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各地市名字來歷,有你的家鄉麼

山西,這個名字在很早之前就有了。但是其地理位置,管轄範圍卻經過了很大的變化。

山西地名的由來,是因為其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

春秋時期,山西大部分地區為晉國所有;戰國初期,戰亂不斷,晉國後來被韓、趙、魏三家分晉,史稱稱“三晉”。

在元時,正式設山西河東道,為山西得名的開始;這是山西第一次得名。

明置山西省,後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變,已經將近1000年曆史。

山西各地市名字來歷,有你的家鄉麼

太原

太原,也是一個十分古老的名字。太原即大平原(古“大”與“太”通用),太的意思在古代中就是大的意思,其中《詩經》、《尚書》、《左傳》等典籍中的“薄伐獫狁,至於大原”、“宣汾洮,障大澤,以處大原”中的大原皆如此。

太原成為建制名,而且指現今太原市一帶,是戰國後葉的事。《秦莊襄王三年(前 247)“初置太原郡”,治晉陽(今晉源鎮東北古城營一帶)。古城營當地還留有眾多老太原的東西,因為晉陽是太原郡郡城和後來太原府府城,從此晉陽也就兼稱太原了,如此稱謂直至隋唐五代不改。

就這樣,太原的地名一直延續下來。

山西各地市名字來歷,有你的家鄉麼

大同

《寰宇通志》卷81載:大同府“以在大同川,故名”。大同川當在唐中受降城西,即今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中旗黃河北岸地,沙陀族朱邪赤心(李國昌)授大同節度使即此。後沙陀內徙,僑置大同軍於今地,遂襲大同之名。

大同意為“天下大同”。在歷史上一直是北方中國的中心城市,素有“三代京華,兩朝重鎮”之稱。大同自古為軍事重鎮和戰略重地,是兵家必爭之地,“東連上谷,南達並恆,西界黃河,北控沙漠。實京師之藩屏,中原之保障”。轄四區七縣。歷史上,大同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西京,明清重鎮。大同市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山西各地市名字來歷,有你的家鄉麼

朔州

“朔”作為地名,指地之北端,國之邊陲,處於兩國交界的地方。

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邊帥蒙恬在此築城名馬邑,置馬邑縣,歸雁門郡管轄。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時,置馬邑縣(今朔城區)、中陵縣(今平魯區)、劇陽(今應縣)、陰館(今朔城區東南)、汪陶(今山陰縣)、埒縣(朔城區南)、樓煩(今朔城區西南)、善無(今右玉縣),仍歸雁門郡管轄。東漢(公元25年-220年)時,雁門郡移治陰館縣。東漢末大亂,人民逃亡,大部分縣撤廢。

北齊天保六年於馬邑西南47公里築新城置朔州,八年移於馬邑故城,即現在的朔州城。自此以後歷經幾千年,朔州地名與置地相對固定。

山西各地市名字來歷,有你的家鄉麼

忻州

古忻州古稱“秀容”,簡稱“忻”,別稱“欣”,素有“晉北鎖鑰”之稱,為山西省省轄市。地處山西省北中部,北鄰大同、朔州、呼和浩特,南毗太原、呂梁、陽泉,西隔黃河與陝西榆林、內蒙古鄂爾多斯相望,東倚太行山與河北石家莊、保定接壤。

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廢郡設州,始稱忻州,“以有忻口而名”。

1970年忻縣專區改稱忻縣地區,地區駐忻縣。1971年將興縣、嵐縣劃歸呂梁地區,忻縣地區轄14縣。1983年,忻縣地區改為忻州地區,忻縣改為忻州市,地區行署駐忻州市。1993年,原平縣改為原平市。忻州地區轄代縣、繁峙、五臺、定襄、靜樂、岢嵐、保德、五寨、河曲、偏關、神池、寧武12縣,代管忻州、原平2市。

2000年,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忻州地區和縣級忻州市,設立地級忻州市。市政府駐新設立的忻府區。忻州市設立忻府區,以原縣級忻州市的行政區域為忻府區的行政區域。區政府駐光明東街。

