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克論領導力

儒家 市場營銷 華為 創業 知行合一守正出奇 知行合一守正出奇 2017-10-13

假期潛心研讀了德魯克關於領導力方面的書籍,包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德魯克管理思想精要》、科恩的《德魯克論領導力》、以及同百同修的五部分分享,收穫頗豐。其中的一些書之前看過,但如今讀來,尤其是針對領導力的專題,別有深意。

我工作的第一步, 是試圖查找德魯克就領導力方面的書籍清單。德魯克一共寫了39部著作,但沒有一部是專題寫領導力的。德魯克基金會的赫塞爾本寫了一本《The Leader of the Future》,大師為其寫了述;他的學生科恩專題寫了一本《德魯克論領導力》,但那時大師已離開人世。帶著心中的疑問,找到了劉瀾為《德魯克論領導力》一書所寫的序言,瞭解到事物背後的原因,但僅僅是原因而已。為什麼在德魯克活著的時候,沒有人直接了當地詢問大師,他為什麼不寫一部關於領導力專題的著作,我著實有點好奇。

德魯克論領導力

如果大師真的是因為希特勒的原故而刻意避開領袖一詞,不寫任何領導力的書籍,因為德語“元首”一詞即中文的領袖,這沒有什麼不可以理解。大師就是大師,讓人尊敬的不僅是他的智慧,還有他的社會責任感,他的道德觀,他的愛國主義普世情懷。借用德魯克的話,我們可以原諒一個領導者的才能不足,但不可以原諒一個人的不正直、不誠實。德魯克是歷史人物,他的思想也必然受歷史的影響,有其局陷性的一面。我們如何站在巨人的肩上,繼承大師的領導力思想,發展大師領導力的思想,是我們的責任。

領導力在本質上,要研究二個範疇,一個是Leader,即領導者;一個是Leadership,即領導者如何發揮領導力。一名卓有成效的領導者,要具備什麼樣的素質與能力?一名卓有成效的領導者,做一些什麼,如何做,讓其具備領導力?特別是,回到企業的環境,一名卓有成效的領導者,要具備什麼樣的素質與能力?要做什麼才具有領導力,下面是我在學習德魯克相關書籍和文獻中摘錄出來,首先學習和了解德魯克大師的領導力思想,然後傳播大師的領導力思想。

領導者面臨的一個永恆的主題,資源永遠是有限的,因此,領導者的首要任務,需要回答,我們的業務是什麼?我們的業務不是什麼?

我們今天,把業務界定當作使命陳述。比如,阿里巴巴的“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即是一種使命的陳述。我個人的使命是,致力於領導力的實踐與思想傳播。使命是能激動人心的,使命是基於外部價值的。這是我學習德魯克思想之後的關於使命的新認識。

要正確回答我們的業務是什麼,就要從客戶的角度去回答。要回答我們的業務是什麼,就要首先回答,我們的客戶是誰?他們在哪裡?他們為什麼購買?他們最看重什麼?他們想購買的真正價值到底是什麼?他們怎樣才能如願以償?這恐怕是企業家最最重要的工作,創業也好,創新也好,首先必須回答的問題。德魯克之問,對中國今天的眾多企業家,有著特別現實的指導意義。

這裡特別值得提醒的是,我們如何定義客戶的價值?我們所看重的價值,未必是客戶看重的價值。在這方面,有太多的企業,犯了太多的錯誤。如何以客戶為中心,而不是以產品或技術為中心,是這一思想的直接應用。記遠要記住德魯克的一個經典比喻:如果醫生努力幫患者省錢,患者是不太可能對醫生表示感激的。在中國,華為的成功,就是一個經典案例。華為如何打敗世界巨頭,從愛立信、諾基亞到摩托羅拉,與華為的核心價值觀與研發思想一切以客戶為中心,是分不開的。產品技術性能指標並非越先進越好,而是越有客戶價值越好。研究客戶,尊重客戶,細分客戶,是國企轉型變革的一個重要出發點。

何時思考什麼是我們的業務?和什麼人一起思考什麼是我們的業務?這是企業高管團隊的首要工作。不要等到病入膏肓的時候,才去找醫生; 企業不要等到有危機的時候,才去思考這一問題。

關於業務選擇與定位,領導者必須回答的三個問題是,現在的業務是什麼?未來的業務是什麼?未來的業務應該是什麼?這三個問題,顯然是一種戰略思考方式,站在今天看未來,前瞻未來,擁抱未來,同時思考願景、使命和價值觀。企業家的眼界由此打開,胸懷和格局由此呈現。

