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社會保障雜誌的肯定,《開封:社保服務“隨手可及”》

文•圖/《中國社會保障》記者 夏育文 有刪減

4月12曰下午,在河南省開封市市民之家社保大廳自助服務區,志願者小李熱情的幫已經退休的董阿姨下載了開封人社123手機APP。董阿姨說:“才做過網上資格認證,現在又來了掌上醫院、掌上藥店,方便來得太多太快,有點目不暇接了。”

的確,從全市只有一個“社保服務大廳”,到業務“一口受理”,自助服務,再到網絡終端、移動終端服務,短短兩三年,開封市的社保信息化工作按下了“快進鍵”。用開封市人社局局長蘇國志的話說:“在互聯網時代,人社信息化工作必須做,我們不過是順勢而為,藉機而為,將來一定會大有可為。”

順勢而為

開封,七朝古都。一張《清明上河圖》曾生動描繪出12世紀的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當年的繁華。“歷史是榮耀的,但現實是尷尬的。2012年底,老百姓天不亮就排隊辦社保的場景我至今難忘。”開封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局長任芳芳說。

來自中國社會保障雜誌的肯定,《開封:社保服務“隨手可及”》

2014年7月,人社審批服務工作全部轉移至“市民之家”,一樓式辦公,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務,信息化建設的機遇來了。

2015年4月,開封確立了“全面強化科技主導理念、積極運用前沿信息技術、引領人社事業發展”的總體思路。

2015年7月,利用面部識別技術破解養老保險待遇異地即時認證的難題,切實方便了群眾,廣受好評。

2015年9月,開封成為河南省首個“互聯網+智慧”城市。

2015年10月,選定社會保險為切入點,一期建設實現了就業及社保信息查詢、繳費和待遇模擬計算、養老待遇資格認證、社保卡在線申領和補辦申請、在線工傷備案、醫療機構以及人社經辦機構位置導航等功能。

2015年12月底,手機端綁定開通人數達6000人。

藉機而為

2016年初,開封社保通過綜合櫃面、自助服務一體機、網站和手機端4種渠道養老待遇資格認證的數據對比,發現通過手機端認證的人數佔全市應認證群休總數的12%,而到了當年12月底,這一比例猛增至51.6%。移動互聯網的服務模式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和潮流,移動互聯網技術也為人社業務經辦的未來發展指明瞭方向。

適逢開封成為人社社會保障卡綜合應用試點示範地區(第二批),於是“人社123”手機APP綁定社會保障卡實現醫保結算和社保繳費便成為二期建設的重點內容。

開封市人社局與易保互聯醫療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合作開發出醫療領域的商業支付結算與醫保支付結算(綁定社會保障卡)的混合支付結算平臺,不僅解決了群眾就醫自費墊資的痛點,還增加了手機APP的使用粘度,方便了後期的推廣和運營。2016年5月,通過醫療機構等級規模和服務能力等綜合評估,開封市中心醫院和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兩家三級甲等醫院成為互聯網醫保就醫的第一批試點示範單位,具備互聯網售藥資質的開封市百氏康醫藥連鎖店成為互聯網醫保購藥的試點示範單位。12月底,手機APP項目二期建設如期上線。

隨著掌上醫院、掌上藥店的開通,參保人使用“人社123”手機APP的熱情高漲。截至2017年3月底,手機端綁定開通人數已超過15萬。

大有可為

“移動互聯網技術是新服務新管理的起點,但一定不是終點。”蘇國志表示,“對照人社部發布的‘互聯網+人社’2020行動計劃,我們還有許多工作要繼續探索和實踐。”

開封“人社123”項目三期規劃藍圖是這樣描繪的:首先,“人社123”手機APP的功能要覆蓋得更廣、更深入,真正做到線上服務的“應上盡上、全程辦理”。其次,三期建設要充分結合人社領域的大數據建設,積極對接開封“智慧城市”的大數據平臺,形成包含個人所有信息的“人社電子檔案袋”,積極融合社會保障卡各應用領域的用卡數據,形成移動互聯網端的“用卡軌跡圖”。並以此為基礎,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於不同人群的屬性和行為進行“畫像”形成對服務訴求的適時瞭解和準確預判,進而實現主動服務、引導服務、精準服務和精確監管。

社保大數據當有大作為,但安全是立命之本。方便、快捷、安全,其實是矛盾的,如何處理?易保互聯醫療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金以東提出了兩套安全解決方案:社保基金支付安全解決方案和社保信息安全解決方案。“除此之外,我們還有內部審核系統,通俗講就是人社的數據大門外有一個‘檻’,邁過這個檻就會現原形。”李曉林強調,安全這根弦任何時候都要繃得緊緊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