山西各地市名字來歷,有你的家鄉麼

晉中 

1949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設立榆次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為省政府派出機構。從此,晉中開始成為一個統一的行政區域,稱榆次專區。1950年8月,改稱山西省人民政府愉次區專員公署。

1955年2月,更名山西省榆次專員公署。1958年11月,改名晉中專員公署,俗稱晉中專區。1968年9月,成立晉中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5月,改設晉中地區行政公署,仍為山西省人民政府派出機構。

1999年9月24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晉中地區,設立晉中市(地級市),所屬榆次市改為榆次區。2000年10月,晉中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山西各地市名字來歷,有你的家鄉麼

呂梁

呂梁的地名由來,主要是因呂梁山脈由北向南縱貫全境而得名。呂字是象形文字,古代寫作“呂”它的上下兩個口學象徵著根根相承的脊骨,中間一小撇象徵著脊骨之間的聯繫。呂梁的“樑”在這裡被當作阻水的山石。

據萬曆《汾州府志》記載:“呂梁山,一名骨脊山,……以太山在左,華山在右,常山為靠,嵩山為抱,衡山為朝,此山穹窿居中,為天地之骨脊……”。

呂梁山雄居群山之中,由北而南橫亙八百里,構成了晉西高原的主幹。晉西高原呈穹窿形狀。整個地形以東北至西南為中軸,中間一線突起,兩側逐漸降低,呂梁山脈正處於這一條中軸線上,宛如一條脊樑,因而被稱為呂梁。

2003年10月23日,國務院批准呂梁撤地設市,同時離石由縣級市改為市轄區,轄一區兩市十縣。

山西各地市名字來歷,有你的家鄉麼

陽泉

陽泉市,是山西省地級市,位於山西省東部,是一座新興工業城市。2012年建成區面積達到105平方公里,三區融合後城市人口數量為78萬。

昔日陽泉市區有泉五處,終年湧漾,澤潤一方,故稱漾泉,後演繹為陽泉。陽泉市歷史悠久,地處“三晉要衝”,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清光緒版《平定州志》記載:陽泉,在州西十五里,泉源有五,皆自平地湧出,本名漾泉,訛為陽雲。陽泉村立村不晚於北宋,隨著村民人口逐步增多,一村變成了“大陽泉”、“小陽泉”兩村。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正太鐵路通至小陽泉村域並設車站,取名“陽泉站”,漸漸形成了以車站為中心的工商、軍事重鎮“陽泉鎮”。隨著交通運輸的發展,一批採掘、冶煉企業相繼成立,使陽泉站為山西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之一。隨後,以陽泉站為中心,聚集行商坐賈,逐步成為山西東部地區和連結晉冀兩省的商品集散地。1947年5月2日,陽泉解放,正式建制為陽泉市。陽泉地名的形成與此地特有的“漾泉”自然現象及其自然環境有關,起先為村名,後用作火車站名、鎮名,1947年5月成為市名。

1947年5月,陽泉市正式建立,成為由中國共產黨領導創建的全國第一座人民城市。轄三區兩縣。

山西各地市名字來歷,有你的家鄉麼

長治

長治市古為“上黨”、“潞州”地域,殷商時為黎國,屬冀州。春秋時,曾為潞子嬰兒國,後並於晉國。戰國時,屬韓國。周顯王二十一年(前348)韓首置上黨郡,後歸趙國。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秦統一六國後,實行郡縣制,分天下為36郡,上黨郡即為其中之一。

長治,據太行山之巔,地形最高與天為黨。所以也有上黨的稱呼。戰國時韓首置上黨郡,南北朝改為潞州,明嘉靖八年(1529年)改稱潞安府,當時的上黨地區戰亂不斷,盜匪層出,於是置長治縣,取“長治久安”之意,長治由此而得名。目前轄兩區一市十縣。

