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這一站的山場主人,我們來到星村。

在之前聊鬥茶賽的時候說過,武夷巖茶兩個分量最重的鬥茶賽一個在天心村,一個就在星村。這是我們山場主人系列的話題第一次涉足星村,什麼原因,我們慢慢說來。

別看名字裡有個村字,實際上星村是個鎮。星村的範圍很大,從九曲溪畔一直上朔直到到桐木關都是屬於星村的茶山範圍,自古就是武夷山產茶的第一重鎮,有茶不到星村不香之說。


"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這一站的山場主人,我們來到星村。

在之前聊鬥茶賽的時候說過,武夷巖茶兩個分量最重的鬥茶賽一個在天心村,一個就在星村。這是我們山場主人系列的話題第一次涉足星村,什麼原因,我們慢慢說來。

別看名字裡有個村字,實際上星村是個鎮。星村的範圍很大,從九曲溪畔一直上朔直到到桐木關都是屬於星村的茶山範圍,自古就是武夷山產茶的第一重鎮,有茶不到星村不香之說。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百年前的星村古茶市


在武夷山市政府所刻銘文《萬里茶道記》中提到“武夷之民,居山業茶。茶之外鬻,始於明,盛於清。昔星村、下梅、赤石皆為茶市”。九曲溪畔著有一座建於康熙年間的“天上宮”,這裡供奉就是保佑水路平安的海神媽祖。

這也是當年星村水運繁華的一個見證者。


"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這一站的山場主人,我們來到星村。

在之前聊鬥茶賽的時候說過,武夷巖茶兩個分量最重的鬥茶賽一個在天心村,一個就在星村。這是我們山場主人系列的話題第一次涉足星村,什麼原因,我們慢慢說來。

別看名字裡有個村字,實際上星村是個鎮。星村的範圍很大,從九曲溪畔一直上朔直到到桐木關都是屬於星村的茶山範圍,自古就是武夷山產茶的第一重鎮,有茶不到星村不香之說。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百年前的星村古茶市


在武夷山市政府所刻銘文《萬里茶道記》中提到“武夷之民,居山業茶。茶之外鬻,始於明,盛於清。昔星村、下梅、赤石皆為茶市”。九曲溪畔著有一座建於康熙年間的“天上宮”,這裡供奉就是保佑水路平安的海神媽祖。

這也是當年星村水運繁華的一個見證者。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這幾年星村的地位略顯尷尬,在巖茶圈子裡,似乎坐擁三坑兩澗的天心村風頭更盛一些,在武夷山的旅遊圈子裡,除了竹排的起點星村也沒有什麼特別拿的出手的項目。

曾經的繁華和眼下的尷尬,讓我認識的很多星村的茶人,就憋著一股勁,一股不服氣的勁。這點我們在周文慧身上感受十分強烈。


"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這一站的山場主人,我們來到星村。

在之前聊鬥茶賽的時候說過,武夷巖茶兩個分量最重的鬥茶賽一個在天心村,一個就在星村。這是我們山場主人系列的話題第一次涉足星村,什麼原因,我們慢慢說來。

別看名字裡有個村字,實際上星村是個鎮。星村的範圍很大,從九曲溪畔一直上朔直到到桐木關都是屬於星村的茶山範圍,自古就是武夷山產茶的第一重鎮,有茶不到星村不香之說。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百年前的星村古茶市


在武夷山市政府所刻銘文《萬里茶道記》中提到“武夷之民,居山業茶。茶之外鬻,始於明,盛於清。昔星村、下梅、赤石皆為茶市”。九曲溪畔著有一座建於康熙年間的“天上宮”,這裡供奉就是保佑水路平安的海神媽祖。

這也是當年星村水運繁華的一個見證者。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這幾年星村的地位略顯尷尬,在巖茶圈子裡,似乎坐擁三坑兩澗的天心村風頭更盛一些,在武夷山的旅遊圈子裡,除了竹排的起點星村也沒有什麼特別拿的出手的項目。

曾經的繁華和眼下的尷尬,讓我認識的很多星村的茶人,就憋著一股勁,一股不服氣的勁。這點我們在周文慧身上感受十分強烈。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溪茗巖·周文慧


周文慧見我們的第一面就說:“你們報道天心村太多了,其實武夷山還有很多的好山場,我們家的馬枕峰不僅是肉桂的發源地,而且在我們手上生態保護的非常好,現在我爬上去的感覺還和小時候是一樣的。幾個茶都非常有特點,做出來的茶絕對差不了。”

所以就有了我們這山場主人專題頭一次的星村專題。


No.1 好茶,好的底氣在哪裡?


這幾年我們一直都在巖茶圈子裡打轉,而巖茶圈子自的訴求,也像一隻貓在玩自己的尾巴,一直在轉圈,不管如何使勁,命題的範疇都在圈裡。來來回回也就是山場、工藝、樹齡、品種幾個話題。


"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這一站的山場主人,我們來到星村。

在之前聊鬥茶賽的時候說過,武夷巖茶兩個分量最重的鬥茶賽一個在天心村,一個就在星村。這是我們山場主人系列的話題第一次涉足星村,什麼原因,我們慢慢說來。

別看名字裡有個村字,實際上星村是個鎮。星村的範圍很大,從九曲溪畔一直上朔直到到桐木關都是屬於星村的茶山範圍,自古就是武夷山產茶的第一重鎮,有茶不到星村不香之說。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百年前的星村古茶市


在武夷山市政府所刻銘文《萬里茶道記》中提到“武夷之民,居山業茶。茶之外鬻,始於明,盛於清。昔星村、下梅、赤石皆為茶市”。九曲溪畔著有一座建於康熙年間的“天上宮”,這裡供奉就是保佑水路平安的海神媽祖。

這也是當年星村水運繁華的一個見證者。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這幾年星村的地位略顯尷尬,在巖茶圈子裡,似乎坐擁三坑兩澗的天心村風頭更盛一些,在武夷山的旅遊圈子裡,除了竹排的起點星村也沒有什麼特別拿的出手的項目。

曾經的繁華和眼下的尷尬,讓我認識的很多星村的茶人,就憋著一股勁,一股不服氣的勁。這點我們在周文慧身上感受十分強烈。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溪茗巖·周文慧


周文慧見我們的第一面就說:“你們報道天心村太多了,其實武夷山還有很多的好山場,我們家的馬枕峰不僅是肉桂的發源地,而且在我們手上生態保護的非常好,現在我爬上去的感覺還和小時候是一樣的。幾個茶都非常有特點,做出來的茶絕對差不了。”

所以就有了我們這山場主人專題頭一次的星村專題。


No.1 好茶,好的底氣在哪裡?


這幾年我們一直都在巖茶圈子裡打轉,而巖茶圈子自的訴求,也像一隻貓在玩自己的尾巴,一直在轉圈,不管如何使勁,命題的範疇都在圈裡。來來回回也就是山場、工藝、樹齡、品種幾個話題。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就是在這個不大的圈子裡,巖茶卻又能把自己組合出千姿百態的好玩來,對我來說這可能也是巖茶在我心裡比其他茶類高出一級的地方。

周文慧的底氣首先就來自於家傳的工藝和家教的歷練。


"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這一站的山場主人,我們來到星村。

在之前聊鬥茶賽的時候說過,武夷巖茶兩個分量最重的鬥茶賽一個在天心村,一個就在星村。這是我們山場主人系列的話題第一次涉足星村,什麼原因,我們慢慢說來。

別看名字裡有個村字,實際上星村是個鎮。星村的範圍很大,從九曲溪畔一直上朔直到到桐木關都是屬於星村的茶山範圍,自古就是武夷山產茶的第一重鎮,有茶不到星村不香之說。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百年前的星村古茶市


在武夷山市政府所刻銘文《萬里茶道記》中提到“武夷之民,居山業茶。茶之外鬻,始於明,盛於清。昔星村、下梅、赤石皆為茶市”。九曲溪畔著有一座建於康熙年間的“天上宮”,這裡供奉就是保佑水路平安的海神媽祖。

這也是當年星村水運繁華的一個見證者。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這幾年星村的地位略顯尷尬,在巖茶圈子裡,似乎坐擁三坑兩澗的天心村風頭更盛一些,在武夷山的旅遊圈子裡,除了竹排的起點星村也沒有什麼特別拿的出手的項目。

曾經的繁華和眼下的尷尬,讓我認識的很多星村的茶人,就憋著一股勁,一股不服氣的勁。這點我們在周文慧身上感受十分強烈。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溪茗巖·周文慧


周文慧見我們的第一面就說:“你們報道天心村太多了,其實武夷山還有很多的好山場,我們家的馬枕峰不僅是肉桂的發源地,而且在我們手上生態保護的非常好,現在我爬上去的感覺還和小時候是一樣的。幾個茶都非常有特點,做出來的茶絕對差不了。”

所以就有了我們這山場主人專題頭一次的星村專題。


No.1 好茶,好的底氣在哪裡?


這幾年我們一直都在巖茶圈子裡打轉,而巖茶圈子自的訴求,也像一隻貓在玩自己的尾巴,一直在轉圈,不管如何使勁,命題的範疇都在圈裡。來來回回也就是山場、工藝、樹齡、品種幾個話題。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就是在這個不大的圈子裡,巖茶卻又能把自己組合出千姿百態的好玩來,對我來說這可能也是巖茶在我心裡比其他茶類高出一級的地方。

周文慧的底氣首先就來自於家傳的工藝和家教的歷練。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周家做茶的歷史源自於周文慧外婆,外婆姓肖,是當時星村三大家族之一肖家的大小姐,當年妥妥的地主家的孩子。

但周文慧說她對茶最初的記憶並不美好,基本上就是一個餓字,去山上採茶,山高路遠,帶著的午飯還沒到山頂就吃完了,做茶熬夜就更餓了。


"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這一站的山場主人,我們來到星村。

在之前聊鬥茶賽的時候說過,武夷巖茶兩個分量最重的鬥茶賽一個在天心村,一個就在星村。這是我們山場主人系列的話題第一次涉足星村,什麼原因,我們慢慢說來。

別看名字裡有個村字,實際上星村是個鎮。星村的範圍很大,從九曲溪畔一直上朔直到到桐木關都是屬於星村的茶山範圍,自古就是武夷山產茶的第一重鎮,有茶不到星村不香之說。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百年前的星村古茶市


在武夷山市政府所刻銘文《萬里茶道記》中提到“武夷之民,居山業茶。茶之外鬻,始於明,盛於清。昔星村、下梅、赤石皆為茶市”。九曲溪畔著有一座建於康熙年間的“天上宮”,這裡供奉就是保佑水路平安的海神媽祖。

這也是當年星村水運繁華的一個見證者。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這幾年星村的地位略顯尷尬,在巖茶圈子裡,似乎坐擁三坑兩澗的天心村風頭更盛一些,在武夷山的旅遊圈子裡,除了竹排的起點星村也沒有什麼特別拿的出手的項目。

曾經的繁華和眼下的尷尬,讓我認識的很多星村的茶人,就憋著一股勁,一股不服氣的勁。這點我們在周文慧身上感受十分強烈。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溪茗巖·周文慧


周文慧見我們的第一面就說:“你們報道天心村太多了,其實武夷山還有很多的好山場,我們家的馬枕峰不僅是肉桂的發源地,而且在我們手上生態保護的非常好,現在我爬上去的感覺還和小時候是一樣的。幾個茶都非常有特點,做出來的茶絕對差不了。”

所以就有了我們這山場主人專題頭一次的星村專題。


No.1 好茶,好的底氣在哪裡?


這幾年我們一直都在巖茶圈子裡打轉,而巖茶圈子自的訴求,也像一隻貓在玩自己的尾巴,一直在轉圈,不管如何使勁,命題的範疇都在圈裡。來來回回也就是山場、工藝、樹齡、品種幾個話題。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就是在這個不大的圈子裡,巖茶卻又能把自己組合出千姿百態的好玩來,對我來說這可能也是巖茶在我心裡比其他茶類高出一級的地方。

周文慧的底氣首先就來自於家傳的工藝和家教的歷練。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周家做茶的歷史源自於周文慧外婆,外婆姓肖,是當時星村三大家族之一肖家的大小姐,當年妥妥的地主家的孩子。

但周文慧說她對茶最初的記憶並不美好,基本上就是一個餓字,去山上採茶,山高路遠,帶著的午飯還沒到山頂就吃完了,做茶熬夜就更餓了。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所以在成年後,周文慧過了一段脫離茶的日子,在外地做起了服裝生意,這段日子的抽離鍛鍊了周文慧管理企業的能力,也讓她在迴歸茶行業之後很快就打出了自己的興趣,自己的天地。

這樣的抽離和迴歸也在他們的下一代上覆盤,周文慧的外甥王星海是她的得力助手,現在主要負責在外地幫忙開拓市場,而周文慧一樣的是,王星海也抽離過茶行業,曾經從事過10年的廣告行業,這讓他在推介起自家的茶山的時候顯得滔滔不絕。


"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這一站的山場主人,我們來到星村。

在之前聊鬥茶賽的時候說過,武夷巖茶兩個分量最重的鬥茶賽一個在天心村,一個就在星村。這是我們山場主人系列的話題第一次涉足星村,什麼原因,我們慢慢說來。

別看名字裡有個村字,實際上星村是個鎮。星村的範圍很大,從九曲溪畔一直上朔直到到桐木關都是屬於星村的茶山範圍,自古就是武夷山產茶的第一重鎮,有茶不到星村不香之說。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百年前的星村古茶市


在武夷山市政府所刻銘文《萬里茶道記》中提到“武夷之民,居山業茶。茶之外鬻,始於明,盛於清。昔星村、下梅、赤石皆為茶市”。九曲溪畔著有一座建於康熙年間的“天上宮”,這裡供奉就是保佑水路平安的海神媽祖。

這也是當年星村水運繁華的一個見證者。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這幾年星村的地位略顯尷尬,在巖茶圈子裡,似乎坐擁三坑兩澗的天心村風頭更盛一些,在武夷山的旅遊圈子裡,除了竹排的起點星村也沒有什麼特別拿的出手的項目。

曾經的繁華和眼下的尷尬,讓我認識的很多星村的茶人,就憋著一股勁,一股不服氣的勁。這點我們在周文慧身上感受十分強烈。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溪茗巖·周文慧


周文慧見我們的第一面就說:“你們報道天心村太多了,其實武夷山還有很多的好山場,我們家的馬枕峰不僅是肉桂的發源地,而且在我們手上生態保護的非常好,現在我爬上去的感覺還和小時候是一樣的。幾個茶都非常有特點,做出來的茶絕對差不了。”

所以就有了我們這山場主人專題頭一次的星村專題。


No.1 好茶,好的底氣在哪裡?


