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八成五近海水質良好 市政汙水海排過半超標

水汙染 環境汙染 環境保護 漁業 金羊網 2017-06-10
粵八成五近海水質良好 市政汙水海排過半超標

■潛水志願者在大梅沙洲仔島海域種下珊瑚幼苗。深圳供圖

廣東2016年海洋環境及災害公報發佈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廣東省政府新聞辦在深圳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了《2016年廣東省海洋環境狀況公報》和《2016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2016年,全省85.2%的近岸海域海水水質符合第一、二類海水水質標準。值得注意的是,監測顯示去年廣東沿海海平面較2015年上升65毫米,比常年平均海平面高出92毫米。

■新快報記者 陳彤 通訊員 粵海漁

6個重點海水浴場水質優良

海洋環境公報顯示,去年廣東省在近岸海域共佈設各類監測站位800餘個,監測調查項目覆蓋水文、氣象、水質、沉積物和海洋生態等,共獲取各類監測數據30餘萬個。監測顯示,去年全省近岸海域水質大部分為清潔或較清潔,符合第一、二類海水水質標準的面積比例為85.2%,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劣於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比例分別為5.3%、9.5%、5.4%和5.1%,年平均值為6.3%,主要分佈在珠江口、汕頭港、湛江港等局部海域。主要超標因子為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

據省海洋與漁業廳2015年發佈的數據,前年近岸海域水質達到第一、二類海水水質標準的面積比例年平均值接近88%,劣於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比例年平均值為3.97%。

此外,監測的河口、海灣和近岸海域海洋生物多樣性、海洋保護區和海洋公園生態狀況基本穩定。饒平柘林灣網箱海水增養殖區等5個重點養殖區總體水質狀況和沉積物質量能夠滿足海水增養殖區功能的要求。南澳青澳灣海水浴場等6個重點海水浴場水質狀況優良,健康指數均為優良。湛江東海島度假區環境狀況優良。

入海排汙壓力依然很大

去年廣東省實施監測的74個各類代表性入海排汙口中,有27個入海排汙口超標排放,超標率約36.5%,較2015年減少1.34%。超標排放的主要是市政汙水入海排放口和入海排汙河,主要超標因子為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總磷。珠江、榕江、練江、深圳河、黃岡河等主要入海河流年入海汙染物總量226.23萬噸,其中化學需氧量173.73萬噸,約佔總量的76.79%。

其中,監測的38個市政汙水入海排汙口中,有21個排汙口排放的汙水超標,超標率為55.3%。

全省監測的24個工業廢水入海排汙口中,有3個排汙口排放入海的廢水水質超標,分別來自中國水產湛江海洋漁業公司、深圳市蛇口工業區汙水處理廠、嘉吉糧油(陽江)有限公司。超標率為12.5%。監測的12條排汙河中,有3條排汙河入海汙水超標,超標率25.0%。

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副廳長何少青表示,入海排汙壓力依然很大。

海洋災害捲走超9億元

去年,廣東省有4人因海洋災害死亡或失蹤,各類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9.63億元,其中風暴潮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9.26億元;海岸侵蝕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0.37億元;海浪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4萬元。廣東省海洋災害直接經濟損失主要集中在東西兩翼,以粵東地區為主,汕尾市直接經濟損失最高,超過5億元。去年廣東省海洋災害總體災情較往年偏輕,但海洋災害直接經濟損失仍居全國第二位。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廣東沿海海平面較2015年上升65毫米,比常年(1993—2011年的平均海平面)高92毫米。

海平面上升加劇廣東沿海風暴潮、海岸侵蝕等災害程度。根據廣東沿海海平面變化影響特點,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建議,9-11月為廣東沿海季節性高海平面期,也是颱風風暴潮高發期,今年9月7日、9月19日、10月10日、10月22日、11月6日和11月20日前後是天文大潮期,易發生風暴增水、季節性高海平面和天文大潮三者疊加的情況,形成災害性高潮位,相關部門應特別關注。

粵八成五近海水質良好 市政汙水海排過半超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