山西各地市名字來歷,有你的家鄉麼

晉城

關於晉城市,不知大家對它的名字來由有興趣沒?晉城歷史上的有過很多名字,諸如高都、建州、澤州、丹川、鳳台等。在歷史上,晉城一直是現城區和澤州縣兩地全部轄區的名字,也就是說它是縣名,直到一九八五年晉城成為國家市管縣的試點,提為地級市,從那時起嚴格的說晉城就成了我們常說的南五縣的通名,而原晉城縣澤則被分做了城區和澤州縣。

晉城這個名字最早出現於唐代武德三年,其來由是以戰國時期魏韓趙三家分晉,遷晉君於此奉祀而得名晉城。

1983年晉城縣改設晉城市(縣級)。1985年撤銷晉東南地區,晉城市升為地級市。轄一區一市四縣。

山西各地市名字來歷,有你的家鄉麼

臨汾

北魏時在今臨汾市區建“白馬城”,移平陽縣於此。隋開皇三年(583年),隋文帝楊堅嫌“平陽”與“平楊”諧音,改平陽縣為臨汾縣,取“濱臨汾河”之意。

臨汾地處太原、鄭州、西安三個省會城市連接中點,區位優勢突出,交通通訊便捷。位於山西省西南部,東倚太嶽,與長治、晉城為鄰;西臨黃河,與陝西省隔河相望;北起韓信嶺,與晉中、呂梁毗連;南與運城市接壤。臨汾“東臨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達幽並”,地理位置重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1971年在此設臨汾市,2001年設地級臨汾市。轄一區兩市十四縣。該市歷史悠久,是華夏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和黃河文明的搖籃,有“華夏第一都”之稱;該市是華北地區重要的糧棉生產基地,盛產小麥、棉花等,素有“棉麥之鄉”和“膏腴之地”美譽;該市已形成多元產業體系,是山西省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市自然資源豐富,是中國三大優質主焦煤基地之一;該市非物質文化種類繁多,有蒲州梆子、威風鑼鼓等多種民間藝術形式,被譽為“梅花之鄉”、“剪紙之鄉”和“鑼鼓之鄉”。

山西各地市名字來歷,有你的家鄉麼

運城

運城是一座因鹽而形成的歷史文化古城,因“鹽運之城”而得名。許多地名的由來都與鹽有關。

春秋時屬晉國,韓、趙、魏三家分晉後,運城屬魏。秦始皇設36郡,運城屬河東郡,之後一直慣稱河東。1949年,成立運城專署。1954年,運城、臨汾兩專區合併為晉南專區。1970年,晉南地區撤銷重設運城地區。2000年改為地級運城市。轄區一區兩市十縣。

因鹽池產鹽,早期製鹽工人、販鹽商販等,在鹽池北岸集中形成路(滷)村。由路村東西方向,因販鹽、裝車、休息而漸成東、西八里鋪。再如車盤,因鹽商運鹽途中,對車輛維修、盤點集中於該地,故得名車盤。運城、鳳凰城等也是因鹽得名。其次,與運城歷史、地理、文化、人文等相關得名也多。

山西各地市名字來歷,有你的家鄉麼

山西85個縣名來歷

古交市:隋開皇二年置交城縣,唐移治今交城縣城,歷代為交城、陽曲二縣地。1958年設太原市古交工礦區。1988年設立古交市。因原為隋代交城縣故治,因名故交,後訛為古交。

陽曲縣:漢置陽曲縣。據《漢書·地理志》載:“河千里一曲,當其陽。”此城在牧馬河北邊,故名。此說有誤。清道光《陽曲縣志》曰:“陽曲乃汾曲之陽。”

清徐縣: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清源縣,以縣有清源水故名。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併入徐溝縣。1952年清源縣和徐溝縣合併,稱清徐縣,取二縣首字命名。

婁煩縣:婁煩古稱樓煩,本部族名。據《項羽本記》:“漢有善騎射者樓煩。”漢始置樓煩縣,故治在今山西寧武縣境,與今婁煩無關。今婁煩縣本唐樓煩監地,龍紀元年(889年)置樓煩縣。後廢為鎮。1971年復設婁煩縣。據《元和郡縣誌》,婁煩縣,取義古為北狄婁煩王所居。

