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計院士|科技大咖傳經送寶,佛企乘勢而上!

生物技術 佛塑科技 風投 佛山照明 佛山日報 2017-05-16

5月12日至14日的佛山,總讓人想起意大利畫家拉斐爾的名作《雅典學院》。畫作中,來自不同地域、不同學派的著名學者齊聚一堂,百家爭鳴,互相交流著人類智慧的精華。

問計院士|科技大咖傳經送寶,佛企乘勢而上!

中國科學院院士秦國剛(中)參觀佛山照明產品展示廳。/佛山日報見習記者楊婷攝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一座城市的科技創新水平,決定了其產業發展水平,也決定了其經濟社會發展的後勁。佛山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適得其時、適得其勢。

在剛剛過去的三天,來自全國的50多名院士將國內外科技創新的前沿成果與思想帶到佛山,讓佛山這座傳統制造業大市,獲得加速邁向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的動力。

而深耕佛山的一批實體經濟堅守者,無疑是這場盛宴最大的受益群體,在院士專家團隊主動走進企業的同時,佛山企業也緊抓這個難得的機遇,搭上科技創新發展這趟高速列車。

院士建言獻策 企業快速接招

13日下午,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克崧一行前往三水,參觀國內鋁型材龍頭企業、廣東鳳鋁鋁業有限公司。作為國內材料表面工程領域的泰斗,周克崧表示:“希望我們院士團隊和鳳鋁,能夠在改善鋁型材表面性能的技術研發上,有更深入的探討。”

廣東鳳鋁鋁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志銘當即接招:“環保要求越來越嚴,院士在材料工藝改進方面能否提供相關技術支持?”周克崧表示,雙方可以在該領域探討合作,爭取讓院士團隊的科研成果為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實現綠色發展發揮作用。

而在“院士企業行”的另一個活動現場,面對佛山照明技術部部長林慶提出的“LED未來的發展方向”“OLED是不是下一代照明技術”“如何開拓利潤增長空間”等問題,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秦國剛從產品前端技術研發與半導體材料應用等角度進行迴應。

“照明亮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區域的發達程度以及人們的生活水平。”秦國剛表示,照明行業發展前景廣,未來企業要做好自主產品前端技術研發找準方向和思路、找到突破口,做好知識產權保護,為產品開拓國際市場提供品牌與技術保障。

實際上,在第三屆廣東院士高峰年會舉辦期間,院士團隊走訪企業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

12日晚,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劉煥彬的院士團隊成員、華南理工大學研究員李繼庚就特意趕到東鵬陶瓷。作為國內瓷磚十大品牌之一的東鵬陶瓷,早已引進由劉煥彬院士團隊研發的智能信息平臺,實現能源管理智能化,而李繼庚此行正是為了與企業開展業務探討。

問計院士|科技大咖傳經送寶,佛企乘勢而上!

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克崧一行(右二)參觀鳳鋁萬噸擠壓生產線。  /佛山日報見習記者陳夢攝

企業主動上門 院士鼎力支持

本屆院士高峰年會上,科技大咖帶來的前沿理念、前沿技術,讓佛山企業備感興奮。

在中國知識產權運營國際峰會召開前夕,佛山市金鑫銘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漢龍早早抵達會場,聆聽國內外專家對知識產權運營的分享。

會後,李漢龍主動找到中國科學院生物醫藥相關的院士團隊負責人,詳細瞭解抗癌藥物的生物技術在國內的發展和前景。“我們公司現在擁有一項抗癌藥物的專利,非常希望得到專業團隊的意見與指導,推動公司的產品與技術在海外發展。”李漢龍說。

佛山企業緊抓與院士團隊面對面的機會,積極主動建立聯繫。

一場科技成果對接會後,佛山力合創新中心副總經理金敏就通過主辦方,主動對接陳星旦院士團隊和張輝教授團隊,誠懇地表達了合作意向。“我們是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旗下的單位,希望能夠引進高端技術團隊,與企業共同提煉高端需求、實現高端需求產品化,共同推動企業產品質量、檔次更新換代。”金敏說。

