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古國——絴國,殷西北部的一支“馴羊族”,與商鬥一個世紀

殷商西北部有很多遊牧民族建立的方國,我們熟知的有羌方、羞方、美方等。這些民族擅戰,其勢力往往不是單獨存在的,他們習慣抱團取暖,與周邊民族聯合,一起南下侵擾中原,令商王朝防不勝防。比如虘國篇中講到的“四邦方”,就是羌方、羞方與虘方、轡方組建的一支“合縱”。這裡要說的絴(xiáng)方也是其中一支,對商王朝時叛時服,屬性極不穩定,而且多次與周邊的(上工下口)方合作,對商王朝統治形成了一定危脅。為此殷墟各期卜辭中都有徵伐絴方的記載。絴方的地理位置根據卜辭應該位於殷西或殷西北,與(上工下口)方相鄰。相關銅器有上世紀在殷墟安陽梯家口村西出土的一件晚商絴箙”,應該是商代絴族的器物。箙,本是上古時期一種用竹或獸皮製成的箭壺,進入冷兵器時代後,開始銅製。

殷商古國——絴國,殷西北部的一支“馴羊族”,與商鬥一個世紀

從“絴”的甲骨文來看,絴方跟羌一樣是個牧羊族,“糹”傍可能源於該族習慣拴牧或跟“圈頸馴羊”有關。也有可能源於祭祀或禮儀,《禮記·曲禮》說:“效羊者右牽之”用右手牽羊送人的意思,成語“順手牽羊”就從這裡來。但根據彭邦炯先生《說甲骨文的絴和絴方》的說法,“絴”的甲骨文可能作“牽”。但一般而言,“牽”跟“牛”有關,而非“羊”,當然也不排除絴方本身就是一支牧牛族。並指出牽通堅,其地理位置在今山西繁峙縣一帶,金元時這裡稱堅州,其名字可能來自商代絴族。從甲骨文來看,牛角多為向上翹,羊角多為向下捲曲,“絴”的甲骨文應該是羊,並非牛。縱觀甲骨文,兩字有些相似,象形主部都作“羊或牛”,“頸”部套有圈索,連著一根絲繩,作“牧人牽羊(牛)狀”,意為馴“羊或牛”,兩字可能存在一定淵源。

殷商古國——絴國,殷西北部的一支“馴羊族”,與商鬥一個世紀

絴的甲骨文

殷商古國——絴國,殷西北部的一支“馴羊族”,與商鬥一個世紀

牽的甲骨文

絴方在第一期卜辭中出現時已經臣服商朝,但卜辭中有“王釋絴”的記錄,意思是商王釋放了絴人,應該指戰敗被俘的絴人,或可證明絴方與王室剛剛經歷了一場戰役,絴人最終投降,於是商王釋放了俘虜。卜辭:“癸未卜,囗令絴妣……”,辭缺,從“令絴”來推斷,降服後的絴人已完全聽命於商王的調遣。商王用他來做什麼?無外乎兩種:一種利用戰敗國來抗擊周邊其它敵對勢力,類似於後來的“以夷制夷”;另一種就是在臣服國的領地裡開闢一塊區域,勒定他們為自己勞動,這類勞役者叫“芻”。這裡是後一種,卜辭:“癸巳卜,賓,貞令眾人囗入絴方聖田。”可見絴國有商王的“聖田”,並令絴人去開墾。臣服國要向王室納貢,這是天經地義,卜辭:“絴入五。”這是一條絴人向商王進貢龜板五塊的記錄。“囗寅卜,貞絴囗亡禍。六月。”這是商王貞問絴地有沒有災禍,可見絴方雖已征服,商王還會時刻提防他會否叛變,或會否有其他民族入侵。

殷商古國——絴國,殷西北部的一支“馴羊族”,與商鬥一個世紀

絴方沒有遭到其它勢力的入侵,但可能受到了附近(上工下口)方的唆使,導致再次背叛王室。卜辭中有“(上工下口)方其以絴方”的記載,具體細節沒有說清楚,但隨後絴方就遭遇了商王的征討。卜辭:“丁卯卜,貞:奚絴伯盂,用於丁?”奚,是古代對奴隸的稱呼;丁,即祭丁,在丁日那天的祭祀。這裡將絴伯盂視為奚奴,用以祭祀,可見,商王通過征討活捉了絴伯,並決定將這個叛國之君用以人祭。由於絴方是被迫臣服的,註定好景不長,在第三期卜辭中,絴方與王室仍然處於敵對狀態。卜辭:“今秋叀告伐絴。”商王在秋季時伐絴,並在其它同期卜辭中多有“伐絴”記錄,此次伐絴應該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最後商王伐絴勝利,並再次在絴地闢置“聖田”,派親信去絴地開展督導工作。卜辭:“……貞王令多……絴聖田。”意思是商王令多去(視察)絴地的聖田。據絴族銅器“絴箙”在殷都安陽出土來看,絴族與殷商王室或許保持過一段較為親密的時光。

殷商古國——絴國,殷西北部的一支“馴羊族”,與商鬥一個世紀

(參考)秦出土銅箙

絴方從武丁以來,與王室分分合合,最終在武乙、文丁時期被徹底降服。晚商帝乙、帝辛時已不見任何相關絴方的卜辭,可能已經被商族徹底融合,不再引起王室的關注,其蹤跡已不可追尋。

文/堰風

殷商古國——虘國,遠古時期一支“與虎謀皮”的民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