天鎮縣:秦置延陵縣,西漢置陽原縣,隋置玉泉縣。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天成衛兼鎮虜衛,取二衛首字,因名天鎮衛,雍正三年(1725年)改為天鎮縣,因衛得名。

靈邱縣:西漢置靈邱縣,以趙武靈王葬此,故解放後,邱簡寫為丘。

陽高縣:古稱白登縣,清雍正三年改稱陽高縣。清初並陽和,高山二衛置陽高衛,後改縣。各取首字命名。

左雲縣:明並大同左衛,雲川右衛,置左雲川衛。清置左雲縣。縣因衛得名。“左雲”為左雲川衛的省稱,由大同左衛與雲川衛合併取名。

廣靈縣:在山西省東北邊緣,與河北省接壤。漢置平舒縣,五代後唐設廣陵縣,金代易廣陵為廣靈。

渾源縣:唐代設渾源縣。據《渾源州志》載,以當地渾源川之源得名。

平定縣 :西漢置上艾縣,北魏置石艾縣,唐天寶元年(742年)改名廣陽縣。宋太子興國四年(979年)以太祖徵河東時首克此縣,遂改名平定縣,兼為平定軍治。

盂縣: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原仇縣,因有原仇山故名。大業二年(606年)改名盂縣,因縣城附近四周高,中間低,其狀如盂,故名。又據《左傳·昭公二十八年》“盂丙為盂大夫。”“盂丙”,《漢書·地理志》作“盂丙”。漢盂縣故址在今山西陽曲縣東北大孟鎮。以春秋時為晉大夫盂丙之邑,故以為名。

長子縣:堯封長子丹朱於此,故名“長子”。西漢置長子縣。

平順縣 :明置平順縣。據嘉慶《一統志》,明鎮壓潞城、壺關間青羊山農民暴動後就地置縣,取太平順化。

襄垣縣:古代屬趙國,趙襄子築城於此,故名襄垣。西漢置襄垣縣。

沁源縣:漢置古遠縣,後魏改稱沁源縣,因在沁河之源而得名。

屯留縣:春秋時赤狄邑,謂之留籲。魯宣公十六年(公元前593年)為晉所滅,稱為純留。戰國時稱屯留。屯或為純之訛。西漢置屯留縣。

黎城縣:商時為黎國,隋開皇十八年(698年)置黎城縣。故治在今縣治北十里古縣村。因古黎國故城,故名黎城縣。

潞城市:漢置潞縣,因古潞(一作潞子)國為名。據《水經注》:“(潞)縣故赤翟潞子國也。”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潞城縣,因故治在今潞城東北四十里古城村,故名。1994年設市。

沁縣:西漢置銅鞮縣,屬上黨郡,隋代改屬沁州,後改,五代又屬沁州。金、元為沁州治。明洪武初銅鞮縣廢入沁州。清稱沁州。1911年改為沁縣。縣因州名。

壺關縣:漢置壺關縣。晉末廢縣。北魏太和十三年(489年)於羊腸阪羊頭山之扼置壺關縣。因地形而得名。據《水經注》:“漳水又東北逕壺關縣故城西,又屈逕其城北。故黎國也,有黎亭。縣有壺口關,故曰壺關矣。”

武鄉縣:據《水經注》,武鄉縣,以城瀕武鄉水得名。晉置武鄉縣。

高平市:古稱長平,泫氏縣。北魏改稱高平縣。因四面皆山,中有平地,故名。1993年設市。

陵川縣:漢代為泫氏縣地,北魏為高平縣地,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陵川縣,以縣有陵陽水故名陵川。又據《讀史方輿紀要》:陵川縣“以縣多陵阜而名”。

