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勝利者 不完美媽媽 電子遊戲 創業 動物 設計 小燦親子教育 2019-08-02
"

昨天我去駕校練車,看到一個大姐正在和教練訴苦,周圍還有幾個熟識的人正在安慰她。走近一聽才知道,這個大姐科目三考了4次都沒有通過,說什麼也不願意學了。

教練安慰她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沒關係,你還有1次機會呢,我帶你多練練,我們爭取下次考過,可不能放棄!”

周圍的人也頻頻點頭,表示贊成教練所說的話。可是,大姐顯然沒有聽進去這些安慰話,而是一直重複一句話:“我不會再考了,反正我也考不過。”

我明白,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經驗,讓大姐離成功越來越遠。

"

昨天我去駕校練車,看到一個大姐正在和教練訴苦,周圍還有幾個熟識的人正在安慰她。走近一聽才知道,這個大姐科目三考了4次都沒有通過,說什麼也不願意學了。

教練安慰她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沒關係,你還有1次機會呢,我帶你多練練,我們爭取下次考過,可不能放棄!”

周圍的人也頻頻點頭,表示贊成教練所說的話。可是,大姐顯然沒有聽進去這些安慰話,而是一直重複一句話:“我不會再考了,反正我也考不過。”

我明白,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經驗,讓大姐離成功越來越遠。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科目三掛了4次,讓大姐不想再學車。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是真的嗎?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失敗是成功之母,而我們也這樣教育我們的孩子。這真的是一句特別好的話,讓孩子從正面的角度看待失敗,在失敗中繼續努力,不放棄希望。

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隨著我接觸的家長和孩子數量的增多,我發現,雖然很多家長提倡挫折教育,希望通過不斷地遭遇失敗來幫助孩子奠定成功的基礎。

但是隨著失敗次數的增多,孩子反而陷入了習得性無助。就像考駕照的大姐一樣,即使有機會重來,也不願意繼續。這也是很多家長盡全力培養孩子,卻慘遭失敗的原因。

"

昨天我去駕校練車,看到一個大姐正在和教練訴苦,周圍還有幾個熟識的人正在安慰她。走近一聽才知道,這個大姐科目三考了4次都沒有通過,說什麼也不願意學了。

教練安慰她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沒關係,你還有1次機會呢,我帶你多練練,我們爭取下次考過,可不能放棄!”

周圍的人也頻頻點頭,表示贊成教練所說的話。可是,大姐顯然沒有聽進去這些安慰話,而是一直重複一句話:“我不會再考了,反正我也考不過。”

我明白,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經驗,讓大姐離成功越來越遠。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科目三掛了4次,讓大姐不想再學車。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是真的嗎?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失敗是成功之母,而我們也這樣教育我們的孩子。這真的是一句特別好的話,讓孩子從正面的角度看待失敗,在失敗中繼續努力,不放棄希望。

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隨著我接觸的家長和孩子數量的增多,我發現,雖然很多家長提倡挫折教育,希望通過不斷地遭遇失敗來幫助孩子奠定成功的基礎。

但是隨著失敗次數的增多,孩子反而陷入了習得性無助。就像考駕照的大姐一樣,即使有機會重來,也不願意繼續。這也是很多家長盡全力培養孩子,卻慘遭失敗的原因。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隨著失敗次數的增多,孩子陷入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告訴我們,失敗導致更多失敗

什麼是“習得性無助”?“習得性無助”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動物時提出的一項經典實驗的研究結果。

起初,塞利格曼把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高強度的電擊,狗關在籠子裡逃不出去,只能接受電擊。多次實驗後,即使在電擊前打開籠門,狗也不好逃跑,甚至不等電擊就出現被電擊的症狀,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不僅僅是心理研究結果,在生活中也得到了再三印證。

哈佛大學的研究者對1975年到2003年期間美國絕大多數的創業者進行了一次調查,結果表明,創業失敗過的人和初次創業的人相比,沒有任何成功優勢。

孩子也是如此,如果孩子總是在學習上遇到挫折,每次都考不好,那麼長此以往,孩子很可能會放棄努力,甚至會對自己產生懷疑,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即使遇到自己能做好的事情,也會因為這種先入為主的自我認知,而導致失敗。

"

昨天我去駕校練車,看到一個大姐正在和教練訴苦,周圍還有幾個熟識的人正在安慰她。走近一聽才知道,這個大姐科目三考了4次都沒有通過,說什麼也不願意學了。

教練安慰她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沒關係,你還有1次機會呢,我帶你多練練,我們爭取下次考過,可不能放棄!”

周圍的人也頻頻點頭,表示贊成教練所說的話。可是,大姐顯然沒有聽進去這些安慰話,而是一直重複一句話:“我不會再考了,反正我也考不過。”

我明白,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經驗,讓大姐離成功越來越遠。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科目三掛了4次,讓大姐不想再學車。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是真的嗎?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失敗是成功之母,而我們也這樣教育我們的孩子。這真的是一句特別好的話,讓孩子從正面的角度看待失敗,在失敗中繼續努力,不放棄希望。

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隨著我接觸的家長和孩子數量的增多,我發現,雖然很多家長提倡挫折教育,希望通過不斷地遭遇失敗來幫助孩子奠定成功的基礎。

但是隨著失敗次數的增多,孩子反而陷入了習得性無助。就像考駕照的大姐一樣,即使有機會重來,也不願意繼續。這也是很多家長盡全力培養孩子,卻慘遭失敗的原因。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隨著失敗次數的增多,孩子陷入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告訴我們,失敗導致更多失敗

什麼是“習得性無助”?“習得性無助”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動物時提出的一項經典實驗的研究結果。

起初,塞利格曼把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高強度的電擊,狗關在籠子裡逃不出去,只能接受電擊。多次實驗後,即使在電擊前打開籠門,狗也不好逃跑,甚至不等電擊就出現被電擊的症狀,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不僅僅是心理研究結果,在生活中也得到了再三印證。

哈佛大學的研究者對1975年到2003年期間美國絕大多數的創業者進行了一次調查,結果表明,創業失敗過的人和初次創業的人相比,沒有任何成功優勢。

孩子也是如此,如果孩子總是在學習上遇到挫折,每次都考不好,那麼長此以往,孩子很可能會放棄努力,甚至會對自己產生懷疑,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即使遇到自己能做好的事情,也會因為這種先入為主的自我認知,而導致失敗。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習得性無助”告訴我們,失敗導致更多失敗。

“勝利者效應”告訴我們,成功的人繼續成功

既然失敗未必是成功之母,那麼什麼是成功之母呢?我們要怎麼做,能幫助孩子遠離習得性無助,進入到成功的良性循環狀態呢?

近日,浙江大學的胡海嵐教授,因為斬獲了IBRO-Kemali國際獎(該獎自1998年設立以來,首次頒發給亞洲科學家)而備受關注,而她的研究成果也給了我們答案,即成功是成功之母,我們可以用“勝利者效應”幫助孩子更成功。

具體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胡海嵐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做了一個實驗,將兩隻老鼠面對面放置在一段只能讓一隻老鼠通過的玻璃管道中,看哪隻老鼠能把另一隻老鼠逼退。他們發現,獲勝老鼠有一部分腦區(名字是背內側前額葉皮質)特別活躍,於是便故意刺激輸的老鼠的這個腦區,結果之前輸的老鼠立刻變得凶猛無比,幾乎每次都能贏。

而且,只要刺激老鼠的大腦6次以上,就算不再進行人為的刺激,老鼠也能勇敢地挑戰,並且取得成功。

也就是說,這6次的成功經驗,改變了老鼠的大腦結構和功能,激發了老鼠的自信,使其在成功的基礎上繼續成功。

這就是“勝利者效應”,即如果我們能幫助孩子建立多次的成功體驗,會提高孩子的自信,讓孩子有繼續挑戰的勇氣,從而獲得成功。

"

昨天我去駕校練車,看到一個大姐正在和教練訴苦,周圍還有幾個熟識的人正在安慰她。走近一聽才知道,這個大姐科目三考了4次都沒有通過,說什麼也不願意學了。

教練安慰她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沒關係,你還有1次機會呢,我帶你多練練,我們爭取下次考過,可不能放棄!”

