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南寧市良慶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紀實

三農 農村 交通 經濟 美術 光明網 2019-02-03
廣西南寧市良慶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紀實

南寧市良慶區壇良小學過去是這樣一幅景象:教學樓破舊,操場坑窪不平;教室裡,僅有的電器就是頂上發黑的燈管;黑板,就是一塊塗了黑漆的木板。現在,這所學校的面貌已是煥然一新:新建了教學樓、新修了操場;實驗室、計算機室、閱覽室都按照標準化的要求建設配備;校園佈局合理,充滿文化氣息,學生們在這樣的環境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壇良小學的變化,是良慶區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一個縮影。良慶區是2005年南寧市成立的一個新城區,建區之初只有一所公辦城市小學,其餘均是薄弱的農村學校,是南寧市六城區中教育底子較薄、基礎較差的城區。針對以上問題,良慶區緊緊抓住自治區政府部門提出的“重點向南,再造一個新南寧”的決策機遇,通過多項得力舉措,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促使城區教育逐漸由基本均衡向有質量的均衡轉變,書寫了城區教育發展的嶄新篇章。

黨委政府統籌推進夯實均衡發展基礎

良慶區主要領導親自抓均衡發展,實行處級領導掛點聯繫受檢學校,結對幫扶,區領導深入學校、教育項目工地現場辦公,為均衡發展開闢“綠色通道”,做到“以教育為重心,精力向教育聚集、項目向教育側重、資金向教育傾斜、人員向教育集結”,城區自上而下形成齊抓共管教育的工作格局,為城區教育均衡、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區政府部門的統籌領導下,良慶區在做好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根據各鎮的經濟發展、人口數量、地理及交通等情況,積極穩妥地進行學校網點佈局,努力縮小城鄉發展差距。近年來,良慶區撤併不足10人的村級小學1所,撤銷教學點1個,將31所學生人數不足50人的村級小學改為教學點,逐步形成契合區情學情的義務教育發展新格局。

在合理撤併學校的同時,良慶區加大教育投入,遷建、新建、改擴建一批中小學,2018年秋季學期已經交付使用的學校有12所,在建3所,新增小學學位15930個、初中學位8850個。此外還積極爭取南寧市一批優質中小學項目落戶良慶。2016—2018年秋季學期,南寧市五象新區第一實驗小學、南寧市五象新區第二實驗小學、南寧市第十四中學初中部五象校區、南寧市第三中學五象校區等一批中小學順利招生,新增小學學位2970個、初中學位5400個。

一方面為學校“擴容增量”,一方面為學校配足配齊各類教學儀器設備。2014—2017年,良慶區教育裝備總投入達15478.69萬元。裝備中小學計算機教室44間、裝機2230臺,實現教師每人一臺電腦;安裝“班班通”設備800多套;採購實驗儀器30多萬件(套),裝備實驗室52個、音體美衛器材室120間、圖書室40間;購置圖書130.15萬冊;配置標準化課桌椅2萬多套。啟動中小學“三通兩平臺”信息化工程,前期資金680萬元已投入使用。目前,良慶區義務教育學校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體育運動場館面積、教學儀器配備、生均圖書冊數、計算機生機比等基本達到自治區要求,全城區中小學辦學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一系列得力舉措,讓良慶區的教育佈局趨於科學合理,學校教學儀器設備配置逐漸完善,為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加強隊伍建設深化學校內涵發展

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重中之重。良慶區注重均衡配置教師資源,嚴格執行教師資格准入制度,按照標準配備教師,2012—2018年共新招聘和引進教師994人,多數安排到農村中小學校任教,有力地縮小了城鄉師資差距。尤其是2018年,良慶區通過“雙選”和公開招聘等方式,妥善解決了南曉初級中學、南寧市第四十四中學和那馬初級中學3所學校配備教師不足和新建學校教師問題,以及農村緊缺薄弱學科教師不足問題。

為了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能,良慶區不斷強化教師培訓。2015—2017年,該區教師培訓經費均達到城區教職工年工資總額2%、中小學公用經費5%的要求。2018年,該區多次舉辦緊缺薄弱學科兼職轉崗小學音樂、美術、計算機教師培訓班,參訓人員達2046人次。同時,該城區通過學區制管理和城鄉教師交流,解決學校學科教師配備不足和部分學校中級以上教師崗位不達標的問題。