企業業務選擇的一箇中心、二個基本點:一箇中心是以創造客戶為中心;二個基本點(基本職能)是營銷和創新。

如果對成功的企業和失敗的企業進行研究,我們發現,組織今天的成功,是多年前就典定的,甚至是由早已離去的領導者典定的。不重視企業戰略,不重視戰略思想,今天的成功,如果短視,將變得不那麼有意義。

組織未來的狀況,取決於現任領導人。現任領導人從何而來?如何培養?如何培養更多的企業領導人?如何平衡企業利潤與領導人才的培養?領導者與管理者的區別在哪裡?領導者應該更重視培養領導者嗎?所有這些問題,既具有理論意義,也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德魯克關於戰略有如下重要觀點:

戰略規劃是一項持續不斷的過程

戰略規劃是一項風險決策

戰略規劃是對未來的一種預判,因此需要領導者的遠見卓識

戰略規劃是一個系統工程

戰略規劃需要不斷反饋,以進行糾偏。

德魯克特別贊嘗艾生豪威爾說的一句話:Plan is nothing, Planning is everything.

沒有什麼是嚴格按計劃進行的,但計劃的意義,會幫助我們重新規劃,即replan, 確保組織有序發展。不用害怕計劃趕不上變化;計劃趕不上變化是正常的、客觀世界的規律;正因為計劃趕不上變化,所以才需要計劃。如果沒有計劃,我們又怎麼衡量變化、知道變化呢?

計劃只是成功的一半。計劃之後,還要做什麼?一個現實主義的領導者永遠不能忘記,資源是有限的,如何確保資源的最佳配置,獲得效用的最大化,是計劃執行的要義。

我們對未來的預測的錯誤率高達70%~100%. 沒有人能夠準確地預測未來,沒有人能預測到911事件,也沒有人能預測到IT互聯網對今天世界的影響。如何應對VUCA的世界,是領導者的一個重大課題,是領導者必須回答的一個巨大挑戰。

如何應對不確定性的未來做計劃?德魯克的思想閃現出了光芒。

德魯克建議了二步走的策略。首先,摒棄過去,有計劃地放棄;其次,我們應該採取哪些新措施、新舉措。第一,做假設推論:如果還沒有投入行動,投入資源,如果事情重新再來一次,我們還會做這件事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我們就要考慮放棄了,並且有計劃地放棄。

德魯克有一句名言:你無法預測未來,但你可以創造未來。德魯克反對根據概率預測未來,認為那是錯誤的;德魯克的觀點是,要問正確的問題,不要問錯問題,即現在發生的事情,哪些將會影響未來,而不是,現在發生的問題,在將來發生的概率是多少?由此,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一句話,提出錯誤的問題,比給出錯誤的答案還要可怕。

對未來的業務進行預測的三種方法:1)假設基準法;2)德菲爾法;3)如果……怎麼辦?

德魯克並不認同BCG Matrix 和GE矩陣,認為它們太過公式化,太過教條化。不是很多人,象德魯克這樣去思考問題。

關於戰略執行:領導做對的事情,管理把事情做對。做正確的事是指結果,把事情做好是指效率。如果領導者二者只能選擇其一,以確定工作重點,那就選結果。日本的TQM全面質理管理,包括戴明的質量思想,其結論正好相反。他們認為,如果過程好,結果自然會好。德魯克對此持有不同的看法。

戰略如何執行與落地?需要回答的問題是,戰略如何轉化為目標;目標如何轉化為計劃;計劃如何轉化為行動,德魯克認為行動需要控制,行動的背後是指揮,是檢查,是反饋和報告;行動如何轉化為結果,德魯克認為要有過程測量指標和結果測量指標,要對指標的達成進行跟蹤和檢查、獎懲。總之,測量指標是獎懲的依據;結果如何進一步改進和提高,德魯克強調要做事後的經驗教訓總結,要不斷學習和提高。

如何制定德魯克式戰略(企業戰略必須回答的四個方面的問題),科恩博士總結的戰略10項原則如下:

德魯克論領導力

關於執行計劃,德魯克認為領導者的職責是進行過程控制。控制有三大特徵,1)可能既不客觀,也不公正; 2)需要關注結果;3)必須考慮到種可測和不可測的現象控制中,德魯克特別強調了定期審查的重要性。

一名卓有成效的領導者,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素質與能力?德魯克最看重的是道德規範和個人誠信。德魯克認為道德和個人誠信是構建是構建領導力的必要條件,是領導力的基石。他堅持要有合乎道德規範的商業行為,企業必須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同時,德魯克也認為,還有一些社會責任,是企業所不應該承擔的。如果承擔了,也是不合乎商業道德規範的。