周圍的人也頻頻點頭,表示贊成教練所說的話。可是,大姐顯然沒有聽進去這些安慰話,而是一直重複一句話:“我不會再考了,反正我也考不過。”

我明白,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經驗,讓大姐離成功越來越遠。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科目三掛了4次,讓大姐不想再學車。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是真的嗎?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失敗是成功之母,而我們也這樣教育我們的孩子。這真的是一句特別好的話,讓孩子從正面的角度看待失敗,在失敗中繼續努力,不放棄希望。

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隨著我接觸的家長和孩子數量的增多,我發現,雖然很多家長提倡挫折教育,希望通過不斷地遭遇失敗來幫助孩子奠定成功的基礎。

但是隨著失敗次數的增多,孩子反而陷入了習得性無助。就像考駕照的大姐一樣,即使有機會重來,也不願意繼續。這也是很多家長盡全力培養孩子,卻慘遭失敗的原因。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隨著失敗次數的增多,孩子陷入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告訴我們,失敗導致更多失敗

什麼是“習得性無助”?“習得性無助”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動物時提出的一項經典實驗的研究結果。

起初,塞利格曼把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高強度的電擊,狗關在籠子裡逃不出去,只能接受電擊。多次實驗後,即使在電擊前打開籠門,狗也不好逃跑,甚至不等電擊就出現被電擊的症狀,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不僅僅是心理研究結果,在生活中也得到了再三印證。

哈佛大學的研究者對1975年到2003年期間美國絕大多數的創業者進行了一次調查,結果表明,創業失敗過的人和初次創業的人相比,沒有任何成功優勢。

孩子也是如此,如果孩子總是在學習上遇到挫折,每次都考不好,那麼長此以往,孩子很可能會放棄努力,甚至會對自己產生懷疑,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即使遇到自己能做好的事情,也會因為這種先入為主的自我認知,而導致失敗。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習得性無助”告訴我們,失敗導致更多失敗。

“勝利者效應”告訴我們,成功的人繼續成功

既然失敗未必是成功之母,那麼什麼是成功之母呢?我們要怎麼做,能幫助孩子遠離習得性無助,進入到成功的良性循環狀態呢?

近日,浙江大學的胡海嵐教授,因為斬獲了IBRO-Kemali國際獎(該獎自1998年設立以來,首次頒發給亞洲科學家)而備受關注,而她的研究成果也給了我們答案,即成功是成功之母,我們可以用“勝利者效應”幫助孩子更成功。

具體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胡海嵐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做了一個實驗,將兩隻老鼠面對面放置在一段只能讓一隻老鼠通過的玻璃管道中,看哪隻老鼠能把另一隻老鼠逼退。他們發現,獲勝老鼠有一部分腦區(名字是背內側前額葉皮質)特別活躍,於是便故意刺激輸的老鼠的這個腦區,結果之前輸的老鼠立刻變得凶猛無比,幾乎每次都能贏。

而且,只要刺激老鼠的大腦6次以上,就算不再進行人為的刺激,老鼠也能勇敢地挑戰,並且取得成功。

也就是說,這6次的成功經驗,改變了老鼠的大腦結構和功能,激發了老鼠的自信,使其在成功的基礎上繼續成功。

這就是“勝利者效應”,即如果我們能幫助孩子建立多次的成功體驗,會提高孩子的自信,讓孩子有繼續挑戰的勇氣,從而獲得成功。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勝利者效應”告訴我們,成功的人繼續成功。

利用“勝利者效應”,讓孩子成為人生的贏家

孩子不是老鼠,我們沒有辦法用實驗的手段刺激他們的腦區,但是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讓孩子經歷幾次成功,正確看待失敗,也能達到和實驗手段相同的效果。

具體有什麼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法呢?

1. 用電子遊戲的設計原理,幫助孩子設立可實現的目標

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孩子取得好成績,變得更優秀,所以往往會幫助孩子設立比較高的目標,目的是激發孩子前進的動力。

但是這樣的目標往往比較難,超過孩子的現有水平,這實際上是在增加孩子的失敗經驗,很容易讓孩子產生習得性無助。

所以想要增加孩子的成功經驗,我們需要幫助孩子設立可實現的目標。具體怎麼做呢?可以藉助電子遊戲的設計原理來進行。

"

昨天我去駕校練車,看到一個大姐正在和教練訴苦,周圍還有幾個熟識的人正在安慰她。走近一聽才知道,這個大姐科目三考了4次都沒有通過,說什麼也不願意學了。

教練安慰她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沒關係,你還有1次機會呢,我帶你多練練,我們爭取下次考過,可不能放棄!”

周圍的人也頻頻點頭,表示贊成教練所說的話。可是,大姐顯然沒有聽進去這些安慰話,而是一直重複一句話:“我不會再考了,反正我也考不過。”

我明白,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經驗,讓大姐離成功越來越遠。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科目三掛了4次,讓大姐不想再學車。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是真的嗎?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失敗是成功之母,而我們也這樣教育我們的孩子。這真的是一句特別好的話,讓孩子從正面的角度看待失敗,在失敗中繼續努力,不放棄希望。

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隨著我接觸的家長和孩子數量的增多,我發現,雖然很多家長提倡挫折教育,希望通過不斷地遭遇失敗來幫助孩子奠定成功的基礎。

但是隨著失敗次數的增多,孩子反而陷入了習得性無助。就像考駕照的大姐一樣,即使有機會重來,也不願意繼續。這也是很多家長盡全力培養孩子,卻慘遭失敗的原因。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隨著失敗次數的增多,孩子陷入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告訴我們,失敗導致更多失敗

什麼是“習得性無助”?“習得性無助”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動物時提出的一項經典實驗的研究結果。

起初,塞利格曼把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高強度的電擊,狗關在籠子裡逃不出去,只能接受電擊。多次實驗後,即使在電擊前打開籠門,狗也不好逃跑,甚至不等電擊就出現被電擊的症狀,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不僅僅是心理研究結果,在生活中也得到了再三印證。

哈佛大學的研究者對1975年到2003年期間美國絕大多數的創業者進行了一次調查,結果表明,創業失敗過的人和初次創業的人相比,沒有任何成功優勢。

孩子也是如此,如果孩子總是在學習上遇到挫折,每次都考不好,那麼長此以往,孩子很可能會放棄努力,甚至會對自己產生懷疑,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即使遇到自己能做好的事情,也會因為這種先入為主的自我認知,而導致失敗。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習得性無助”告訴我們,失敗導致更多失敗。

“勝利者效應”告訴我們,成功的人繼續成功

既然失敗未必是成功之母,那麼什麼是成功之母呢?我們要怎麼做,能幫助孩子遠離習得性無助,進入到成功的良性循環狀態呢?

近日,浙江大學的胡海嵐教授,因為斬獲了IBRO-Kemali國際獎(該獎自1998年設立以來,首次頒發給亞洲科學家)而備受關注,而她的研究成果也給了我們答案,即成功是成功之母,我們可以用“勝利者效應”幫助孩子更成功。

具體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胡海嵐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做了一個實驗,將兩隻老鼠面對面放置在一段只能讓一隻老鼠通過的玻璃管道中,看哪隻老鼠能把另一隻老鼠逼退。他們發現,獲勝老鼠有一部分腦區(名字是背內側前額葉皮質)特別活躍,於是便故意刺激輸的老鼠的這個腦區,結果之前輸的老鼠立刻變得凶猛無比,幾乎每次都能贏。

而且,只要刺激老鼠的大腦6次以上,就算不再進行人為的刺激,老鼠也能勇敢地挑戰,並且取得成功。

也就是說,這6次的成功經驗,改變了老鼠的大腦結構和功能,激發了老鼠的自信,使其在成功的基礎上繼續成功。

這就是“勝利者效應”,即如果我們能幫助孩子建立多次的成功體驗,會提高孩子的自信,讓孩子有繼續挑戰的勇氣,從而獲得成功。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勝利者效應”告訴我們,成功的人繼續成功。

利用“勝利者效應”,讓孩子成為人生的贏家

孩子不是老鼠,我們沒有辦法用實驗的手段刺激他們的腦區,但是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讓孩子經歷幾次成功,正確看待失敗,也能達到和實驗手段相同的效果。

具體有什麼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法呢?

