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

這兩天刷了一集號稱《最強大腦》兒童版的《了不起的孩子》,5歲的數學小神童陳雨奇單挑數百位現場觀眾。主持人出3到數學題,陳雨奇和現場觀眾同時計算,不過觀眾可以藉助計算器,而陳雨奇只能憑腦力。在嘉賓和觀眾還瘋狂按計算器時,5歲萌娃陳雨奇靠心算就給出了答案。她甚至單憑腦力,在10秒內精準算出了10個四位數的加減法。這樣的數學能力,讓主持人孟非當場感慨,“不知道孩子腦子裡藏在什麼,這麼短時間能算出這麼大數字”。

"

這兩天刷了一集號稱《最強大腦》兒童版的《了不起的孩子》,5歲的數學小神童陳雨奇單挑數百位現場觀眾。主持人出3到數學題,陳雨奇和現場觀眾同時計算,不過觀眾可以藉助計算器,而陳雨奇只能憑腦力。在嘉賓和觀眾還瘋狂按計算器時,5歲萌娃陳雨奇靠心算就給出了答案。她甚至單憑腦力,在10秒內精準算出了10個四位數的加減法。這樣的數學能力,讓主持人孟非當場感慨,“不知道孩子腦子裡藏在什麼,這麼短時間能算出這麼大數字”。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正是因為有陳雨奇這樣的“牛娃”存在,讓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孩子數學思維培養。同事麗麗前兩天無比羨慕地說,“鄰居家孩子2歲半,一口氣能數到20,我家妞妞,無論怎麼教,就會1、2、3、5、8的亂數。學渣原來真的從小就是學渣!”麗麗雖然在自嘲,但我還是聽到了焦慮。像麗麗一樣的家長不在少數,他們為了給孩子打下一個好的數學基礎,在寶寶剛會說話時,就開始教孩子數數。但這樣的方式對孩子學習數學真的有幫助嗎?未必!

數學啟蒙不等於教孩子數數

說到數學啟蒙教育,這幾年被越來越多的家長提上了日程。著名教育專家何秋光老師就曾說:“數學差的孩子,邏輯性、推理能力或空間能力都相對較弱,行萬事皆難。”更是讓無數學齡前兒童的家長堅定了數學啟蒙的決心。

"

這兩天刷了一集號稱《最強大腦》兒童版的《了不起的孩子》,5歲的數學小神童陳雨奇單挑數百位現場觀眾。主持人出3到數學題,陳雨奇和現場觀眾同時計算,不過觀眾可以藉助計算器,而陳雨奇只能憑腦力。在嘉賓和觀眾還瘋狂按計算器時,5歲萌娃陳雨奇靠心算就給出了答案。她甚至單憑腦力,在10秒內精準算出了10個四位數的加減法。這樣的數學能力,讓主持人孟非當場感慨,“不知道孩子腦子裡藏在什麼,這麼短時間能算出這麼大數字”。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正是因為有陳雨奇這樣的“牛娃”存在,讓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孩子數學思維培養。同事麗麗前兩天無比羨慕地說,“鄰居家孩子2歲半,一口氣能數到20,我家妞妞,無論怎麼教,就會1、2、3、5、8的亂數。學渣原來真的從小就是學渣!”麗麗雖然在自嘲,但我還是聽到了焦慮。像麗麗一樣的家長不在少數,他們為了給孩子打下一個好的數學基礎,在寶寶剛會說話時,就開始教孩子數數。但這樣的方式對孩子學習數學真的有幫助嗎?未必!

數學啟蒙不等於教孩子數數

說到數學啟蒙教育,這幾年被越來越多的家長提上了日程。著名教育專家何秋光老師就曾說:“數學差的孩子,邏輯性、推理能力或空間能力都相對較弱,行萬事皆難。”更是讓無數學齡前兒童的家長堅定了數學啟蒙的決心。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但如何給孩子數學啟蒙呢?學齡前兒童行為調查研究發現,3~6歲孩子的家長有85%認為,數學啟蒙就是教會孩子認識數字,學會簡單的加減法。但事實上,這並不是數學啟蒙,頂多算“超前教育”。由於大部分學齡前兒童大腦發育還未達到能接受這些知識的水平,這種填鴨式學前啟蒙反而會適得其反,讓孩子對數學產生誤解,以為數學就是算術。甚至由於家長一味的要求孩子學習算術,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那到底什麼是數學啟蒙呢?

在討論這個問題前,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孩子們上學後會有兩個明顯的分層階段:三年級和初中二年級。你會發現三年級,有些一二年級學的好的孩子成績會突然掉下去了,而原來一些成績一般的孩子分數提上來了,初中二年級也是一樣。

"

這兩天刷了一集號稱《最強大腦》兒童版的《了不起的孩子》,5歲的數學小神童陳雨奇單挑數百位現場觀眾。主持人出3到數學題,陳雨奇和現場觀眾同時計算,不過觀眾可以藉助計算器,而陳雨奇只能憑腦力。在嘉賓和觀眾還瘋狂按計算器時,5歲萌娃陳雨奇靠心算就給出了答案。她甚至單憑腦力,在10秒內精準算出了10個四位數的加減法。這樣的數學能力,讓主持人孟非當場感慨,“不知道孩子腦子裡藏在什麼,這麼短時間能算出這麼大數字”。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正是因為有陳雨奇這樣的“牛娃”存在,讓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孩子數學思維培養。同事麗麗前兩天無比羨慕地說,“鄰居家孩子2歲半,一口氣能數到20,我家妞妞,無論怎麼教,就會1、2、3、5、8的亂數。學渣原來真的從小就是學渣!”麗麗雖然在自嘲,但我還是聽到了焦慮。像麗麗一樣的家長不在少數,他們為了給孩子打下一個好的數學基礎,在寶寶剛會說話時,就開始教孩子數數。但這樣的方式對孩子學習數學真的有幫助嗎?未必!

數學啟蒙不等於教孩子數數

說到數學啟蒙教育,這幾年被越來越多的家長提上了日程。著名教育專家何秋光老師就曾說:“數學差的孩子,邏輯性、推理能力或空間能力都相對較弱,行萬事皆難。”更是讓無數學齡前兒童的家長堅定了數學啟蒙的決心。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但如何給孩子數學啟蒙呢?學齡前兒童行為調查研究發現,3~6歲孩子的家長有85%認為,數學啟蒙就是教會孩子認識數字,學會簡單的加減法。但事實上,這並不是數學啟蒙,頂多算“超前教育”。由於大部分學齡前兒童大腦發育還未達到能接受這些知識的水平,這種填鴨式學前啟蒙反而會適得其反,讓孩子對數學產生誤解,以為數學就是算術。甚至由於家長一味的要求孩子學習算術,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那到底什麼是數學啟蒙呢?

在討論這個問題前,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孩子們上學後會有兩個明顯的分層階段:三年級和初中二年級。你會發現三年級,有些一二年級學的好的孩子成績會突然掉下去了,而原來一些成績一般的孩子分數提上來了,初中二年級也是一樣。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教育研究人員發現,這主要是由於這兩個階段,數學方面的能力對孩子的要求不同了。一、二年級的要求更多的是細心踏實,而三四年級以後隨著應用題的加入,開始要求比較綜合的思維能力,這方面能力差的學生自然就會跟不上。初二分層也是這個原因,隨著幾何進入課堂,圖形思考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空間思考能力等成了必備需求。恰恰這些能力不是在課堂上通過老師講解,或做算術題就能輕鬆培養起來的。

所以教育學家認為,真正的數學啟蒙,不是超前教育孩子數數,不是形成一二年級的學習優勢,而是要給孩子今後數學學習打下基礎,形成優勢,培養孩子數學思考能力。

況且加減法計算,上小學後孩子都能掌握,即便掌握的晚一點,也能通過練習提高能力。但腦科學調查發現,孩子的大腦9歲以後基本就“定型”了,也就是孩子思考問題是思維和方向,就成體系了。此後,他的行為模式、思想方式等基本不會出現什麼大的變化。因此在此前,如果沒有培養好孩子的數學思維,後面的學習效果就會相差很大。

數學啟蒙中常犯的幾個錯誤

數學思維的啟蒙不同於語言,絕對不是模仿、記憶、交流這麼簡單,所以家庭數學思維啟蒙是有“門檻”的。只有家長掌握的正確的啟蒙方法,孩子學起數學才能事半功倍。下面就來說說數學啟蒙中常踩的幾個坑。

"

這兩天刷了一集號稱《最強大腦》兒童版的《了不起的孩子》,5歲的數學小神童陳雨奇單挑數百位現場觀眾。主持人出3到數學題,陳雨奇和現場觀眾同時計算,不過觀眾可以藉助計算器,而陳雨奇只能憑腦力。在嘉賓和觀眾還瘋狂按計算器時,5歲萌娃陳雨奇靠心算就給出了答案。她甚至單憑腦力,在10秒內精準算出了10個四位數的加減法。這樣的數學能力,讓主持人孟非當場感慨,“不知道孩子腦子裡藏在什麼,這麼短時間能算出這麼大數字”。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正是因為有陳雨奇這樣的“牛娃”存在,讓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孩子數學思維培養。同事麗麗前兩天無比羨慕地說,“鄰居家孩子2歲半,一口氣能數到20,我家妞妞,無論怎麼教,就會1、2、3、5、8的亂數。學渣原來真的從小就是學渣!”麗麗雖然在自嘲,但我還是聽到了焦慮。像麗麗一樣的家長不在少數,他們為了給孩子打下一個好的數學基礎,在寶寶剛會說話時,就開始教孩子數數。但這樣的方式對孩子學習數學真的有幫助嗎?未必!

數學啟蒙不等於教孩子數數

說到數學啟蒙教育,這幾年被越來越多的家長提上了日程。著名教育專家何秋光老師就曾說:“數學差的孩子,邏輯性、推理能力或空間能力都相對較弱,行萬事皆難。”更是讓無數學齡前兒童的家長堅定了數學啟蒙的決心。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但如何給孩子數學啟蒙呢?學齡前兒童行為調查研究發現,3~6歲孩子的家長有85%認為,數學啟蒙就是教會孩子認識數字,學會簡單的加減法。但事實上,這並不是數學啟蒙,頂多算“超前教育”。由於大部分學齡前兒童大腦發育還未達到能接受這些知識的水平,這種填鴨式學前啟蒙反而會適得其反,讓孩子對數學產生誤解,以為數學就是算術。甚至由於家長一味的要求孩子學習算術,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那到底什麼是數學啟蒙呢?

