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上海人“逼瘋”的垃圾分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是怎麼做的?

從上個月開始,相信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上海垃圾分類的消息刷屏了。

小編聯繫了幾個上海的小夥伴,談到垃圾分類這個事,大家都表示瑟瑟發抖,每天早上出門前都要問一下家人/室友:今天又是什麼垃圾?

“今天”內心OS:我做錯了什麼?你們為什麼都罵我是垃圾!

把上海人“逼瘋”的垃圾分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是怎麼做的?


開個玩笑。言歸正傳,關於上海垃圾分類的新聞,6月其實只是一個前奏,7月才是真正的開始。從7月1日開始,上海正式全面實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條例實施以後,如果你在上海的街頭小巷扔錯垃圾的話,是要被罰款的,罰款金額為50元以上200元以下。這個懲罰力度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畢竟現在水果這麼貴,50塊用來買楊梅不好嗎?

如果是單位性質的混裝混運垃圾,則要面臨最高5萬元的罰款。此前上海漕河涇物業就反映,他們在一個園區支路內放置的垃圾臨時堆放點被人大量偷倒垃圾。執法人員接到報案後,經過蹲守調查發現,這是附近一家企業所為。被抓現行後,該企業被處以2萬元人民幣的行政處罰。

所以說,在上海,拎不清垃圾,後果是很嚴重滴~


把上海人“逼瘋”的垃圾分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是怎麼做的?

重罰之下,學習垃圾分類就成了一件非常必要並且緊迫的事。

先來看分類,上海市生活垃圾主要分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溼垃圾和幹垃圾四大類。


把上海人“逼瘋”的垃圾分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是怎麼做的?


大分類一目瞭然,很好分辨,但是具體到每一件“小垃圾”,就很頭疼了。

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公佈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南》中,上百種垃圾的分類圖著實讓人有些眼花繚亂。


把上海人“逼瘋”的垃圾分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是怎麼做的?


別說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就連年輕人看了都覺得眼睛疼,學習垃圾分類的難度一點也不比考試容易。


把上海人“逼瘋”的垃圾分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是怎麼做的?


更讓人慾哭無淚的是,平時我們認為是幹垃圾的東西卻被分類成溼垃圾,比如上圖中溼垃圾一欄的花生殼和雞鴨魚的骨頭就不是幹垃圾,而幹垃圾分類中的溼垃圾袋和過期化妝品卻不屬於溼垃圾。

有人可能會問了,這到底是按什麼標準分類的?有沒有什麼容易記住的分類訣竅?

其實很簡單,從上圖我們也可以看到,有害垃圾是最少的,主要是油漆桶、廢電池、過期藥物和殺蟲劑等,回收垃圾這個也不難,要是實在記不住,平時沒事可以多去廢品回收站轉轉。最難理解的應該就是溼垃圾分類了,但你只要記住,溼垃圾主要看是不是易於粉碎和腐爛,比如花生殼和魚骨頭就比較好粉碎和腐爛,所以它屬於溼垃圾。反過來,像垃圾袋這種很難腐爛的東西即使沾了水也還是幹垃圾。

這裡有一份比較容易踩雷的垃圾分類指南,大家可以mark一下,上海只是第一個“吃螃蟹”的試點城市,但小編相信不久以後,其他城市的小夥伴也能用得上!不是危言聳聽,國家生態環境部已經發話了,到2020年底,46個重點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2025年底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意味著住在省會城市的朋友,下一個很快就到你了。


把上海人“逼瘋”的垃圾分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是怎麼做的?


不知道你們看了以後是什麼感受?我反正是徹底給繞暈了,感覺這還不如網友總結的“給豬試吃”版本的垃圾分類指南好記:


把上海人“逼瘋”的垃圾分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是怎麼做的?


當然了,這只是一個比較詼諧的調侃,學習的時候大家還是參照官方版本來。小豬這麼可愛,大家可不要去殘害它啊~~


把上海人“逼瘋”的垃圾分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是怎麼做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我們每天“生產”最多的垃圾大多是來自廚餘垃圾,瓜果蔬菜雞鴨魚肉吃起來美味,但是收拾垃圾太麻煩了,以前習慣扔掉一個垃圾袋裡,現在不行了,得分類。

對於有些強迫症朋友來說,垃圾分類實在太費時費力了,比如微博上有一位名叫魏澤楷的博主吃完飯後就給垃圾“排排隊”:


把上海人“逼瘋”的垃圾分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是怎麼做的?


把上海人“逼瘋”的垃圾分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是怎麼做的?