陽城縣:漢置濩澤縣,因濩澤得名。唐置陽城縣。縣治原為濩澤縣陽陵驛,因以名縣。

沁水縣:西漢置端氏縣,北魏置東永安縣,隋改為沁水縣,因境內沁水得名。

山陰縣:遼置河陰縣,以在桑乾河之陰,水南曰陰,故名。金大定七年(1167年)因與鄭州屬縣同名,改為山陰縣。以縣在復宿山之北故名。

應縣:古稱應州,據《應州續志》載:以境內龍首,雁門二山南北相應,城當其間故名。1912年建縣。

右玉縣:唐天寶年間置靜邊軍於右玉城。遼、金皆為雲中縣地,元為大同縣地。明永樂七年(1409年)治大同右衛,正統十四年(1449年)治玉林衛,稱右玉林衛。清初稱右玉衛,雍正三年置右玉縣。縣名為右玉林衛的省稱,由大同右衛和玉林衛而得名。

懷仁縣:遼置懷仁縣。據《懷仁縣誌》載,遼時“因阿保機與晉王李克用面會東城,取懷想仁人之義,故名”。

代縣:西漢置廣武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避太子諱改廣武縣為雁門縣。唐置代州。代,本古國名。明洪武三年(1373年)改代州為代縣。縣因州名。

神池縣:漢為樓煩縣,北周置神武縣,明代置神池堡,因神池為名。清雍正三年(1725年)設神池縣。據明《文昌祠記》:“寧武北距黃花嶺,皆祟嶺疊嶂,烏道虯盤。踰嶺而下,自巔抵麓十五里,地少平,有水一浤,生於源,去無跡,旱不涸,雨不盈,魚藻不生.名曰神池。”此神池水,實為地下泉水,故冬夏不涸。

五寨縣:嘉靖十六年(1537年)建五寨堡,以堡轄東、西、南、北、中五大牧寨屯牧於此,故名。清雍正三年(1785年)置五寨縣。

五臺縣:漢設慮縣,北魏改驢夷縣,隋改五臺縣。據《元和郡縣誌》,五臺縣,以境東北五臺山得名。

原平市:西漢置原平縣,北魏置石城縣,隋稱平寇縣,又改名崞縣。1960年縣治遷於原平鎮,改為原平縣。縣因地形為原得名。1993年設市。

偏關縣:古稱林湖,五代置偏頭砦,元改偏頭關,清改稱偏關縣。據《天下郡國利病書》:“偏頭關東連丫角山,西通黃河,與套虜僅隔一水,其地東仰西伏,故名。”據《偏關縣誌》,城臨偏頭關,以關名縣。

靜樂縣:隋開皇三年(583年)置岢嵐縣,後改汾源縣。隋大業四年(608年)改為靜樂縣。以邊境靜樂為名。

繁峙縣:北魏僑置繁峙縣於石城縣境,繁峙縣故治在原平縣南板寺村。據《崞縣誌》稱,故治在縣南五十里之繁峙村。板寺即繁峙之訛。據《遷城記》:“繁峙,雁門塞下邑也。城于山麓,群山環而拱之,故曰繁峙。”

寧武縣:唐末置寧武軍,取北魏廣寧、神武二郡尾字為名。清置寧武府,後改寧武縣。

保德縣:唐為嵐州地,金置保德州。據《保德州志》,保德,城瀕黃河,扼山陝往還要衝,取義“民保於城,城保於德”。

定襄縣:西漢置定襄郡,郡治在今內蒙古和林格爾之北,定襄郡下有定襄縣,在今呼和浩特東南。據《史記正義》,按古代諡法,“闢地為襄”,“闢地有德,襄”。把和林格爾一帶名為定襄,表示這個新建制的地區安定了。據嘉慶《一統志》,後漢末由內蒙古呼和浩特和涼城間僑徙今治。唐武德四年(621年)於今治置定襄縣。

河曲縣:金置河曲縣,據《讀史方輿紀要》,縣城西瀕黃河,恰當河之彎曲處,因名河曲。

岢嵐縣:隋大業年間置岢嵐鎮。據《太平寰宇記》,岢嵐縣,因境東北岢嵐山得名。

昔陽縣:據《元和郡縣誌》載,昔陽城一名“夕陽城”。按《爾雅》:“山西曰夕陽,山東曰朝陽。”這樣看來,昔陽原是因為它在太行山之西,所以叫做“夕陽”。東漢置樂平縣,清嘉慶元年(1796年)併入平定州。1912年復置樂平縣。1914年因與江西省樂平縣重名,改名昔陽縣。以昔陽故城為名。