這幾年我們一直都在巖茶圈子裡打轉,而巖茶圈子自的訴求,也像一隻貓在玩自己的尾巴,一直在轉圈,不管如何使勁,命題的範疇都在圈裡。來來回回也就是山場、工藝、樹齡、品種幾個話題。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就是在這個不大的圈子裡,巖茶卻又能把自己組合出千姿百態的好玩來,對我來說這可能也是巖茶在我心裡比其他茶類高出一級的地方。

周文慧的底氣首先就來自於家傳的工藝和家教的歷練。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周家做茶的歷史源自於周文慧外婆,外婆姓肖,是當時星村三大家族之一肖家的大小姐,當年妥妥的地主家的孩子。

但周文慧說她對茶最初的記憶並不美好,基本上就是一個餓字,去山上採茶,山高路遠,帶著的午飯還沒到山頂就吃完了,做茶熬夜就更餓了。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所以在成年後,周文慧過了一段脫離茶的日子,在外地做起了服裝生意,這段日子的抽離鍛鍊了周文慧管理企業的能力,也讓她在迴歸茶行業之後很快就打出了自己的興趣,自己的天地。

這樣的抽離和迴歸也在他們的下一代上覆盤,周文慧的外甥王星海是她的得力助手,現在主要負責在外地幫忙開拓市場,而周文慧一樣的是,王星海也抽離過茶行業,曾經從事過10年的廣告行業,這讓他在推介起自家的茶山的時候顯得滔滔不絕。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王星海


我讓周文慧和王星海推薦一個最能代表他們家特色的當家茶山,這兩代茶人不約而同的推介了馬枕峰這個山場原本就是周文慧祖輩留下的山場,兜兜轉轉多年,分產到戶的時候又分到了周家,這讓周文慧對於馬枕峰一直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而對於王星海而言,推介馬枕峰的理由就簡單多了,就是茶好!

而Y老師我對於馬枕峰也是非常好奇的,這個好奇來自於他是武夷山當紅小生肉桂的發源地,《武夷茶經》和羅盛財老師的《武夷巖茶名叢錄》中都記載了肉桂原產於馬枕峰;陳德華老師也曾在《武夷肉桂》一文中提到,他曾經兩上馬枕峰尋找肉桂的母樹。


"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這一站的山場主人,我們來到星村。

在之前聊鬥茶賽的時候說過,武夷巖茶兩個分量最重的鬥茶賽一個在天心村,一個就在星村。這是我們山場主人系列的話題第一次涉足星村,什麼原因,我們慢慢說來。

別看名字裡有個村字,實際上星村是個鎮。星村的範圍很大,從九曲溪畔一直上朔直到到桐木關都是屬於星村的茶山範圍,自古就是武夷山產茶的第一重鎮,有茶不到星村不香之說。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百年前的星村古茶市


在武夷山市政府所刻銘文《萬里茶道記》中提到“武夷之民,居山業茶。茶之外鬻,始於明,盛於清。昔星村、下梅、赤石皆為茶市”。九曲溪畔著有一座建於康熙年間的“天上宮”,這裡供奉就是保佑水路平安的海神媽祖。

這也是當年星村水運繁華的一個見證者。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這幾年星村的地位略顯尷尬,在巖茶圈子裡,似乎坐擁三坑兩澗的天心村風頭更盛一些,在武夷山的旅遊圈子裡,除了竹排的起點星村也沒有什麼特別拿的出手的項目。

曾經的繁華和眼下的尷尬,讓我認識的很多星村的茶人,就憋著一股勁,一股不服氣的勁。這點我們在周文慧身上感受十分強烈。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溪茗巖·周文慧


周文慧見我們的第一面就說:“你們報道天心村太多了,其實武夷山還有很多的好山場,我們家的馬枕峰不僅是肉桂的發源地,而且在我們手上生態保護的非常好,現在我爬上去的感覺還和小時候是一樣的。幾個茶都非常有特點,做出來的茶絕對差不了。”

所以就有了我們這山場主人專題頭一次的星村專題。


No.1 好茶,好的底氣在哪裡?


這幾年我們一直都在巖茶圈子裡打轉,而巖茶圈子自的訴求,也像一隻貓在玩自己的尾巴,一直在轉圈,不管如何使勁,命題的範疇都在圈裡。來來回回也就是山場、工藝、樹齡、品種幾個話題。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就是在這個不大的圈子裡,巖茶卻又能把自己組合出千姿百態的好玩來,對我來說這可能也是巖茶在我心裡比其他茶類高出一級的地方。

周文慧的底氣首先就來自於家傳的工藝和家教的歷練。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周家做茶的歷史源自於周文慧外婆,外婆姓肖,是當時星村三大家族之一肖家的大小姐,當年妥妥的地主家的孩子。

但周文慧說她對茶最初的記憶並不美好,基本上就是一個餓字,去山上採茶,山高路遠,帶著的午飯還沒到山頂就吃完了,做茶熬夜就更餓了。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所以在成年後,周文慧過了一段脫離茶的日子,在外地做起了服裝生意,這段日子的抽離鍛鍊了周文慧管理企業的能力,也讓她在迴歸茶行業之後很快就打出了自己的興趣,自己的天地。

這樣的抽離和迴歸也在他們的下一代上覆盤,周文慧的外甥王星海是她的得力助手,現在主要負責在外地幫忙開拓市場,而周文慧一樣的是,王星海也抽離過茶行業,曾經從事過10年的廣告行業,這讓他在推介起自家的茶山的時候顯得滔滔不絕。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王星海


我讓周文慧和王星海推薦一個最能代表他們家特色的當家茶山,這兩代茶人不約而同的推介了馬枕峰這個山場原本就是周文慧祖輩留下的山場,兜兜轉轉多年,分產到戶的時候又分到了周家,這讓周文慧對於馬枕峰一直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而對於王星海而言,推介馬枕峰的理由就簡單多了,就是茶好!

而Y老師我對於馬枕峰也是非常好奇的,這個好奇來自於他是武夷山當紅小生肉桂的發源地,《武夷茶經》和羅盛財老師的《武夷巖茶名叢錄》中都記載了肉桂原產於馬枕峰;陳德華老師也曾在《武夷肉桂》一文中提到,他曾經兩上馬枕峰尋找肉桂的母樹。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而我們山場主人的星村第一站也就從馬枕峰開始。


No.2 在肉桂發源地發現了一片百年老叢


馬枕峰位於景區南部,海拔560米在景區算是第二高峰,僅次於三仰峰。從衛星圖上看,馬枕峰像是樹立在景區南大門的一道屏風。


"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這一站的山場主人,我們來到星村。

在之前聊鬥茶賽的時候說過,武夷巖茶兩個分量最重的鬥茶賽一個在天心村,一個就在星村。這是我們山場主人系列的話題第一次涉足星村,什麼原因,我們慢慢說來。

別看名字裡有個村字,實際上星村是個鎮。星村的範圍很大,從九曲溪畔一直上朔直到到桐木關都是屬於星村的茶山範圍,自古就是武夷山產茶的第一重鎮,有茶不到星村不香之說。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百年前的星村古茶市


在武夷山市政府所刻銘文《萬里茶道記》中提到“武夷之民,居山業茶。茶之外鬻,始於明,盛於清。昔星村、下梅、赤石皆為茶市”。九曲溪畔著有一座建於康熙年間的“天上宮”,這裡供奉就是保佑水路平安的海神媽祖。

這也是當年星村水運繁華的一個見證者。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這幾年星村的地位略顯尷尬,在巖茶圈子裡,似乎坐擁三坑兩澗的天心村風頭更盛一些,在武夷山的旅遊圈子裡,除了竹排的起點星村也沒有什麼特別拿的出手的項目。

曾經的繁華和眼下的尷尬,讓我認識的很多星村的茶人,就憋著一股勁,一股不服氣的勁。這點我們在周文慧身上感受十分強烈。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溪茗巖·周文慧


周文慧見我們的第一面就說:“你們報道天心村太多了,其實武夷山還有很多的好山場,我們家的馬枕峰不僅是肉桂的發源地,而且在我們手上生態保護的非常好,現在我爬上去的感覺還和小時候是一樣的。幾個茶都非常有特點,做出來的茶絕對差不了。”

所以就有了我們這山場主人專題頭一次的星村專題。


No.1 好茶,好的底氣在哪裡?


這幾年我們一直都在巖茶圈子裡打轉,而巖茶圈子自的訴求,也像一隻貓在玩自己的尾巴,一直在轉圈,不管如何使勁,命題的範疇都在圈裡。來來回回也就是山場、工藝、樹齡、品種幾個話題。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就是在這個不大的圈子裡,巖茶卻又能把自己組合出千姿百態的好玩來,對我來說這可能也是巖茶在我心裡比其他茶類高出一級的地方。

周文慧的底氣首先就來自於家傳的工藝和家教的歷練。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周家做茶的歷史源自於周文慧外婆,外婆姓肖,是當時星村三大家族之一肖家的大小姐,當年妥妥的地主家的孩子。

但周文慧說她對茶最初的記憶並不美好,基本上就是一個餓字,去山上採茶,山高路遠,帶著的午飯還沒到山頂就吃完了,做茶熬夜就更餓了。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所以在成年後,周文慧過了一段脫離茶的日子,在外地做起了服裝生意,這段日子的抽離鍛鍊了周文慧管理企業的能力,也讓她在迴歸茶行業之後很快就打出了自己的興趣,自己的天地。

這樣的抽離和迴歸也在他們的下一代上覆盤,周文慧的外甥王星海是她的得力助手,現在主要負責在外地幫忙開拓市場,而周文慧一樣的是,王星海也抽離過茶行業,曾經從事過10年的廣告行業,這讓他在推介起自家的茶山的時候顯得滔滔不絕。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王星海


我讓周文慧和王星海推薦一個最能代表他們家特色的當家茶山,這兩代茶人不約而同的推介了馬枕峰這個山場原本就是周文慧祖輩留下的山場,兜兜轉轉多年,分產到戶的時候又分到了周家,這讓周文慧對於馬枕峰一直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而對於王星海而言,推介馬枕峰的理由就簡單多了,就是茶好!

而Y老師我對於馬枕峰也是非常好奇的,這個好奇來自於他是武夷山當紅小生肉桂的發源地,《武夷茶經》和羅盛財老師的《武夷巖茶名叢錄》中都記載了肉桂原產於馬枕峰;陳德華老師也曾在《武夷肉桂》一文中提到,他曾經兩上馬枕峰尋找肉桂的母樹。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而我們山場主人的星村第一站也就從馬枕峰開始。


No.2 在肉桂發源地發現了一片百年老叢


馬枕峰位於景區南部,海拔560米在景區算是第二高峰,僅次於三仰峰。從衛星圖上看,馬枕峰像是樹立在景區南大門的一道屏風。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去馬枕峰的路要通過一線天景區,王星海帶著我們從票口出發,前半個小時都是景區的石板路,對於見慣了“武夷山場大場面”我們來說就像是閒庭信步,步行大約半個小時從一條岔路口往上爬,畫風就變了。


"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這一站的山場主人,我們來到星村。

在之前聊鬥茶賽的時候說過,武夷巖茶兩個分量最重的鬥茶賽一個在天心村,一個就在星村。這是我們山場主人系列的話題第一次涉足星村,什麼原因,我們慢慢說來。

別看名字裡有個村字,實際上星村是個鎮。星村的範圍很大,從九曲溪畔一直上朔直到到桐木關都是屬於星村的茶山範圍,自古就是武夷山產茶的第一重鎮,有茶不到星村不香之說。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百年前的星村古茶市


在武夷山市政府所刻銘文《萬里茶道記》中提到“武夷之民,居山業茶。茶之外鬻,始於明,盛於清。昔星村、下梅、赤石皆為茶市”。九曲溪畔著有一座建於康熙年間的“天上宮”,這裡供奉就是保佑水路平安的海神媽祖。

這也是當年星村水運繁華的一個見證者。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這幾年星村的地位略顯尷尬,在巖茶圈子裡,似乎坐擁三坑兩澗的天心村風頭更盛一些,在武夷山的旅遊圈子裡,除了竹排的起點星村也沒有什麼特別拿的出手的項目。

曾經的繁華和眼下的尷尬,讓我認識的很多星村的茶人,就憋著一股勁,一股不服氣的勁。這點我們在周文慧身上感受十分強烈。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溪茗巖·周文慧


周文慧見我們的第一面就說:“你們報道天心村太多了,其實武夷山還有很多的好山場,我們家的馬枕峰不僅是肉桂的發源地,而且在我們手上生態保護的非常好,現在我爬上去的感覺還和小時候是一樣的。幾個茶都非常有特點,做出來的茶絕對差不了。”

所以就有了我們這山場主人專題頭一次的星村專題。


No.1 好茶,好的底氣在哪裡?