(真·強迫症)

emmmmm,看到這裡,也許你會說,那我不做飯總該可以了吧……

自從有了外賣,很多不喜歡做飯的“懶人族”可以說得到了解放,但是上海的朋友請注意,條例規定了,餐飲服務提供者和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筷子、調羹等餐具。所以上海現在的外賣商家都不會配送一次性筷子了,除非你特意備註。

小編只能建議上海的朋友以後出門自帶四個垃圾桶吧~


把上海人“逼瘋”的垃圾分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是怎麼做的?


垃圾分類是好事,但初期免不了會有點難適應,尤其是對於一些上了年紀,生活習慣很難一下子改過來的老人而言,“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需要非常努力。願意學是好事,但要學好的話肯定需要一定的時間。

在這之前,我們不妨可以瞭解一下國外是怎麼處理垃圾分類問題的。

美國

美國作為一座消費大國,生產的垃圾一點也不輸給中國。美國的垃圾分類跟中國差不多,主要分成四類:可回收垃圾、廚房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紐約和其他一些新興的大城市,都設置了自動垃圾分揀系統。有些大型商場還會回收自己的產品,比如costco就會回收塑料瓶、玻璃瓶等垃圾。

當然,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規定,並不是所有地區都有方便快捷的自動分揀系統。

位於美國中部的伊利諾伊州埃文斯頓市,藍色垃圾桶(可回收)成為公共場所和住宅小區的必備,居民只要每月支付8.65美元的費用就可以享受垃圾回收服務:每週五早晨,垃圾回收公司會開著大卡車把埃文斯頓市各個居民樓的可回收垃圾帶走,然後運到芝加哥南部的垃圾回收中心。但是像廢電池這種危險物品和不可回收的生活垃圾,當地的居民則需要自費送到相應的垃圾回收站點。

美國的垃圾分類曾經也是“一鍋端”,但在1976年發生了改變,當時美國國會制定了《資源保護與回收法》,這部法律主要講美國怎麼處理固體和危險廢物,用來解決城市和工業廢物問題。

為此,美國環保局制定了上百個關於固體廢物、危險廢棄物的排放、收集、貯存、 運輸、處理、處置回收利用的規定、規劃和指南等, 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固體廢物管理法規體系。


把上海人“逼瘋”的垃圾分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是怎麼做的?


圖片來源:recyclebycity網站

美國各個州又在聯邦法律的基礎上制定了專屬法律法規,以垃圾回收率靠前的舊金山為例,1989年,舊金山市通過了《綜合廢棄物管理法令》,法令要求各行政區要在2000年以前,實現50%廢棄物通過削減和再循環的方式進行處理,沒有達到要求的區域管理人員將被處以每天一萬美金的行政罰款。

2007年,舊金山居民被嚴厲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到了2009年,舊金山又通過了另一部法律——《垃圾強制分類法》,明文規定居民必須嚴格遵守廢棄物品分類,嚴禁私自翻撿垃圾箱內的可利用物,否則按盜竊罪論處(雖然法律規定是這樣,但實際很少有人被抓,算是給加州的拾荒人員留了一條活路)。

舊金山的垃圾回收問題,從執法人員到普通居民,無一例外都受制於法律法規為環保事業共同努力。

對了,和伊利諾伊州的垃圾桶不一樣的是,舊金山是三色垃圾桶,分別是回收、堆肥、不可回收不可堆肥,垃圾桶如下圖所示:


把上海人“逼瘋”的垃圾分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是怎麼做的?


像舊衣服、電子產品這種不用的東西,舊金山人民一般會選擇捐贈,而不是扔進回收垃圾桶。

加拿大

說完美國,我們再來說說加拿大的垃圾分類。

加拿大的垃圾分類非常嚴格,每一個生活在加拿大的居民都必須遵守垃圾分類規則,如果違反了規定將面臨幾十到幾百加元的罰款,如果屢次犯錯的話還可能被市政府起訴,後果非常嚴重!

多倫多的垃圾桶跟舊金山的很相似,


把上海人“逼瘋”的垃圾分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是怎麼做的?


綠色主要裝廚餘家庭垃圾,藍色裝可回收垃圾,黑色則是不可回收垃圾,有些省還會多出黃色、白色垃圾桶等更細緻的分類。

加拿大市政府會在每年年初下發到各家各戶相關的垃圾分類手冊,手冊內容具體到劃分區域、垃圾類型、大小和重量等。

很多小區還會給居民發放不同顏色的分類垃圾袋,如果你住的地方沒有垃圾桶或者垃圾桶已經很破舊,可以跟政府報備換上新的垃圾桶,可見加拿大政府是非常重視垃圾分類問題的。

加拿大的垃圾分類跟上海垃圾分類一樣,非常仔細,以多倫多的垃圾分類講解圖為例,


把上海人“逼瘋”的垃圾分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是怎麼做的?