在討論這個問題前,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孩子們上學後會有兩個明顯的分層階段:三年級和初中二年級。你會發現三年級,有些一二年級學的好的孩子成績會突然掉下去了,而原來一些成績一般的孩子分數提上來了,初中二年級也是一樣。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教育研究人員發現,這主要是由於這兩個階段,數學方面的能力對孩子的要求不同了。一、二年級的要求更多的是細心踏實,而三四年級以後隨著應用題的加入,開始要求比較綜合的思維能力,這方面能力差的學生自然就會跟不上。初二分層也是這個原因,隨著幾何進入課堂,圖形思考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空間思考能力等成了必備需求。恰恰這些能力不是在課堂上通過老師講解,或做算術題就能輕鬆培養起來的。

所以教育學家認為,真正的數學啟蒙,不是超前教育孩子數數,不是形成一二年級的學習優勢,而是要給孩子今後數學學習打下基礎,形成優勢,培養孩子數學思考能力。

況且加減法計算,上小學後孩子都能掌握,即便掌握的晚一點,也能通過練習提高能力。但腦科學調查發現,孩子的大腦9歲以後基本就“定型”了,也就是孩子思考問題是思維和方向,就成體系了。此後,他的行為模式、思想方式等基本不會出現什麼大的變化。因此在此前,如果沒有培養好孩子的數學思維,後面的學習效果就會相差很大。

數學啟蒙中常犯的幾個錯誤

數學思維的啟蒙不同於語言,絕對不是模仿、記憶、交流這麼簡單,所以家庭數學思維啟蒙是有“門檻”的。只有家長掌握的正確的啟蒙方法,孩子學起數學才能事半功倍。下面就來說說數學啟蒙中常踩的幾個坑。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第一,不要教孩子憑空數數

很多家長有意無意的都會教孩子數數,走在路上沒事幹就讓孩子跟著自己1、2、3的念,由於孩子超強的語言模仿能力,很快孩子就能自己獨立數到20。但數學不是簡單的記憶,過早的記憶對孩子理解認知並沒有幫助,反而會讓孩子形成只靠簡單記憶的學習方式。

事實上,數學是一個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程,而憑空教孩子數數,這不是在數數,而是在背誦。很多家長覺得這樣做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這麼做的危害你想想不到,它在破壞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的建立。因為,通過背誦數字會讓孩子覺得數學也是記憶、模仿,沒有邏輯的一門學科。

既然數學是一個從形象到抽象的過程,那麼教孩子數數最好的做法是,讓孩子通過形象的事物去體驗,去感受。比如,你可以拿出5個蘋果,一邊數,一邊和孩子互動,一個蘋果、兩個蘋果、三個蘋果......讓孩子明白1、2、3的後面是具體事物的累加。

"

這兩天刷了一集號稱《最強大腦》兒童版的《了不起的孩子》,5歲的數學小神童陳雨奇單挑數百位現場觀眾。主持人出3到數學題,陳雨奇和現場觀眾同時計算,不過觀眾可以藉助計算器,而陳雨奇只能憑腦力。在嘉賓和觀眾還瘋狂按計算器時,5歲萌娃陳雨奇靠心算就給出了答案。她甚至單憑腦力,在10秒內精準算出了10個四位數的加減法。這樣的數學能力,讓主持人孟非當場感慨,“不知道孩子腦子裡藏在什麼,這麼短時間能算出這麼大數字”。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正是因為有陳雨奇這樣的“牛娃”存在,讓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孩子數學思維培養。同事麗麗前兩天無比羨慕地說,“鄰居家孩子2歲半,一口氣能數到20,我家妞妞,無論怎麼教,就會1、2、3、5、8的亂數。學渣原來真的從小就是學渣!”麗麗雖然在自嘲,但我還是聽到了焦慮。像麗麗一樣的家長不在少數,他們為了給孩子打下一個好的數學基礎,在寶寶剛會說話時,就開始教孩子數數。但這樣的方式對孩子學習數學真的有幫助嗎?未必!

數學啟蒙不等於教孩子數數

說到數學啟蒙教育,這幾年被越來越多的家長提上了日程。著名教育專家何秋光老師就曾說:“數學差的孩子,邏輯性、推理能力或空間能力都相對較弱,行萬事皆難。”更是讓無數學齡前兒童的家長堅定了數學啟蒙的決心。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但如何給孩子數學啟蒙呢?學齡前兒童行為調查研究發現,3~6歲孩子的家長有85%認為,數學啟蒙就是教會孩子認識數字,學會簡單的加減法。但事實上,這並不是數學啟蒙,頂多算“超前教育”。由於大部分學齡前兒童大腦發育還未達到能接受這些知識的水平,這種填鴨式學前啟蒙反而會適得其反,讓孩子對數學產生誤解,以為數學就是算術。甚至由於家長一味的要求孩子學習算術,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那到底什麼是數學啟蒙呢?

在討論這個問題前,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孩子們上學後會有兩個明顯的分層階段:三年級和初中二年級。你會發現三年級,有些一二年級學的好的孩子成績會突然掉下去了,而原來一些成績一般的孩子分數提上來了,初中二年級也是一樣。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教育研究人員發現,這主要是由於這兩個階段,數學方面的能力對孩子的要求不同了。一、二年級的要求更多的是細心踏實,而三四年級以後隨著應用題的加入,開始要求比較綜合的思維能力,這方面能力差的學生自然就會跟不上。初二分層也是這個原因,隨著幾何進入課堂,圖形思考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空間思考能力等成了必備需求。恰恰這些能力不是在課堂上通過老師講解,或做算術題就能輕鬆培養起來的。

所以教育學家認為,真正的數學啟蒙,不是超前教育孩子數數,不是形成一二年級的學習優勢,而是要給孩子今後數學學習打下基礎,形成優勢,培養孩子數學思考能力。

況且加減法計算,上小學後孩子都能掌握,即便掌握的晚一點,也能通過練習提高能力。但腦科學調查發現,孩子的大腦9歲以後基本就“定型”了,也就是孩子思考問題是思維和方向,就成體系了。此後,他的行為模式、思想方式等基本不會出現什麼大的變化。因此在此前,如果沒有培養好孩子的數學思維,後面的學習效果就會相差很大。

數學啟蒙中常犯的幾個錯誤

數學思維的啟蒙不同於語言,絕對不是模仿、記憶、交流這麼簡單,所以家庭數學思維啟蒙是有“門檻”的。只有家長掌握的正確的啟蒙方法,孩子學起數學才能事半功倍。下面就來說說數學啟蒙中常踩的幾個坑。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第一,不要教孩子憑空數數

很多家長有意無意的都會教孩子數數,走在路上沒事幹就讓孩子跟著自己1、2、3的念,由於孩子超強的語言模仿能力,很快孩子就能自己獨立數到20。但數學不是簡單的記憶,過早的記憶對孩子理解認知並沒有幫助,反而會讓孩子形成只靠簡單記憶的學習方式。

事實上,數學是一個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程,而憑空教孩子數數,這不是在數數,而是在背誦。很多家長覺得這樣做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這麼做的危害你想想不到,它在破壞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的建立。因為,通過背誦數字會讓孩子覺得數學也是記憶、模仿,沒有邏輯的一門學科。

既然數學是一個從形象到抽象的過程,那麼教孩子數數最好的做法是,讓孩子通過形象的事物去體驗,去感受。比如,你可以拿出5個蘋果,一邊數,一邊和孩子互動,一個蘋果、兩個蘋果、三個蘋果......讓孩子明白1、2、3的後面是具體事物的累加。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第二,孩子不能理解數字時,就讓孩子強記強寫。

週末帶優米去了早教課,課上老師強調,在孩子還沒理解數字時,家長不可以要求孩子強記強寫。老師說,數字是一串很奇妙的符號,它不是文字,不是通過臨摹、記憶就能完全掌握的。其實想想文字何嘗不是這樣,小學一年級的孩子開始學習漢字,但在這之前大多數漢字早都已經在生活中運用多時了。

事實上強記、強寫這種機械訓練,雖然能讓家長在短時間內看到較為顯著的效果,甚至會覺得孩子已經掌握了一些具體的數學知識,比如,認識數字。但這種機械訓練下孩子的思維結構並沒有發生改變,也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數學思維能力並沒有得到發展。這類孩子,雖然小學一、二年級會展現出較強的數學學習能力,但一到三年級要求總和理解能力時就會暴露出短板。

所以,數學學習中強記、強寫沒有用,學習數學重中之重在於理解,讓孩子真正理解數與數之間的關係,掌握數的概念。

"

這兩天刷了一集號稱《最強大腦》兒童版的《了不起的孩子》,5歲的數學小神童陳雨奇單挑數百位現場觀眾。主持人出3到數學題,陳雨奇和現場觀眾同時計算,不過觀眾可以藉助計算器,而陳雨奇只能憑腦力。在嘉賓和觀眾還瘋狂按計算器時,5歲萌娃陳雨奇靠心算就給出了答案。她甚至單憑腦力,在10秒內精準算出了10個四位數的加減法。這樣的數學能力,讓主持人孟非當場感慨,“不知道孩子腦子裡藏在什麼,這麼短時間能算出這麼大數字”。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正是因為有陳雨奇這樣的“牛娃”存在,讓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孩子數學思維培養。同事麗麗前兩天無比羨慕地說,“鄰居家孩子2歲半,一口氣能數到20,我家妞妞,無論怎麼教,就會1、2、3、5、8的亂數。學渣原來真的從小就是學渣!”麗麗雖然在自嘲,但我還是聽到了焦慮。像麗麗一樣的家長不在少數,他們為了給孩子打下一個好的數學基礎,在寶寶剛會說話時,就開始教孩子數數。但這樣的方式對孩子學習數學真的有幫助嗎?未必!

數學啟蒙不等於教孩子數數

說到數學啟蒙教育,這幾年被越來越多的家長提上了日程。著名教育專家何秋光老師就曾說:“數學差的孩子,邏輯性、推理能力或空間能力都相對較弱,行萬事皆難。”更是讓無數學齡前兒童的家長堅定了數學啟蒙的決心。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但如何給孩子數學啟蒙呢?學齡前兒童行為調查研究發現,3~6歲孩子的家長有85%認為,數學啟蒙就是教會孩子認識數字,學會簡單的加減法。但事實上,這並不是數學啟蒙,頂多算“超前教育”。由於大部分學齡前兒童大腦發育還未達到能接受這些知識的水平,這種填鴨式學前啟蒙反而會適得其反,讓孩子對數學產生誤解,以為數學就是算術。甚至由於家長一味的要求孩子學習算術,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那到底什麼是數學啟蒙呢?