這幾年我們一直都在巖茶圈子裡打轉,而巖茶圈子自的訴求,也像一隻貓在玩自己的尾巴,一直在轉圈,不管如何使勁,命題的範疇都在圈裡。來來回回也就是山場、工藝、樹齡、品種幾個話題。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就是在這個不大的圈子裡,巖茶卻又能把自己組合出千姿百態的好玩來,對我來說這可能也是巖茶在我心裡比其他茶類高出一級的地方。

周文慧的底氣首先就來自於家傳的工藝和家教的歷練。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周家做茶的歷史源自於周文慧外婆,外婆姓肖,是當時星村三大家族之一肖家的大小姐,當年妥妥的地主家的孩子。

但周文慧說她對茶最初的記憶並不美好,基本上就是一個餓字,去山上採茶,山高路遠,帶著的午飯還沒到山頂就吃完了,做茶熬夜就更餓了。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所以在成年後,周文慧過了一段脫離茶的日子,在外地做起了服裝生意,這段日子的抽離鍛鍊了周文慧管理企業的能力,也讓她在迴歸茶行業之後很快就打出了自己的興趣,自己的天地。

這樣的抽離和迴歸也在他們的下一代上覆盤,周文慧的外甥王星海是她的得力助手,現在主要負責在外地幫忙開拓市場,而周文慧一樣的是,王星海也抽離過茶行業,曾經從事過10年的廣告行業,這讓他在推介起自家的茶山的時候顯得滔滔不絕。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王星海


我讓周文慧和王星海推薦一個最能代表他們家特色的當家茶山,這兩代茶人不約而同的推介了馬枕峰這個山場原本就是周文慧祖輩留下的山場,兜兜轉轉多年,分產到戶的時候又分到了周家,這讓周文慧對於馬枕峰一直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而對於王星海而言,推介馬枕峰的理由就簡單多了,就是茶好!

而Y老師我對於馬枕峰也是非常好奇的,這個好奇來自於他是武夷山當紅小生肉桂的發源地,《武夷茶經》和羅盛財老師的《武夷巖茶名叢錄》中都記載了肉桂原產於馬枕峰;陳德華老師也曾在《武夷肉桂》一文中提到,他曾經兩上馬枕峰尋找肉桂的母樹。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而我們山場主人的星村第一站也就從馬枕峰開始。


No.2 在肉桂發源地發現了一片百年老叢


馬枕峰位於景區南部,海拔560米在景區算是第二高峰,僅次於三仰峰。從衛星圖上看,馬枕峰像是樹立在景區南大門的一道屏風。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去馬枕峰的路要通過一線天景區,王星海帶著我們從票口出發,前半個小時都是景區的石板路,對於見慣了“武夷山場大場面”我們來說就像是閒庭信步,步行大約半個小時從一條岔路口往上爬,畫風就變了。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我們對馬枕峰茶山的第一印象就是,這裡茶的種植密度也太低了,走了半天的路,居然還沒有看到茶,好不容易看到一片茶園,還是近期該種的稀稀拉拉的小樹苗。


"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這一站的山場主人,我們來到星村。

在之前聊鬥茶賽的時候說過,武夷巖茶兩個分量最重的鬥茶賽一個在天心村,一個就在星村。這是我們山場主人系列的話題第一次涉足星村,什麼原因,我們慢慢說來。

別看名字裡有個村字,實際上星村是個鎮。星村的範圍很大,從九曲溪畔一直上朔直到到桐木關都是屬於星村的茶山範圍,自古就是武夷山產茶的第一重鎮,有茶不到星村不香之說。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百年前的星村古茶市


在武夷山市政府所刻銘文《萬里茶道記》中提到“武夷之民,居山業茶。茶之外鬻,始於明,盛於清。昔星村、下梅、赤石皆為茶市”。九曲溪畔著有一座建於康熙年間的“天上宮”,這裡供奉就是保佑水路平安的海神媽祖。

這也是當年星村水運繁華的一個見證者。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這幾年星村的地位略顯尷尬,在巖茶圈子裡,似乎坐擁三坑兩澗的天心村風頭更盛一些,在武夷山的旅遊圈子裡,除了竹排的起點星村也沒有什麼特別拿的出手的項目。

曾經的繁華和眼下的尷尬,讓我認識的很多星村的茶人,就憋著一股勁,一股不服氣的勁。這點我們在周文慧身上感受十分強烈。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溪茗巖·周文慧


周文慧見我們的第一面就說:“你們報道天心村太多了,其實武夷山還有很多的好山場,我們家的馬枕峰不僅是肉桂的發源地,而且在我們手上生態保護的非常好,現在我爬上去的感覺還和小時候是一樣的。幾個茶都非常有特點,做出來的茶絕對差不了。”

所以就有了我們這山場主人專題頭一次的星村專題。


No.1 好茶,好的底氣在哪裡?


這幾年我們一直都在巖茶圈子裡打轉,而巖茶圈子自的訴求,也像一隻貓在玩自己的尾巴,一直在轉圈,不管如何使勁,命題的範疇都在圈裡。來來回回也就是山場、工藝、樹齡、品種幾個話題。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就是在這個不大的圈子裡,巖茶卻又能把自己組合出千姿百態的好玩來,對我來說這可能也是巖茶在我心裡比其他茶類高出一級的地方。

周文慧的底氣首先就來自於家傳的工藝和家教的歷練。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周家做茶的歷史源自於周文慧外婆,外婆姓肖,是當時星村三大家族之一肖家的大小姐,當年妥妥的地主家的孩子。

但周文慧說她對茶最初的記憶並不美好,基本上就是一個餓字,去山上採茶,山高路遠,帶著的午飯還沒到山頂就吃完了,做茶熬夜就更餓了。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所以在成年後,周文慧過了一段脫離茶的日子,在外地做起了服裝生意,這段日子的抽離鍛鍊了周文慧管理企業的能力,也讓她在迴歸茶行業之後很快就打出了自己的興趣,自己的天地。

這樣的抽離和迴歸也在他們的下一代上覆盤,周文慧的外甥王星海是她的得力助手,現在主要負責在外地幫忙開拓市場,而周文慧一樣的是,王星海也抽離過茶行業,曾經從事過10年的廣告行業,這讓他在推介起自家的茶山的時候顯得滔滔不絕。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王星海


我讓周文慧和王星海推薦一個最能代表他們家特色的當家茶山,這兩代茶人不約而同的推介了馬枕峰這個山場原本就是周文慧祖輩留下的山場,兜兜轉轉多年,分產到戶的時候又分到了周家,這讓周文慧對於馬枕峰一直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而對於王星海而言,推介馬枕峰的理由就簡單多了,就是茶好!

而Y老師我對於馬枕峰也是非常好奇的,這個好奇來自於他是武夷山當紅小生肉桂的發源地,《武夷茶經》和羅盛財老師的《武夷巖茶名叢錄》中都記載了肉桂原產於馬枕峰;陳德華老師也曾在《武夷肉桂》一文中提到,他曾經兩上馬枕峰尋找肉桂的母樹。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而我們山場主人的星村第一站也就從馬枕峰開始。


No.2 在肉桂發源地發現了一片百年老叢


馬枕峰位於景區南部,海拔560米在景區算是第二高峰,僅次於三仰峰。從衛星圖上看,馬枕峰像是樹立在景區南大門的一道屏風。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去馬枕峰的路要通過一線天景區,王星海帶著我們從票口出發,前半個小時都是景區的石板路,對於見慣了“武夷山場大場面”我們來說就像是閒庭信步,步行大約半個小時從一條岔路口往上爬,畫風就變了。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我們對馬枕峰茶山的第一印象就是,這裡茶的種植密度也太低了,走了半天的路,居然還沒有看到茶,好不容易看到一片茶園,還是近期該種的稀稀拉拉的小樹苗。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而再往上走,給我們的感覺就已經無路可走了,原本就是在疏鬆的砂礫岩山體上開出的小道,春茶過後無人維護,草已經長的有人高了,連給我們開路的星海一腳踩空摔了一跤,帶路的山場主人摔跤這事,在我們的小黑本里還真是第一次記載。

星海和我們介紹說,山上的老茶園種了三個品種,肉桂、水仙和梅佔,都是老樹,管理起來比較容易,不用怎麼除草,所以草長的比較高。

因為怕有蛇,我們用一個長棍子開路,打碎的青草散發出一股魚腥草的氣息。武夷山岩茶的山場味有些來自於土壤和氣候,而還有一些則來自於周圍自然環境和生態。

"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這一站的山場主人,我們來到星村。

在之前聊鬥茶賽的時候說過,武夷巖茶兩個分量最重的鬥茶賽一個在天心村,一個就在星村。這是我們山場主人系列的話題第一次涉足星村,什麼原因,我們慢慢說來。

別看名字裡有個村字,實際上星村是個鎮。星村的範圍很大,從九曲溪畔一直上朔直到到桐木關都是屬於星村的茶山範圍,自古就是武夷山產茶的第一重鎮,有茶不到星村不香之說。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百年前的星村古茶市


在武夷山市政府所刻銘文《萬里茶道記》中提到“武夷之民,居山業茶。茶之外鬻,始於明,盛於清。昔星村、下梅、赤石皆為茶市”。九曲溪畔著有一座建於康熙年間的“天上宮”,這裡供奉就是保佑水路平安的海神媽祖。

這也是當年星村水運繁華的一個見證者。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這幾年星村的地位略顯尷尬,在巖茶圈子裡,似乎坐擁三坑兩澗的天心村風頭更盛一些,在武夷山的旅遊圈子裡,除了竹排的起點星村也沒有什麼特別拿的出手的項目。

曾經的繁華和眼下的尷尬,讓我認識的很多星村的茶人,就憋著一股勁,一股不服氣的勁。這點我們在周文慧身上感受十分強烈。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溪茗巖·周文慧


周文慧見我們的第一面就說:“你們報道天心村太多了,其實武夷山還有很多的好山場,我們家的馬枕峰不僅是肉桂的發源地,而且在我們手上生態保護的非常好,現在我爬上去的感覺還和小時候是一樣的。幾個茶都非常有特點,做出來的茶絕對差不了。”

所以就有了我們這山場主人專題頭一次的星村專題。


No.1 好茶,好的底氣在哪裡?


這幾年我們一直都在巖茶圈子裡打轉,而巖茶圈子自的訴求,也像一隻貓在玩自己的尾巴,一直在轉圈,不管如何使勁,命題的範疇都在圈裡。來來回回也就是山場、工藝、樹齡、品種幾個話題。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就是在這個不大的圈子裡,巖茶卻又能把自己組合出千姿百態的好玩來,對我來說這可能也是巖茶在我心裡比其他茶類高出一級的地方。

周文慧的底氣首先就來自於家傳的工藝和家教的歷練。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周家做茶的歷史源自於周文慧外婆,外婆姓肖,是當時星村三大家族之一肖家的大小姐,當年妥妥的地主家的孩子。

但周文慧說她對茶最初的記憶並不美好,基本上就是一個餓字,去山上採茶,山高路遠,帶著的午飯還沒到山頂就吃完了,做茶熬夜就更餓了。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所以在成年後,周文慧過了一段脫離茶的日子,在外地做起了服裝生意,這段日子的抽離鍛鍊了周文慧管理企業的能力,也讓她在迴歸茶行業之後很快就打出了自己的興趣,自己的天地。

這樣的抽離和迴歸也在他們的下一代上覆盤,周文慧的外甥王星海是她的得力助手,現在主要負責在外地幫忙開拓市場,而周文慧一樣的是,王星海也抽離過茶行業,曾經從事過10年的廣告行業,這讓他在推介起自家的茶山的時候顯得滔滔不絕。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王星海


我讓周文慧和王星海推薦一個最能代表他們家特色的當家茶山,這兩代茶人不約而同的推介了馬枕峰這個山場原本就是周文慧祖輩留下的山場,兜兜轉轉多年,分產到戶的時候又分到了周家,這讓周文慧對於馬枕峰一直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而對於王星海而言,推介馬枕峰的理由就簡單多了,就是茶好!