1. 用電子遊戲的設計原理,幫助孩子設立可實現的目標

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孩子取得好成績,變得更優秀,所以往往會幫助孩子設立比較高的目標,目的是激發孩子前進的動力。

但是這樣的目標往往比較難,超過孩子的現有水平,這實際上是在增加孩子的失敗經驗,很容易讓孩子產生習得性無助。

所以想要增加孩子的成功經驗,我們需要幫助孩子設立可實現的目標。具體怎麼做呢?可以藉助電子遊戲的設計原理來進行。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用電子遊戲的設計原理,設立可實現的目標。

  • 首先,電子遊戲的設計是從易到難,雖然存在一個終極目標,但卻不要求孩子一次達到,而是可以一級一級的過關。這告訴我們,可以把大目標分成小目標,指導孩子一步步實現。
  • 其次,在玩電子遊戲時,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孩子都能立刻知道,也知道如何改進。這告訴我們,儘量給孩子正確的反饋,可以幫助孩子進步。
  • 再次,當過了一關後,下一關只是稍微難一點,孩子努力就能過關。這告訴我們,各個目標要“跳一跳,夠得著”,幫助孩子進入目標——完成——反饋——目標——……的循環中

長此以往,孩子就一直能體會到能力的提升,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提升自信。而這些正面的積極因素又會促進孩子的下一次成功。

"

昨天我去駕校練車,看到一個大姐正在和教練訴苦,周圍還有幾個熟識的人正在安慰她。走近一聽才知道,這個大姐科目三考了4次都沒有通過,說什麼也不願意學了。

教練安慰她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沒關係,你還有1次機會呢,我帶你多練練,我們爭取下次考過,可不能放棄!”

周圍的人也頻頻點頭,表示贊成教練所說的話。可是,大姐顯然沒有聽進去這些安慰話,而是一直重複一句話:“我不會再考了,反正我也考不過。”

我明白,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經驗,讓大姐離成功越來越遠。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科目三掛了4次,讓大姐不想再學車。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是真的嗎?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失敗是成功之母,而我們也這樣教育我們的孩子。這真的是一句特別好的話,讓孩子從正面的角度看待失敗,在失敗中繼續努力,不放棄希望。

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隨著我接觸的家長和孩子數量的增多,我發現,雖然很多家長提倡挫折教育,希望通過不斷地遭遇失敗來幫助孩子奠定成功的基礎。

但是隨著失敗次數的增多,孩子反而陷入了習得性無助。就像考駕照的大姐一樣,即使有機會重來,也不願意繼續。這也是很多家長盡全力培養孩子,卻慘遭失敗的原因。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隨著失敗次數的增多,孩子陷入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告訴我們,失敗導致更多失敗

什麼是“習得性無助”?“習得性無助”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動物時提出的一項經典實驗的研究結果。

起初,塞利格曼把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高強度的電擊,狗關在籠子裡逃不出去,只能接受電擊。多次實驗後,即使在電擊前打開籠門,狗也不好逃跑,甚至不等電擊就出現被電擊的症狀,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不僅僅是心理研究結果,在生活中也得到了再三印證。

哈佛大學的研究者對1975年到2003年期間美國絕大多數的創業者進行了一次調查,結果表明,創業失敗過的人和初次創業的人相比,沒有任何成功優勢。

孩子也是如此,如果孩子總是在學習上遇到挫折,每次都考不好,那麼長此以往,孩子很可能會放棄努力,甚至會對自己產生懷疑,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即使遇到自己能做好的事情,也會因為這種先入為主的自我認知,而導致失敗。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習得性無助”告訴我們,失敗導致更多失敗。

“勝利者效應”告訴我們,成功的人繼續成功

既然失敗未必是成功之母,那麼什麼是成功之母呢?我們要怎麼做,能幫助孩子遠離習得性無助,進入到成功的良性循環狀態呢?

近日,浙江大學的胡海嵐教授,因為斬獲了IBRO-Kemali國際獎(該獎自1998年設立以來,首次頒發給亞洲科學家)而備受關注,而她的研究成果也給了我們答案,即成功是成功之母,我們可以用“勝利者效應”幫助孩子更成功。

具體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胡海嵐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做了一個實驗,將兩隻老鼠面對面放置在一段只能讓一隻老鼠通過的玻璃管道中,看哪隻老鼠能把另一隻老鼠逼退。他們發現,獲勝老鼠有一部分腦區(名字是背內側前額葉皮質)特別活躍,於是便故意刺激輸的老鼠的這個腦區,結果之前輸的老鼠立刻變得凶猛無比,幾乎每次都能贏。

而且,只要刺激老鼠的大腦6次以上,就算不再進行人為的刺激,老鼠也能勇敢地挑戰,並且取得成功。

也就是說,這6次的成功經驗,改變了老鼠的大腦結構和功能,激發了老鼠的自信,使其在成功的基礎上繼續成功。

這就是“勝利者效應”,即如果我們能幫助孩子建立多次的成功體驗,會提高孩子的自信,讓孩子有繼續挑戰的勇氣,從而獲得成功。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勝利者效應”告訴我們,成功的人繼續成功。

利用“勝利者效應”,讓孩子成為人生的贏家

孩子不是老鼠,我們沒有辦法用實驗的手段刺激他們的腦區,但是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讓孩子經歷幾次成功,正確看待失敗,也能達到和實驗手段相同的效果。

具體有什麼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法呢?

1. 用電子遊戲的設計原理,幫助孩子設立可實現的目標

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孩子取得好成績,變得更優秀,所以往往會幫助孩子設立比較高的目標,目的是激發孩子前進的動力。

但是這樣的目標往往比較難,超過孩子的現有水平,這實際上是在增加孩子的失敗經驗,很容易讓孩子產生習得性無助。

所以想要增加孩子的成功經驗,我們需要幫助孩子設立可實現的目標。具體怎麼做呢?可以藉助電子遊戲的設計原理來進行。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用電子遊戲的設計原理,設立可實現的目標。

  • 首先,電子遊戲的設計是從易到難,雖然存在一個終極目標,但卻不要求孩子一次達到,而是可以一級一級的過關。這告訴我們,可以把大目標分成小目標,指導孩子一步步實現。
  • 其次,在玩電子遊戲時,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孩子都能立刻知道,也知道如何改進。這告訴我們,儘量給孩子正確的反饋,可以幫助孩子進步。
  • 再次,當過了一關後,下一關只是稍微難一點,孩子努力就能過關。這告訴我們,各個目標要“跳一跳,夠得著”,幫助孩子進入目標——完成——反饋——目標——……的循環中

長此以往,孩子就一直能體會到能力的提升,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提升自信。而這些正面的積極因素又會促進孩子的下一次成功。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跳一跳夠得著,讓孩子體會到能力的提升。

2. 向冠軍教練學習,用具體而正確的語言強化孩子的好行為

在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達拉斯牛仔隊”,有一位特別出名的教練湯姆·蘭德里(Tom Landry),在他的帶領下,球隊領先28年,還贏得了兩座超級碗冠軍獎盃。

這位冠軍教練的成功祕訣,是讓隊員看自己比賽時發揮最好的場面,用慢動作回放來分析得分原因,這不僅讓球員瞭解自己的長處所在,不斷練習得分動作,還能提升自信,激勵他們在賽場上更好地發揮。

我們雖然沒有辦法像教練那樣,錄下孩子的各種表現,但是我們依然可以用具體而正確的語言告訴孩子,孩子具體哪裡做得比較好,並且幫助孩子梳理其中的要點。

這樣做,讓孩子的好行為一次次得到強化,其實是在刺激孩子的腦區,讓孩子的成功的感受中勇往直前。

"

昨天我去駕校練車,看到一個大姐正在和教練訴苦,周圍還有幾個熟識的人正在安慰她。走近一聽才知道,這個大姐科目三考了4次都沒有通過,說什麼也不願意學了。

教練安慰她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沒關係,你還有1次機會呢,我帶你多練練,我們爭取下次考過,可不能放棄!”

周圍的人也頻頻點頭,表示贊成教練所說的話。可是,大姐顯然沒有聽進去這些安慰話,而是一直重複一句話:“我不會再考了,反正我也考不過。”

我明白,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經驗,讓大姐離成功越來越遠。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科目三掛了4次,讓大姐不想再學車。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是真的嗎?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失敗是成功之母,而我們也這樣教育我們的孩子。這真的是一句特別好的話,讓孩子從正面的角度看待失敗,在失敗中繼續努力,不放棄希望。

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隨著我接觸的家長和孩子數量的增多,我發現,雖然很多家長提倡挫折教育,希望通過不斷地遭遇失敗來幫助孩子奠定成功的基礎。

但是隨著失敗次數的增多,孩子反而陷入了習得性無助。就像考駕照的大姐一樣,即使有機會重來,也不願意繼續。這也是很多家長盡全力培養孩子,卻慘遭失敗的原因。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隨著失敗次數的增多,孩子陷入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告訴我們,失敗導致更多失敗

什麼是“習得性無助”?“習得性無助”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動物時提出的一項經典實驗的研究結果。

起初,塞利格曼把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高強度的電擊,狗關在籠子裡逃不出去,只能接受電擊。多次實驗後,即使在電擊前打開籠門,狗也不好逃跑,甚至不等電擊就出現被電擊的症狀,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不僅僅是心理研究結果,在生活中也得到了再三印證。

哈佛大學的研究者對1975年到2003年期間美國絕大多數的創業者進行了一次調查,結果表明,創業失敗過的人和初次創業的人相比,沒有任何成功優勢。

孩子也是如此,如果孩子總是在學習上遇到挫折,每次都考不好,那麼長此以往,孩子很可能會放棄努力,甚至會對自己產生懷疑,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即使遇到自己能做好的事情,也會因為這種先入為主的自我認知,而導致失敗。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習得性無助”告訴我們,失敗導致更多失敗。

“勝利者效應”告訴我們,成功的人繼續成功

既然失敗未必是成功之母,那麼什麼是成功之母呢?我們要怎麼做,能幫助孩子遠離習得性無助,進入到成功的良性循環狀態呢?