在討論這個問題前,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孩子們上學後會有兩個明顯的分層階段:三年級和初中二年級。你會發現三年級,有些一二年級學的好的孩子成績會突然掉下去了,而原來一些成績一般的孩子分數提上來了,初中二年級也是一樣。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教育研究人員發現,這主要是由於這兩個階段,數學方面的能力對孩子的要求不同了。一、二年級的要求更多的是細心踏實,而三四年級以後隨著應用題的加入,開始要求比較綜合的思維能力,這方面能力差的學生自然就會跟不上。初二分層也是這個原因,隨著幾何進入課堂,圖形思考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空間思考能力等成了必備需求。恰恰這些能力不是在課堂上通過老師講解,或做算術題就能輕鬆培養起來的。

所以教育學家認為,真正的數學啟蒙,不是超前教育孩子數數,不是形成一二年級的學習優勢,而是要給孩子今後數學學習打下基礎,形成優勢,培養孩子數學思考能力。

況且加減法計算,上小學後孩子都能掌握,即便掌握的晚一點,也能通過練習提高能力。但腦科學調查發現,孩子的大腦9歲以後基本就“定型”了,也就是孩子思考問題是思維和方向,就成體系了。此後,他的行為模式、思想方式等基本不會出現什麼大的變化。因此在此前,如果沒有培養好孩子的數學思維,後面的學習效果就會相差很大。

數學啟蒙中常犯的幾個錯誤

數學思維的啟蒙不同於語言,絕對不是模仿、記憶、交流這麼簡單,所以家庭數學思維啟蒙是有“門檻”的。只有家長掌握的正確的啟蒙方法,孩子學起數學才能事半功倍。下面就來說說數學啟蒙中常踩的幾個坑。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第一,不要教孩子憑空數數

很多家長有意無意的都會教孩子數數,走在路上沒事幹就讓孩子跟著自己1、2、3的念,由於孩子超強的語言模仿能力,很快孩子就能自己獨立數到20。但數學不是簡單的記憶,過早的記憶對孩子理解認知並沒有幫助,反而會讓孩子形成只靠簡單記憶的學習方式。

事實上,數學是一個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程,而憑空教孩子數數,這不是在數數,而是在背誦。很多家長覺得這樣做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這麼做的危害你想想不到,它在破壞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的建立。因為,通過背誦數字會讓孩子覺得數學也是記憶、模仿,沒有邏輯的一門學科。

既然數學是一個從形象到抽象的過程,那麼教孩子數數最好的做法是,讓孩子通過形象的事物去體驗,去感受。比如,你可以拿出5個蘋果,一邊數,一邊和孩子互動,一個蘋果、兩個蘋果、三個蘋果......讓孩子明白1、2、3的後面是具體事物的累加。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第二,孩子不能理解數字時,就讓孩子強記強寫。

週末帶優米去了早教課,課上老師強調,在孩子還沒理解數字時,家長不可以要求孩子強記強寫。老師說,數字是一串很奇妙的符號,它不是文字,不是通過臨摹、記憶就能完全掌握的。其實想想文字何嘗不是這樣,小學一年級的孩子開始學習漢字,但在這之前大多數漢字早都已經在生活中運用多時了。

事實上強記、強寫這種機械訓練,雖然能讓家長在短時間內看到較為顯著的效果,甚至會覺得孩子已經掌握了一些具體的數學知識,比如,認識數字。但這種機械訓練下孩子的思維結構並沒有發生改變,也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數學思維能力並沒有得到發展。這類孩子,雖然小學一、二年級會展現出較強的數學學習能力,但一到三年級要求總和理解能力時就會暴露出短板。

所以,數學學習中強記、強寫沒有用,學習數學重中之重在於理解,讓孩子真正理解數與數之間的關係,掌握數的概念。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第三,不讓孩子掰手指計算,訓練孩子心算能力

最近這幾年由於陳雨奇式“牛娃”的存在,讓不少家長開始關注心算。他們要求孩子從一開始就練習心算能力,不能掰手指計算。然而,我們都知道,掰手指幾乎是每個小學生,學習10以內加減法必過的階段。更重要的是,前面我們說了數學是一個形象到抽象的過程,掰手指就是形象階段,這個時期孩子視覺的信息處理比抽象思維要高效。而如果一開始學習計算時,不讓孩子掰手指,實際上就是在扼殺孩子的歸納做節能力,用專業術語就是扼殺孩子數學量感。

其次,心算能力雖然重要,但並不適合剛開始學習數學的孩子們。在孩子剛開始學習數學時你會發現,他們習慣把計算過程說出來,而每當這個時候就會有好事的家長出來阻止,因為要練習心算嘛。但這樣做只會打斷孩子的思路,阻礙孩子邏輯思維的建立。其實,表達能力是數學思維的一部分,有調查顯示3年級成績下降的孩子中有80%是由於語言能力不過關,導致無法讀懂題目而造成的。

所以,孩子剛開始學算術時,掰手指、口算出聲,就讓他們去吧 ,這是每個孩子都會有的必經階段。

"

這兩天刷了一集號稱《最強大腦》兒童版的《了不起的孩子》,5歲的數學小神童陳雨奇單挑數百位現場觀眾。主持人出3到數學題,陳雨奇和現場觀眾同時計算,不過觀眾可以藉助計算器,而陳雨奇只能憑腦力。在嘉賓和觀眾還瘋狂按計算器時,5歲萌娃陳雨奇靠心算就給出了答案。她甚至單憑腦力,在10秒內精準算出了10個四位數的加減法。這樣的數學能力,讓主持人孟非當場感慨,“不知道孩子腦子裡藏在什麼,這麼短時間能算出這麼大數字”。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正是因為有陳雨奇這樣的“牛娃”存在,讓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孩子數學思維培養。同事麗麗前兩天無比羨慕地說,“鄰居家孩子2歲半,一口氣能數到20,我家妞妞,無論怎麼教,就會1、2、3、5、8的亂數。學渣原來真的從小就是學渣!”麗麗雖然在自嘲,但我還是聽到了焦慮。像麗麗一樣的家長不在少數,他們為了給孩子打下一個好的數學基礎,在寶寶剛會說話時,就開始教孩子數數。但這樣的方式對孩子學習數學真的有幫助嗎?未必!

數學啟蒙不等於教孩子數數

說到數學啟蒙教育,這幾年被越來越多的家長提上了日程。著名教育專家何秋光老師就曾說:“數學差的孩子,邏輯性、推理能力或空間能力都相對較弱,行萬事皆難。”更是讓無數學齡前兒童的家長堅定了數學啟蒙的決心。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但如何給孩子數學啟蒙呢?學齡前兒童行為調查研究發現,3~6歲孩子的家長有85%認為,數學啟蒙就是教會孩子認識數字,學會簡單的加減法。但事實上,這並不是數學啟蒙,頂多算“超前教育”。由於大部分學齡前兒童大腦發育還未達到能接受這些知識的水平,這種填鴨式學前啟蒙反而會適得其反,讓孩子對數學產生誤解,以為數學就是算術。甚至由於家長一味的要求孩子學習算術,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那到底什麼是數學啟蒙呢?

在討論這個問題前,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孩子們上學後會有兩個明顯的分層階段:三年級和初中二年級。你會發現三年級,有些一二年級學的好的孩子成績會突然掉下去了,而原來一些成績一般的孩子分數提上來了,初中二年級也是一樣。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教育研究人員發現,這主要是由於這兩個階段,數學方面的能力對孩子的要求不同了。一、二年級的要求更多的是細心踏實,而三四年級以後隨著應用題的加入,開始要求比較綜合的思維能力,這方面能力差的學生自然就會跟不上。初二分層也是這個原因,隨著幾何進入課堂,圖形思考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空間思考能力等成了必備需求。恰恰這些能力不是在課堂上通過老師講解,或做算術題就能輕鬆培養起來的。

所以教育學家認為,真正的數學啟蒙,不是超前教育孩子數數,不是形成一二年級的學習優勢,而是要給孩子今後數學學習打下基礎,形成優勢,培養孩子數學思考能力。

況且加減法計算,上小學後孩子都能掌握,即便掌握的晚一點,也能通過練習提高能力。但腦科學調查發現,孩子的大腦9歲以後基本就“定型”了,也就是孩子思考問題是思維和方向,就成體系了。此後,他的行為模式、思想方式等基本不會出現什麼大的變化。因此在此前,如果沒有培養好孩子的數學思維,後面的學習效果就會相差很大。

數學啟蒙中常犯的幾個錯誤

數學思維的啟蒙不同於語言,絕對不是模仿、記憶、交流這麼簡單,所以家庭數學思維啟蒙是有“門檻”的。只有家長掌握的正確的啟蒙方法,孩子學起數學才能事半功倍。下面就來說說數學啟蒙中常踩的幾個坑。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第一,不要教孩子憑空數數

很多家長有意無意的都會教孩子數數,走在路上沒事幹就讓孩子跟著自己1、2、3的念,由於孩子超強的語言模仿能力,很快孩子就能自己獨立數到20。但數學不是簡單的記憶,過早的記憶對孩子理解認知並沒有幫助,反而會讓孩子形成只靠簡單記憶的學習方式。

事實上,數學是一個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程,而憑空教孩子數數,這不是在數數,而是在背誦。很多家長覺得這樣做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這麼做的危害你想想不到,它在破壞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的建立。因為,通過背誦數字會讓孩子覺得數學也是記憶、模仿,沒有邏輯的一門學科。

既然數學是一個從形象到抽象的過程,那麼教孩子數數最好的做法是,讓孩子通過形象的事物去體驗,去感受。比如,你可以拿出5個蘋果,一邊數,一邊和孩子互動,一個蘋果、兩個蘋果、三個蘋果......讓孩子明白1、2、3的後面是具體事物的累加。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第二,孩子不能理解數字時,就讓孩子強記強寫。

週末帶優米去了早教課,課上老師強調,在孩子還沒理解數字時,家長不可以要求孩子強記強寫。老師說,數字是一串很奇妙的符號,它不是文字,不是通過臨摹、記憶就能完全掌握的。其實想想文字何嘗不是這樣,小學一年級的孩子開始學習漢字,但在這之前大多數漢字早都已經在生活中運用多時了。

事實上強記、強寫這種機械訓練,雖然能讓家長在短時間內看到較為顯著的效果,甚至會覺得孩子已經掌握了一些具體的數學知識,比如,認識數字。但這種機械訓練下孩子的思維結構並沒有發生改變,也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數學思維能力並沒有得到發展。這類孩子,雖然小學一、二年級會展現出較強的數學學習能力,但一到三年級要求總和理解能力時就會暴露出短板。

所以,數學學習中強記、強寫沒有用,學習數學重中之重在於理解,讓孩子真正理解數與數之間的關係,掌握數的概念。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第三,不讓孩子掰手指計算,訓練孩子心算能力

最近這幾年由於陳雨奇式“牛娃”的存在,讓不少家長開始關注心算。他們要求孩子從一開始就練習心算能力,不能掰手指計算。然而,我們都知道,掰手指幾乎是每個小學生,學習10以內加減法必過的階段。更重要的是,前面我們說了數學是一個形象到抽象的過程,掰手指就是形象階段,這個時期孩子視覺的信息處理比抽象思維要高效。而如果一開始學習計算時,不讓孩子掰手指,實際上就是在扼殺孩子的歸納做節能力,用專業術語就是扼殺孩子數學量感。

其次,心算能力雖然重要,但並不適合剛開始學習數學的孩子們。在孩子剛開始學習數學時你會發現,他們習慣把計算過程說出來,而每當這個時候就會有好事的家長出來阻止,因為要練習心算嘛。但這樣做只會打斷孩子的思路,阻礙孩子邏輯思維的建立。其實,表達能力是數學思維的一部分,有調查顯示3年級成績下降的孩子中有80%是由於語言能力不過關,導致無法讀懂題目而造成的。

所以,孩子剛開始學算術時,掰手指、口算出聲,就讓他們去吧 ,這是每個孩子都會有的必經階段。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第四,數學啟蒙很簡單

很多家長站在成人的角度上會覺著數學啟蒙非常簡單,畢竟1+2=3,那麼3-1=2這樣的算式在家長看來簡直就是天經地義,還用的著教嗎?而這對孩子而言還真的沒有那麼簡單。

孩子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從陌生到了解,從瞭解到理解,再由理解到應用的過程。就像簡單的加法,對孩子而言不僅僅是1個蘋果+2個蘋果=3個蘋果這樣簡單,這還是孩子的思維在學習抽象的一個過程。隨著練習的增多,抽象思維能力逐步增強,慢慢地他們就不需要藉助蘋果這一實物,而只需腦子裡出現1+2就會自動得出答案3。這個時候他們才會懂得3-1=2的意義。