德魯克提出了利益道德觀,審慎的道德觀,和儒家的相互依存的道德觀。他推崇儒家的道德觀。

德魯克關於領導人的個人道德觀:1)首先,不要造成傷害;2)鏡子測試。

德魯克推崇軍隊的領導人培養方式。在西點軍校,榮譽比成功重要;在決鬥士的眼裡,榮譽比生死重要。

德魯克指出,下屬可以原諒領導者很多事情,但唯有不誠信是不可原諒的;堅持誠信可能要付出代價,但這是值得的;領導者要忠於自己、忠於自己的價值觀和原則。

德魯克認為,管理是領導者的職業活動;而領導則肩負著組織與社會的特珠使命,肩負著“使命的召煥”。

科恩在研究德魯克的基礎上,總結了領導者的七宗罪:

1)傲慢之罪

2)色慾之罪

3)貪婪之罪

4)懶惰之罪

5)憤怒之罪

6)嫉妒之罪

7)貪食之罪

德魯克論領導力

德魯克堅持一個觀點,企業要使命至上。無論何時,組織的首要職責是實現使命。

德魯克認為,領導力培訓,事實上,任何培訓,不是學習新知識,而是如何更好地運用已有的知識。

軍隊在整個職業生涯中,都會有比武,企業的董事會成員,也要接受領導力培訓。領導力培訓,永遠不會過時,是一個永恆的主題。軍隊的領導力訓練,都是通過實戰訓練,而不是課堂。軍

隊從不開除任何人。

德魯克對彼德原理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在用人方面,彼德原理,到底是害人,還是發展人?這個課題值得進一步研究。“入流理論”,能力與工作相匹配,更有效?

如何掊養新任領導者要扮演的四個角色:

1)做一名導師,悉心指導

2)做一名教師,傳授知識和技能

3)做一名評判員,評判進展情況

4)做一名鼓勵者(啦啦隊長),鞭策和激勵

德魯克喜歡色諾芬的故事,認為他是迄今為止最好的領導力教材。部隊中的領導,戰爭中的英雄,他們是如何實施領導的,值得企業學習。

在軍隊中,領導者如何以身作則?領導者如何樹立榜樣?領導者如何激勵下屬?在部隊中,真正的領導,總是把士兵的利益置於首位,優先考慮士兵的利益。當領導比你更關心你的利益,你不就會追隨嗎?軍隊的領導力模式,值得所有組織學習。向軍隊學習領導力,向軍隊學習執行力。

戰爭是所有領導環境中最惡劣的一種。德魯克堅持,你不能管理,但必須領導。人不能被管理,但必須被領導。大多數的情況,軍隊中的領導,並非簡單地發號施令,他們激勵戰士出生入死,衝峰陷陣,很有一套。

領導者獲得成功的八大法則,這是英雄的素質,是領導力的八條普遍法則:

1)保持絕對誠信

2)通曉業務(業務標杆或榜樣)

3)公佈期望(明確期望)

4)展現非比尋常的承諾(對有價值的使命的承諾,在困難時的堅持)

5)爭取積極的結果

6)關照下屬

7)責任重於個人利益

8)身先士卒(對戰爭的研究表明,失敗戰爭的一個共同的特點,死的將軍不夠多)

戰略領導力,是高層領導者的核心能力要求,大多數領導者還是戰術領導者。當從較低的職級提拔上來,領導者如何從戰術到戰略?如何承擔更大的責任?

關於授權,要告訴下屬去做什麼,而不要告訴下屬如何去做。

德魯克認為,在Y理論下,工作的重點不再是服從領導,而是一切以績效為標準;達成績效為目標遠比服從領導來得更容易。

一般績效和傑出績效之間的區別,就象業餘鍛鍊者和世界冠軍一樣;就象家庭表現和好萊塢的明星表演。

如何從戰術領導到戰略領導?基於員工雄心壯志的變革型領導,是戰略型領導;基於權力的交易型領導,是戰術型領導。魅力是一種個人吸引力,能夠強烈吸引眾人的追隨,激發大眾的忠誠和熱情。領導者需要有魅力,但不能僅靠魅力去領導。領導者還需要戰略,領導者更需要正確的價值觀。

魅力型領導,一要了解下屬;二要讓下屬確信組織的使命。

領導力是一項營銷工作,是一項有道德的銷售。如果營銷工作做得好,就不需要推銷了。

士兵們最希望看到的領導力素質,是能力,是打勝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