近日,浙江大學的胡海嵐教授,因為斬獲了IBRO-Kemali國際獎(該獎自1998年設立以來,首次頒發給亞洲科學家)而備受關注,而她的研究成果也給了我們答案,即成功是成功之母,我們可以用“勝利者效應”幫助孩子更成功。

具體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胡海嵐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做了一個實驗,將兩隻老鼠面對面放置在一段只能讓一隻老鼠通過的玻璃管道中,看哪隻老鼠能把另一隻老鼠逼退。他們發現,獲勝老鼠有一部分腦區(名字是背內側前額葉皮質)特別活躍,於是便故意刺激輸的老鼠的這個腦區,結果之前輸的老鼠立刻變得凶猛無比,幾乎每次都能贏。

而且,只要刺激老鼠的大腦6次以上,就算不再進行人為的刺激,老鼠也能勇敢地挑戰,並且取得成功。

也就是說,這6次的成功經驗,改變了老鼠的大腦結構和功能,激發了老鼠的自信,使其在成功的基礎上繼續成功。

這就是“勝利者效應”,即如果我們能幫助孩子建立多次的成功體驗,會提高孩子的自信,讓孩子有繼續挑戰的勇氣,從而獲得成功。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勝利者效應”告訴我們,成功的人繼續成功。

利用“勝利者效應”,讓孩子成為人生的贏家

孩子不是老鼠,我們沒有辦法用實驗的手段刺激他們的腦區,但是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讓孩子經歷幾次成功,正確看待失敗,也能達到和實驗手段相同的效果。

具體有什麼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法呢?

1. 用電子遊戲的設計原理,幫助孩子設立可實現的目標

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孩子取得好成績,變得更優秀,所以往往會幫助孩子設立比較高的目標,目的是激發孩子前進的動力。

但是這樣的目標往往比較難,超過孩子的現有水平,這實際上是在增加孩子的失敗經驗,很容易讓孩子產生習得性無助。

所以想要增加孩子的成功經驗,我們需要幫助孩子設立可實現的目標。具體怎麼做呢?可以藉助電子遊戲的設計原理來進行。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用電子遊戲的設計原理,設立可實現的目標。

  • 首先,電子遊戲的設計是從易到難,雖然存在一個終極目標,但卻不要求孩子一次達到,而是可以一級一級的過關。這告訴我們,可以把大目標分成小目標,指導孩子一步步實現。
  • 其次,在玩電子遊戲時,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孩子都能立刻知道,也知道如何改進。這告訴我們,儘量給孩子正確的反饋,可以幫助孩子進步。
  • 再次,當過了一關後,下一關只是稍微難一點,孩子努力就能過關。這告訴我們,各個目標要“跳一跳,夠得著”,幫助孩子進入目標——完成——反饋——目標——……的循環中

長此以往,孩子就一直能體會到能力的提升,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提升自信。而這些正面的積極因素又會促進孩子的下一次成功。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跳一跳夠得著,讓孩子體會到能力的提升。

2. 向冠軍教練學習,用具體而正確的語言強化孩子的好行為

在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達拉斯牛仔隊”,有一位特別出名的教練湯姆·蘭德里(Tom Landry),在他的帶領下,球隊領先28年,還贏得了兩座超級碗冠軍獎盃。

這位冠軍教練的成功祕訣,是讓隊員看自己比賽時發揮最好的場面,用慢動作回放來分析得分原因,這不僅讓球員瞭解自己的長處所在,不斷練習得分動作,還能提升自信,激勵他們在賽場上更好地發揮。

我們雖然沒有辦法像教練那樣,錄下孩子的各種表現,但是我們依然可以用具體而正確的語言告訴孩子,孩子具體哪裡做得比較好,並且幫助孩子梳理其中的要點。

這樣做,讓孩子的好行為一次次得到強化,其實是在刺激孩子的腦區,讓孩子的成功的感受中勇往直前。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湯姆·蘭德里,帶領達拉斯牛仔隊取得輝煌戰績。

3. 在孩子遇到挫折時適當輕推,協助孩子體驗成就感

我們知道,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在孩子沒有體會到成就感之前,過多的經歷挫折並不是一件好事,此時,我們可以不動聲色地輕推孩子一把,幫助原本落後的孩子實現逆襲。

比如,和孩子一起玩勝負遊戲時,孩子因為會輸給大人而受到打擊,甚至會害怕面對失敗。此時我們就需要輕推孩子一把,不動聲色地讓一下孩子,讓孩子逐漸積累成功經驗,重新建立自信。

通過輕推的這個動作,我們可以讓孩子建立正向積極的心理暗示,認為自己什麼都可以做到。以後在面對新鮮事物時,孩子也不會害怕了,獲得更多挑戰的勇氣和能力。

"

昨天我去駕校練車,看到一個大姐正在和教練訴苦,周圍還有幾個熟識的人正在安慰她。走近一聽才知道,這個大姐科目三考了4次都沒有通過,說什麼也不願意學了。

教練安慰她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沒關係,你還有1次機會呢,我帶你多練練,我們爭取下次考過,可不能放棄!”

周圍的人也頻頻點頭,表示贊成教練所說的話。可是,大姐顯然沒有聽進去這些安慰話,而是一直重複一句話:“我不會再考了,反正我也考不過。”

我明白,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經驗,讓大姐離成功越來越遠。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科目三掛了4次,讓大姐不想再學車。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是真的嗎?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失敗是成功之母,而我們也這樣教育我們的孩子。這真的是一句特別好的話,讓孩子從正面的角度看待失敗,在失敗中繼續努力,不放棄希望。

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隨著我接觸的家長和孩子數量的增多,我發現,雖然很多家長提倡挫折教育,希望通過不斷地遭遇失敗來幫助孩子奠定成功的基礎。

但是隨著失敗次數的增多,孩子反而陷入了習得性無助。就像考駕照的大姐一樣,即使有機會重來,也不願意繼續。這也是很多家長盡全力培養孩子,卻慘遭失敗的原因。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隨著失敗次數的增多,孩子陷入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告訴我們,失敗導致更多失敗

什麼是“習得性無助”?“習得性無助”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動物時提出的一項經典實驗的研究結果。

起初,塞利格曼把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高強度的電擊,狗關在籠子裡逃不出去,只能接受電擊。多次實驗後,即使在電擊前打開籠門,狗也不好逃跑,甚至不等電擊就出現被電擊的症狀,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不僅僅是心理研究結果,在生活中也得到了再三印證。

哈佛大學的研究者對1975年到2003年期間美國絕大多數的創業者進行了一次調查,結果表明,創業失敗過的人和初次創業的人相比,沒有任何成功優勢。

孩子也是如此,如果孩子總是在學習上遇到挫折,每次都考不好,那麼長此以往,孩子很可能會放棄努力,甚至會對自己產生懷疑,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即使遇到自己能做好的事情,也會因為這種先入為主的自我認知,而導致失敗。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習得性無助”告訴我們,失敗導致更多失敗。

“勝利者效應”告訴我們,成功的人繼續成功

既然失敗未必是成功之母,那麼什麼是成功之母呢?我們要怎麼做,能幫助孩子遠離習得性無助,進入到成功的良性循環狀態呢?

