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見成效,企業利潤增長兩成多

三農 能源 購房 財經 華聲在線 2017-07-17

華聲在線7月15日訊(記者 彭雅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局至今已一年半,我省改革成效如何?7月14日,省統計局發佈報告《近年來我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效與挑戰》顯示,我省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五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

清退產能集中在鋼鐵和煤炭等行業。2016年我省全面完成清退鋼鐵產能和煤炭產能任務;今年在繼續清退產能基礎上,建立實施產能過剩企業市場化退出機制,1至5月全省煤炭、生鐵、10種有色金屬、水泥同比分別減產27.9%、4.9%、7.8% 1.6%。

去庫存重點在於房地產。截至5月末,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積已連續15個月降低,同比累計減少892.8萬平方米,商品房去化週期降至14.2個月。

去槓桿主要反映在銀行不良貸款率降低和企業經營槓桿下降。2016年末全省銀行業不良貸款率比年初下降0.34個百分點,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今年1至5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52.2%,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

降成本、補短板均有較明顯效果。前5個月,我省規模工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成本為84.1元,低於全國1.52元;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平均稅負率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縣域經濟、非公經濟、開放型經濟和金融服務業“四塊短板”得到不同程度拉長。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我省企業效益提升。1至5月全省規模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兩成多。

報告顯示,目前,我省供給側機構性改革在農業、工業和服務業領域都存在嚴峻挑戰。農產品供給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農業效益不高;高耗能工業行業增加值佔規模工業比重高達31.0%,高新技術規模工業企業總產值增速逐月放緩;服務業成本上漲較快,1至5月全省規模服務企業成本增速高於營業收入1.6個百分點,營業利潤增幅則比年初降低21.4個百分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