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運環保內控失效被實控人掏空 違規擔保24億開曉勝套現15億

來源:長江商報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魏度

被實控人掏空的盛運環保(300090.SZ)債務危機爆發已近半年,尚未見緩解跡象。

盛運環保危機跡象初顯於2016年、爆發於2017年。2016年,公司預告的經營業績一再變臉,最終的淨利潤(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19億元,同比大降83.9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簡稱扣非淨利潤)則虧損0.03億元。2017年、2018年接連爆雷,虧損金額分別為13.18億元、31.13億元。

與經營業績鉅虧相伴的債務危機爆發。去年,盛運環保頻頻披露因債務違約引發的訴訟仲裁案,隨後資產、銀行賬戶凍結等負面消息紛至沓來。

盛運環保主營固廢垃圾的焚燒處理及垃圾發電,屬於環保領域熱門朝陽產業,2010年在創業板上市,2015年,其淨利潤還高達7.40億元。

這樣的明星公司為何突然隕落?長江商報記者採訪發現,高槓杆擴張、內控失效、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是盛運環保崩盤主要原因。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主要採取BOT模式,投資期限長、規模大是常態。盛運環保大肆向金融機構及個人借款,短期高息不僅產生難以承受的財務費用,且短債長用期限錯配,最終釀發債務危機。

此外,為了公司自身及子公司以及大股東和關聯方獲取借款,盛運環保頻頻提供擔保,截至去年底,擔保餘額高達61.63億元,佔其淨資產的比例高達3540.80%,其中,違規擔保達23.73億元,佔其淨資產的1153.91%。

備受質疑的是,2016年底,崩盤之前,公司實控人開曉勝套現4.67億元,加上此前在二級市場減持,其累計套現超過15億元。

連虧兩年或將被ST

上市第10年,開曉勝創辦的盛運環保或將被ST。

1995年,31歲的開曉勝創辦盛運環保,主營固廢垃圾的焚燒處理及垃圾發電,經過20多年發展,公司成為國內少有的同時擁有機械爐排爐和循環流化床技術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公司。因此,公司也曾為安徽省民營企業50強。開曉勝個人因此也收穫了絢麗光環。

2010年,盛運環保闖關IPO成功登陸深交所。

2015年以前,雖然公司經營業績不亮麗,但勝在穩定。經營業績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4年,其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24億元、6.65億元、8.49億元、11.70億元、12.10億元,淨利潤為0.53億元、0.72億元、0.84億元、1.75億元、2.34億元。

2015年,公司出現了驚人變化,當年,營業收入為16.40億元,同比增長35.55%,淨利潤達到7.40億元,超過前幾年之和,然而,扣非淨利潤卻虧損0.26億元,而2014年為1.51億元。

上市之後,盛運環保曾十分積極地併購擴張。2010年至,其相繼發起對中科通用、中科環保、桐城垃圾發電、重工機械、新疆煤機、軒慧國信等10多家公司收購,耗資超10億元。

然而,這些併購不僅未能有效提振盛運環保經營業績,反而讓其財務壓力越來越大,導致公司盈利能力越來越弱。

2015年主業小幅虧損,2016年,主業延續虧損,2017年、2018年則是加速虧損。

2017年,盛運環保實現營業收入13.58億元,同比下降13.65%,淨利潤為-13.18億元 ,同比降幅為1207.14%,扣非淨利潤為-11.21億元,同比降幅為42439.38%。公司解釋稱,對全資子公司中科通用無形資產及其商譽計提減值準備,部分運營項目投產時間較短,效益尚未完全釋放,但資產折舊攤銷照常計提,再加上公司為加快項目開發,致使財務費用、管理費用大幅增加。

去年,公司營業收入銳減至5.15億元,降幅達62.04%,淨利潤虧損擴大至31.13億元,擴大幅度為136.11%,扣非淨利潤為-26.85億元,虧損幅度擴大至139.53%。

一次虧損超30億元,此前埋下的雷競相爆發。具體為,對此前對外提供擔保及向關聯方提供資金計提減值15億元,此前併購的軒慧國信陷入虧損,計提商譽減值準備,增虧2億元。同時,因資金週轉困難導致的債務不能清償引發的違約金、罰款等增虧2億元。再加上經營性虧損、持有金洲慈航虧損,導致公司虧損面急劇擴大。

連續兩年虧損,導致盛運環保2017年發行的公司債券暫停上市,也將導致公司被ST。如果今年延續虧損,公司將面臨退市。

今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劇降57.82%為1.50億元,淨利潤為-0.53億元,同比下降722.80%。