近日,浙江大學的胡海嵐教授,因為斬獲了IBRO-Kemali國際獎(該獎自1998年設立以來,首次頒發給亞洲科學家)而備受關注,而她的研究成果也給了我們答案,即成功是成功之母,我們可以用“勝利者效應”幫助孩子更成功。

具體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胡海嵐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做了一個實驗,將兩隻老鼠面對面放置在一段只能讓一隻老鼠通過的玻璃管道中,看哪隻老鼠能把另一隻老鼠逼退。他們發現,獲勝老鼠有一部分腦區(名字是背內側前額葉皮質)特別活躍,於是便故意刺激輸的老鼠的這個腦區,結果之前輸的老鼠立刻變得凶猛無比,幾乎每次都能贏。

而且,只要刺激老鼠的大腦6次以上,就算不再進行人為的刺激,老鼠也能勇敢地挑戰,並且取得成功。

也就是說,這6次的成功經驗,改變了老鼠的大腦結構和功能,激發了老鼠的自信,使其在成功的基礎上繼續成功。

這就是“勝利者效應”,即如果我們能幫助孩子建立多次的成功體驗,會提高孩子的自信,讓孩子有繼續挑戰的勇氣,從而獲得成功。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勝利者效應”告訴我們,成功的人繼續成功。

利用“勝利者效應”,讓孩子成為人生的贏家

孩子不是老鼠,我們沒有辦法用實驗的手段刺激他們的腦區,但是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讓孩子經歷幾次成功,正確看待失敗,也能達到和實驗手段相同的效果。

具體有什麼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法呢?

1. 用電子遊戲的設計原理,幫助孩子設立可實現的目標

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孩子取得好成績,變得更優秀,所以往往會幫助孩子設立比較高的目標,目的是激發孩子前進的動力。

但是這樣的目標往往比較難,超過孩子的現有水平,這實際上是在增加孩子的失敗經驗,很容易讓孩子產生習得性無助。

所以想要增加孩子的成功經驗,我們需要幫助孩子設立可實現的目標。具體怎麼做呢?可以藉助電子遊戲的設計原理來進行。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用電子遊戲的設計原理,設立可實現的目標。

  • 首先,電子遊戲的設計是從易到難,雖然存在一個終極目標,但卻不要求孩子一次達到,而是可以一級一級的過關。這告訴我們,可以把大目標分成小目標,指導孩子一步步實現。
  • 其次,在玩電子遊戲時,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孩子都能立刻知道,也知道如何改進。這告訴我們,儘量給孩子正確的反饋,可以幫助孩子進步。
  • 再次,當過了一關後,下一關只是稍微難一點,孩子努力就能過關。這告訴我們,各個目標要“跳一跳,夠得著”,幫助孩子進入目標——完成——反饋——目標——……的循環中

長此以往,孩子就一直能體會到能力的提升,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提升自信。而這些正面的積極因素又會促進孩子的下一次成功。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跳一跳夠得著,讓孩子體會到能力的提升。

2. 向冠軍教練學習,用具體而正確的語言強化孩子的好行為

在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達拉斯牛仔隊”,有一位特別出名的教練湯姆·蘭德里(Tom Landry),在他的帶領下,球隊領先28年,還贏得了兩座超級碗冠軍獎盃。

這位冠軍教練的成功祕訣,是讓隊員看自己比賽時發揮最好的場面,用慢動作回放來分析得分原因,這不僅讓球員瞭解自己的長處所在,不斷練習得分動作,還能提升自信,激勵他們在賽場上更好地發揮。

我們雖然沒有辦法像教練那樣,錄下孩子的各種表現,但是我們依然可以用具體而正確的語言告訴孩子,孩子具體哪裡做得比較好,並且幫助孩子梳理其中的要點。

這樣做,讓孩子的好行為一次次得到強化,其實是在刺激孩子的腦區,讓孩子的成功的感受中勇往直前。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湯姆·蘭德里,帶領達拉斯牛仔隊取得輝煌戰績。

3. 在孩子遇到挫折時適當輕推,協助孩子體驗成就感

我們知道,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在孩子沒有體會到成就感之前,過多的經歷挫折並不是一件好事,此時,我們可以不動聲色地輕推孩子一把,幫助原本落後的孩子實現逆襲。

比如,和孩子一起玩勝負遊戲時,孩子因為會輸給大人而受到打擊,甚至會害怕面對失敗。此時我們就需要輕推孩子一把,不動聲色地讓一下孩子,讓孩子逐漸積累成功經驗,重新建立自信。

通過輕推的這個動作,我們可以讓孩子建立正向積極的心理暗示,認為自己什麼都可以做到。以後在面對新鮮事物時,孩子也不會害怕了,獲得更多挑戰的勇氣和能力。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不動聲色地讓一下孩子,效果出乎意料。

4. 培養成長型思維,教孩子通過正確歸因肯定自己

什麼是成長型思維?舉個例子簡單解釋一下,當你遇到挫折時,你會表現出下列哪種行為?

  • A. 認為問題的出現有主客觀兩方面的原因,通過努力,自己一定能克服困難,並且最終取得成功;
  • B. 認為自己倒黴,命運在開自己玩笑,或者自己能力有限,註定一事無成。

如果你表現出來的是A,可以說是擁成長型思維模式,反之則是擁有固定型思維模式。而如何看待失敗,是兩種思維模式的最大差異。

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模式,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幫助孩子正確的歸因,比如孩子一次考試沒考好,固定型思維的孩子會認為,是自己的學習能力問題;但是,成長型的孩子就會尋找主客觀因素,並且從中找到自己可以努力改變的部分。

"

昨天我去駕校練車,看到一個大姐正在和教練訴苦,周圍還有幾個熟識的人正在安慰她。走近一聽才知道,這個大姐科目三考了4次都沒有通過,說什麼也不願意學了。

教練安慰她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沒關係,你還有1次機會呢,我帶你多練練,我們爭取下次考過,可不能放棄!”

周圍的人也頻頻點頭,表示贊成教練所說的話。可是,大姐顯然沒有聽進去這些安慰話,而是一直重複一句話:“我不會再考了,反正我也考不過。”

我明白,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經驗,讓大姐離成功越來越遠。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科目三掛了4次,讓大姐不想再學車。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是真的嗎?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失敗是成功之母,而我們也這樣教育我們的孩子。這真的是一句特別好的話,讓孩子從正面的角度看待失敗,在失敗中繼續努力,不放棄希望。

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隨著我接觸的家長和孩子數量的增多,我發現,雖然很多家長提倡挫折教育,希望通過不斷地遭遇失敗來幫助孩子奠定成功的基礎。

但是隨著失敗次數的增多,孩子反而陷入了習得性無助。就像考駕照的大姐一樣,即使有機會重來,也不願意繼續。這也是很多家長盡全力培養孩子,卻慘遭失敗的原因。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隨著失敗次數的增多,孩子陷入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告訴我們,失敗導致更多失敗

什麼是“習得性無助”?“習得性無助”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動物時提出的一項經典實驗的研究結果。

起初,塞利格曼把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高強度的電擊,狗關在籠子裡逃不出去,只能接受電擊。多次實驗後,即使在電擊前打開籠門,狗也不好逃跑,甚至不等電擊就出現被電擊的症狀,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不僅僅是心理研究結果,在生活中也得到了再三印證。

哈佛大學的研究者對1975年到2003年期間美國絕大多數的創業者進行了一次調查,結果表明,創業失敗過的人和初次創業的人相比,沒有任何成功優勢。

孩子也是如此,如果孩子總是在學習上遇到挫折,每次都考不好,那麼長此以往,孩子很可能會放棄努力,甚至會對自己產生懷疑,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即使遇到自己能做好的事情,也會因為這種先入為主的自我認知,而導致失敗。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習得性無助”告訴我們,失敗導致更多失敗。

“勝利者效應”告訴我們,成功的人繼續成功

既然失敗未必是成功之母,那麼什麼是成功之母呢?我們要怎麼做,能幫助孩子遠離習得性無助,進入到成功的良性循環狀態呢?