我們可以看到,蔬菜、水果、魚肉蛋奶等普通廚餘垃圾都可以扔進綠色垃圾桶,但是冰淇淋、爆米花等食品包裝盒並不能跟隨食物一起扔到垃圾桶,因為這些包裝盒屬於化學物品,不利於製造有機肥料,應當歸類到其他兩種垃圾。

如果是像地毯這樣的大件物品,需要自己卷好並用繩子捆綁好,還要確保安全,沒有危險的釘子或訂書釘,以免傷害到清潔工人。


把上海人“逼瘋”的垃圾分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是怎麼做的?


像廢電池這種比較特殊的其他垃圾,加拿大有專門的回收地點,應該送到“生態站”進行回收處理;對於還有利用價值的舊衣服、舊鞋子則可以考慮捐贈,一般的大型購物中心都會有專門的箱子回收。但是,如果是裝修生產的建築垃圾,需要送往專門的垃圾填埋場處理,建築垃圾是要收費的。

在加拿大扔垃圾,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和區域處理垃圾。垃圾回收日當天,每家每戶都要把垃圾桶擺放到路邊等待清潔工人來清理,但是不能提前一天晚上就把垃圾桶放到路邊,否則也會面臨罰款。網上曾有一則報道,是說溫哥華的一位華人因為沒有按照規定的時間和地點放置垃圾箱,被罰了500加元。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的垃圾桶分為三類: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的生活垃圾和園林垃圾。

和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的垃圾桶有點不一樣,澳大利亞的垃圾桶是用桶蓋顏色來區分,

紅色的裝不可回收的生活垃圾,如:果皮菜葉等,綠色的裝園林垃圾,主要是雜草、樹葉等,黃色的裝可回收垃圾,比如易拉罐、酒瓶等。


把上海人“逼瘋”的垃圾分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是怎麼做的?


桶身顏色雖然都一樣,但分別標記了顯眼的英語說明,所以一般也不會扔錯。

澳大利亞的每個社區都有固定的垃圾回收日,具體的回收時間則是根據政府制定的“垃圾日曆”安排。

以墨爾本為例,除了高層公寓,其他地方的收垃圾時間一般都是一週一次,具體為早上六點到傍晚四點之間。

一般來說,在垃圾回收日前一天,每家每戶都會把原本放在自家庭院裡或院門邊上的垃圾桶挪到路邊上。回收日當天,政府會派專門的垃圾車挨家挨戶收垃圾。垃圾被收走以後,澳大利亞居民需要在24小時內把垃圾桶放回原處,以保持整潔的社區環境。這裡不是加拿大,所以不會擔心提前一天搬運垃圾會被罰款。

澳大利亞對市民亂扔垃圾的行為同樣嚴懲不貸,不過處罰相對加拿大和美國會溫和一些。在澳大利亞,如果發現有人亂扔垃圾,第一次會被貼上警告信,下次再犯的話就要罰款上百澳元了。

和美國、加拿大的垃圾分類有點不一樣,澳大利亞的綠色垃圾桶不是用來裝廚餘生活垃圾,而是用來裝園林垃圾。


把上海人“逼瘋”的垃圾分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是怎麼做的?


綠色垃圾箱主要是用來裝置有機廢物,比如:小樹枝(不能超過10釐米)、雜草、樹葉、花枝等植物,除此以外,還有寵物糞便(但不包括裝糞便的塑料袋)、碎紙片、紙巾等也可以放到綠色垃圾桶。不過,與園藝植物相關的裁剪工具、花盆則不算在內,需要另外進行分類。

澳大利亞非常重視垃圾分類問題,當地的小孩從上幼兒園開始就要跟老師學習垃圾分類,老師們每年還會帶領小朋友參觀垃圾回收站,以便更好地學習垃圾分類,真可謂從娃娃抓起。

由此可知,澳大利亞的環境之所以那麼優美,適宜居住,離不開政府和人民在垃圾分類問題上的重視和共同努力。

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三個國家的垃圾分類來看,都沒有找到幹垃圾和溼垃圾的分類,那麼上海人民的幹、溼分類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小編查了一下資料,終於找到了答案,英國

從家庭、小區到公共場所,英國貫徹實行的都是三級垃圾分類的方法,在家裡,英國人會把垃圾分為幹垃圾和溼垃圾,分開放置,但小區和公共場所是用綠色垃圾桶和灰色垃圾桶區分可回收垃圾和普通垃圾。


把上海人“逼瘋”的垃圾分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是怎麼做的?


上海的垃圾分類雖然還有待完善,但在垃圾分類問題上起了一個好頭,相信以後會越來越好。你更喜歡哪個國家的垃圾分類方法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