而Y老師我對於馬枕峰也是非常好奇的,這個好奇來自於他是武夷山當紅小生肉桂的發源地,《武夷茶經》和羅盛財老師的《武夷巖茶名叢錄》中都記載了肉桂原產於馬枕峰;陳德華老師也曾在《武夷肉桂》一文中提到,他曾經兩上馬枕峰尋找肉桂的母樹。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而我們山場主人的星村第一站也就從馬枕峰開始。


No.2 在肉桂發源地發現了一片百年老叢


馬枕峰位於景區南部,海拔560米在景區算是第二高峰,僅次於三仰峰。從衛星圖上看,馬枕峰像是樹立在景區南大門的一道屏風。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去馬枕峰的路要通過一線天景區,王星海帶著我們從票口出發,前半個小時都是景區的石板路,對於見慣了“武夷山場大場面”我們來說就像是閒庭信步,步行大約半個小時從一條岔路口往上爬,畫風就變了。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我們對馬枕峰茶山的第一印象就是,這裡茶的種植密度也太低了,走了半天的路,居然還沒有看到茶,好不容易看到一片茶園,還是近期該種的稀稀拉拉的小樹苗。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而再往上走,給我們的感覺就已經無路可走了,原本就是在疏鬆的砂礫岩山體上開出的小道,春茶過後無人維護,草已經長的有人高了,連給我們開路的星海一腳踩空摔了一跤,帶路的山場主人摔跤這事,在我們的小黑本里還真是第一次記載。

星海和我們介紹說,山上的老茶園種了三個品種,肉桂、水仙和梅佔,都是老樹,管理起來比較容易,不用怎麼除草,所以草長的比較高。

因為怕有蛇,我們用一個長棍子開路,打碎的青草散發出一股魚腥草的氣息。武夷山岩茶的山場味有些來自於土壤和氣候,而還有一些則來自於周圍自然環境和生態。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這一站的山場主人,我們來到星村。

在之前聊鬥茶賽的時候說過,武夷巖茶兩個分量最重的鬥茶賽一個在天心村,一個就在星村。這是我們山場主人系列的話題第一次涉足星村,什麼原因,我們慢慢說來。

別看名字裡有個村字,實際上星村是個鎮。星村的範圍很大,從九曲溪畔一直上朔直到到桐木關都是屬於星村的茶山範圍,自古就是武夷山產茶的第一重鎮,有茶不到星村不香之說。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百年前的星村古茶市


在武夷山市政府所刻銘文《萬里茶道記》中提到“武夷之民,居山業茶。茶之外鬻,始於明,盛於清。昔星村、下梅、赤石皆為茶市”。九曲溪畔著有一座建於康熙年間的“天上宮”,這裡供奉就是保佑水路平安的海神媽祖。

這也是當年星村水運繁華的一個見證者。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這幾年星村的地位略顯尷尬,在巖茶圈子裡,似乎坐擁三坑兩澗的天心村風頭更盛一些,在武夷山的旅遊圈子裡,除了竹排的起點星村也沒有什麼特別拿的出手的項目。

曾經的繁華和眼下的尷尬,讓我認識的很多星村的茶人,就憋著一股勁,一股不服氣的勁。這點我們在周文慧身上感受十分強烈。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溪茗巖·周文慧


周文慧見我們的第一面就說:“你們報道天心村太多了,其實武夷山還有很多的好山場,我們家的馬枕峰不僅是肉桂的發源地,而且在我們手上生態保護的非常好,現在我爬上去的感覺還和小時候是一樣的。幾個茶都非常有特點,做出來的茶絕對差不了。”

所以就有了我們這山場主人專題頭一次的星村專題。


No.1 好茶,好的底氣在哪裡?


這幾年我們一直都在巖茶圈子裡打轉,而巖茶圈子自的訴求,也像一隻貓在玩自己的尾巴,一直在轉圈,不管如何使勁,命題的範疇都在圈裡。來來回回也就是山場、工藝、樹齡、品種幾個話題。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就是在這個不大的圈子裡,巖茶卻又能把自己組合出千姿百態的好玩來,對我來說這可能也是巖茶在我心裡比其他茶類高出一級的地方。

周文慧的底氣首先就來自於家傳的工藝和家教的歷練。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周家做茶的歷史源自於周文慧外婆,外婆姓肖,是當時星村三大家族之一肖家的大小姐,當年妥妥的地主家的孩子。

但周文慧說她對茶最初的記憶並不美好,基本上就是一個餓字,去山上採茶,山高路遠,帶著的午飯還沒到山頂就吃完了,做茶熬夜就更餓了。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所以在成年後,周文慧過了一段脫離茶的日子,在外地做起了服裝生意,這段日子的抽離鍛鍊了周文慧管理企業的能力,也讓她在迴歸茶行業之後很快就打出了自己的興趣,自己的天地。

這樣的抽離和迴歸也在他們的下一代上覆盤,周文慧的外甥王星海是她的得力助手,現在主要負責在外地幫忙開拓市場,而周文慧一樣的是,王星海也抽離過茶行業,曾經從事過10年的廣告行業,這讓他在推介起自家的茶山的時候顯得滔滔不絕。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王星海


我讓周文慧和王星海推薦一個最能代表他們家特色的當家茶山,這兩代茶人不約而同的推介了馬枕峰這個山場原本就是周文慧祖輩留下的山場,兜兜轉轉多年,分產到戶的時候又分到了周家,這讓周文慧對於馬枕峰一直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而對於王星海而言,推介馬枕峰的理由就簡單多了,就是茶好!

而Y老師我對於馬枕峰也是非常好奇的,這個好奇來自於他是武夷山當紅小生肉桂的發源地,《武夷茶經》和羅盛財老師的《武夷巖茶名叢錄》中都記載了肉桂原產於馬枕峰;陳德華老師也曾在《武夷肉桂》一文中提到,他曾經兩上馬枕峰尋找肉桂的母樹。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而我們山場主人的星村第一站也就從馬枕峰開始。


No.2 在肉桂發源地發現了一片百年老叢


馬枕峰位於景區南部,海拔560米在景區算是第二高峰,僅次於三仰峰。從衛星圖上看,馬枕峰像是樹立在景區南大門的一道屏風。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去馬枕峰的路要通過一線天景區,王星海帶著我們從票口出發,前半個小時都是景區的石板路,對於見慣了“武夷山場大場面”我們來說就像是閒庭信步,步行大約半個小時從一條岔路口往上爬,畫風就變了。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我們對馬枕峰茶山的第一印象就是,這裡茶的種植密度也太低了,走了半天的路,居然還沒有看到茶,好不容易看到一片茶園,還是近期該種的稀稀拉拉的小樹苗。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而再往上走,給我們的感覺就已經無路可走了,原本就是在疏鬆的砂礫岩山體上開出的小道,春茶過後無人維護,草已經長的有人高了,連給我們開路的星海一腳踩空摔了一跤,帶路的山場主人摔跤這事,在我們的小黑本里還真是第一次記載。

星海和我們介紹說,山上的老茶園種了三個品種,肉桂、水仙和梅佔,都是老樹,管理起來比較容易,不用怎麼除草,所以草長的比較高。

因為怕有蛇,我們用一個長棍子開路,打碎的青草散發出一股魚腥草的氣息。武夷山岩茶的山場味有些來自於土壤和氣候,而還有一些則來自於周圍自然環境和生態。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砂礫岩土壤


在半山腰的一個天然行程的崖洞裡,我們驚喜的看見居然有一整套的竹桌竹椅,一行人就坐下來喝杯茶喘口氣,雖然只到半山腰但是視線開闊,這樣的地方屬於半陰半陽的山場,在我們的印象裡這種山場的肉桂香高水柔,容易出極品。


"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這一站的山場主人,我們來到星村。

在之前聊鬥茶賽的時候說過,武夷巖茶兩個分量最重的鬥茶賽一個在天心村,一個就在星村。這是我們山場主人系列的話題第一次涉足星村,什麼原因,我們慢慢說來。

別看名字裡有個村字,實際上星村是個鎮。星村的範圍很大,從九曲溪畔一直上朔直到到桐木關都是屬於星村的茶山範圍,自古就是武夷山產茶的第一重鎮,有茶不到星村不香之說。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百年前的星村古茶市


在武夷山市政府所刻銘文《萬里茶道記》中提到“武夷之民,居山業茶。茶之外鬻,始於明,盛於清。昔星村、下梅、赤石皆為茶市”。九曲溪畔著有一座建於康熙年間的“天上宮”,這裡供奉就是保佑水路平安的海神媽祖。

這也是當年星村水運繁華的一個見證者。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這幾年星村的地位略顯尷尬,在巖茶圈子裡,似乎坐擁三坑兩澗的天心村風頭更盛一些,在武夷山的旅遊圈子裡,除了竹排的起點星村也沒有什麼特別拿的出手的項目。

曾經的繁華和眼下的尷尬,讓我認識的很多星村的茶人,就憋著一股勁,一股不服氣的勁。這點我們在周文慧身上感受十分強烈。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溪茗巖·周文慧


周文慧見我們的第一面就說:“你們報道天心村太多了,其實武夷山還有很多的好山場,我們家的馬枕峰不僅是肉桂的發源地,而且在我們手上生態保護的非常好,現在我爬上去的感覺還和小時候是一樣的。幾個茶都非常有特點,做出來的茶絕對差不了。”

所以就有了我們這山場主人專題頭一次的星村專題。


No.1 好茶,好的底氣在哪裡?


這幾年我們一直都在巖茶圈子裡打轉,而巖茶圈子自的訴求,也像一隻貓在玩自己的尾巴,一直在轉圈,不管如何使勁,命題的範疇都在圈裡。來來回回也就是山場、工藝、樹齡、品種幾個話題。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就是在這個不大的圈子裡,巖茶卻又能把自己組合出千姿百態的好玩來,對我來說這可能也是巖茶在我心裡比其他茶類高出一級的地方。

周文慧的底氣首先就來自於家傳的工藝和家教的歷練。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周家做茶的歷史源自於周文慧外婆,外婆姓肖,是當時星村三大家族之一肖家的大小姐,當年妥妥的地主家的孩子。

但周文慧說她對茶最初的記憶並不美好,基本上就是一個餓字,去山上採茶,山高路遠,帶著的午飯還沒到山頂就吃完了,做茶熬夜就更餓了。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所以在成年後,周文慧過了一段脫離茶的日子,在外地做起了服裝生意,這段日子的抽離鍛鍊了周文慧管理企業的能力,也讓她在迴歸茶行業之後很快就打出了自己的興趣,自己的天地。

這樣的抽離和迴歸也在他們的下一代上覆盤,周文慧的外甥王星海是她的得力助手,現在主要負責在外地幫忙開拓市場,而周文慧一樣的是,王星海也抽離過茶行業,曾經從事過10年的廣告行業,這讓他在推介起自家的茶山的時候顯得滔滔不絕。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王星海


我讓周文慧和王星海推薦一個最能代表他們家特色的當家茶山,這兩代茶人不約而同的推介了馬枕峰這個山場原本就是周文慧祖輩留下的山場,兜兜轉轉多年,分產到戶的時候又分到了周家,這讓周文慧對於馬枕峰一直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而對於王星海而言,推介馬枕峰的理由就簡單多了,就是茶好!

而Y老師我對於馬枕峰也是非常好奇的,這個好奇來自於他是武夷山當紅小生肉桂的發源地,《武夷茶經》和羅盛財老師的《武夷巖茶名叢錄》中都記載了肉桂原產於馬枕峰;陳德華老師也曾在《武夷肉桂》一文中提到,他曾經兩上馬枕峰尋找肉桂的母樹。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而我們山場主人的星村第一站也就從馬枕峰開始。


No.2 在肉桂發源地發現了一片百年老叢


馬枕峰位於景區南部,海拔560米在景區算是第二高峰,僅次於三仰峰。從衛星圖上看,馬枕峰像是樹立在景區南大門的一道屏風。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去馬枕峰的路要通過一線天景區,王星海帶著我們從票口出發,前半個小時都是景區的石板路,對於見慣了“武夷山場大場面”我們來說就像是閒庭信步,步行大約半個小時從一條岔路口往上爬,畫風就變了。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我們對馬枕峰茶山的第一印象就是,這裡茶的種植密度也太低了,走了半天的路,居然還沒有看到茶,好不容易看到一片茶園,還是近期該種的稀稀拉拉的小樹苗。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而再往上走,給我們的感覺就已經無路可走了,原本就是在疏鬆的砂礫岩山體上開出的小道,春茶過後無人維護,草已經長的有人高了,連給我們開路的星海一腳踩空摔了一跤,帶路的山場主人摔跤這事,在我們的小黑本里還真是第一次記載。

星海和我們介紹說,山上的老茶園種了三個品種,肉桂、水仙和梅佔,都是老樹,管理起來比較容易,不用怎麼除草,所以草長的比較高。

因為怕有蛇,我們用一個長棍子開路,打碎的青草散發出一股魚腥草的氣息。武夷山岩茶的山場味有些來自於土壤和氣候,而還有一些則來自於周圍自然環境和生態。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砂礫岩土壤


在半山腰的一個天然行程的崖洞裡,我們驚喜的看見居然有一整套的竹桌竹椅,一行人就坐下來喝杯茶喘口氣,雖然只到半山腰但是視線開闊,這樣的地方屬於半陰半陽的山場,在我們的印象裡這種山場的肉桂香高水柔,容易出極品。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這一站的山場主人,我們來到星村。

在之前聊鬥茶賽的時候說過,武夷巖茶兩個分量最重的鬥茶賽一個在天心村,一個就在星村。這是我們山場主人系列的話題第一次涉足星村,什麼原因,我們慢慢說來。

別看名字裡有個村字,實際上星村是個鎮。星村的範圍很大,從九曲溪畔一直上朔直到到桐木關都是屬於星村的茶山範圍,自古就是武夷山產茶的第一重鎮,有茶不到星村不香之說。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百年前的星村古茶市


在武夷山市政府所刻銘文《萬里茶道記》中提到“武夷之民,居山業茶。茶之外鬻,始於明,盛於清。昔星村、下梅、赤石皆為茶市”。九曲溪畔著有一座建於康熙年間的“天上宮”,這裡供奉就是保佑水路平安的海神媽祖。

這也是當年星村水運繁華的一個見證者。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這幾年星村的地位略顯尷尬,在巖茶圈子裡,似乎坐擁三坑兩澗的天心村風頭更盛一些,在武夷山的旅遊圈子裡,除了竹排的起點星村也沒有什麼特別拿的出手的項目。

曾經的繁華和眼下的尷尬,讓我認識的很多星村的茶人,就憋著一股勁,一股不服氣的勁。這點我們在周文慧身上感受十分強烈。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溪茗巖·周文慧


周文慧見我們的第一面就說:“你們報道天心村太多了,其實武夷山還有很多的好山場,我們家的馬枕峰不僅是肉桂的發源地,而且在我們手上生態保護的非常好,現在我爬上去的感覺還和小時候是一樣的。幾個茶都非常有特點,做出來的茶絕對差不了。”

所以就有了我們這山場主人專題頭一次的星村專題。


No.1 好茶,好的底氣在哪裡?