“這個這麼簡單,為什麼他就是不會!”這是數學啟蒙最大的誤區,對孩子們而言1+2=3這一點也不簡單。

那麼,對於上幼兒園的孩子,如何進行數學啟蒙呢?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尤其是數學,死記硬背的學習並不管用。我們要做的,就是在生活的不經意間給他灌輸進去。

最近新拿到一本《輕鬆培養數學感的摺紙書》給了我不少啟發,面對幼兒園的孩子,從手工遊戲中掌握數學應該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

首先,可以通過摺紙讓孩子認識三角形。

"

這兩天刷了一集號稱《最強大腦》兒童版的《了不起的孩子》,5歲的數學小神童陳雨奇單挑數百位現場觀眾。主持人出3到數學題,陳雨奇和現場觀眾同時計算,不過觀眾可以藉助計算器,而陳雨奇只能憑腦力。在嘉賓和觀眾還瘋狂按計算器時,5歲萌娃陳雨奇靠心算就給出了答案。她甚至單憑腦力,在10秒內精準算出了10個四位數的加減法。這樣的數學能力,讓主持人孟非當場感慨,“不知道孩子腦子裡藏在什麼,這麼短時間能算出這麼大數字”。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正是因為有陳雨奇這樣的“牛娃”存在,讓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孩子數學思維培養。同事麗麗前兩天無比羨慕地說,“鄰居家孩子2歲半,一口氣能數到20,我家妞妞,無論怎麼教,就會1、2、3、5、8的亂數。學渣原來真的從小就是學渣!”麗麗雖然在自嘲,但我還是聽到了焦慮。像麗麗一樣的家長不在少數,他們為了給孩子打下一個好的數學基礎,在寶寶剛會說話時,就開始教孩子數數。但這樣的方式對孩子學習數學真的有幫助嗎?未必!

數學啟蒙不等於教孩子數數

說到數學啟蒙教育,這幾年被越來越多的家長提上了日程。著名教育專家何秋光老師就曾說:“數學差的孩子,邏輯性、推理能力或空間能力都相對較弱,行萬事皆難。”更是讓無數學齡前兒童的家長堅定了數學啟蒙的決心。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但如何給孩子數學啟蒙呢?學齡前兒童行為調查研究發現,3~6歲孩子的家長有85%認為,數學啟蒙就是教會孩子認識數字,學會簡單的加減法。但事實上,這並不是數學啟蒙,頂多算“超前教育”。由於大部分學齡前兒童大腦發育還未達到能接受這些知識的水平,這種填鴨式學前啟蒙反而會適得其反,讓孩子對數學產生誤解,以為數學就是算術。甚至由於家長一味的要求孩子學習算術,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那到底什麼是數學啟蒙呢?

在討論這個問題前,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孩子們上學後會有兩個明顯的分層階段:三年級和初中二年級。你會發現三年級,有些一二年級學的好的孩子成績會突然掉下去了,而原來一些成績一般的孩子分數提上來了,初中二年級也是一樣。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教育研究人員發現,這主要是由於這兩個階段,數學方面的能力對孩子的要求不同了。一、二年級的要求更多的是細心踏實,而三四年級以後隨著應用題的加入,開始要求比較綜合的思維能力,這方面能力差的學生自然就會跟不上。初二分層也是這個原因,隨著幾何進入課堂,圖形思考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空間思考能力等成了必備需求。恰恰這些能力不是在課堂上通過老師講解,或做算術題就能輕鬆培養起來的。

所以教育學家認為,真正的數學啟蒙,不是超前教育孩子數數,不是形成一二年級的學習優勢,而是要給孩子今後數學學習打下基礎,形成優勢,培養孩子數學思考能力。

況且加減法計算,上小學後孩子都能掌握,即便掌握的晚一點,也能通過練習提高能力。但腦科學調查發現,孩子的大腦9歲以後基本就“定型”了,也就是孩子思考問題是思維和方向,就成體系了。此後,他的行為模式、思想方式等基本不會出現什麼大的變化。因此在此前,如果沒有培養好孩子的數學思維,後面的學習效果就會相差很大。

數學啟蒙中常犯的幾個錯誤

數學思維的啟蒙不同於語言,絕對不是模仿、記憶、交流這麼簡單,所以家庭數學思維啟蒙是有“門檻”的。只有家長掌握的正確的啟蒙方法,孩子學起數學才能事半功倍。下面就來說說數學啟蒙中常踩的幾個坑。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第一,不要教孩子憑空數數

很多家長有意無意的都會教孩子數數,走在路上沒事幹就讓孩子跟著自己1、2、3的念,由於孩子超強的語言模仿能力,很快孩子就能自己獨立數到20。但數學不是簡單的記憶,過早的記憶對孩子理解認知並沒有幫助,反而會讓孩子形成只靠簡單記憶的學習方式。

事實上,數學是一個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程,而憑空教孩子數數,這不是在數數,而是在背誦。很多家長覺得這樣做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這麼做的危害你想想不到,它在破壞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的建立。因為,通過背誦數字會讓孩子覺得數學也是記憶、模仿,沒有邏輯的一門學科。

既然數學是一個從形象到抽象的過程,那麼教孩子數數最好的做法是,讓孩子通過形象的事物去體驗,去感受。比如,你可以拿出5個蘋果,一邊數,一邊和孩子互動,一個蘋果、兩個蘋果、三個蘋果......讓孩子明白1、2、3的後面是具體事物的累加。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第二,孩子不能理解數字時,就讓孩子強記強寫。

週末帶優米去了早教課,課上老師強調,在孩子還沒理解數字時,家長不可以要求孩子強記強寫。老師說,數字是一串很奇妙的符號,它不是文字,不是通過臨摹、記憶就能完全掌握的。其實想想文字何嘗不是這樣,小學一年級的孩子開始學習漢字,但在這之前大多數漢字早都已經在生活中運用多時了。

事實上強記、強寫這種機械訓練,雖然能讓家長在短時間內看到較為顯著的效果,甚至會覺得孩子已經掌握了一些具體的數學知識,比如,認識數字。但這種機械訓練下孩子的思維結構並沒有發生改變,也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數學思維能力並沒有得到發展。這類孩子,雖然小學一、二年級會展現出較強的數學學習能力,但一到三年級要求總和理解能力時就會暴露出短板。

所以,數學學習中強記、強寫沒有用,學習數學重中之重在於理解,讓孩子真正理解數與數之間的關係,掌握數的概念。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第三,不讓孩子掰手指計算,訓練孩子心算能力

最近這幾年由於陳雨奇式“牛娃”的存在,讓不少家長開始關注心算。他們要求孩子從一開始就練習心算能力,不能掰手指計算。然而,我們都知道,掰手指幾乎是每個小學生,學習10以內加減法必過的階段。更重要的是,前面我們說了數學是一個形象到抽象的過程,掰手指就是形象階段,這個時期孩子視覺的信息處理比抽象思維要高效。而如果一開始學習計算時,不讓孩子掰手指,實際上就是在扼殺孩子的歸納做節能力,用專業術語就是扼殺孩子數學量感。

其次,心算能力雖然重要,但並不適合剛開始學習數學的孩子們。在孩子剛開始學習數學時你會發現,他們習慣把計算過程說出來,而每當這個時候就會有好事的家長出來阻止,因為要練習心算嘛。但這樣做只會打斷孩子的思路,阻礙孩子邏輯思維的建立。其實,表達能力是數學思維的一部分,有調查顯示3年級成績下降的孩子中有80%是由於語言能力不過關,導致無法讀懂題目而造成的。

所以,孩子剛開始學算術時,掰手指、口算出聲,就讓他們去吧 ,這是每個孩子都會有的必經階段。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第四,數學啟蒙很簡單

很多家長站在成人的角度上會覺著數學啟蒙非常簡單,畢竟1+2=3,那麼3-1=2這樣的算式在家長看來簡直就是天經地義,還用的著教嗎?而這對孩子而言還真的沒有那麼簡單。

孩子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從陌生到了解,從瞭解到理解,再由理解到應用的過程。就像簡單的加法,對孩子而言不僅僅是1個蘋果+2個蘋果=3個蘋果這樣簡單,這還是孩子的思維在學習抽象的一個過程。隨著練習的增多,抽象思維能力逐步增強,慢慢地他們就不需要藉助蘋果這一實物,而只需腦子裡出現1+2就會自動得出答案3。這個時候他們才會懂得3-1=2的意義。

“這個這麼簡單,為什麼他就是不會!”這是數學啟蒙最大的誤區,對孩子們而言1+2=3這一點也不簡單。

那麼,對於上幼兒園的孩子,如何進行數學啟蒙呢?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尤其是數學,死記硬背的學習並不管用。我們要做的,就是在生活的不經意間給他灌輸進去。

最近新拿到一本《輕鬆培養數學感的摺紙書》給了我不少啟發,面對幼兒園的孩子,從手工遊戲中掌握數學應該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

首先,可以通過摺紙讓孩子認識三角形。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三角形的巫師帽:這個巫師帽有一個大三角形和一個小三角形組成,具體折法如圖所示,老師/家長在折時,可以跟孩子灌輸:豎向、橫向、斜向等數學概念。

"

這兩天刷了一集號稱《最強大腦》兒童版的《了不起的孩子》,5歲的數學小神童陳雨奇單挑數百位現場觀眾。主持人出3到數學題,陳雨奇和現場觀眾同時計算,不過觀眾可以藉助計算器,而陳雨奇只能憑腦力。在嘉賓和觀眾還瘋狂按計算器時,5歲萌娃陳雨奇靠心算就給出了答案。她甚至單憑腦力,在10秒內精準算出了10個四位數的加減法。這樣的數學能力,讓主持人孟非當場感慨,“不知道孩子腦子裡藏在什麼,這麼短時間能算出這麼大數字”。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正是因為有陳雨奇這樣的“牛娃”存在,讓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孩子數學思維培養。同事麗麗前兩天無比羨慕地說,“鄰居家孩子2歲半,一口氣能數到20,我家妞妞,無論怎麼教,就會1、2、3、5、8的亂數。學渣原來真的從小就是學渣!”麗麗雖然在自嘲,但我還是聽到了焦慮。像麗麗一樣的家長不在少數,他們為了給孩子打下一個好的數學基礎,在寶寶剛會說話時,就開始教孩子數數。但這樣的方式對孩子學習數學真的有幫助嗎?未必!

數學啟蒙不等於教孩子數數

說到數學啟蒙教育,這幾年被越來越多的家長提上了日程。著名教育專家何秋光老師就曾說:“數學差的孩子,邏輯性、推理能力或空間能力都相對較弱,行萬事皆難。”更是讓無數學齡前兒童的家長堅定了數學啟蒙的決心。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但如何給孩子數學啟蒙呢?學齡前兒童行為調查研究發現,3~6歲孩子的家長有85%認為,數學啟蒙就是教會孩子認識數字,學會簡單的加減法。但事實上,這並不是數學啟蒙,頂多算“超前教育”。由於大部分學齡前兒童大腦發育還未達到能接受這些知識的水平,這種填鴨式學前啟蒙反而會適得其反,讓孩子對數學產生誤解,以為數學就是算術。甚至由於家長一味的要求孩子學習算術,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那到底什麼是數學啟蒙呢?