近日,浙江大學的胡海嵐教授,因為斬獲了IBRO-Kemali國際獎(該獎自1998年設立以來,首次頒發給亞洲科學家)而備受關注,而她的研究成果也給了我們答案,即成功是成功之母,我們可以用“勝利者效應”幫助孩子更成功。

具體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胡海嵐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做了一個實驗,將兩隻老鼠面對面放置在一段只能讓一隻老鼠通過的玻璃管道中,看哪隻老鼠能把另一隻老鼠逼退。他們發現,獲勝老鼠有一部分腦區(名字是背內側前額葉皮質)特別活躍,於是便故意刺激輸的老鼠的這個腦區,結果之前輸的老鼠立刻變得凶猛無比,幾乎每次都能贏。

而且,只要刺激老鼠的大腦6次以上,就算不再進行人為的刺激,老鼠也能勇敢地挑戰,並且取得成功。

也就是說,這6次的成功經驗,改變了老鼠的大腦結構和功能,激發了老鼠的自信,使其在成功的基礎上繼續成功。

這就是“勝利者效應”,即如果我們能幫助孩子建立多次的成功體驗,會提高孩子的自信,讓孩子有繼續挑戰的勇氣,從而獲得成功。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勝利者效應”告訴我們,成功的人繼續成功。

利用“勝利者效應”,讓孩子成為人生的贏家

孩子不是老鼠,我們沒有辦法用實驗的手段刺激他們的腦區,但是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讓孩子經歷幾次成功,正確看待失敗,也能達到和實驗手段相同的效果。

具體有什麼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法呢?

1. 用電子遊戲的設計原理,幫助孩子設立可實現的目標

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孩子取得好成績,變得更優秀,所以往往會幫助孩子設立比較高的目標,目的是激發孩子前進的動力。

但是這樣的目標往往比較難,超過孩子的現有水平,這實際上是在增加孩子的失敗經驗,很容易讓孩子產生習得性無助。

所以想要增加孩子的成功經驗,我們需要幫助孩子設立可實現的目標。具體怎麼做呢?可以藉助電子遊戲的設計原理來進行。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用電子遊戲的設計原理,設立可實現的目標。

  • 首先,電子遊戲的設計是從易到難,雖然存在一個終極目標,但卻不要求孩子一次達到,而是可以一級一級的過關。這告訴我們,可以把大目標分成小目標,指導孩子一步步實現。
  • 其次,在玩電子遊戲時,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孩子都能立刻知道,也知道如何改進。這告訴我們,儘量給孩子正確的反饋,可以幫助孩子進步。
  • 再次,當過了一關後,下一關只是稍微難一點,孩子努力就能過關。這告訴我們,各個目標要“跳一跳,夠得著”,幫助孩子進入目標——完成——反饋——目標——……的循環中

長此以往,孩子就一直能體會到能力的提升,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提升自信。而這些正面的積極因素又會促進孩子的下一次成功。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跳一跳夠得著,讓孩子體會到能力的提升。

2. 向冠軍教練學習,用具體而正確的語言強化孩子的好行為

在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達拉斯牛仔隊”,有一位特別出名的教練湯姆·蘭德里(Tom Landry),在他的帶領下,球隊領先28年,還贏得了兩座超級碗冠軍獎盃。

這位冠軍教練的成功祕訣,是讓隊員看自己比賽時發揮最好的場面,用慢動作回放來分析得分原因,這不僅讓球員瞭解自己的長處所在,不斷練習得分動作,還能提升自信,激勵他們在賽場上更好地發揮。

我們雖然沒有辦法像教練那樣,錄下孩子的各種表現,但是我們依然可以用具體而正確的語言告訴孩子,孩子具體哪裡做得比較好,並且幫助孩子梳理其中的要點。

這樣做,讓孩子的好行為一次次得到強化,其實是在刺激孩子的腦區,讓孩子的成功的感受中勇往直前。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湯姆·蘭德里,帶領達拉斯牛仔隊取得輝煌戰績。

3. 在孩子遇到挫折時適當輕推,協助孩子體驗成就感

我們知道,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在孩子沒有體會到成就感之前,過多的經歷挫折並不是一件好事,此時,我們可以不動聲色地輕推孩子一把,幫助原本落後的孩子實現逆襲。

比如,和孩子一起玩勝負遊戲時,孩子因為會輸給大人而受到打擊,甚至會害怕面對失敗。此時我們就需要輕推孩子一把,不動聲色地讓一下孩子,讓孩子逐漸積累成功經驗,重新建立自信。

通過輕推的這個動作,我們可以讓孩子建立正向積極的心理暗示,認為自己什麼都可以做到。以後在面對新鮮事物時,孩子也不會害怕了,獲得更多挑戰的勇氣和能力。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不動聲色地讓一下孩子,效果出乎意料。

4. 培養成長型思維,教孩子通過正確歸因肯定自己

什麼是成長型思維?舉個例子簡單解釋一下,當你遇到挫折時,你會表現出下列哪種行為?

  • A. 認為問題的出現有主客觀兩方面的原因,通過努力,自己一定能克服困難,並且最終取得成功;
  • B. 認為自己倒黴,命運在開自己玩笑,或者自己能力有限,註定一事無成。

如果你表現出來的是A,可以說是擁成長型思維模式,反之則是擁有固定型思維模式。而如何看待失敗,是兩種思維模式的最大差異。

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模式,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幫助孩子正確的歸因,比如孩子一次考試沒考好,固定型思維的孩子會認為,是自己的學習能力問題;但是,成長型的孩子就會尋找主客觀因素,並且從中找到自己可以努力改變的部分。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如何培養呢?除了我們已經提及的給孩子幫助外,還有一點,就是正確地表揚孩子,即表揚孩子的行為動機和過程,而非結果。

比如,孩子考試取得了好成績,正確的表揚是:

  • “我看到你這次考試比上次進步了,我知道這是你克服惰性、戰勝自己的結果。看到你這麼努力地學習、複習、備考,我真的很為你驕傲。”

而錯誤的表揚是:

  • “你這次考得不錯,我就知道你聰明,你有學習的天賦!”

前者會讓孩子認為,自己通過努力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績;而後者則讓孩子認為,努力不重要,天賦才更重要,從而可能會為了維持自己的聰明形象,而拒絕接受新的挑戰。

"

昨天我去駕校練車,看到一個大姐正在和教練訴苦,周圍還有幾個熟識的人正在安慰她。走近一聽才知道,這個大姐科目三考了4次都沒有通過,說什麼也不願意學了。

教練安慰她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沒關係,你還有1次機會呢,我帶你多練練,我們爭取下次考過,可不能放棄!”

周圍的人也頻頻點頭,表示贊成教練所說的話。可是,大姐顯然沒有聽進去這些安慰話,而是一直重複一句話:“我不會再考了,反正我也考不過。”

我明白,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經驗,讓大姐離成功越來越遠。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科目三掛了4次,讓大姐不想再學車。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是真的嗎?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失敗是成功之母,而我們也這樣教育我們的孩子。這真的是一句特別好的話,讓孩子從正面的角度看待失敗,在失敗中繼續努力,不放棄希望。

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隨著我接觸的家長和孩子數量的增多,我發現,雖然很多家長提倡挫折教育,希望通過不斷地遭遇失敗來幫助孩子奠定成功的基礎。

但是隨著失敗次數的增多,孩子反而陷入了習得性無助。就像考駕照的大姐一樣,即使有機會重來,也不願意繼續。這也是很多家長盡全力培養孩子,卻慘遭失敗的原因。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隨著失敗次數的增多,孩子陷入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告訴我們,失敗導致更多失敗

什麼是“習得性無助”?“習得性無助”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動物時提出的一項經典實驗的研究結果。

起初,塞利格曼把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高強度的電擊,狗關在籠子裡逃不出去,只能接受電擊。多次實驗後,即使在電擊前打開籠門,狗也不好逃跑,甚至不等電擊就出現被電擊的症狀,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不僅僅是心理研究結果,在生活中也得到了再三印證。

哈佛大學的研究者對1975年到2003年期間美國絕大多數的創業者進行了一次調查,結果表明,創業失敗過的人和初次創業的人相比,沒有任何成功優勢。

孩子也是如此,如果孩子總是在學習上遇到挫折,每次都考不好,那麼長此以往,孩子很可能會放棄努力,甚至會對自己產生懷疑,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即使遇到自己能做好的事情,也會因為這種先入為主的自我認知,而導致失敗。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習得性無助”告訴我們,失敗導致更多失敗。

“勝利者效應”告訴我們,成功的人繼續成功

既然失敗未必是成功之母,那麼什麼是成功之母呢?我們要怎麼做,能幫助孩子遠離習得性無助,進入到成功的良性循環狀態呢?