這幾年我們一直都在巖茶圈子裡打轉,而巖茶圈子自的訴求,也像一隻貓在玩自己的尾巴,一直在轉圈,不管如何使勁,命題的範疇都在圈裡。來來回回也就是山場、工藝、樹齡、品種幾個話題。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就是在這個不大的圈子裡,巖茶卻又能把自己組合出千姿百態的好玩來,對我來說這可能也是巖茶在我心裡比其他茶類高出一級的地方。

周文慧的底氣首先就來自於家傳的工藝和家教的歷練。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周家做茶的歷史源自於周文慧外婆,外婆姓肖,是當時星村三大家族之一肖家的大小姐,當年妥妥的地主家的孩子。

但周文慧說她對茶最初的記憶並不美好,基本上就是一個餓字,去山上採茶,山高路遠,帶著的午飯還沒到山頂就吃完了,做茶熬夜就更餓了。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所以在成年後,周文慧過了一段脫離茶的日子,在外地做起了服裝生意,這段日子的抽離鍛鍊了周文慧管理企業的能力,也讓她在迴歸茶行業之後很快就打出了自己的興趣,自己的天地。

這樣的抽離和迴歸也在他們的下一代上覆盤,周文慧的外甥王星海是她的得力助手,現在主要負責在外地幫忙開拓市場,而周文慧一樣的是,王星海也抽離過茶行業,曾經從事過10年的廣告行業,這讓他在推介起自家的茶山的時候顯得滔滔不絕。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王星海


我讓周文慧和王星海推薦一個最能代表他們家特色的當家茶山,這兩代茶人不約而同的推介了馬枕峰這個山場原本就是周文慧祖輩留下的山場,兜兜轉轉多年,分產到戶的時候又分到了周家,這讓周文慧對於馬枕峰一直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而對於王星海而言,推介馬枕峰的理由就簡單多了,就是茶好!

而Y老師我對於馬枕峰也是非常好奇的,這個好奇來自於他是武夷山當紅小生肉桂的發源地,《武夷茶經》和羅盛財老師的《武夷巖茶名叢錄》中都記載了肉桂原產於馬枕峰;陳德華老師也曾在《武夷肉桂》一文中提到,他曾經兩上馬枕峰尋找肉桂的母樹。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而我們山場主人的星村第一站也就從馬枕峰開始。


No.2 在肉桂發源地發現了一片百年老叢


馬枕峰位於景區南部,海拔560米在景區算是第二高峰,僅次於三仰峰。從衛星圖上看,馬枕峰像是樹立在景區南大門的一道屏風。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去馬枕峰的路要通過一線天景區,王星海帶著我們從票口出發,前半個小時都是景區的石板路,對於見慣了“武夷山場大場面”我們來說就像是閒庭信步,步行大約半個小時從一條岔路口往上爬,畫風就變了。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我們對馬枕峰茶山的第一印象就是,這裡茶的種植密度也太低了,走了半天的路,居然還沒有看到茶,好不容易看到一片茶園,還是近期該種的稀稀拉拉的小樹苗。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而再往上走,給我們的感覺就已經無路可走了,原本就是在疏鬆的砂礫岩山體上開出的小道,春茶過後無人維護,草已經長的有人高了,連給我們開路的星海一腳踩空摔了一跤,帶路的山場主人摔跤這事,在我們的小黑本里還真是第一次記載。

星海和我們介紹說,山上的老茶園種了三個品種,肉桂、水仙和梅佔,都是老樹,管理起來比較容易,不用怎麼除草,所以草長的比較高。

因為怕有蛇,我們用一個長棍子開路,打碎的青草散發出一股魚腥草的氣息。武夷山岩茶的山場味有些來自於土壤和氣候,而還有一些則來自於周圍自然環境和生態。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砂礫岩土壤


在半山腰的一個天然行程的崖洞裡,我們驚喜的看見居然有一整套的竹桌竹椅,一行人就坐下來喝杯茶喘口氣,雖然只到半山腰但是視線開闊,這樣的地方屬於半陰半陽的山場,在我們的印象裡這種山場的肉桂香高水柔,容易出極品。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王星海說他們家的老樹肉桂就種在這個山洞前。我問他這個老樹肉桂羅老師來看過嗎?能認定是肉桂的母樹嗎?王星海說,羅盛財老師和陳德華老師在2014年一起來過這片茶山,目的就在再看一看這片老肉桂和當年都有些忘記了的馬枕峰現狀。

至於是不是母樹兩位老師都沒有結論,但是這些肉桂的肯定是在肉桂推廣之前種下的,這點是可以肯定的,因此說他們是武夷山正巖內最老的肉桂應該是不為過的。


"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這一站的山場主人,我們來到星村。

在之前聊鬥茶賽的時候說過,武夷巖茶兩個分量最重的鬥茶賽一個在天心村,一個就在星村。這是我們山場主人系列的話題第一次涉足星村,什麼原因,我們慢慢說來。

別看名字裡有個村字,實際上星村是個鎮。星村的範圍很大,從九曲溪畔一直上朔直到到桐木關都是屬於星村的茶山範圍,自古就是武夷山產茶的第一重鎮,有茶不到星村不香之說。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百年前的星村古茶市


在武夷山市政府所刻銘文《萬里茶道記》中提到“武夷之民,居山業茶。茶之外鬻,始於明,盛於清。昔星村、下梅、赤石皆為茶市”。九曲溪畔著有一座建於康熙年間的“天上宮”,這裡供奉就是保佑水路平安的海神媽祖。

這也是當年星村水運繁華的一個見證者。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這幾年星村的地位略顯尷尬,在巖茶圈子裡,似乎坐擁三坑兩澗的天心村風頭更盛一些,在武夷山的旅遊圈子裡,除了竹排的起點星村也沒有什麼特別拿的出手的項目。

曾經的繁華和眼下的尷尬,讓我認識的很多星村的茶人,就憋著一股勁,一股不服氣的勁。這點我們在周文慧身上感受十分強烈。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溪茗巖·周文慧


周文慧見我們的第一面就說:“你們報道天心村太多了,其實武夷山還有很多的好山場,我們家的馬枕峰不僅是肉桂的發源地,而且在我們手上生態保護的非常好,現在我爬上去的感覺還和小時候是一樣的。幾個茶都非常有特點,做出來的茶絕對差不了。”

所以就有了我們這山場主人專題頭一次的星村專題。


No.1 好茶,好的底氣在哪裡?


這幾年我們一直都在巖茶圈子裡打轉,而巖茶圈子自的訴求,也像一隻貓在玩自己的尾巴,一直在轉圈,不管如何使勁,命題的範疇都在圈裡。來來回回也就是山場、工藝、樹齡、品種幾個話題。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就是在這個不大的圈子裡,巖茶卻又能把自己組合出千姿百態的好玩來,對我來說這可能也是巖茶在我心裡比其他茶類高出一級的地方。

周文慧的底氣首先就來自於家傳的工藝和家教的歷練。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周家做茶的歷史源自於周文慧外婆,外婆姓肖,是當時星村三大家族之一肖家的大小姐,當年妥妥的地主家的孩子。

但周文慧說她對茶最初的記憶並不美好,基本上就是一個餓字,去山上採茶,山高路遠,帶著的午飯還沒到山頂就吃完了,做茶熬夜就更餓了。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所以在成年後,周文慧過了一段脫離茶的日子,在外地做起了服裝生意,這段日子的抽離鍛鍊了周文慧管理企業的能力,也讓她在迴歸茶行業之後很快就打出了自己的興趣,自己的天地。

這樣的抽離和迴歸也在他們的下一代上覆盤,周文慧的外甥王星海是她的得力助手,現在主要負責在外地幫忙開拓市場,而周文慧一樣的是,王星海也抽離過茶行業,曾經從事過10年的廣告行業,這讓他在推介起自家的茶山的時候顯得滔滔不絕。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王星海


我讓周文慧和王星海推薦一個最能代表他們家特色的當家茶山,這兩代茶人不約而同的推介了馬枕峰這個山場原本就是周文慧祖輩留下的山場,兜兜轉轉多年,分產到戶的時候又分到了周家,這讓周文慧對於馬枕峰一直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而對於王星海而言,推介馬枕峰的理由就簡單多了,就是茶好!

而Y老師我對於馬枕峰也是非常好奇的,這個好奇來自於他是武夷山當紅小生肉桂的發源地,《武夷茶經》和羅盛財老師的《武夷巖茶名叢錄》中都記載了肉桂原產於馬枕峰;陳德華老師也曾在《武夷肉桂》一文中提到,他曾經兩上馬枕峰尋找肉桂的母樹。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而我們山場主人的星村第一站也就從馬枕峰開始。


No.2 在肉桂發源地發現了一片百年老叢


馬枕峰位於景區南部,海拔560米在景區算是第二高峰,僅次於三仰峰。從衛星圖上看,馬枕峰像是樹立在景區南大門的一道屏風。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去馬枕峰的路要通過一線天景區,王星海帶著我們從票口出發,前半個小時都是景區的石板路,對於見慣了“武夷山場大場面”我們來說就像是閒庭信步,步行大約半個小時從一條岔路口往上爬,畫風就變了。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我們對馬枕峰茶山的第一印象就是,這裡茶的種植密度也太低了,走了半天的路,居然還沒有看到茶,好不容易看到一片茶園,還是近期該種的稀稀拉拉的小樹苗。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而再往上走,給我們的感覺就已經無路可走了,原本就是在疏鬆的砂礫岩山體上開出的小道,春茶過後無人維護,草已經長的有人高了,連給我們開路的星海一腳踩空摔了一跤,帶路的山場主人摔跤這事,在我們的小黑本里還真是第一次記載。

星海和我們介紹說,山上的老茶園種了三個品種,肉桂、水仙和梅佔,都是老樹,管理起來比較容易,不用怎麼除草,所以草長的比較高。

因為怕有蛇,我們用一個長棍子開路,打碎的青草散發出一股魚腥草的氣息。武夷山岩茶的山場味有些來自於土壤和氣候,而還有一些則來自於周圍自然環境和生態。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砂礫岩土壤


在半山腰的一個天然行程的崖洞裡,我們驚喜的看見居然有一整套的竹桌竹椅,一行人就坐下來喝杯茶喘口氣,雖然只到半山腰但是視線開闊,這樣的地方屬於半陰半陽的山場,在我們的印象裡這種山場的肉桂香高水柔,容易出極品。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王星海說他們家的老樹肉桂就種在這個山洞前。我問他這個老樹肉桂羅老師來看過嗎?能認定是肉桂的母樹嗎?王星海說,羅盛財老師和陳德華老師在2014年一起來過這片茶山,目的就在再看一看這片老肉桂和當年都有些忘記了的馬枕峰現狀。

至於是不是母樹兩位老師都沒有結論,但是這些肉桂的肯定是在肉桂推廣之前種下的,這點是可以肯定的,因此說他們是武夷山正巖內最老的肉桂應該是不為過的。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我問了他個很俗的問題,這個肉桂是你家最貴的茶嗎?沒想到他的答案居然:不是。這瞬間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在武夷山肉桂一片紅的情況下,一個坐擁肉桂發源地山場,一片樹齡老過班主任的肉桂,居然不是他們家最貴的當家茶。

王星海看著我詫異的表情,說走,我帶你去看我們家最貴的茶。向上翻過一塊巨石,一爿葳蕤的老叢水仙跳了出來,這一片老叢水仙種植密度很低,以我們的經驗看樹齡應該確實不低。


"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這一站的山場主人,我們來到星村。

在之前聊鬥茶賽的時候說過,武夷巖茶兩個分量最重的鬥茶賽一個在天心村,一個就在星村。這是我們山場主人系列的話題第一次涉足星村,什麼原因,我們慢慢說來。

別看名字裡有個村字,實際上星村是個鎮。星村的範圍很大,從九曲溪畔一直上朔直到到桐木關都是屬於星村的茶山範圍,自古就是武夷山產茶的第一重鎮,有茶不到星村不香之說。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百年前的星村古茶市


在武夷山市政府所刻銘文《萬里茶道記》中提到“武夷之民,居山業茶。茶之外鬻,始於明,盛於清。昔星村、下梅、赤石皆為茶市”。九曲溪畔著有一座建於康熙年間的“天上宮”,這裡供奉就是保佑水路平安的海神媽祖。

這也是當年星村水運繁華的一個見證者。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這幾年星村的地位略顯尷尬,在巖茶圈子裡,似乎坐擁三坑兩澗的天心村風頭更盛一些,在武夷山的旅遊圈子裡,除了竹排的起點星村也沒有什麼特別拿的出手的項目。

曾經的繁華和眼下的尷尬,讓我認識的很多星村的茶人,就憋著一股勁,一股不服氣的勁。這點我們在周文慧身上感受十分強烈。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溪茗巖·周文慧


周文慧見我們的第一面就說:“你們報道天心村太多了,其實武夷山還有很多的好山場,我們家的馬枕峰不僅是肉桂的發源地,而且在我們手上生態保護的非常好,現在我爬上去的感覺還和小時候是一樣的。幾個茶都非常有特點,做出來的茶絕對差不了。”

所以就有了我們這山場主人專題頭一次的星村專題。


No.1 好茶,好的底氣在哪裡?