在討論這個問題前,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孩子們上學後會有兩個明顯的分層階段:三年級和初中二年級。你會發現三年級,有些一二年級學的好的孩子成績會突然掉下去了,而原來一些成績一般的孩子分數提上來了,初中二年級也是一樣。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教育研究人員發現,這主要是由於這兩個階段,數學方面的能力對孩子的要求不同了。一、二年級的要求更多的是細心踏實,而三四年級以後隨著應用題的加入,開始要求比較綜合的思維能力,這方面能力差的學生自然就會跟不上。初二分層也是這個原因,隨著幾何進入課堂,圖形思考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空間思考能力等成了必備需求。恰恰這些能力不是在課堂上通過老師講解,或做算術題就能輕鬆培養起來的。

所以教育學家認為,真正的數學啟蒙,不是超前教育孩子數數,不是形成一二年級的學習優勢,而是要給孩子今後數學學習打下基礎,形成優勢,培養孩子數學思考能力。

況且加減法計算,上小學後孩子都能掌握,即便掌握的晚一點,也能通過練習提高能力。但腦科學調查發現,孩子的大腦9歲以後基本就“定型”了,也就是孩子思考問題是思維和方向,就成體系了。此後,他的行為模式、思想方式等基本不會出現什麼大的變化。因此在此前,如果沒有培養好孩子的數學思維,後面的學習效果就會相差很大。

數學啟蒙中常犯的幾個錯誤

數學思維的啟蒙不同於語言,絕對不是模仿、記憶、交流這麼簡單,所以家庭數學思維啟蒙是有“門檻”的。只有家長掌握的正確的啟蒙方法,孩子學起數學才能事半功倍。下面就來說說數學啟蒙中常踩的幾個坑。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第一,不要教孩子憑空數數

很多家長有意無意的都會教孩子數數,走在路上沒事幹就讓孩子跟著自己1、2、3的念,由於孩子超強的語言模仿能力,很快孩子就能自己獨立數到20。但數學不是簡單的記憶,過早的記憶對孩子理解認知並沒有幫助,反而會讓孩子形成只靠簡單記憶的學習方式。

事實上,數學是一個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程,而憑空教孩子數數,這不是在數數,而是在背誦。很多家長覺得這樣做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這麼做的危害你想想不到,它在破壞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的建立。因為,通過背誦數字會讓孩子覺得數學也是記憶、模仿,沒有邏輯的一門學科。

既然數學是一個從形象到抽象的過程,那麼教孩子數數最好的做法是,讓孩子通過形象的事物去體驗,去感受。比如,你可以拿出5個蘋果,一邊數,一邊和孩子互動,一個蘋果、兩個蘋果、三個蘋果......讓孩子明白1、2、3的後面是具體事物的累加。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第二,孩子不能理解數字時,就讓孩子強記強寫。

週末帶優米去了早教課,課上老師強調,在孩子還沒理解數字時,家長不可以要求孩子強記強寫。老師說,數字是一串很奇妙的符號,它不是文字,不是通過臨摹、記憶就能完全掌握的。其實想想文字何嘗不是這樣,小學一年級的孩子開始學習漢字,但在這之前大多數漢字早都已經在生活中運用多時了。

事實上強記、強寫這種機械訓練,雖然能讓家長在短時間內看到較為顯著的效果,甚至會覺得孩子已經掌握了一些具體的數學知識,比如,認識數字。但這種機械訓練下孩子的思維結構並沒有發生改變,也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數學思維能力並沒有得到發展。這類孩子,雖然小學一、二年級會展現出較強的數學學習能力,但一到三年級要求總和理解能力時就會暴露出短板。

所以,數學學習中強記、強寫沒有用,學習數學重中之重在於理解,讓孩子真正理解數與數之間的關係,掌握數的概念。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第三,不讓孩子掰手指計算,訓練孩子心算能力

最近這幾年由於陳雨奇式“牛娃”的存在,讓不少家長開始關注心算。他們要求孩子從一開始就練習心算能力,不能掰手指計算。然而,我們都知道,掰手指幾乎是每個小學生,學習10以內加減法必過的階段。更重要的是,前面我們說了數學是一個形象到抽象的過程,掰手指就是形象階段,這個時期孩子視覺的信息處理比抽象思維要高效。而如果一開始學習計算時,不讓孩子掰手指,實際上就是在扼殺孩子的歸納做節能力,用專業術語就是扼殺孩子數學量感。

其次,心算能力雖然重要,但並不適合剛開始學習數學的孩子們。在孩子剛開始學習數學時你會發現,他們習慣把計算過程說出來,而每當這個時候就會有好事的家長出來阻止,因為要練習心算嘛。但這樣做只會打斷孩子的思路,阻礙孩子邏輯思維的建立。其實,表達能力是數學思維的一部分,有調查顯示3年級成績下降的孩子中有80%是由於語言能力不過關,導致無法讀懂題目而造成的。

所以,孩子剛開始學算術時,掰手指、口算出聲,就讓他們去吧 ,這是每個孩子都會有的必經階段。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第四,數學啟蒙很簡單

很多家長站在成人的角度上會覺著數學啟蒙非常簡單,畢竟1+2=3,那麼3-1=2這樣的算式在家長看來簡直就是天經地義,還用的著教嗎?而這對孩子而言還真的沒有那麼簡單。

孩子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從陌生到了解,從瞭解到理解,再由理解到應用的過程。就像簡單的加法,對孩子而言不僅僅是1個蘋果+2個蘋果=3個蘋果這樣簡單,這還是孩子的思維在學習抽象的一個過程。隨著練習的增多,抽象思維能力逐步增強,慢慢地他們就不需要藉助蘋果這一實物,而只需腦子裡出現1+2就會自動得出答案3。這個時候他們才會懂得3-1=2的意義。

“這個這麼簡單,為什麼他就是不會!”這是數學啟蒙最大的誤區,對孩子們而言1+2=3這一點也不簡單。

那麼,對於上幼兒園的孩子,如何進行數學啟蒙呢?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尤其是數學,死記硬背的學習並不管用。我們要做的,就是在生活的不經意間給他灌輸進去。

最近新拿到一本《輕鬆培養數學感的摺紙書》給了我不少啟發,面對幼兒園的孩子,從手工遊戲中掌握數學應該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

首先,可以通過摺紙讓孩子認識三角形。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三角形的巫師帽:這個巫師帽有一個大三角形和一個小三角形組成,具體折法如圖所示,老師/家長在折時,可以跟孩子灌輸:豎向、橫向、斜向等數學概念。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三角形的青蛙:再比如這個三角形青蛙,它有很多個三角形構成,家長在完成摺紙後可以問問孩子,這個青蛙是有多少個三角形組成的呢?讓孩子將數字和幾何圖形直觀的聯繫起來。

其次,通過摺紙讓孩子認識長方形。

"

這兩天刷了一集號稱《最強大腦》兒童版的《了不起的孩子》,5歲的數學小神童陳雨奇單挑數百位現場觀眾。主持人出3到數學題,陳雨奇和現場觀眾同時計算,不過觀眾可以藉助計算器,而陳雨奇只能憑腦力。在嘉賓和觀眾還瘋狂按計算器時,5歲萌娃陳雨奇靠心算就給出了答案。她甚至單憑腦力,在10秒內精準算出了10個四位數的加減法。這樣的數學能力,讓主持人孟非當場感慨,“不知道孩子腦子裡藏在什麼,這麼短時間能算出這麼大數字”。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正是因為有陳雨奇這樣的“牛娃”存在,讓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孩子數學思維培養。同事麗麗前兩天無比羨慕地說,“鄰居家孩子2歲半,一口氣能數到20,我家妞妞,無論怎麼教,就會1、2、3、5、8的亂數。學渣原來真的從小就是學渣!”麗麗雖然在自嘲,但我還是聽到了焦慮。像麗麗一樣的家長不在少數,他們為了給孩子打下一個好的數學基礎,在寶寶剛會說話時,就開始教孩子數數。但這樣的方式對孩子學習數學真的有幫助嗎?未必!

數學啟蒙不等於教孩子數數

說到數學啟蒙教育,這幾年被越來越多的家長提上了日程。著名教育專家何秋光老師就曾說:“數學差的孩子,邏輯性、推理能力或空間能力都相對較弱,行萬事皆難。”更是讓無數學齡前兒童的家長堅定了數學啟蒙的決心。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但如何給孩子數學啟蒙呢?學齡前兒童行為調查研究發現,3~6歲孩子的家長有85%認為,數學啟蒙就是教會孩子認識數字,學會簡單的加減法。但事實上,這並不是數學啟蒙,頂多算“超前教育”。由於大部分學齡前兒童大腦發育還未達到能接受這些知識的水平,這種填鴨式學前啟蒙反而會適得其反,讓孩子對數學產生誤解,以為數學就是算術。甚至由於家長一味的要求孩子學習算術,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那到底什麼是數學啟蒙呢?

在討論這個問題前,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孩子們上學後會有兩個明顯的分層階段:三年級和初中二年級。你會發現三年級,有些一二年級學的好的孩子成績會突然掉下去了,而原來一些成績一般的孩子分數提上來了,初中二年級也是一樣。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教育研究人員發現,這主要是由於這兩個階段,數學方面的能力對孩子的要求不同了。一、二年級的要求更多的是細心踏實,而三四年級以後隨著應用題的加入,開始要求比較綜合的思維能力,這方面能力差的學生自然就會跟不上。初二分層也是這個原因,隨著幾何進入課堂,圖形思考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空間思考能力等成了必備需求。恰恰這些能力不是在課堂上通過老師講解,或做算術題就能輕鬆培養起來的。

所以教育學家認為,真正的數學啟蒙,不是超前教育孩子數數,不是形成一二年級的學習優勢,而是要給孩子今後數學學習打下基礎,形成優勢,培養孩子數學思考能力。

況且加減法計算,上小學後孩子都能掌握,即便掌握的晚一點,也能通過練習提高能力。但腦科學調查發現,孩子的大腦9歲以後基本就“定型”了,也就是孩子思考問題是思維和方向,就成體系了。此後,他的行為模式、思想方式等基本不會出現什麼大的變化。因此在此前,如果沒有培養好孩子的數學思維,後面的學習效果就會相差很大。

數學啟蒙中常犯的幾個錯誤

數學思維的啟蒙不同於語言,絕對不是模仿、記憶、交流這麼簡單,所以家庭數學思維啟蒙是有“門檻”的。只有家長掌握的正確的啟蒙方法,孩子學起數學才能事半功倍。下面就來說說數學啟蒙中常踩的幾個坑。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第一,不要教孩子憑空數數

很多家長有意無意的都會教孩子數數,走在路上沒事幹就讓孩子跟著自己1、2、3的念,由於孩子超強的語言模仿能力,很快孩子就能自己獨立數到20。但數學不是簡單的記憶,過早的記憶對孩子理解認知並沒有幫助,反而會讓孩子形成只靠簡單記憶的學習方式。