近日,浙江大學的胡海嵐教授,因為斬獲了IBRO-Kemali國際獎(該獎自1998年設立以來,首次頒發給亞洲科學家)而備受關注,而她的研究成果也給了我們答案,即成功是成功之母,我們可以用“勝利者效應”幫助孩子更成功。

具體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胡海嵐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做了一個實驗,將兩隻老鼠面對面放置在一段只能讓一隻老鼠通過的玻璃管道中,看哪隻老鼠能把另一隻老鼠逼退。他們發現,獲勝老鼠有一部分腦區(名字是背內側前額葉皮質)特別活躍,於是便故意刺激輸的老鼠的這個腦區,結果之前輸的老鼠立刻變得凶猛無比,幾乎每次都能贏。

而且,只要刺激老鼠的大腦6次以上,就算不再進行人為的刺激,老鼠也能勇敢地挑戰,並且取得成功。

也就是說,這6次的成功經驗,改變了老鼠的大腦結構和功能,激發了老鼠的自信,使其在成功的基礎上繼續成功。

這就是“勝利者效應”,即如果我們能幫助孩子建立多次的成功體驗,會提高孩子的自信,讓孩子有繼續挑戰的勇氣,從而獲得成功。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勝利者效應”告訴我們,成功的人繼續成功。

利用“勝利者效應”,讓孩子成為人生的贏家

孩子不是老鼠,我們沒有辦法用實驗的手段刺激他們的腦區,但是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讓孩子經歷幾次成功,正確看待失敗,也能達到和實驗手段相同的效果。

具體有什麼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法呢?

1. 用電子遊戲的設計原理,幫助孩子設立可實現的目標

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孩子取得好成績,變得更優秀,所以往往會幫助孩子設立比較高的目標,目的是激發孩子前進的動力。

但是這樣的目標往往比較難,超過孩子的現有水平,這實際上是在增加孩子的失敗經驗,很容易讓孩子產生習得性無助。

所以想要增加孩子的成功經驗,我們需要幫助孩子設立可實現的目標。具體怎麼做呢?可以藉助電子遊戲的設計原理來進行。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用電子遊戲的設計原理,設立可實現的目標。

  • 首先,電子遊戲的設計是從易到難,雖然存在一個終極目標,但卻不要求孩子一次達到,而是可以一級一級的過關。這告訴我們,可以把大目標分成小目標,指導孩子一步步實現。
  • 其次,在玩電子遊戲時,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孩子都能立刻知道,也知道如何改進。這告訴我們,儘量給孩子正確的反饋,可以幫助孩子進步。
  • 再次,當過了一關後,下一關只是稍微難一點,孩子努力就能過關。這告訴我們,各個目標要“跳一跳,夠得著”,幫助孩子進入目標——完成——反饋——目標——……的循環中

長此以往,孩子就一直能體會到能力的提升,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提升自信。而這些正面的積極因素又會促進孩子的下一次成功。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跳一跳夠得著,讓孩子體會到能力的提升。

2. 向冠軍教練學習,用具體而正確的語言強化孩子的好行為

在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達拉斯牛仔隊”,有一位特別出名的教練湯姆·蘭德里(Tom Landry),在他的帶領下,球隊領先28年,還贏得了兩座超級碗冠軍獎盃。

這位冠軍教練的成功祕訣,是讓隊員看自己比賽時發揮最好的場面,用慢動作回放來分析得分原因,這不僅讓球員瞭解自己的長處所在,不斷練習得分動作,還能提升自信,激勵他們在賽場上更好地發揮。

我們雖然沒有辦法像教練那樣,錄下孩子的各種表現,但是我們依然可以用具體而正確的語言告訴孩子,孩子具體哪裡做得比較好,並且幫助孩子梳理其中的要點。

這樣做,讓孩子的好行為一次次得到強化,其實是在刺激孩子的腦區,讓孩子的成功的感受中勇往直前。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湯姆·蘭德里,帶領達拉斯牛仔隊取得輝煌戰績。

3. 在孩子遇到挫折時適當輕推,協助孩子體驗成就感

我們知道,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在孩子沒有體會到成就感之前,過多的經歷挫折並不是一件好事,此時,我們可以不動聲色地輕推孩子一把,幫助原本落後的孩子實現逆襲。

比如,和孩子一起玩勝負遊戲時,孩子因為會輸給大人而受到打擊,甚至會害怕面對失敗。此時我們就需要輕推孩子一把,不動聲色地讓一下孩子,讓孩子逐漸積累成功經驗,重新建立自信。

通過輕推的這個動作,我們可以讓孩子建立正向積極的心理暗示,認為自己什麼都可以做到。以後在面對新鮮事物時,孩子也不會害怕了,獲得更多挑戰的勇氣和能力。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不動聲色地讓一下孩子,效果出乎意料。

4. 培養成長型思維,教孩子通過正確歸因肯定自己

什麼是成長型思維?舉個例子簡單解釋一下,當你遇到挫折時,你會表現出下列哪種行為?

  • A. 認為問題的出現有主客觀兩方面的原因,通過努力,自己一定能克服困難,並且最終取得成功;
  • B. 認為自己倒黴,命運在開自己玩笑,或者自己能力有限,註定一事無成。

如果你表現出來的是A,可以說是擁成長型思維模式,反之則是擁有固定型思維模式。而如何看待失敗,是兩種思維模式的最大差異。

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模式,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幫助孩子正確的歸因,比如孩子一次考試沒考好,固定型思維的孩子會認為,是自己的學習能力問題;但是,成長型的孩子就會尋找主客觀因素,並且從中找到自己可以努力改變的部分。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如何培養呢?除了我們已經提及的給孩子幫助外,還有一點,就是正確地表揚孩子,即表揚孩子的行為動機和過程,而非結果。

比如,孩子考試取得了好成績,正確的表揚是:

  • “我看到你這次考試比上次進步了,我知道這是你克服惰性、戰勝自己的結果。看到你這麼努力地學習、複習、備考,我真的很為你驕傲。”

而錯誤的表揚是:

  • “你這次考得不錯,我就知道你聰明,你有學習的天賦!”

前者會讓孩子認為,自己通過努力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績;而後者則讓孩子認為,努力不重要,天賦才更重要,從而可能會為了維持自己的聰明形象,而拒絕接受新的挑戰。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當孩子經歷了很多失敗時,如何創造勝利者效應?

雖然我們希望孩子能夠得到更多的成功體驗,但是也不可否定孩子身上會有各種不足,會導致各種失敗,那這個時候我們要怎麼做呢?

失敗不可怕,如果我們能及時而正確地覆盤和指導,就有可能把“讓孩子挫敗的失敗”變成“能激發勝利者效應的好的失敗”。

具體來說,就是在孩子失敗時,要及時指出來,然後像覆盤成功那樣,給他們具體的建議和指導。注意,這裡的建議要對事不對人,千萬不能因此不客觀地評判、甚至發洩情緒似的指責孩子。

當孩子屢屢失敗時,比如一道題一考試就做錯,那正確的做法是和孩子一起分析,錯誤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是沒理解題目,還是沒記住知識點等;而錯誤的做法則是,拼命指責孩子“我就知道你不行”,“我就知道你不是學習的料”。

請記住,孩子的成長來自於和我們的語言互動,越是沒有積累成就感的孩子,我們越要進行及時而正確地覆盤和指導。

"

昨天我去駕校練車,看到一個大姐正在和教練訴苦,周圍還有幾個熟識的人正在安慰她。走近一聽才知道,這個大姐科目三考了4次都沒有通過,說什麼也不願意學了。

教練安慰她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沒關係,你還有1次機會呢,我帶你多練練,我們爭取下次考過,可不能放棄!”

周圍的人也頻頻點頭,表示贊成教練所說的話。可是,大姐顯然沒有聽進去這些安慰話,而是一直重複一句話:“我不會再考了,反正我也考不過。”

我明白,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經驗,讓大姐離成功越來越遠。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科目三掛了4次,讓大姐不想再學車。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是真的嗎?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失敗是成功之母,而我們也這樣教育我們的孩子。這真的是一句特別好的話,讓孩子從正面的角度看待失敗,在失敗中繼續努力,不放棄希望。

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隨著我接觸的家長和孩子數量的增多,我發現,雖然很多家長提倡挫折教育,希望通過不斷地遭遇失敗來幫助孩子奠定成功的基礎。

但是隨著失敗次數的增多,孩子反而陷入了習得性無助。就像考駕照的大姐一樣,即使有機會重來,也不願意繼續。這也是很多家長盡全力培養孩子,卻慘遭失敗的原因。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隨著失敗次數的增多,孩子陷入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告訴我們,失敗導致更多失敗

什麼是“習得性無助”?“習得性無助”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動物時提出的一項經典實驗的研究結果。

起初,塞利格曼把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高強度的電擊,狗關在籠子裡逃不出去,只能接受電擊。多次實驗後,即使在電擊前打開籠門,狗也不好逃跑,甚至不等電擊就出現被電擊的症狀,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不僅僅是心理研究結果,在生活中也得到了再三印證。

哈佛大學的研究者對1975年到2003年期間美國絕大多數的創業者進行了一次調查,結果表明,創業失敗過的人和初次創業的人相比,沒有任何成功優勢。

孩子也是如此,如果孩子總是在學習上遇到挫折,每次都考不好,那麼長此以往,孩子很可能會放棄努力,甚至會對自己產生懷疑,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即使遇到自己能做好的事情,也會因為這種先入為主的自我認知,而導致失敗。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習得性無助”告訴我們,失敗導致更多失敗。

“勝利者效應”告訴我們,成功的人繼續成功

既然失敗未必是成功之母,那麼什麼是成功之母呢?我們要怎麼做,能幫助孩子遠離習得性無助,進入到成功的良性循環狀態呢?