這幾年我們一直都在巖茶圈子裡打轉,而巖茶圈子自的訴求,也像一隻貓在玩自己的尾巴,一直在轉圈,不管如何使勁,命題的範疇都在圈裡。來來回回也就是山場、工藝、樹齡、品種幾個話題。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就是在這個不大的圈子裡,巖茶卻又能把自己組合出千姿百態的好玩來,對我來說這可能也是巖茶在我心裡比其他茶類高出一級的地方。

周文慧的底氣首先就來自於家傳的工藝和家教的歷練。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周家做茶的歷史源自於周文慧外婆,外婆姓肖,是當時星村三大家族之一肖家的大小姐,當年妥妥的地主家的孩子。

但周文慧說她對茶最初的記憶並不美好,基本上就是一個餓字,去山上採茶,山高路遠,帶著的午飯還沒到山頂就吃完了,做茶熬夜就更餓了。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所以在成年後,周文慧過了一段脫離茶的日子,在外地做起了服裝生意,這段日子的抽離鍛鍊了周文慧管理企業的能力,也讓她在迴歸茶行業之後很快就打出了自己的興趣,自己的天地。

這樣的抽離和迴歸也在他們的下一代上覆盤,周文慧的外甥王星海是她的得力助手,現在主要負責在外地幫忙開拓市場,而周文慧一樣的是,王星海也抽離過茶行業,曾經從事過10年的廣告行業,這讓他在推介起自家的茶山的時候顯得滔滔不絕。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王星海


我讓周文慧和王星海推薦一個最能代表他們家特色的當家茶山,這兩代茶人不約而同的推介了馬枕峰這個山場原本就是周文慧祖輩留下的山場,兜兜轉轉多年,分產到戶的時候又分到了周家,這讓周文慧對於馬枕峰一直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而對於王星海而言,推介馬枕峰的理由就簡單多了,就是茶好!

而Y老師我對於馬枕峰也是非常好奇的,這個好奇來自於他是武夷山當紅小生肉桂的發源地,《武夷茶經》和羅盛財老師的《武夷巖茶名叢錄》中都記載了肉桂原產於馬枕峰;陳德華老師也曾在《武夷肉桂》一文中提到,他曾經兩上馬枕峰尋找肉桂的母樹。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而我們山場主人的星村第一站也就從馬枕峰開始。


No.2 在肉桂發源地發現了一片百年老叢


馬枕峰位於景區南部,海拔560米在景區算是第二高峰,僅次於三仰峰。從衛星圖上看,馬枕峰像是樹立在景區南大門的一道屏風。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去馬枕峰的路要通過一線天景區,王星海帶著我們從票口出發,前半個小時都是景區的石板路,對於見慣了“武夷山場大場面”我們來說就像是閒庭信步,步行大約半個小時從一條岔路口往上爬,畫風就變了。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我們對馬枕峰茶山的第一印象就是,這裡茶的種植密度也太低了,走了半天的路,居然還沒有看到茶,好不容易看到一片茶園,還是近期該種的稀稀拉拉的小樹苗。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而再往上走,給我們的感覺就已經無路可走了,原本就是在疏鬆的砂礫岩山體上開出的小道,春茶過後無人維護,草已經長的有人高了,連給我們開路的星海一腳踩空摔了一跤,帶路的山場主人摔跤這事,在我們的小黑本里還真是第一次記載。

星海和我們介紹說,山上的老茶園種了三個品種,肉桂、水仙和梅佔,都是老樹,管理起來比較容易,不用怎麼除草,所以草長的比較高。

因為怕有蛇,我們用一個長棍子開路,打碎的青草散發出一股魚腥草的氣息。武夷山岩茶的山場味有些來自於土壤和氣候,而還有一些則來自於周圍自然環境和生態。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砂礫岩土壤


在半山腰的一個天然行程的崖洞裡,我們驚喜的看見居然有一整套的竹桌竹椅,一行人就坐下來喝杯茶喘口氣,雖然只到半山腰但是視線開闊,這樣的地方屬於半陰半陽的山場,在我們的印象裡這種山場的肉桂香高水柔,容易出極品。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王星海說他們家的老樹肉桂就種在這個山洞前。我問他這個老樹肉桂羅老師來看過嗎?能認定是肉桂的母樹嗎?王星海說,羅盛財老師和陳德華老師在2014年一起來過這片茶山,目的就在再看一看這片老肉桂和當年都有些忘記了的馬枕峰現狀。

至於是不是母樹兩位老師都沒有結論,但是這些肉桂的肯定是在肉桂推廣之前種下的,這點是可以肯定的,因此說他們是武夷山正巖內最老的肉桂應該是不為過的。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我問了他個很俗的問題,這個肉桂是你家最貴的茶嗎?沒想到他的答案居然:不是。這瞬間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在武夷山肉桂一片紅的情況下,一個坐擁肉桂發源地山場,一片樹齡老過班主任的肉桂,居然不是他們家最貴的當家茶。

王星海看著我詫異的表情,說走,我帶你去看我們家最貴的茶。向上翻過一塊巨石,一爿葳蕤的老叢水仙跳了出來,這一片老叢水仙種植密度很低,以我們的經驗看樹齡應該確實不低。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這片茶山就是周文慧說的祖輩時種下的老叢水仙,樹齡將近百年,而當年就在這片水仙地不遠就有一座老茶廠,早年間武夷巖茶的標配就是靠近茶山建茶廠,只要有好山場,附近一定有茶山,從這個角度來看馬枕峰的江湖地位確實不低。

我注意到有的水仙樹幹上還綁著紅繩,星海告訴我們有紅繩的就是樹有所屬了,原來這片老叢水仙大多被客戶一棵一棵地包走了,每年由小姨手工單採單做。

這麼高級的玩法,不用問了茶一定不便宜。


"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這一站的山場主人,我們來到星村。

在之前聊鬥茶賽的時候說過,武夷巖茶兩個分量最重的鬥茶賽一個在天心村,一個就在星村。這是我們山場主人系列的話題第一次涉足星村,什麼原因,我們慢慢說來。

別看名字裡有個村字,實際上星村是個鎮。星村的範圍很大,從九曲溪畔一直上朔直到到桐木關都是屬於星村的茶山範圍,自古就是武夷山產茶的第一重鎮,有茶不到星村不香之說。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百年前的星村古茶市


在武夷山市政府所刻銘文《萬里茶道記》中提到“武夷之民,居山業茶。茶之外鬻,始於明,盛於清。昔星村、下梅、赤石皆為茶市”。九曲溪畔著有一座建於康熙年間的“天上宮”,這裡供奉就是保佑水路平安的海神媽祖。

這也是當年星村水運繁華的一個見證者。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這幾年星村的地位略顯尷尬,在巖茶圈子裡,似乎坐擁三坑兩澗的天心村風頭更盛一些,在武夷山的旅遊圈子裡,除了竹排的起點星村也沒有什麼特別拿的出手的項目。

曾經的繁華和眼下的尷尬,讓我認識的很多星村的茶人,就憋著一股勁,一股不服氣的勁。這點我們在周文慧身上感受十分強烈。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溪茗巖·周文慧


周文慧見我們的第一面就說:“你們報道天心村太多了,其實武夷山還有很多的好山場,我們家的馬枕峰不僅是肉桂的發源地,而且在我們手上生態保護的非常好,現在我爬上去的感覺還和小時候是一樣的。幾個茶都非常有特點,做出來的茶絕對差不了。”

所以就有了我們這山場主人專題頭一次的星村專題。


No.1 好茶,好的底氣在哪裡?


這幾年我們一直都在巖茶圈子裡打轉,而巖茶圈子自的訴求,也像一隻貓在玩自己的尾巴,一直在轉圈,不管如何使勁,命題的範疇都在圈裡。來來回回也就是山場、工藝、樹齡、品種幾個話題。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就是在這個不大的圈子裡,巖茶卻又能把自己組合出千姿百態的好玩來,對我來說這可能也是巖茶在我心裡比其他茶類高出一級的地方。

周文慧的底氣首先就來自於家傳的工藝和家教的歷練。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周家做茶的歷史源自於周文慧外婆,外婆姓肖,是當時星村三大家族之一肖家的大小姐,當年妥妥的地主家的孩子。

但周文慧說她對茶最初的記憶並不美好,基本上就是一個餓字,去山上採茶,山高路遠,帶著的午飯還沒到山頂就吃完了,做茶熬夜就更餓了。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所以在成年後,周文慧過了一段脫離茶的日子,在外地做起了服裝生意,這段日子的抽離鍛鍊了周文慧管理企業的能力,也讓她在迴歸茶行業之後很快就打出了自己的興趣,自己的天地。

這樣的抽離和迴歸也在他們的下一代上覆盤,周文慧的外甥王星海是她的得力助手,現在主要負責在外地幫忙開拓市場,而周文慧一樣的是,王星海也抽離過茶行業,曾經從事過10年的廣告行業,這讓他在推介起自家的茶山的時候顯得滔滔不絕。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王星海


我讓周文慧和王星海推薦一個最能代表他們家特色的當家茶山,這兩代茶人不約而同的推介了馬枕峰這個山場原本就是周文慧祖輩留下的山場,兜兜轉轉多年,分產到戶的時候又分到了周家,這讓周文慧對於馬枕峰一直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而對於王星海而言,推介馬枕峰的理由就簡單多了,就是茶好!

而Y老師我對於馬枕峰也是非常好奇的,這個好奇來自於他是武夷山當紅小生肉桂的發源地,《武夷茶經》和羅盛財老師的《武夷巖茶名叢錄》中都記載了肉桂原產於馬枕峰;陳德華老師也曾在《武夷肉桂》一文中提到,他曾經兩上馬枕峰尋找肉桂的母樹。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而我們山場主人的星村第一站也就從馬枕峰開始。


No.2 在肉桂發源地發現了一片百年老叢


馬枕峰位於景區南部,海拔560米在景區算是第二高峰,僅次於三仰峰。從衛星圖上看,馬枕峰像是樹立在景區南大門的一道屏風。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去馬枕峰的路要通過一線天景區,王星海帶著我們從票口出發,前半個小時都是景區的石板路,對於見慣了“武夷山場大場面”我們來說就像是閒庭信步,步行大約半個小時從一條岔路口往上爬,畫風就變了。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我們對馬枕峰茶山的第一印象就是,這裡茶的種植密度也太低了,走了半天的路,居然還沒有看到茶,好不容易看到一片茶園,還是近期該種的稀稀拉拉的小樹苗。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而再往上走,給我們的感覺就已經無路可走了,原本就是在疏鬆的砂礫岩山體上開出的小道,春茶過後無人維護,草已經長的有人高了,連給我們開路的星海一腳踩空摔了一跤,帶路的山場主人摔跤這事,在我們的小黑本里還真是第一次記載。

星海和我們介紹說,山上的老茶園種了三個品種,肉桂、水仙和梅佔,都是老樹,管理起來比較容易,不用怎麼除草,所以草長的比較高。

因為怕有蛇,我們用一個長棍子開路,打碎的青草散發出一股魚腥草的氣息。武夷山岩茶的山場味有些來自於土壤和氣候,而還有一些則來自於周圍自然環境和生態。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砂礫岩土壤


在半山腰的一個天然行程的崖洞裡,我們驚喜的看見居然有一整套的竹桌竹椅,一行人就坐下來喝杯茶喘口氣,雖然只到半山腰但是視線開闊,這樣的地方屬於半陰半陽的山場,在我們的印象裡這種山場的肉桂香高水柔,容易出極品。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王星海說他們家的老樹肉桂就種在這個山洞前。我問他這個老樹肉桂羅老師來看過嗎?能認定是肉桂的母樹嗎?王星海說,羅盛財老師和陳德華老師在2014年一起來過這片茶山,目的就在再看一看這片老肉桂和當年都有些忘記了的馬枕峰現狀。