事實上,數學是一個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程,而憑空教孩子數數,這不是在數數,而是在背誦。很多家長覺得這樣做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這麼做的危害你想想不到,它在破壞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的建立。因為,通過背誦數字會讓孩子覺得數學也是記憶、模仿,沒有邏輯的一門學科。

既然數學是一個從形象到抽象的過程,那麼教孩子數數最好的做法是,讓孩子通過形象的事物去體驗,去感受。比如,你可以拿出5個蘋果,一邊數,一邊和孩子互動,一個蘋果、兩個蘋果、三個蘋果......讓孩子明白1、2、3的後面是具體事物的累加。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第二,孩子不能理解數字時,就讓孩子強記強寫。

週末帶優米去了早教課,課上老師強調,在孩子還沒理解數字時,家長不可以要求孩子強記強寫。老師說,數字是一串很奇妙的符號,它不是文字,不是通過臨摹、記憶就能完全掌握的。其實想想文字何嘗不是這樣,小學一年級的孩子開始學習漢字,但在這之前大多數漢字早都已經在生活中運用多時了。

事實上強記、強寫這種機械訓練,雖然能讓家長在短時間內看到較為顯著的效果,甚至會覺得孩子已經掌握了一些具體的數學知識,比如,認識數字。但這種機械訓練下孩子的思維結構並沒有發生改變,也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數學思維能力並沒有得到發展。這類孩子,雖然小學一、二年級會展現出較強的數學學習能力,但一到三年級要求總和理解能力時就會暴露出短板。

所以,數學學習中強記、強寫沒有用,學習數學重中之重在於理解,讓孩子真正理解數與數之間的關係,掌握數的概念。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第三,不讓孩子掰手指計算,訓練孩子心算能力

最近這幾年由於陳雨奇式“牛娃”的存在,讓不少家長開始關注心算。他們要求孩子從一開始就練習心算能力,不能掰手指計算。然而,我們都知道,掰手指幾乎是每個小學生,學習10以內加減法必過的階段。更重要的是,前面我們說了數學是一個形象到抽象的過程,掰手指就是形象階段,這個時期孩子視覺的信息處理比抽象思維要高效。而如果一開始學習計算時,不讓孩子掰手指,實際上就是在扼殺孩子的歸納做節能力,用專業術語就是扼殺孩子數學量感。

其次,心算能力雖然重要,但並不適合剛開始學習數學的孩子們。在孩子剛開始學習數學時你會發現,他們習慣把計算過程說出來,而每當這個時候就會有好事的家長出來阻止,因為要練習心算嘛。但這樣做只會打斷孩子的思路,阻礙孩子邏輯思維的建立。其實,表達能力是數學思維的一部分,有調查顯示3年級成績下降的孩子中有80%是由於語言能力不過關,導致無法讀懂題目而造成的。

所以,孩子剛開始學算術時,掰手指、口算出聲,就讓他們去吧 ,這是每個孩子都會有的必經階段。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第四,數學啟蒙很簡單

很多家長站在成人的角度上會覺著數學啟蒙非常簡單,畢竟1+2=3,那麼3-1=2這樣的算式在家長看來簡直就是天經地義,還用的著教嗎?而這對孩子而言還真的沒有那麼簡單。

孩子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從陌生到了解,從瞭解到理解,再由理解到應用的過程。就像簡單的加法,對孩子而言不僅僅是1個蘋果+2個蘋果=3個蘋果這樣簡單,這還是孩子的思維在學習抽象的一個過程。隨著練習的增多,抽象思維能力逐步增強,慢慢地他們就不需要藉助蘋果這一實物,而只需腦子裡出現1+2就會自動得出答案3。這個時候他們才會懂得3-1=2的意義。

“這個這麼簡單,為什麼他就是不會!”這是數學啟蒙最大的誤區,對孩子們而言1+2=3這一點也不簡單。

那麼,對於上幼兒園的孩子,如何進行數學啟蒙呢?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尤其是數學,死記硬背的學習並不管用。我們要做的,就是在生活的不經意間給他灌輸進去。

最近新拿到一本《輕鬆培養數學感的摺紙書》給了我不少啟發,面對幼兒園的孩子,從手工遊戲中掌握數學應該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

首先,可以通過摺紙讓孩子認識三角形。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三角形的巫師帽:這個巫師帽有一個大三角形和一個小三角形組成,具體折法如圖所示,老師/家長在折時,可以跟孩子灌輸:豎向、橫向、斜向等數學概念。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三角形的青蛙:再比如這個三角形青蛙,它有很多個三角形構成,家長在完成摺紙後可以問問孩子,這個青蛙是有多少個三角形組成的呢?讓孩子將數字和幾何圖形直觀的聯繫起來。

其次,通過摺紙讓孩子認識長方形。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長方形的錢包:這個長方形的錢包不僅能幫助孩子認識長方形,還能讓孩子把零花錢放進去。叫孩子通過管理零花錢,學習數學知識。

"

這兩天刷了一集號稱《最強大腦》兒童版的《了不起的孩子》,5歲的數學小神童陳雨奇單挑數百位現場觀眾。主持人出3到數學題,陳雨奇和現場觀眾同時計算,不過觀眾可以藉助計算器,而陳雨奇只能憑腦力。在嘉賓和觀眾還瘋狂按計算器時,5歲萌娃陳雨奇靠心算就給出了答案。她甚至單憑腦力,在10秒內精準算出了10個四位數的加減法。這樣的數學能力,讓主持人孟非當場感慨,“不知道孩子腦子裡藏在什麼,這麼短時間能算出這麼大數字”。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正是因為有陳雨奇這樣的“牛娃”存在,讓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孩子數學思維培養。同事麗麗前兩天無比羨慕地說,“鄰居家孩子2歲半,一口氣能數到20,我家妞妞,無論怎麼教,就會1、2、3、5、8的亂數。學渣原來真的從小就是學渣!”麗麗雖然在自嘲,但我還是聽到了焦慮。像麗麗一樣的家長不在少數,他們為了給孩子打下一個好的數學基礎,在寶寶剛會說話時,就開始教孩子數數。但這樣的方式對孩子學習數學真的有幫助嗎?未必!

數學啟蒙不等於教孩子數數

說到數學啟蒙教育,這幾年被越來越多的家長提上了日程。著名教育專家何秋光老師就曾說:“數學差的孩子,邏輯性、推理能力或空間能力都相對較弱,行萬事皆難。”更是讓無數學齡前兒童的家長堅定了數學啟蒙的決心。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但如何給孩子數學啟蒙呢?學齡前兒童行為調查研究發現,3~6歲孩子的家長有85%認為,數學啟蒙就是教會孩子認識數字,學會簡單的加減法。但事實上,這並不是數學啟蒙,頂多算“超前教育”。由於大部分學齡前兒童大腦發育還未達到能接受這些知識的水平,這種填鴨式學前啟蒙反而會適得其反,讓孩子對數學產生誤解,以為數學就是算術。甚至由於家長一味的要求孩子學習算術,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那到底什麼是數學啟蒙呢?

在討論這個問題前,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孩子們上學後會有兩個明顯的分層階段:三年級和初中二年級。你會發現三年級,有些一二年級學的好的孩子成績會突然掉下去了,而原來一些成績一般的孩子分數提上來了,初中二年級也是一樣。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教育研究人員發現,這主要是由於這兩個階段,數學方面的能力對孩子的要求不同了。一、二年級的要求更多的是細心踏實,而三四年級以後隨著應用題的加入,開始要求比較綜合的思維能力,這方面能力差的學生自然就會跟不上。初二分層也是這個原因,隨著幾何進入課堂,圖形思考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空間思考能力等成了必備需求。恰恰這些能力不是在課堂上通過老師講解,或做算術題就能輕鬆培養起來的。

所以教育學家認為,真正的數學啟蒙,不是超前教育孩子數數,不是形成一二年級的學習優勢,而是要給孩子今後數學學習打下基礎,形成優勢,培養孩子數學思考能力。

況且加減法計算,上小學後孩子都能掌握,即便掌握的晚一點,也能通過練習提高能力。但腦科學調查發現,孩子的大腦9歲以後基本就“定型”了,也就是孩子思考問題是思維和方向,就成體系了。此後,他的行為模式、思想方式等基本不會出現什麼大的變化。因此在此前,如果沒有培養好孩子的數學思維,後面的學習效果就會相差很大。

數學啟蒙中常犯的幾個錯誤

數學思維的啟蒙不同於語言,絕對不是模仿、記憶、交流這麼簡單,所以家庭數學思維啟蒙是有“門檻”的。只有家長掌握的正確的啟蒙方法,孩子學起數學才能事半功倍。下面就來說說數學啟蒙中常踩的幾個坑。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第一,不要教孩子憑空數數

很多家長有意無意的都會教孩子數數,走在路上沒事幹就讓孩子跟著自己1、2、3的念,由於孩子超強的語言模仿能力,很快孩子就能自己獨立數到20。但數學不是簡單的記憶,過早的記憶對孩子理解認知並沒有幫助,反而會讓孩子形成只靠簡單記憶的學習方式。

事實上,數學是一個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程,而憑空教孩子數數,這不是在數數,而是在背誦。很多家長覺得這樣做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這麼做的危害你想想不到,它在破壞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的建立。因為,通過背誦數字會讓孩子覺得數學也是記憶、模仿,沒有邏輯的一門學科。

既然數學是一個從形象到抽象的過程,那麼教孩子數數最好的做法是,讓孩子通過形象的事物去體驗,去感受。比如,你可以拿出5個蘋果,一邊數,一邊和孩子互動,一個蘋果、兩個蘋果、三個蘋果......讓孩子明白1、2、3的後面是具體事物的累加。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第二,孩子不能理解數字時,就讓孩子強記強寫。

週末帶優米去了早教課,課上老師強調,在孩子還沒理解數字時,家長不可以要求孩子強記強寫。老師說,數字是一串很奇妙的符號,它不是文字,不是通過臨摹、記憶就能完全掌握的。其實想想文字何嘗不是這樣,小學一年級的孩子開始學習漢字,但在這之前大多數漢字早都已經在生活中運用多時了。

事實上強記、強寫這種機械訓練,雖然能讓家長在短時間內看到較為顯著的效果,甚至會覺得孩子已經掌握了一些具體的數學知識,比如,認識數字。但這種機械訓練下孩子的思維結構並沒有發生改變,也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數學思維能力並沒有得到發展。這類孩子,雖然小學一、二年級會展現出較強的數學學習能力,但一到三年級要求總和理解能力時就會暴露出短板。

所以,數學學習中強記、強寫沒有用,學習數學重中之重在於理解,讓孩子真正理解數與數之間的關係,掌握數的概念。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第三,不讓孩子掰手指計算,訓練孩子心算能力

最近這幾年由於陳雨奇式“牛娃”的存在,讓不少家長開始關注心算。他們要求孩子從一開始就練習心算能力,不能掰手指計算。然而,我們都知道,掰手指幾乎是每個小學生,學習10以內加減法必過的階段。更重要的是,前面我們說了數學是一個形象到抽象的過程,掰手指就是形象階段,這個時期孩子視覺的信息處理比抽象思維要高效。而如果一開始學習計算時,不讓孩子掰手指,實際上就是在扼殺孩子的歸納做節能力,用專業術語就是扼殺孩子數學量感。