“我在佛塑科技主要負責研發創新工作,這次過來,是想了解前沿的東西。”無心插柳,佛塑科技副總工程師李永鴻卻得到意外收穫,曹鏞院士團隊的OLED高分子材料研究跟佛塑科技的研發方向正好契合,“要找個機會去他們公司看一下,深入探討一下”。

在主動出擊,牽手院士、以科技創新推進企業提質增效的發展路徑上,鳳鋁早已是先行者。

早在2004年,鳳鋁公司就聘請了中國科學院院士葛昌純等人作為專家顧問團,成立院士工作室和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015年,在兩院院士的支持下,鳳鋁投資2億多元,引進了華南最大、國際領先的萬噸擠壓機生產線,全面切入高性能、高附加值的工業鋁材領域。

科技成果落地 急需第三方服務

科技成果轉化宛如一場接力賽,高校院所、企業、政府都是賽道上不可或缺的運動員。而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廣東院士聯誼會副會長陳志傑看來,這個賽道上還應當增加中介部門。

“我們一直在摸索如何在企業和科研院校間建立一箇中間機構。不少科研成果的產業化效果是需要判斷的,科研人員不懂市場,企業也不是科研技術專家,兩者急需一箇中間橋樑進行嫁接。因此,需要成立一個能對新科技成果做深入市場應用評估的機構。”陳志傑說。

連日來,陳志傑屢屢表達了鏈接產業上下游、推動技術精準落地的訴求。而這正是解決一方面科研成果無法走出實驗室,另一方面企業又在苦苦尋找轉型升級的技術難題的關鍵。

推動科技成果落地,政策已有支撐。去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推動一批“鎖在櫃子裡”的科研成果加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今年,佛山市科技交流與成果轉化服務平臺正式啟動,該平臺將打造科技成果對接與轉化“一站式”窗口。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國傑指出,企業對接科研項目、請的專家一定要接地氣,要問計於一線,實實在在地從實體經濟、社會需求找方向。

李國傑的觀點,與廣東星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張偉明不謀而合。“並不是所有的技術都要找院士合作,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張偉明認為,在尋求產學研合作之前,應當對企業進行充分評估,明確自己需要哪個層次的力量,再通過政府等中間橋樑進行對接。

(文/佛山日報記者謝煒君、楊婷、陳夢、張豔利、李黎星)

院士校園行

院士對話學子,為佛山埋下創新種子

大亞灣核電站如何釋放綠色能源?現代農業怎麼運用智能技術?氫能源汽車的動力原理是什麼?在第三屆廣東院士高峰年會活動期間,兩院院士走進佛山名校,以成長故事勉勵學子勤奮求實,以前沿科技激發學子開拓創新,為佛山培育創新人才、營造創新文化埋下種子。

科學家勵志故事啟發莘莘學子

來到佛山百年名校華英中學,中國工程院院士汪懋華讚譽有加:“佛山能夠在中心城區拿出這麼大一塊地來辦學校,很不容易”,“華英是個培養人才的地方”。

華英之行,汪懋華還特意帶了《獻身農業工程、促進科學發展》和《科學人生》兩本書贈予學校。其中,《獻身工業工程、促進科學發展》是汪懋華的口述史,講述了他從寒門學子一路拼搏,以智能化技術推動中國農業向高端化發展的歷程。汪懋華說,科技求索的道路漫長而艱辛,唯有堅持不懈才能摘取勝利的果實,希望這本書能夠對學生有所鼓舞。

在佛山科學館舉辦的專場活動中,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健超帶來了綠色能源的大科普。“核電實際上是一種非常安全的綠色能源。”鄭健超介紹,核電站最接近核反應堆的工作人員,每年身體接受的輻射量僅相當於照了兩個胸透的輻射量。鄭健超運用生活案例,深入淺出的講述,讓第一次叩開科學殿堂大門的學生聽得入迷。

而在裡水初級中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王兆凱的“不做‘好學生’”的觀點,引起學生熱議。在這場分享會上,王兆凱告訴同學們,創新就是做不同於以往的事,要做一位懂得什麼時候聽話,什麼時候不聽話的孩子,鼓勵學生要保持創新思維、保持學習熱情。

問計院士|科技大咖傳經送寶,佛企乘勢而上!