債務結構失衡短債長用引爆財務危機

盛運環保財務危機爆發與其加槓桿擴張、債務結構混亂直接相關。

盛運環保專業從事城市生活垃圾的焚燒發電業務,相關項目主要採取BOT模式。BOT模式基本上依賴負債驅動。環保行業的BOT模式的特徵是投資期限長、投資規模大。資金來源依賴運營方墊資,因此,借款成為BOT項目主要資金來源。

公開資料顯示,BOT項目的負債率一般高達70%至90%,這對相關方面資金實力要求較高。

為了運營,盛運環保頻頻舉債。現金流量表顯示,2013年至2017年,公司籌資活動現金流入分別為20.94億元、30.72億元、71.38億元、41.26億元、48.55億元,去年銳減至12.81億元。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盛運環保存在債務結構失衡、短債長用、期限錯配等加槓桿現象。

截至2017年底,貨幣資金只有15.43億元,而其短期借款15.55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5.26億元、其他流動負債2.77億元、其他應付款24.52億元,合計為48.10億元。同時,長期借款12.60億元、應付債券9.85億元。長短期債務合計為70.55億元,其中一年內需要償還的短期債務佔比高達68.18%,償債壓力可想而知。

這些債務除了來自於銀行外,還有不少來自於自然人的民間借貸,財報顯示,非金融機構借款餘額為15.22億元。

上述債務,無論來自金融機構還是非金融機構,盛運環保都要承擔較高利息。2017年,其財務費用達2.89億元。去年,其財務費用猛增至4.48億元,同比增長55.20%,主要就是來自非金融機構借款利息增加。

問題還在於,盛運環保所借的資金存在期限錯配問題。縱覽公司2014年以來的資產負債表,資產一項增加最為明顯的是在建工程。2014年底,其在建工程為3.69億元,2015年底為10.66億元,2016年底達到18.38億元,2017年上半年升至24.25億元(2017年期末BOT在建工程建成轉無形資產)。

不考慮財務造假因素,毫無疑問,盛運環保所籌集資金大多流向了在建工程,這些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週期大多在一年半至三年。那麼,其大量短期借款被加槓桿用在了週期較長的項目上,形成短債長用,短期內必然難以收回,最終導致公司陷入流動性困境中,進而引爆財務危機。

截至5月9日,盛運環保還有41.33億元到期債務未能償還。

擔保餘額超60億是淨資產35倍

大肆對外提供擔保也是盛運環保爆發危機的直接原因之一。

年報顯示,去年,盛運環保對外(不含子公司)提供的擔保發生額為5.74億元,而董事會審批的額度為1.6億元,截至去年底,對外擔保餘額為39.15億元,審批額度僅為1.6億元。當年,公司對子公司擔保發生額為2.969億元,去年底餘額為22.29億元。綜合起來,截至去年,公司擔保餘額為61.63億元,審批額度為35.15億元,佔淨資產的比例高達3540.80%。

備受質疑的是,上述公司對外擔保餘額39.15億元,主要是對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提供擔保的餘額,而公司自身原本償債壓力奇大。

根據公司披露,上述對外擔保餘額中,高達23.73億元擔保屬於違規擔保,均為對股東、實控人及其關聯方融資進行擔保。

關於違規擔保問題,早在去年6月,開曉勝就曾向盛運環保提交改正措施方案,當年6月底前,關聯方償還3億元-5億元資金給上市公司,不能按時歸還資金則由開曉勝本人按期履行代償義務。去年8月底前,關聯方公司再償還3億元-5億元,剩餘資金在當年底前完成償還。

開曉勝還表示,對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之外的擔保,他同意限期12個月內解除。

然而,上述承諾註定為空頭支票,開曉勝也因逾期不履行公開承諾被證監會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中。

除了違規為大股東提供擔保外,還存在股東、實控人及其關聯方佔用上市公司資金問題。截至去年底,仍存在12筆資金佔用,其中,安徽盛運重工佔用資金餘額達15.23億元。

綜上所述,盛運環保財務危機爆發,也與股東、實控人及其關聯方掏空上市公司密切相關。

值得一提的是,在盛運環保爆雷之前,即2016年底,開曉勝一週內提前減持套現4.67億元,其非限售股實現清倉。此前2013年、2014年,股價高位之時,其通過在二級市場減持,套現10.53億元。兩次減持疊加,累計套現為15.20億元。

開曉勝減持之初,股價超過30元,去年8月以來,成為2元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