其次,心算能力雖然重要,但並不適合剛開始學習數學的孩子們。在孩子剛開始學習數學時你會發現,他們習慣把計算過程說出來,而每當這個時候就會有好事的家長出來阻止,因為要練習心算嘛。但這樣做只會打斷孩子的思路,阻礙孩子邏輯思維的建立。其實,表達能力是數學思維的一部分,有調查顯示3年級成績下降的孩子中有80%是由於語言能力不過關,導致無法讀懂題目而造成的。

所以,孩子剛開始學算術時,掰手指、口算出聲,就讓他們去吧 ,這是每個孩子都會有的必經階段。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第四,數學啟蒙很簡單

很多家長站在成人的角度上會覺著數學啟蒙非常簡單,畢竟1+2=3,那麼3-1=2這樣的算式在家長看來簡直就是天經地義,還用的著教嗎?而這對孩子而言還真的沒有那麼簡單。

孩子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從陌生到了解,從瞭解到理解,再由理解到應用的過程。就像簡單的加法,對孩子而言不僅僅是1個蘋果+2個蘋果=3個蘋果這樣簡單,這還是孩子的思維在學習抽象的一個過程。隨著練習的增多,抽象思維能力逐步增強,慢慢地他們就不需要藉助蘋果這一實物,而只需腦子裡出現1+2就會自動得出答案3。這個時候他們才會懂得3-1=2的意義。

“這個這麼簡單,為什麼他就是不會!”這是數學啟蒙最大的誤區,對孩子們而言1+2=3這一點也不簡單。

那麼,對於上幼兒園的孩子,如何進行數學啟蒙呢?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尤其是數學,死記硬背的學習並不管用。我們要做的,就是在生活的不經意間給他灌輸進去。

最近新拿到一本《輕鬆培養數學感的摺紙書》給了我不少啟發,面對幼兒園的孩子,從手工遊戲中掌握數學應該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

首先,可以通過摺紙讓孩子認識三角形。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三角形的巫師帽:這個巫師帽有一個大三角形和一個小三角形組成,具體折法如圖所示,老師/家長在折時,可以跟孩子灌輸:豎向、橫向、斜向等數學概念。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三角形的青蛙:再比如這個三角形青蛙,它有很多個三角形構成,家長在完成摺紙後可以問問孩子,這個青蛙是有多少個三角形組成的呢?讓孩子將數字和幾何圖形直觀的聯繫起來。

其次,通過摺紙讓孩子認識長方形。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長方形的錢包:這個長方形的錢包不僅能幫助孩子認識長方形,還能讓孩子把零花錢放進去。叫孩子通過管理零花錢,學習數學知識。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長方形變來的布丁:愛吃布丁是很多小朋友共通的愛好吧,既然這樣就從愛好入手,來折一個軟萌的補丁吧,在折的過程中老師/家長,可以示範孩子,如何將一個長方形變成梯形。

最後,通過摺紙認識對稱圖形

"

這兩天刷了一集號稱《最強大腦》兒童版的《了不起的孩子》,5歲的數學小神童陳雨奇單挑數百位現場觀眾。主持人出3到數學題,陳雨奇和現場觀眾同時計算,不過觀眾可以藉助計算器,而陳雨奇只能憑腦力。在嘉賓和觀眾還瘋狂按計算器時,5歲萌娃陳雨奇靠心算就給出了答案。她甚至單憑腦力,在10秒內精準算出了10個四位數的加減法。這樣的數學能力,讓主持人孟非當場感慨,“不知道孩子腦子裡藏在什麼,這麼短時間能算出這麼大數字”。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正是因為有陳雨奇這樣的“牛娃”存在,讓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孩子數學思維培養。同事麗麗前兩天無比羨慕地說,“鄰居家孩子2歲半,一口氣能數到20,我家妞妞,無論怎麼教,就會1、2、3、5、8的亂數。學渣原來真的從小就是學渣!”麗麗雖然在自嘲,但我還是聽到了焦慮。像麗麗一樣的家長不在少數,他們為了給孩子打下一個好的數學基礎,在寶寶剛會說話時,就開始教孩子數數。但這樣的方式對孩子學習數學真的有幫助嗎?未必!

數學啟蒙不等於教孩子數數

說到數學啟蒙教育,這幾年被越來越多的家長提上了日程。著名教育專家何秋光老師就曾說:“數學差的孩子,邏輯性、推理能力或空間能力都相對較弱,行萬事皆難。”更是讓無數學齡前兒童的家長堅定了數學啟蒙的決心。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但如何給孩子數學啟蒙呢?學齡前兒童行為調查研究發現,3~6歲孩子的家長有85%認為,數學啟蒙就是教會孩子認識數字,學會簡單的加減法。但事實上,這並不是數學啟蒙,頂多算“超前教育”。由於大部分學齡前兒童大腦發育還未達到能接受這些知識的水平,這種填鴨式學前啟蒙反而會適得其反,讓孩子對數學產生誤解,以為數學就是算術。甚至由於家長一味的要求孩子學習算術,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那到底什麼是數學啟蒙呢?

在討論這個問題前,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孩子們上學後會有兩個明顯的分層階段:三年級和初中二年級。你會發現三年級,有些一二年級學的好的孩子成績會突然掉下去了,而原來一些成績一般的孩子分數提上來了,初中二年級也是一樣。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教育研究人員發現,這主要是由於這兩個階段,數學方面的能力對孩子的要求不同了。一、二年級的要求更多的是細心踏實,而三四年級以後隨著應用題的加入,開始要求比較綜合的思維能力,這方面能力差的學生自然就會跟不上。初二分層也是這個原因,隨著幾何進入課堂,圖形思考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空間思考能力等成了必備需求。恰恰這些能力不是在課堂上通過老師講解,或做算術題就能輕鬆培養起來的。

所以教育學家認為,真正的數學啟蒙,不是超前教育孩子數數,不是形成一二年級的學習優勢,而是要給孩子今後數學學習打下基礎,形成優勢,培養孩子數學思考能力。

況且加減法計算,上小學後孩子都能掌握,即便掌握的晚一點,也能通過練習提高能力。但腦科學調查發現,孩子的大腦9歲以後基本就“定型”了,也就是孩子思考問題是思維和方向,就成體系了。此後,他的行為模式、思想方式等基本不會出現什麼大的變化。因此在此前,如果沒有培養好孩子的數學思維,後面的學習效果就會相差很大。

數學啟蒙中常犯的幾個錯誤

數學思維的啟蒙不同於語言,絕對不是模仿、記憶、交流這麼簡單,所以家庭數學思維啟蒙是有“門檻”的。只有家長掌握的正確的啟蒙方法,孩子學起數學才能事半功倍。下面就來說說數學啟蒙中常踩的幾個坑。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第一,不要教孩子憑空數數

很多家長有意無意的都會教孩子數數,走在路上沒事幹就讓孩子跟著自己1、2、3的念,由於孩子超強的語言模仿能力,很快孩子就能自己獨立數到20。但數學不是簡單的記憶,過早的記憶對孩子理解認知並沒有幫助,反而會讓孩子形成只靠簡單記憶的學習方式。

事實上,數學是一個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程,而憑空教孩子數數,這不是在數數,而是在背誦。很多家長覺得這樣做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這麼做的危害你想想不到,它在破壞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的建立。因為,通過背誦數字會讓孩子覺得數學也是記憶、模仿,沒有邏輯的一門學科。

既然數學是一個從形象到抽象的過程,那麼教孩子數數最好的做法是,讓孩子通過形象的事物去體驗,去感受。比如,你可以拿出5個蘋果,一邊數,一邊和孩子互動,一個蘋果、兩個蘋果、三個蘋果......讓孩子明白1、2、3的後面是具體事物的累加。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第二,孩子不能理解數字時,就讓孩子強記強寫。

週末帶優米去了早教課,課上老師強調,在孩子還沒理解數字時,家長不可以要求孩子強記強寫。老師說,數字是一串很奇妙的符號,它不是文字,不是通過臨摹、記憶就能完全掌握的。其實想想文字何嘗不是這樣,小學一年級的孩子開始學習漢字,但在這之前大多數漢字早都已經在生活中運用多時了。

事實上強記、強寫這種機械訓練,雖然能讓家長在短時間內看到較為顯著的效果,甚至會覺得孩子已經掌握了一些具體的數學知識,比如,認識數字。但這種機械訓練下孩子的思維結構並沒有發生改變,也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數學思維能力並沒有得到發展。這類孩子,雖然小學一、二年級會展現出較強的數學學習能力,但一到三年級要求總和理解能力時就會暴露出短板。

所以,數學學習中強記、強寫沒有用,學習數學重中之重在於理解,讓孩子真正理解數與數之間的關係,掌握數的概念。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第三,不讓孩子掰手指計算,訓練孩子心算能力

最近這幾年由於陳雨奇式“牛娃”的存在,讓不少家長開始關注心算。他們要求孩子從一開始就練習心算能力,不能掰手指計算。然而,我們都知道,掰手指幾乎是每個小學生,學習10以內加減法必過的階段。更重要的是,前面我們說了數學是一個形象到抽象的過程,掰手指就是形象階段,這個時期孩子視覺的信息處理比抽象思維要高效。而如果一開始學習計算時,不讓孩子掰手指,實際上就是在扼殺孩子的歸納做節能力,用專業術語就是扼殺孩子數學量感。

其次,心算能力雖然重要,但並不適合剛開始學習數學的孩子們。在孩子剛開始學習數學時你會發現,他們習慣把計算過程說出來,而每當這個時候就會有好事的家長出來阻止,因為要練習心算嘛。但這樣做只會打斷孩子的思路,阻礙孩子邏輯思維的建立。其實,表達能力是數學思維的一部分,有調查顯示3年級成績下降的孩子中有80%是由於語言能力不過關,導致無法讀懂題目而造成的。

所以,孩子剛開始學算術時,掰手指、口算出聲,就讓他們去吧 ,這是每個孩子都會有的必經階段。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第四,數學啟蒙很簡單

很多家長站在成人的角度上會覺著數學啟蒙非常簡單,畢竟1+2=3,那麼3-1=2這樣的算式在家長看來簡直就是天經地義,還用的著教嗎?而這對孩子而言還真的沒有那麼簡單。

孩子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從陌生到了解,從瞭解到理解,再由理解到應用的過程。就像簡單的加法,對孩子而言不僅僅是1個蘋果+2個蘋果=3個蘋果這樣簡單,這還是孩子的思維在學習抽象的一個過程。隨著練習的增多,抽象思維能力逐步增強,慢慢地他們就不需要藉助蘋果這一實物,而只需腦子裡出現1+2就會自動得出答案3。這個時候他們才會懂得3-1=2的意義。

“這個這麼簡單,為什麼他就是不會!”這是數學啟蒙最大的誤區,對孩子們而言1+2=3這一點也不簡單。

那麼,對於上幼兒園的孩子,如何進行數學啟蒙呢?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尤其是數學,死記硬背的學習並不管用。我們要做的,就是在生活的不經意間給他灌輸進去。

最近新拿到一本《輕鬆培養數學感的摺紙書》給了我不少啟發,面對幼兒園的孩子,從手工遊戲中掌握數學應該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