中國工程院院士汪懋華(中)參觀華英中學圖書館。/佛山日報記者李曉燕攝

營造創新文化激發創新意識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當前,佛山站在打造面向全球的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的新起點上,正迫切需要一批擁有創新意識、擁有創新能力的人才為佛山提供支撐。

“創新既需要高端科研人才,也同樣需要高端技能人才。培養創新人才要從學生抓起,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勇於探索解決困難問題的精神,為產業持續發展儲備人才。”鄭健超說。

青少年是未來創新的主力軍,應當如何通過科學教育,激發學生創新能力呢?

汪懋華認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有創新思維,在平時的辦學、教學中向孩子們灌輸創新的理念。“中小學是打基礎的關鍵時期,打牢基礎才是創新教育的關鍵。學生要在中小學階段把文化知識、自然科學知識學紮實,才能在大學及以後某個領域進行創新。”汪懋華說。

“培養孩子的創新思維,與教育環境有密切關係。”王兆凱指出,老師要對自己所傳授的知識飽含熱情,才能點燃學生的熱情。同時,老師應該鼓勵學生追求自己熱愛的事物,激發學生的思維,敢於接受學生提出的質疑。

對於學生提出的排解學習挫折的問題,汪懋華指出,互聯網時代,學生要有融合創新的意識。遇到問題要積極與老師、同學交流,強化問題意識,為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文/佛山日報記者謝煒君、李曉燕、王曉丹、吳蓉 實習生盧鈺儀)

院士看佛山高端訪談

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健超:推動製造業向高端化現代化發展

佛山製造業要向高端化、現代化發展,要研究看清楚技術融合的方向。

問計院士|科技大咖傳經送寶,佛企乘勢而上!

製造業實現高端化,必須解決具有挑戰性的高端問題。一方面是各行各業的創新,包括產學研聯合,要針對重大需求開展研究創新,使成果儘快轉化為生產力,轉化為高端的產品。同時還要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形成有國際影響力的獨立的知識產權。此外,還要為人才提供一個好的創新環境,建立技術創新中心,用不同的形式吸引優秀的人才來佛山。

佛山處於新的發展時期重要的起點,現在正在建立逐步創新的機制培育環境。市委市政府在科技普及,人才培養上很重視,新建立的科學館有助於青少年學生從小培養科技創新的積極性。目前中國科學院的很多研究所和一些分支機構都在佛山成立了研究項目,佛山擁有非常好的創新環境。這是一個很好的發展勢頭,也是個開始,相信未來佛山會有很大的變化。

(文/佛山日報記者雷昕)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人懷:科技成果轉化需要 “政、產、學、研、金”結合

我國是學術大國、專利大國,但是我們很多的專利還只停留在論文的書面成果,很多科技成果還沒有實現市場化、產業化。科學技術發展得好,但是沒有好的應用是沒有意義的。中國要真正成為創新大國,實現民族復興,核心就是要創新。

問計院士|科技大咖傳經送寶,佛企乘勢而上!

推動創新成果落地,首先要改變科研的環境。要允許科技創新、科研工作者的失敗。其次要引入風險投資,成立專門的科技風險投資公司,對新興科技成果市場化產業化探索進行支持。只有通過政府組織、政策推動,創造條件讓“產、學、研”融合,在金融機構的支持下,實現“政、產、學、研、金”的深度結合。

(文/佛山日報記者雷昕)


來源:佛山日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