靈石縣:隋開皇十年(590年)置靈石縣,因文帝巡幸,挖河開道獲一石,其色蒼蒼,其聲錚錚,並有“大道永吉”四字,故名靈石縣。

祁縣:春秋時為晉大夫祁奚邑,因而以祁為名,後賈辛為祁大夫。又因附近有古代著名的澤藪昭餘祁,故祁縣別名昭餘。西漢置祁縣。縣以邑名。

左權縣:古稱遼州,辛亥革命後改稱遼縣。1942年日寇“五月掃蕩”時,我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將軍,6月2日在掩護遼縣人民轉移時。不幸犧牲。為了紀念左權將軍,將遼縣正式改名為左權縣。

壽陽縣:據《壽陽縣誌·序》,壽陽縣,以城南臨壽水得名。因水北曰陽、晉置壽陽縣。

介休市:介休因介山而得名。介山即綿山。春秋時,介子推隱居此山,後人嘉美他的行誼,稱綿山為介山。秦因置介休縣。休是美的意思,表示對介子推的景仰。1992年設市。

太谷縣:建縣於商。秦漢稱陽邑,隋朝改太谷縣,以縣西南有太谷,故名(太谷即今之團柏谷,現屬祁縣)。

和順縣:北齊置粱榆縣。隋改和順縣。據《元和郡縣誌》載,和順縣,因縣東北有石勒所築和順城為名。

平遙縣:古稱“平陶”。北魏避太武帝拓跋燾(燾與陶同音)名諱改平陶為平遙縣。

榆社縣:漢為涅氏縣地,晉置武鄉縣,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榆社縣。據《漢書·地理志》太原郡榆次縣吳卓信補註說:“《汲冢周書》:昔烈山氏,帝榆罔之後,其國為榆州。曲沃滅榆州,其社存焉,謂之榆杜。”因縣北榆社故城為名。

文水縣:西漢為大陵縣,王莽改名大寧縣。隋開皇十年(590年)改為文水縣,因縣境有文谷水故名。

中陽縣:戰國時為趙國中陽邑,漢置中陽縣。金改為寧鄉縣。1914年因與湖南省寧鄉縣重名,復改中陽縣。據《孝義縣誌》,中陽縣,以“汾水之陽,是邑中處”得名。

興縣:唐稱合河縣,金置興縣,似取興金朝所置之義。又據《名勝志》:“興縣以近新興郡而名也。”

汾陽市:西漢置茲氏縣,王莽改名茲同。晉置隰城縣。唐改西河縣。明置汾陽縣。據《明史·地理志》,汾陽縣,奉宋金元汾陽軍,汾陽軍取義則因地當汾河之陽。1996年設市。

臨縣:北周置烏突縣,隋開皇元年(981年)改為太和縣。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太和縣為臨泉縣,以縣北之臨泉水故名。又據光緒《山西通志》,臨縣,以縣城東臨湫水(又名臨川河)為名。

方山縣:漢為離石縣地,北齊文宣帝時置良泉縣,故治在今峪口公社南村。隋大業三年(607年)移治方山鎮,遂改名方山縣。據《元和郡縣誌》方山縣。以城在方山之下,故名。

孝義市:三國魏置中陽縣。北魏置永安縣。唐改孝義縣,據《讀史方輿紀要》載,縣名以縣境有孝水和義水得名。一說以邑人鄭興孝行聞名,敕賜縣名曰孝義。1992年設市。

柳林縣:1971年以離石和中陽二縣西部地區設柳林縣,縣治駐柳林鎮,因名。

嵐縣:北魏置岢嵐縣,兼置嵐州。隋開皇中年併入靜樂縣,大業八年(612年)置嵐城縣。明洪武初年改為嵐縣。據《元和郡縣誌》,嵐城縣,因岢嵐山得名。

交口縣:1971年由中陽、靈石兩縣析置交口縣。縣以原交口公社為縣治得名。

交城縣:漢代為晉陽縣西境,北魏屬受陽縣,北齊置牧官於此,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交城縣,以縣城位於汾、孔二水相交處,故名。

