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傳統技藝 惠安老人與福船的40年不解之緣

手工藝 社會 東南網 2017-05-01
堅守傳統技藝 惠安老人與福船的40年不解之緣

傳統造船技藝繁瑣,王炳輝細心雕琢船模的每個構件。

本報訊(記者 廖培煌 文/圖)而在惠安淨峰鎮惠女灣畔,一位老人長年累月在自己的小作坊,堅持利用傳統技藝製作古福船船模。一艘艘小小的老木船,承載著老人對傳統技藝和往日盛景的寄託,再次融入人們的生活中。

昨日,記者前往惠安縣淨峰鎮惠女灣一帶採訪時,偶遇了這位堅守傳統技藝製作古船模的王炳輝。

堅守 40多年造船上百艘

在惠女灣畔的墩南村後型,斑駁脫落的牆體,長滿青苔的泥土縫隙,一座全部由石頭築成的老房子,就矗立在海邊。在距其10多米處,就是一望無際的大海。老房子裡,鐵件擊打木頭髮出的聲音,吸引了偶然路過的記者一行。

60歲的王炳輝正專注地雕琢著它的古船,忽然見到記者等“不速之客”,他並沒有特別詫異。“前幾天,兩個美國來的專家來海邊,不經意地逛進我的小作坊。”他說,兩人想跟他的船模合影拍照,被他婉拒了。老人沒有想到什麼推廣宣傳之說,他認為,“這是咱老祖宗留下來的手藝,不能外洩。”

他說,自己的祖上從什麼時候造船,已經無從知曉。不過從他記事起,父親就是附近有名的造船工,他從10來歲就跟著年長他多歲的大哥學造船。“早時候,學徒工就要3年。”他說,3年只能學到皮毛,即便眼色尖腦瓜子靈,要弄懂所有的船構造和造船工序,沒有五到七年都難。

到20歲出頭時,他就到詔安、雲霄、同安等地,受僱為人造船。“造了一輩子的木船,船就是我的生活。”40多年來,經王炳輝之手的船隻,大的木船二三十米,小的四五米長都有,“大的小的造了上百艘吧。”

堅守傳統技藝 惠安老人與福船的40年不解之緣

老人精心選料

製作 選料程序都很講究

2010年左右,各地全面禁止木船出海作業。王炳輝結束了外地造船的生涯,回到了老家。他將這座原本屬於“漁業社”的老房子,改造成了作坊。除了零星接一些做桌椅傢俱的活,老人更願意造船。在他看來,造船才是他的本分。

老房子外面,堆積著幾百塊大小不一的木頭,都有些年頭了,是王炳輝到處購買或者從舊船上搜羅來的。“那些舊木頭經年之下,已經固定成型。”他說,造船選料很關鍵,選木頭注重耐用結實,還要考慮以後會不會熱脹冷縮。

“我造的木船,沉木最少佔三分之一。”雖然他用的都是雜木,但要在水裡浸泡很久,再長時間風乾,然後從木頭上的海蟲蝕食和顏色紋理判斷這塊木頭的好壞。

老房子裡,一艘已經制作好的木船模擺放在殘舊的桌子上。這艘長1.5米、寬50釐米、高1.3米的木船,古色古香,除了主構架,其他零件多數可以拆卸。“這種木船比例縮小了,但是放到水裡,一樣可以航行,不會漏水,用上幾年幾十年沒有問題。”老人自豪地說。

“我們這一帶造的船,統稱為福船。”老人介紹道,福船的一個特點是底下甲板寬,吃水深,重心低抗風力強,非常適應外海航行。

一輩子造船,老人也將船的構件置於腦袋中。用沉木做船底龍骨,再依次往上做“一路”、“二路”、“三路”,到“上穩”後,做波型大排、甲板等構件。而小的構件,更是繁多。蓋竹、帆車、帆繩架、錠車、船艙、船舵、大車、桅杆等等,都是按照真船縮小比例製作而成的。為了保持密封性,一些零件連接之處,還要用桐油灰、樹脂等縫粘。

因為工序繁多,他又不願減少材料或者程序而“將就”,因此,一般做完一艘船模都要耗時一兩個月。

堅守傳統技藝 惠安老人與福船的40年不解之緣

福船對老人有著特殊的意義

心願 整理傳承造船技術

和其他的傳統技藝一樣,傳統造船技藝也少有人學習了。王炳輝說,以前他們村就有很多人會這門技藝,但到現在,整個淨峰和周邊的小岞,能製作一艘完整木船的已經是鳳毛麟角了。

“這種手藝,枯燥辛苦,又不像工廠上的流水線可以大批量製作,掙的錢不多,願意學的人越來越少了。”老人說,他文化有限,不然倒是想將造船的方法整理出來,作為鄉土的東西,讓有興趣的後來人嘗試學習傳承。

如今,讓老人覺得惋惜的是,從泉州這個海上絲綢之路起點起航的福船,已經愈發稀少了。“我們現在說的鄭和下西洋的船,比現在我們能造的木船還要龐大,有的甚至幾十米、上百米長,5個甲板之多。”談到古船,不善言辭的老人,有些激動。也因此,老人很想製作更多的船模,留住那份記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