來還是很容易的,尤其是按我們前面所說,這些穩定幣在發行和使用的過程中,會進行嚴格的KYC、AML等,另外一方面,發行的數量是被嚴格控制的,那麼美國政府如果在進行資本管制和徵稅,其實就已經和監管普通的美元差不多了,難度就不大了。

五、結語

通過以上這些合規方法,一方面政府通過民間機構變相實現了美元的數字化,相當於提前做了一下試點工作,如果成功,那麼接下來美元的數字化就可以大規模的推廣,如果不成功,影響也很有限。

另外一方面,大家也能夠看到,如果以上這些合規條件都做到,那麼這些中心化的穩定幣基本上跟美元也就沒什麼區別的,也基本上不存在什麼區塊鏈元素。這也很正常,因為穩定幣追求的是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連接,而不是所謂的區塊鏈元素。

還是那句話:政府對穩定幣的監管越嚴格,BTC、BCH的生存空間也就越大。如果你追求的是去中心化和抗審查性,那麼BTC、BCH這些數字貨幣正好適合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