至於是不是母樹兩位老師都沒有結論,但是這些肉桂的肯定是在肉桂推廣之前種下的,這點是可以肯定的,因此說他們是武夷山正巖內最老的肉桂應該是不為過的。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我問了他個很俗的問題,這個肉桂是你家最貴的茶嗎?沒想到他的答案居然:不是。這瞬間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在武夷山肉桂一片紅的情況下,一個坐擁肉桂發源地山場,一片樹齡老過班主任的肉桂,居然不是他們家最貴的當家茶。

王星海看著我詫異的表情,說走,我帶你去看我們家最貴的茶。向上翻過一塊巨石,一爿葳蕤的老叢水仙跳了出來,這一片老叢水仙種植密度很低,以我們的經驗看樹齡應該確實不低。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這片茶山就是周文慧說的祖輩時種下的老叢水仙,樹齡將近百年,而當年就在這片水仙地不遠就有一座老茶廠,早年間武夷巖茶的標配就是靠近茶山建茶廠,只要有好山場,附近一定有茶山,從這個角度來看馬枕峰的江湖地位確實不低。

我注意到有的水仙樹幹上還綁著紅繩,星海告訴我們有紅繩的就是樹有所屬了,原來這片老叢水仙大多被客戶一棵一棵地包走了,每年由小姨手工單採單做。

這麼高級的玩法,不用問了茶一定不便宜。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說話間,王星海指著一個大樹對我們說,這就是我家的水仙叢王,這是一棵緊挨著崖壁,並且長在兩塊石頭夾縫中的茶,樹高約3-4米,樹幹能夠和人的大腿一般粗細,在這樣一個艱難的環境裡,長到這麼大棵的水仙,確實在武夷山的正巖範圍內,我們見的不多。

而在這一片水仙裡還夾雜著一些樹齡相當的梅佔。據周文慧說,這個梅佔因為數量實在太少,每年都是他們家最早賣光的品種之一。


"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這一站的山場主人,我們來到星村。

在之前聊鬥茶賽的時候說過,武夷巖茶兩個分量最重的鬥茶賽一個在天心村,一個就在星村。這是我們山場主人系列的話題第一次涉足星村,什麼原因,我們慢慢說來。

別看名字裡有個村字,實際上星村是個鎮。星村的範圍很大,從九曲溪畔一直上朔直到到桐木關都是屬於星村的茶山範圍,自古就是武夷山產茶的第一重鎮,有茶不到星村不香之說。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百年前的星村古茶市


在武夷山市政府所刻銘文《萬里茶道記》中提到“武夷之民,居山業茶。茶之外鬻,始於明,盛於清。昔星村、下梅、赤石皆為茶市”。九曲溪畔著有一座建於康熙年間的“天上宮”,這裡供奉就是保佑水路平安的海神媽祖。

這也是當年星村水運繁華的一個見證者。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這幾年星村的地位略顯尷尬,在巖茶圈子裡,似乎坐擁三坑兩澗的天心村風頭更盛一些,在武夷山的旅遊圈子裡,除了竹排的起點星村也沒有什麼特別拿的出手的項目。

曾經的繁華和眼下的尷尬,讓我認識的很多星村的茶人,就憋著一股勁,一股不服氣的勁。這點我們在周文慧身上感受十分強烈。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溪茗巖·周文慧


周文慧見我們的第一面就說:“你們報道天心村太多了,其實武夷山還有很多的好山場,我們家的馬枕峰不僅是肉桂的發源地,而且在我們手上生態保護的非常好,現在我爬上去的感覺還和小時候是一樣的。幾個茶都非常有特點,做出來的茶絕對差不了。”

所以就有了我們這山場主人專題頭一次的星村專題。


No.1 好茶,好的底氣在哪裡?


這幾年我們一直都在巖茶圈子裡打轉,而巖茶圈子自的訴求,也像一隻貓在玩自己的尾巴,一直在轉圈,不管如何使勁,命題的範疇都在圈裡。來來回回也就是山場、工藝、樹齡、品種幾個話題。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就是在這個不大的圈子裡,巖茶卻又能把自己組合出千姿百態的好玩來,對我來說這可能也是巖茶在我心裡比其他茶類高出一級的地方。

周文慧的底氣首先就來自於家傳的工藝和家教的歷練。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周家做茶的歷史源自於周文慧外婆,外婆姓肖,是當時星村三大家族之一肖家的大小姐,當年妥妥的地主家的孩子。

但周文慧說她對茶最初的記憶並不美好,基本上就是一個餓字,去山上採茶,山高路遠,帶著的午飯還沒到山頂就吃完了,做茶熬夜就更餓了。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所以在成年後,周文慧過了一段脫離茶的日子,在外地做起了服裝生意,這段日子的抽離鍛鍊了周文慧管理企業的能力,也讓她在迴歸茶行業之後很快就打出了自己的興趣,自己的天地。

這樣的抽離和迴歸也在他們的下一代上覆盤,周文慧的外甥王星海是她的得力助手,現在主要負責在外地幫忙開拓市場,而周文慧一樣的是,王星海也抽離過茶行業,曾經從事過10年的廣告行業,這讓他在推介起自家的茶山的時候顯得滔滔不絕。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王星海


我讓周文慧和王星海推薦一個最能代表他們家特色的當家茶山,這兩代茶人不約而同的推介了馬枕峰這個山場原本就是周文慧祖輩留下的山場,兜兜轉轉多年,分產到戶的時候又分到了周家,這讓周文慧對於馬枕峰一直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而對於王星海而言,推介馬枕峰的理由就簡單多了,就是茶好!

而Y老師我對於馬枕峰也是非常好奇的,這個好奇來自於他是武夷山當紅小生肉桂的發源地,《武夷茶經》和羅盛財老師的《武夷巖茶名叢錄》中都記載了肉桂原產於馬枕峰;陳德華老師也曾在《武夷肉桂》一文中提到,他曾經兩上馬枕峰尋找肉桂的母樹。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而我們山場主人的星村第一站也就從馬枕峰開始。


No.2 在肉桂發源地發現了一片百年老叢


馬枕峰位於景區南部,海拔560米在景區算是第二高峰,僅次於三仰峰。從衛星圖上看,馬枕峰像是樹立在景區南大門的一道屏風。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去馬枕峰的路要通過一線天景區,王星海帶著我們從票口出發,前半個小時都是景區的石板路,對於見慣了“武夷山場大場面”我們來說就像是閒庭信步,步行大約半個小時從一條岔路口往上爬,畫風就變了。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我們對馬枕峰茶山的第一印象就是,這裡茶的種植密度也太低了,走了半天的路,居然還沒有看到茶,好不容易看到一片茶園,還是近期該種的稀稀拉拉的小樹苗。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而再往上走,給我們的感覺就已經無路可走了,原本就是在疏鬆的砂礫岩山體上開出的小道,春茶過後無人維護,草已經長的有人高了,連給我們開路的星海一腳踩空摔了一跤,帶路的山場主人摔跤這事,在我們的小黑本里還真是第一次記載。

星海和我們介紹說,山上的老茶園種了三個品種,肉桂、水仙和梅佔,都是老樹,管理起來比較容易,不用怎麼除草,所以草長的比較高。

因為怕有蛇,我們用一個長棍子開路,打碎的青草散發出一股魚腥草的氣息。武夷山岩茶的山場味有些來自於土壤和氣候,而還有一些則來自於周圍自然環境和生態。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砂礫岩土壤


在半山腰的一個天然行程的崖洞裡,我們驚喜的看見居然有一整套的竹桌竹椅,一行人就坐下來喝杯茶喘口氣,雖然只到半山腰但是視線開闊,這樣的地方屬於半陰半陽的山場,在我們的印象裡這種山場的肉桂香高水柔,容易出極品。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王星海說他們家的老樹肉桂就種在這個山洞前。我問他這個老樹肉桂羅老師來看過嗎?能認定是肉桂的母樹嗎?王星海說,羅盛財老師和陳德華老師在2014年一起來過這片茶山,目的就在再看一看這片老肉桂和當年都有些忘記了的馬枕峰現狀。

至於是不是母樹兩位老師都沒有結論,但是這些肉桂的肯定是在肉桂推廣之前種下的,這點是可以肯定的,因此說他們是武夷山正巖內最老的肉桂應該是不為過的。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我問了他個很俗的問題,這個肉桂是你家最貴的茶嗎?沒想到他的答案居然:不是。這瞬間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在武夷山肉桂一片紅的情況下,一個坐擁肉桂發源地山場,一片樹齡老過班主任的肉桂,居然不是他們家最貴的當家茶。

王星海看著我詫異的表情,說走,我帶你去看我們家最貴的茶。向上翻過一塊巨石,一爿葳蕤的老叢水仙跳了出來,這一片老叢水仙種植密度很低,以我們的經驗看樹齡應該確實不低。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這片茶山就是周文慧說的祖輩時種下的老叢水仙,樹齡將近百年,而當年就在這片水仙地不遠就有一座老茶廠,早年間武夷巖茶的標配就是靠近茶山建茶廠,只要有好山場,附近一定有茶山,從這個角度來看馬枕峰的江湖地位確實不低。

我注意到有的水仙樹幹上還綁著紅繩,星海告訴我們有紅繩的就是樹有所屬了,原來這片老叢水仙大多被客戶一棵一棵地包走了,每年由小姨手工單採單做。

這麼高級的玩法,不用問了茶一定不便宜。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說話間,王星海指著一個大樹對我們說,這就是我家的水仙叢王,這是一棵緊挨著崖壁,並且長在兩塊石頭夾縫中的茶,樹高約3-4米,樹幹能夠和人的大腿一般粗細,在這樣一個艱難的環境裡,長到這麼大棵的水仙,確實在武夷山的正巖範圍內,我們見的不多。

而在這一片水仙裡還夾雜著一些樹齡相當的梅佔。據周文慧說,這個梅佔因為數量實在太少,每年都是他們家最早賣光的品種之一。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單株叢王


熟悉我們套路的童鞋們要注意了,明天我們就和大家分享的是馬枕峰這片老茶山的三款老到不能再老的肉桂水仙和梅佔,等不及也請安撫好你的小手熬到明晚。



部分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這一站的山場主人,我們來到星村。

在之前聊鬥茶賽的時候說過,武夷巖茶兩個分量最重的鬥茶賽一個在天心村,一個就在星村。這是我們山場主人系列的話題第一次涉足星村,什麼原因,我們慢慢說來。

別看名字裡有個村字,實際上星村是個鎮。星村的範圍很大,從九曲溪畔一直上朔直到到桐木關都是屬於星村的茶山範圍,自古就是武夷山產茶的第一重鎮,有茶不到星村不香之說。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百年前的星村古茶市


在武夷山市政府所刻銘文《萬里茶道記》中提到“武夷之民,居山業茶。茶之外鬻,始於明,盛於清。昔星村、下梅、赤石皆為茶市”。九曲溪畔著有一座建於康熙年間的“天上宮”,這裡供奉就是保佑水路平安的海神媽祖。

這也是當年星村水運繁華的一個見證者。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這幾年星村的地位略顯尷尬,在巖茶圈子裡,似乎坐擁三坑兩澗的天心村風頭更盛一些,在武夷山的旅遊圈子裡,除了竹排的起點星村也沒有什麼特別拿的出手的項目。

曾經的繁華和眼下的尷尬,讓我認識的很多星村的茶人,就憋著一股勁,一股不服氣的勁。這點我們在周文慧身上感受十分強烈。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溪茗巖·周文慧


周文慧見我們的第一面就說:“你們報道天心村太多了,其實武夷山還有很多的好山場,我們家的馬枕峰不僅是肉桂的發源地,而且在我們手上生態保護的非常好,現在我爬上去的感覺還和小時候是一樣的。幾個茶都非常有特點,做出來的茶絕對差不了。”

所以就有了我們這山場主人專題頭一次的星村專題。


No.1 好茶,好的底氣在哪裡?


這幾年我們一直都在巖茶圈子裡打轉,而巖茶圈子自的訴求,也像一隻貓在玩自己的尾巴,一直在轉圈,不管如何使勁,命題的範疇都在圈裡。來來回回也就是山場、工藝、樹齡、品種幾個話題。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就是在這個不大的圈子裡,巖茶卻又能把自己組合出千姿百態的好玩來,對我來說這可能也是巖茶在我心裡比其他茶類高出一級的地方。

周文慧的底氣首先就來自於家傳的工藝和家教的歷練。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周家做茶的歷史源自於周文慧外婆,外婆姓肖,是當時星村三大家族之一肖家的大小姐,當年妥妥的地主家的孩子。

但周文慧說她對茶最初的記憶並不美好,基本上就是一個餓字,去山上採茶,山高路遠,帶著的午飯還沒到山頂就吃完了,做茶熬夜就更餓了。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所以在成年後,周文慧過了一段脫離茶的日子,在外地做起了服裝生意,這段日子的抽離鍛鍊了周文慧管理企業的能力,也讓她在迴歸茶行業之後很快就打出了自己的興趣,自己的天地。

這樣的抽離和迴歸也在他們的下一代上覆盤,周文慧的外甥王星海是她的得力助手,現在主要負責在外地幫忙開拓市場,而周文慧一樣的是,王星海也抽離過茶行業,曾經從事過10年的廣告行業,這讓他在推介起自家的茶山的時候顯得滔滔不絕。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王星海


我讓周文慧和王星海推薦一個最能代表他們家特色的當家茶山,這兩代茶人不約而同的推介了馬枕峰這個山場原本就是周文慧祖輩留下的山場,兜兜轉轉多年,分產到戶的時候又分到了周家,這讓周文慧對於馬枕峰一直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而對於王星海而言,推介馬枕峰的理由就簡單多了,就是茶好!