為了讓教師安心從教,良慶區全面落實教師待遇,依法保障教師合法權益。一是將那陳鎮西盛小學等22所農村小學列為本城區一類邊遠農村學校,對在這些學校工作的教師每人每月獎勵200元;將大塘鎮百樂小學等4所農村小學列為本城區第二類農村邊遠學校,對在些學校工作的教師每人每月獎勵100元。二是發放鄉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學點教師生活補助,從2014年1月1日起,根據教師工作、生活條件的艱苦程度,按每人每月400元、每人每月350元、每人每月300元標準發放。三是實施教師住房保障安居工程,2009—2016年新建教師週轉房和公租房34棟526套,建築面積24540平方米。此外,該區還在評優評先、職稱評聘等方面向教師隊伍尤其是農村教師傾斜,激勵更多優秀教師願意紮根鄉村教育。

教師樂教了,學生樂學了。良慶區把深化學校內涵發展作為提升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建立健全中小學縱向銜接、學校家庭社會橫向溝通的現代德育體系,進一步規範課程開設,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開足開齊課程,全面做到不擠佔音樂、美術、體育、信息技術和社會實踐等課時,並廣泛開展科技、體藝、讀書和綜合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有個性的發展。

經過幾年的實踐,良慶區的校園足球陽光體育活動和習書法、誦經典嘹囉山歌等藝術特色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2014年12月,國家體育部門授予城區教育部門“全國啦啦操實驗市(區)單位”,授予大聯小學、大沙田小學、五象小學“全國啦啦操實驗學校”; 2015年那馬中學被國家教育部門命名為“全國青少年足球特色學校”,被自治區體育部門、教育部門命名為“廣西體育傳統項目(足球)學校”;2018年2月,南曉鎮中心學校被國家教育部門認定為第二批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傳承學校。

目前,良慶區學生中有國家一級運動員4人、二級運動員6人,全城區基本形成了“校校有特色、班班有活動、人人有特長”的特色辦學格局。

開展教育督導保障特殊群體權益

良慶區的教育督導工作,是該區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一抹亮色。良慶區成立了教育督導委員會,建立了中小學、幼兒園責任督學掛牌督導約談預警問責、教育督導限期整改和督導評估結果公示等制度。按照相應的考核評估指標體系,教育督導部門對全城區每一所學校管理水平和工作實效進行年度工作量化考核,並作為校長和教師評先評優的主要指標。

對學校相關工作存在的問題,良慶區教育督導部門及時反饋,限期整改,促使每一所義務教育學校逐步走上制度化、規範化和科學化管理軌道,有效地提升了城鄉學校的辦學水平。

在教育督導部門的強力督促下,良慶區全力推進教育項目建設,努力解決部分學校教學資源不足的問題。2018年,市區學校新增小學學位2700個,初中新增學位3000個。鄉村學校實現“擴容增量”,如良慶鎮中心學校將於2018年底交付使用,辦學規模從原來的18個班增加到30個班。此外,通過教育督導、強化整改,良慶區解決了許多學校運動場、體育場館面積不足的問題,如那陳鎮中心學校等學校新增體育運動場地已經交付使用,良慶鎮新蘭小學等學校徵地擴建計劃已經落實。

在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路上,良慶區始終堅持關愛特殊群體,堅決不落下一名適齡兒童。該區建立健全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讀機制,近年來通過新建、擴建、改建城區學校,不斷滿足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入學需求。該區規定,凡是申請政府部門安排並符合自治區、南寧市相關文件要求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全部安排到公辦中小學就讀,2018年全城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接收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5952人。

在關愛兒童方面,良慶區建立健全以政府部門為主導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2018年,該區農村留守兒童總人數為701人,這些留守兒童全部納入由城區民政部門牽頭,公安、教育、婦聯、關工委、鎮(街道)等部門組成的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體系中,確保人人都獲得關愛。

良慶區依法保障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的權利,建立了殘疾兒童少年確認、登記和組織入學制度,切實保障殘疾兒童、少年受教育的權利。2014—2017年,全城區三殘兒童、少年入學率均達到87%以上。

為了讓家庭貧困學生獲得更多資助,良慶區建立健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完善工作機制,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2014—2017年,全城區共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44946人次,發放資助經費2486.37萬元。

在一系列關愛政策的保障下,良慶區的小學階段鞏固率保持在99.8%以上,初中階段鞏固率保持在95%以上,2014—2017年全面完成南寧市下達的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目標任務。

教育發展無止境,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永遠在路上。下一步,良慶區將深入貫徹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優先發展教育,發揚成績,查找差距、補齊短板、強化弱項,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讓每一個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為加快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區提供更加強有力的支撐。

(孫芳婷 許生傳 黃 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