近日,浙江大學的胡海嵐教授,因為斬獲了IBRO-Kemali國際獎(該獎自1998年設立以來,首次頒發給亞洲科學家)而備受關注,而她的研究成果也給了我們答案,即成功是成功之母,我們可以用“勝利者效應”幫助孩子更成功。

具體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胡海嵐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做了一個實驗,將兩隻老鼠面對面放置在一段只能讓一隻老鼠通過的玻璃管道中,看哪隻老鼠能把另一隻老鼠逼退。他們發現,獲勝老鼠有一部分腦區(名字是背內側前額葉皮質)特別活躍,於是便故意刺激輸的老鼠的這個腦區,結果之前輸的老鼠立刻變得凶猛無比,幾乎每次都能贏。

而且,只要刺激老鼠的大腦6次以上,就算不再進行人為的刺激,老鼠也能勇敢地挑戰,並且取得成功。

也就是說,這6次的成功經驗,改變了老鼠的大腦結構和功能,激發了老鼠的自信,使其在成功的基礎上繼續成功。

這就是“勝利者效應”,即如果我們能幫助孩子建立多次的成功體驗,會提高孩子的自信,讓孩子有繼續挑戰的勇氣,從而獲得成功。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勝利者效應”告訴我們,成功的人繼續成功。

利用“勝利者效應”,讓孩子成為人生的贏家

孩子不是老鼠,我們沒有辦法用實驗的手段刺激他們的腦區,但是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讓孩子經歷幾次成功,正確看待失敗,也能達到和實驗手段相同的效果。

具體有什麼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法呢?

1. 用電子遊戲的設計原理,幫助孩子設立可實現的目標

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孩子取得好成績,變得更優秀,所以往往會幫助孩子設立比較高的目標,目的是激發孩子前進的動力。

但是這樣的目標往往比較難,超過孩子的現有水平,這實際上是在增加孩子的失敗經驗,很容易讓孩子產生習得性無助。

所以想要增加孩子的成功經驗,我們需要幫助孩子設立可實現的目標。具體怎麼做呢?可以藉助電子遊戲的設計原理來進行。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用電子遊戲的設計原理,設立可實現的目標。

  • 首先,電子遊戲的設計是從易到難,雖然存在一個終極目標,但卻不要求孩子一次達到,而是可以一級一級的過關。這告訴我們,可以把大目標分成小目標,指導孩子一步步實現。
  • 其次,在玩電子遊戲時,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孩子都能立刻知道,也知道如何改進。這告訴我們,儘量給孩子正確的反饋,可以幫助孩子進步。
  • 再次,當過了一關後,下一關只是稍微難一點,孩子努力就能過關。這告訴我們,各個目標要“跳一跳,夠得著”,幫助孩子進入目標——完成——反饋——目標——……的循環中

長此以往,孩子就一直能體會到能力的提升,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提升自信。而這些正面的積極因素又會促進孩子的下一次成功。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跳一跳夠得著,讓孩子體會到能力的提升。

2. 向冠軍教練學習,用具體而正確的語言強化孩子的好行為

在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達拉斯牛仔隊”,有一位特別出名的教練湯姆·蘭德里(Tom Landry),在他的帶領下,球隊領先28年,還贏得了兩座超級碗冠軍獎盃。

這位冠軍教練的成功祕訣,是讓隊員看自己比賽時發揮最好的場面,用慢動作回放來分析得分原因,這不僅讓球員瞭解自己的長處所在,不斷練習得分動作,還能提升自信,激勵他們在賽場上更好地發揮。

我們雖然沒有辦法像教練那樣,錄下孩子的各種表現,但是我們依然可以用具體而正確的語言告訴孩子,孩子具體哪裡做得比較好,並且幫助孩子梳理其中的要點。

這樣做,讓孩子的好行為一次次得到強化,其實是在刺激孩子的腦區,讓孩子的成功的感受中勇往直前。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湯姆·蘭德里,帶領達拉斯牛仔隊取得輝煌戰績。

3. 在孩子遇到挫折時適當輕推,協助孩子體驗成就感

我們知道,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在孩子沒有體會到成就感之前,過多的經歷挫折並不是一件好事,此時,我們可以不動聲色地輕推孩子一把,幫助原本落後的孩子實現逆襲。

比如,和孩子一起玩勝負遊戲時,孩子因為會輸給大人而受到打擊,甚至會害怕面對失敗。此時我們就需要輕推孩子一把,不動聲色地讓一下孩子,讓孩子逐漸積累成功經驗,重新建立自信。

通過輕推的這個動作,我們可以讓孩子建立正向積極的心理暗示,認為自己什麼都可以做到。以後在面對新鮮事物時,孩子也不會害怕了,獲得更多挑戰的勇氣和能力。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不動聲色地讓一下孩子,效果出乎意料。

4. 培養成長型思維,教孩子通過正確歸因肯定自己

什麼是成長型思維?舉個例子簡單解釋一下,當你遇到挫折時,你會表現出下列哪種行為?

  • A. 認為問題的出現有主客觀兩方面的原因,通過努力,自己一定能克服困難,並且最終取得成功;
  • B. 認為自己倒黴,命運在開自己玩笑,或者自己能力有限,註定一事無成。

如果你表現出來的是A,可以說是擁成長型思維模式,反之則是擁有固定型思維模式。而如何看待失敗,是兩種思維模式的最大差異。

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模式,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幫助孩子正確的歸因,比如孩子一次考試沒考好,固定型思維的孩子會認為,是自己的學習能力問題;但是,成長型的孩子就會尋找主客觀因素,並且從中找到自己可以努力改變的部分。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如何培養呢?除了我們已經提及的給孩子幫助外,還有一點,就是正確地表揚孩子,即表揚孩子的行為動機和過程,而非結果。

比如,孩子考試取得了好成績,正確的表揚是:

  • “我看到你這次考試比上次進步了,我知道這是你克服惰性、戰勝自己的結果。看到你這麼努力地學習、複習、備考,我真的很為你驕傲。”

而錯誤的表揚是:

  • “你這次考得不錯,我就知道你聰明,你有學習的天賦!”

前者會讓孩子認為,自己通過努力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績;而後者則讓孩子認為,努力不重要,天賦才更重要,從而可能會為了維持自己的聰明形象,而拒絕接受新的挑戰。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當孩子經歷了很多失敗時,如何創造勝利者效應?

雖然我們希望孩子能夠得到更多的成功體驗,但是也不可否定孩子身上會有各種不足,會導致各種失敗,那這個時候我們要怎麼做呢?

失敗不可怕,如果我們能及時而正確地覆盤和指導,就有可能把“讓孩子挫敗的失敗”變成“能激發勝利者效應的好的失敗”。

具體來說,就是在孩子失敗時,要及時指出來,然後像覆盤成功那樣,給他們具體的建議和指導。注意,這裡的建議要對事不對人,千萬不能因此不客觀地評判、甚至發洩情緒似的指責孩子。

當孩子屢屢失敗時,比如一道題一考試就做錯,那正確的做法是和孩子一起分析,錯誤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是沒理解題目,還是沒記住知識點等;而錯誤的做法則是,拼命指責孩子“我就知道你不行”,“我就知道你不是學習的料”。

請記住,孩子的成長來自於和我們的語言互動,越是沒有積累成就感的孩子,我們越要進行及時而正確地覆盤和指導。

孩子經歷失敗才能成功?勝利者效應:你的誤解終將讓孩子一事無成

孩子的成長,來自於和我們的語言互動。

失敗不是成功之母,成功能讓孩子獲得更多。為了讓我們的孩子擁有更好的未來,我們有必要改變自己的認知,對勝利者效應培養孩子。

我相信,我們的孩子都會因此而變得更優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