首先,可以通過摺紙讓孩子認識三角形。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三角形的巫師帽:這個巫師帽有一個大三角形和一個小三角形組成,具體折法如圖所示,老師/家長在折時,可以跟孩子灌輸:豎向、橫向、斜向等數學概念。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三角形的青蛙:再比如這個三角形青蛙,它有很多個三角形構成,家長在完成摺紙後可以問問孩子,這個青蛙是有多少個三角形組成的呢?讓孩子將數字和幾何圖形直觀的聯繫起來。

其次,通過摺紙讓孩子認識長方形。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長方形的錢包:這個長方形的錢包不僅能幫助孩子認識長方形,還能讓孩子把零花錢放進去。叫孩子通過管理零花錢,學習數學知識。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長方形變來的布丁:愛吃布丁是很多小朋友共通的愛好吧,既然這樣就從愛好入手,來折一個軟萌的補丁吧,在折的過程中老師/家長,可以示範孩子,如何將一個長方形變成梯形。

最後,通過摺紙認識對稱圖形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對稱的小魚:在折這個小魚的過程中,家長可以問問孩子,小魚是由什麼圖形組成的,共有幾個,並演示對摺後圖形如何重疊,好讓孩子更直觀的理解對稱。

"

這兩天刷了一集號稱《最強大腦》兒童版的《了不起的孩子》,5歲的數學小神童陳雨奇單挑數百位現場觀眾。主持人出3到數學題,陳雨奇和現場觀眾同時計算,不過觀眾可以藉助計算器,而陳雨奇只能憑腦力。在嘉賓和觀眾還瘋狂按計算器時,5歲萌娃陳雨奇靠心算就給出了答案。她甚至單憑腦力,在10秒內精準算出了10個四位數的加減法。這樣的數學能力,讓主持人孟非當場感慨,“不知道孩子腦子裡藏在什麼,這麼短時間能算出這麼大數字”。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正是因為有陳雨奇這樣的“牛娃”存在,讓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孩子數學思維培養。同事麗麗前兩天無比羨慕地說,“鄰居家孩子2歲半,一口氣能數到20,我家妞妞,無論怎麼教,就會1、2、3、5、8的亂數。學渣原來真的從小就是學渣!”麗麗雖然在自嘲,但我還是聽到了焦慮。像麗麗一樣的家長不在少數,他們為了給孩子打下一個好的數學基礎,在寶寶剛會說話時,就開始教孩子數數。但這樣的方式對孩子學習數學真的有幫助嗎?未必!

數學啟蒙不等於教孩子數數

說到數學啟蒙教育,這幾年被越來越多的家長提上了日程。著名教育專家何秋光老師就曾說:“數學差的孩子,邏輯性、推理能力或空間能力都相對較弱,行萬事皆難。”更是讓無數學齡前兒童的家長堅定了數學啟蒙的決心。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但如何給孩子數學啟蒙呢?學齡前兒童行為調查研究發現,3~6歲孩子的家長有85%認為,數學啟蒙就是教會孩子認識數字,學會簡單的加減法。但事實上,這並不是數學啟蒙,頂多算“超前教育”。由於大部分學齡前兒童大腦發育還未達到能接受這些知識的水平,這種填鴨式學前啟蒙反而會適得其反,讓孩子對數學產生誤解,以為數學就是算術。甚至由於家長一味的要求孩子學習算術,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那到底什麼是數學啟蒙呢?

在討論這個問題前,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孩子們上學後會有兩個明顯的分層階段:三年級和初中二年級。你會發現三年級,有些一二年級學的好的孩子成績會突然掉下去了,而原來一些成績一般的孩子分數提上來了,初中二年級也是一樣。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教育研究人員發現,這主要是由於這兩個階段,數學方面的能力對孩子的要求不同了。一、二年級的要求更多的是細心踏實,而三四年級以後隨著應用題的加入,開始要求比較綜合的思維能力,這方面能力差的學生自然就會跟不上。初二分層也是這個原因,隨著幾何進入課堂,圖形思考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空間思考能力等成了必備需求。恰恰這些能力不是在課堂上通過老師講解,或做算術題就能輕鬆培養起來的。

所以教育學家認為,真正的數學啟蒙,不是超前教育孩子數數,不是形成一二年級的學習優勢,而是要給孩子今後數學學習打下基礎,形成優勢,培養孩子數學思考能力。

況且加減法計算,上小學後孩子都能掌握,即便掌握的晚一點,也能通過練習提高能力。但腦科學調查發現,孩子的大腦9歲以後基本就“定型”了,也就是孩子思考問題是思維和方向,就成體系了。此後,他的行為模式、思想方式等基本不會出現什麼大的變化。因此在此前,如果沒有培養好孩子的數學思維,後面的學習效果就會相差很大。

數學啟蒙中常犯的幾個錯誤

數學思維的啟蒙不同於語言,絕對不是模仿、記憶、交流這麼簡單,所以家庭數學思維啟蒙是有“門檻”的。只有家長掌握的正確的啟蒙方法,孩子學起數學才能事半功倍。下面就來說說數學啟蒙中常踩的幾個坑。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第一,不要教孩子憑空數數

很多家長有意無意的都會教孩子數數,走在路上沒事幹就讓孩子跟著自己1、2、3的念,由於孩子超強的語言模仿能力,很快孩子就能自己獨立數到20。但數學不是簡單的記憶,過早的記憶對孩子理解認知並沒有幫助,反而會讓孩子形成只靠簡單記憶的學習方式。

事實上,數學是一個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程,而憑空教孩子數數,這不是在數數,而是在背誦。很多家長覺得這樣做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這麼做的危害你想想不到,它在破壞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的建立。因為,通過背誦數字會讓孩子覺得數學也是記憶、模仿,沒有邏輯的一門學科。

既然數學是一個從形象到抽象的過程,那麼教孩子數數最好的做法是,讓孩子通過形象的事物去體驗,去感受。比如,你可以拿出5個蘋果,一邊數,一邊和孩子互動,一個蘋果、兩個蘋果、三個蘋果......讓孩子明白1、2、3的後面是具體事物的累加。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第二,孩子不能理解數字時,就讓孩子強記強寫。

週末帶優米去了早教課,課上老師強調,在孩子還沒理解數字時,家長不可以要求孩子強記強寫。老師說,數字是一串很奇妙的符號,它不是文字,不是通過臨摹、記憶就能完全掌握的。其實想想文字何嘗不是這樣,小學一年級的孩子開始學習漢字,但在這之前大多數漢字早都已經在生活中運用多時了。

事實上強記、強寫這種機械訓練,雖然能讓家長在短時間內看到較為顯著的效果,甚至會覺得孩子已經掌握了一些具體的數學知識,比如,認識數字。但這種機械訓練下孩子的思維結構並沒有發生改變,也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數學思維能力並沒有得到發展。這類孩子,雖然小學一、二年級會展現出較強的數學學習能力,但一到三年級要求總和理解能力時就會暴露出短板。

所以,數學學習中強記、強寫沒有用,學習數學重中之重在於理解,讓孩子真正理解數與數之間的關係,掌握數的概念。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第三,不讓孩子掰手指計算,訓練孩子心算能力

最近這幾年由於陳雨奇式“牛娃”的存在,讓不少家長開始關注心算。他們要求孩子從一開始就練習心算能力,不能掰手指計算。然而,我們都知道,掰手指幾乎是每個小學生,學習10以內加減法必過的階段。更重要的是,前面我們說了數學是一個形象到抽象的過程,掰手指就是形象階段,這個時期孩子視覺的信息處理比抽象思維要高效。而如果一開始學習計算時,不讓孩子掰手指,實際上就是在扼殺孩子的歸納做節能力,用專業術語就是扼殺孩子數學量感。

其次,心算能力雖然重要,但並不適合剛開始學習數學的孩子們。在孩子剛開始學習數學時你會發現,他們習慣把計算過程說出來,而每當這個時候就會有好事的家長出來阻止,因為要練習心算嘛。但這樣做只會打斷孩子的思路,阻礙孩子邏輯思維的建立。其實,表達能力是數學思維的一部分,有調查顯示3年級成績下降的孩子中有80%是由於語言能力不過關,導致無法讀懂題目而造成的。

所以,孩子剛開始學算術時,掰手指、口算出聲,就讓他們去吧 ,這是每個孩子都會有的必經階段。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第四,數學啟蒙很簡單

很多家長站在成人的角度上會覺著數學啟蒙非常簡單,畢竟1+2=3,那麼3-1=2這樣的算式在家長看來簡直就是天經地義,還用的著教嗎?而這對孩子而言還真的沒有那麼簡單。

孩子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從陌生到了解,從瞭解到理解,再由理解到應用的過程。就像簡單的加法,對孩子而言不僅僅是1個蘋果+2個蘋果=3個蘋果這樣簡單,這還是孩子的思維在學習抽象的一個過程。隨著練習的增多,抽象思維能力逐步增強,慢慢地他們就不需要藉助蘋果這一實物,而只需腦子裡出現1+2就會自動得出答案3。這個時候他們才會懂得3-1=2的意義。

“這個這麼簡單,為什麼他就是不會!”這是數學啟蒙最大的誤區,對孩子們而言1+2=3這一點也不簡單。

那麼,對於上幼兒園的孩子,如何進行數學啟蒙呢?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尤其是數學,死記硬背的學習並不管用。我們要做的,就是在生活的不經意間給他灌輸進去。

最近新拿到一本《輕鬆培養數學感的摺紙書》給了我不少啟發,面對幼兒園的孩子,從手工遊戲中掌握數學應該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

首先,可以通過摺紙讓孩子認識三角形。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三角形的巫師帽:這個巫師帽有一個大三角形和一個小三角形組成,具體折法如圖所示,老師/家長在折時,可以跟孩子灌輸:豎向、橫向、斜向等數學概念。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三角形的青蛙:再比如這個三角形青蛙,它有很多個三角形構成,家長在完成摺紙後可以問問孩子,這個青蛙是有多少個三角形組成的呢?讓孩子將數字和幾何圖形直觀的聯繫起來。

其次,通過摺紙讓孩子認識長方形。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長方形的錢包:這個長方形的錢包不僅能幫助孩子認識長方形,還能讓孩子把零花錢放進去。叫孩子通過管理零花錢,學習數學知識。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長方形變來的布丁:愛吃布丁是很多小朋友共通的愛好吧,既然這樣就從愛好入手,來折一個軟萌的補丁吧,在折的過程中老師/家長,可以示範孩子,如何將一個長方形變成梯形。

最後,通過摺紙認識對稱圖形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對稱的小魚:在折這個小魚的過程中,家長可以問問孩子,小魚是由什麼圖形組成的,共有幾個,並演示對摺後圖形如何重疊,好讓孩子更直觀的理解對稱。

3歲會數數4歲會加減,考試卻墊底?不是孩子笨是數學啟蒙不到位

對稱的晴天娃娃:在折晴天娃娃的過程中,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分成同樣大小”是什麼意思,從而引出數學中“等分”的概念。

中山大學數學系教授婁文曾說“真正的數學啟蒙,要用不像學數學的方式浸潤數學”。你看,這種手工摺紙一步步從三角形、長方形、到對稱圖形;從橫向、豎向到等分,將這些數學概念不知不覺灌輸到孩子們的大腦裡,是不是很神奇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