石樓縣:漢置土軍縣。北魏改名吐京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名石樓縣。據《元和郡縣誌》,縣因縣東南有石樓山得名。

侯馬市:西漢置絳縣,東漢為絳邑縣。清設巡司。1958年設侯馬市,以原侯馬鎮為名。

汾西縣:西漢置彘縣,東漢為永安縣。北齊置臨汾縣,兼置汾西郡,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臨汾縣為汾西縣。據《元和郡縣誌》,汾西縣,取義城當汾水西岸。

吉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置吉昌縣,五代唐避李國昌諱,改名吉鄉縣。明為吉州。宋置吉鄉軍,元稱吉州。據嘉慶《一統志》,吉州,以城有青山得名。1912年改為吉縣。

霍州市:周初為霍國,據嘉庚《一統志》,以縣東霍山為名。金稱霍州。1912年改為霍縣。1989年設市。

安澤縣:1914年定名安澤縣。據民國《重修岳陽縣志》。初治當今古縣治,以地當安吉嶺和澤泉間得名。

大寧縣:北周武帝保定元年(561年)置大寧縣,取義大吉大寧。

浮山縣:漢為襄陵縣地,北魏置葛城縣,北齊併入禽昌縣。唐武德二年(619年)於今古縣村置浮山縣。據《元和郡縣誌》,以縣西浮山為名。

古縣:1971年由安澤、浮山兩縣析置古縣。古縣,因原古縣鎮為縣治故名。

隰縣:漢置蒲子縣。隋改隰川縣。唐稱隰州。據《太平寰宇記》載:以縣南有龍泉,地溼,因名隰。1912年改為隰縣。

襄汾縣:1954年由襄陵、汾城合併置縣。襄陵以晉襄公陵而得名。汾城系古晉國都,因汾河流經得名。襄汾,取襄陵、汾城二縣首字為名。

翼城縣:東漢為絳邑縣之翼城。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名翼城縣。據《翼城縣誌》,城當翔翱山下,山形如鳥舒翼,以山形為名。

永和縣:隋置永和縣。據《元和郡縣誌》,以縣西北永和關為名。

鄉寧縣:北魏延興四年(474年)置昌寧縣,唐改鄉寧縣。據嘉慶《一統志》,後唐避李國昌諱改昌寧為鄉寧。又據《郡縣釋名》:“鄉寧縣,蓋合呂鄉、昌寧之名為名也。”

曲沃縣:漢為絳縣地,後魏始置曲沃縣。據《讀修曲沃縣志》,因古曲沃城為名,古曲沃得名於境有沃水並縈迴盤旋,是為曲沃命名之由。

洪洞縣:漢置揚縣,東魏初置洪洞鎮。隋置洪洞縣。一說洪洞,洪是大水,洞是疾流,因為此地靠近汾河,形容波濤澎湃。又據《舊唐書·地理志》,取義縣北之洪洞嶺。又據《山西通志》:“縣北五里有洪崖古洞,縣以洞名。”

蒲縣:古稱蒲子國,因唐武帝堯時蒲伊子隱居於此,而名。隋代稱蒲縣。一說,似當以盛產蒲草為名。

聞喜縣:據《漢書·地理志》,漢武帝行至此聞南粵大捷喜,因置聞喜縣。

新絳縣:漢置臨汾縣。明為絳州。1912年改稱新絳縣,以絳縣相對命名。

垣曲縣:戰國時為魏國王垣邑,漢置垣縣。宋改為垣曲縣。據《垣曲縣志》,垣指王屋山,山形如垣(按,垣指黃土高原地形,意為陡峭的山上平地),曲指河曲,縣當黃河九曲之一,因稱垣曲。

河津市:秦置皮氏縣。北魏為龍門縣。宋置河津縣。據《讀史方輿紀要》,河津縣,地當黃河、汾水匯流處,城當濱河要口,因名河津。1994年設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