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論》用“補中益氣湯”(一):脾胃氣虛症候群,脾胃是倉廩之本,又是氣機升降之樞

升麻 中醫 陳皮 黃芪 神黃中醫說 神黃中醫說 2017-08-27

《脾胃論》用“補中益氣湯”(一):脾胃氣虛症候群,脾胃是倉廩之本,又是氣機升降之樞

曹家豪,南彥武,張衛華

《脾胃論》是金元四大家李東垣的代表作,開創了疾病的內傷學說;他從損傷脾胃之氣加以論述內傷病的病因病機,形成了脾胃學派。補中益氣湯是李氏諸方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方劑,東垣在《脾胃論》中創制 59 首方劑,其中共用藥 109 種,其中應用頻率最高的是人蔘、陳皮、升麻、當歸、白朮、黃芪、柴胡、甘草等,這些正是補中益氣湯的典型組成,其比較全面的反應了李氏“益氣昇陽、兼洩陰火”的思想。而其治療病證可大體分為:脾胃氣虛證候和火熱亢盛證候;補中益氣湯之化裁方就有多個,皆是從其脾胃內傷理論出發來組方的;其用藥特色主要體現在:甘溫除熱、昇陽除溼、昇陽散火等方面。以下將詳加論述。

病 證

脾胃內傷病的臨床特徵複雜多樣,這一特點是由於東垣的陰火概念寬泛,加之臟腑之間生剋制化的影響造成的,其表現或為全身症狀,或為局部症狀,或為形似外感熱病表現,但均可概括為脾胃氣虛和火熱亢盛兩大症候群,並與外感有著明顯的不同。這一點,東垣在其撰寫的《內外傷辨惑論》一書中從辨陰證陽證、辨脈、辨寒熱、辨手心手背、辨口鼻、辨氣少氣盛、辨頭疼、辨筋骨四肢、辨渴與不渴、辨勞役受病表虛不作表實治之等方面與之進行鑑別,具體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1.脾胃氣虛症候群

《脾胃論》用“補中益氣湯”(一):脾胃氣虛症候群,脾胃是倉廩之本,又是氣機升降之樞

中醫:脾胃論

脾胃氣虛症候群是脾胃系統疾病的一大症候群,該症候群的臨床表現主要有:肢體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臥、氣短聲低、頭痛目眩、精神少、納差乏味等。這些症狀產生的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外感六淫。脾氣運代髒氣,這一點正是脾胃為樞的時空體現,即人體五臟與時空是協同演化的,在空間上表現四周髒氣的運轉,在時間上表現為四時髒氣的更代。這一點正如《內經》所云:“人生於地,懸命於天,人能應四時者,天地為之父母”,又云:“人以天地之氣生,四十之法成”。皆提出人與自然密切相關,這種關係與脾胃運代髒氣的能力是密切相關的。而六淫概念是自然界六種正常氣候太過所導致的致病因素,因此人體在感受外感六淫之邪之後,亦會對其脾胃的運代髒氣的功能產生影響。內傷七情是導致脾胃氣虛的另一因素,中醫理論認為脾胃是倉廩之本,又是氣機升降之樞,二者相互關聯,七情致病,影響氣機,而脾胃是氣機升降之樞,失常亦會導致七情的異常,因此,在臨床上應考慮到七情對脾胃的作用而進行方藥及生活規律方面的調整。以上兩方面皆是導致脾胃氣虛的重要因素。

明代醫家李中梓提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脾胃一弱則氣血生化乏源,其榮養四肢百骸、充養精神魂魄的功能就顯得不足。故會出現臨床以上症狀。

下期:《脾胃論》用“補中益氣湯”(二): 火熱亢盛症候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