而Y老師我對於馬枕峰也是非常好奇的,這個好奇來自於他是武夷山當紅小生肉桂的發源地,《武夷茶經》和羅盛財老師的《武夷巖茶名叢錄》中都記載了肉桂原產於馬枕峰;陳德華老師也曾在《武夷肉桂》一文中提到,他曾經兩上馬枕峰尋找肉桂的母樹。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而我們山場主人的星村第一站也就從馬枕峰開始。


No.2 在肉桂發源地發現了一片百年老叢


馬枕峰位於景區南部,海拔560米在景區算是第二高峰,僅次於三仰峰。從衛星圖上看,馬枕峰像是樹立在景區南大門的一道屏風。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去馬枕峰的路要通過一線天景區,王星海帶著我們從票口出發,前半個小時都是景區的石板路,對於見慣了“武夷山場大場面”我們來說就像是閒庭信步,步行大約半個小時從一條岔路口往上爬,畫風就變了。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我們對馬枕峰茶山的第一印象就是,這裡茶的種植密度也太低了,走了半天的路,居然還沒有看到茶,好不容易看到一片茶園,還是近期該種的稀稀拉拉的小樹苗。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而再往上走,給我們的感覺就已經無路可走了,原本就是在疏鬆的砂礫岩山體上開出的小道,春茶過後無人維護,草已經長的有人高了,連給我們開路的星海一腳踩空摔了一跤,帶路的山場主人摔跤這事,在我們的小黑本里還真是第一次記載。

星海和我們介紹說,山上的老茶園種了三個品種,肉桂、水仙和梅佔,都是老樹,管理起來比較容易,不用怎麼除草,所以草長的比較高。

因為怕有蛇,我們用一個長棍子開路,打碎的青草散發出一股魚腥草的氣息。武夷山岩茶的山場味有些來自於土壤和氣候,而還有一些則來自於周圍自然環境和生態。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砂礫岩土壤


在半山腰的一個天然行程的崖洞裡,我們驚喜的看見居然有一整套的竹桌竹椅,一行人就坐下來喝杯茶喘口氣,雖然只到半山腰但是視線開闊,這樣的地方屬於半陰半陽的山場,在我們的印象裡這種山場的肉桂香高水柔,容易出極品。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王星海說他們家的老樹肉桂就種在這個山洞前。我問他這個老樹肉桂羅老師來看過嗎?能認定是肉桂的母樹嗎?王星海說,羅盛財老師和陳德華老師在2014年一起來過這片茶山,目的就在再看一看這片老肉桂和當年都有些忘記了的馬枕峰現狀。

至於是不是母樹兩位老師都沒有結論,但是這些肉桂的肯定是在肉桂推廣之前種下的,這點是可以肯定的,因此說他們是武夷山正巖內最老的肉桂應該是不為過的。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我問了他個很俗的問題,這個肉桂是你家最貴的茶嗎?沒想到他的答案居然:不是。這瞬間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在武夷山肉桂一片紅的情況下,一個坐擁肉桂發源地山場,一片樹齡老過班主任的肉桂,居然不是他們家最貴的當家茶。

王星海看著我詫異的表情,說走,我帶你去看我們家最貴的茶。向上翻過一塊巨石,一爿葳蕤的老叢水仙跳了出來,這一片老叢水仙種植密度很低,以我們的經驗看樹齡應該確實不低。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這片茶山就是周文慧說的祖輩時種下的老叢水仙,樹齡將近百年,而當年就在這片水仙地不遠就有一座老茶廠,早年間武夷巖茶的標配就是靠近茶山建茶廠,只要有好山場,附近一定有茶山,從這個角度來看馬枕峰的江湖地位確實不低。

我注意到有的水仙樹幹上還綁著紅繩,星海告訴我們有紅繩的就是樹有所屬了,原來這片老叢水仙大多被客戶一棵一棵地包走了,每年由小姨手工單採單做。

這麼高級的玩法,不用問了茶一定不便宜。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說話間,王星海指著一個大樹對我們說,這就是我家的水仙叢王,這是一棵緊挨著崖壁,並且長在兩塊石頭夾縫中的茶,樹高約3-4米,樹幹能夠和人的大腿一般粗細,在這樣一個艱難的環境裡,長到這麼大棵的水仙,確實在武夷山的正巖範圍內,我們見的不多。

而在這一片水仙裡還夾雜著一些樹齡相當的梅佔。據周文慧說,這個梅佔因為數量實在太少,每年都是他們家最早賣光的品種之一。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單株叢王


熟悉我們套路的童鞋們要注意了,明天我們就和大家分享的是馬枕峰這片老茶山的三款老到不能再老的肉桂水仙和梅佔,等不及也請安撫好你的小手熬到明晚。



部分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這一站的山場主人,我們來到星村。

在之前聊鬥茶賽的時候說過,武夷巖茶兩個分量最重的鬥茶賽一個在天心村,一個就在星村。這是我們山場主人系列的話題第一次涉足星村,什麼原因,我們慢慢說來。

別看名字裡有個村字,實際上星村是個鎮。星村的範圍很大,從九曲溪畔一直上朔直到到桐木關都是屬於星村的茶山範圍,自古就是武夷山產茶的第一重鎮,有茶不到星村不香之說。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百年前的星村古茶市


在武夷山市政府所刻銘文《萬里茶道記》中提到“武夷之民,居山業茶。茶之外鬻,始於明,盛於清。昔星村、下梅、赤石皆為茶市”。九曲溪畔著有一座建於康熙年間的“天上宮”,這裡供奉就是保佑水路平安的海神媽祖。

這也是當年星村水運繁華的一個見證者。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這幾年星村的地位略顯尷尬,在巖茶圈子裡,似乎坐擁三坑兩澗的天心村風頭更盛一些,在武夷山的旅遊圈子裡,除了竹排的起點星村也沒有什麼特別拿的出手的項目。

曾經的繁華和眼下的尷尬,讓我認識的很多星村的茶人,就憋著一股勁,一股不服氣的勁。這點我們在周文慧身上感受十分強烈。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溪茗巖·周文慧


周文慧見我們的第一面就說:“你們報道天心村太多了,其實武夷山還有很多的好山場,我們家的馬枕峰不僅是肉桂的發源地,而且在我們手上生態保護的非常好,現在我爬上去的感覺還和小時候是一樣的。幾個茶都非常有特點,做出來的茶絕對差不了。”

所以就有了我們這山場主人專題頭一次的星村專題。


No.1 好茶,好的底氣在哪裡?


這幾年我們一直都在巖茶圈子裡打轉,而巖茶圈子自的訴求,也像一隻貓在玩自己的尾巴,一直在轉圈,不管如何使勁,命題的範疇都在圈裡。來來回回也就是山場、工藝、樹齡、品種幾個話題。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但是就是在這個不大的圈子裡,巖茶卻又能把自己組合出千姿百態的好玩來,對我來說這可能也是巖茶在我心裡比其他茶類高出一級的地方。

周文慧的底氣首先就來自於家傳的工藝和家教的歷練。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周家做茶的歷史源自於周文慧外婆,外婆姓肖,是當時星村三大家族之一肖家的大小姐,當年妥妥的地主家的孩子。

但周文慧說她對茶最初的記憶並不美好,基本上就是一個餓字,去山上採茶,山高路遠,帶著的午飯還沒到山頂就吃完了,做茶熬夜就更餓了。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所以在成年後,周文慧過了一段脫離茶的日子,在外地做起了服裝生意,這段日子的抽離鍛鍊了周文慧管理企業的能力,也讓她在迴歸茶行業之後很快就打出了自己的興趣,自己的天地。

這樣的抽離和迴歸也在他們的下一代上覆盤,周文慧的外甥王星海是她的得力助手,現在主要負責在外地幫忙開拓市場,而周文慧一樣的是,王星海也抽離過茶行業,曾經從事過10年的廣告行業,這讓他在推介起自家的茶山的時候顯得滔滔不絕。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王星海


我讓周文慧和王星海推薦一個最能代表他們家特色的當家茶山,這兩代茶人不約而同的推介了馬枕峰這個山場原本就是周文慧祖輩留下的山場,兜兜轉轉多年,分產到戶的時候又分到了周家,這讓周文慧對於馬枕峰一直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而對於王星海而言,推介馬枕峰的理由就簡單多了,就是茶好!

而Y老師我對於馬枕峰也是非常好奇的,這個好奇來自於他是武夷山當紅小生肉桂的發源地,《武夷茶經》和羅盛財老師的《武夷巖茶名叢錄》中都記載了肉桂原產於馬枕峰;陳德華老師也曾在《武夷肉桂》一文中提到,他曾經兩上馬枕峰尋找肉桂的母樹。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而我們山場主人的星村第一站也就從馬枕峰開始。


No.2 在肉桂發源地發現了一片百年老叢


馬枕峰位於景區南部,海拔560米在景區算是第二高峰,僅次於三仰峰。從衛星圖上看,馬枕峰像是樹立在景區南大門的一道屏風。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去馬枕峰的路要通過一線天景區,王星海帶著我們從票口出發,前半個小時都是景區的石板路,對於見慣了“武夷山場大場面”我們來說就像是閒庭信步,步行大約半個小時從一條岔路口往上爬,畫風就變了。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我們對馬枕峰茶山的第一印象就是,這裡茶的種植密度也太低了,走了半天的路,居然還沒有看到茶,好不容易看到一片茶園,還是近期該種的稀稀拉拉的小樹苗。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而再往上走,給我們的感覺就已經無路可走了,原本就是在疏鬆的砂礫岩山體上開出的小道,春茶過後無人維護,草已經長的有人高了,連給我們開路的星海一腳踩空摔了一跤,帶路的山場主人摔跤這事,在我們的小黑本里還真是第一次記載。

星海和我們介紹說,山上的老茶園種了三個品種,肉桂、水仙和梅佔,都是老樹,管理起來比較容易,不用怎麼除草,所以草長的比較高。

因為怕有蛇,我們用一個長棍子開路,打碎的青草散發出一股魚腥草的氣息。武夷山岩茶的山場味有些來自於土壤和氣候,而還有一些則來自於周圍自然環境和生態。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砂礫岩土壤


在半山腰的一個天然行程的崖洞裡,我們驚喜的看見居然有一整套的竹桌竹椅,一行人就坐下來喝杯茶喘口氣,雖然只到半山腰但是視線開闊,這樣的地方屬於半陰半陽的山場,在我們的印象裡這種山場的肉桂香高水柔,容易出極品。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王星海說他們家的老樹肉桂就種在這個山洞前。我問他這個老樹肉桂羅老師來看過嗎?能認定是肉桂的母樹嗎?王星海說,羅盛財老師和陳德華老師在2014年一起來過這片茶山,目的就在再看一看這片老肉桂和當年都有些忘記了的馬枕峰現狀。

至於是不是母樹兩位老師都沒有結論,但是這些肉桂的肯定是在肉桂推廣之前種下的,這點是可以肯定的,因此說他們是武夷山正巖內最老的肉桂應該是不為過的。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我問了他個很俗的問題,這個肉桂是你家最貴的茶嗎?沒想到他的答案居然:不是。這瞬間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在武夷山肉桂一片紅的情況下,一個坐擁肉桂發源地山場,一片樹齡老過班主任的肉桂,居然不是他們家最貴的當家茶。

王星海看著我詫異的表情,說走,我帶你去看我們家最貴的茶。向上翻過一塊巨石,一爿葳蕤的老叢水仙跳了出來,這一片老叢水仙種植密度很低,以我們的經驗看樹齡應該確實不低。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這片茶山就是周文慧說的祖輩時種下的老叢水仙,樹齡將近百年,而當年就在這片水仙地不遠就有一座老茶廠,早年間武夷巖茶的標配就是靠近茶山建茶廠,只要有好山場,附近一定有茶山,從這個角度來看馬枕峰的江湖地位確實不低。

我注意到有的水仙樹幹上還綁著紅繩,星海告訴我們有紅繩的就是樹有所屬了,原來這片老叢水仙大多被客戶一棵一棵地包走了,每年由小姨手工單採單做。

這麼高級的玩法,不用問了茶一定不便宜。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說話間,王星海指著一個大樹對我們說,這就是我家的水仙叢王,這是一棵緊挨著崖壁,並且長在兩塊石頭夾縫中的茶,樹高約3-4米,樹幹能夠和人的大腿一般粗細,在這樣一個艱難的環境裡,長到這麼大棵的水仙,確實在武夷山的正巖範圍內,我們見的不多。

而在這一片水仙裡還夾雜著一些樹齡相當的梅佔。據周文慧說,這個梅佔因為數量實在太少,每年都是他們家最早賣光的品種之一。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 單株叢王


熟悉我們套路的童鞋們要注意了,明天我們就和大家分享的是馬枕峰這片老茶山的三款老到不能再老的肉桂水仙和梅佔,等不及也請安撫好你的小手熬到明晚。



部分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山場主人周文慧 |“我家的百年老叢種在肉桂的發源地”


8月23日 明晚20:00

獨家分享 限量30份

老樹肉桂*10g

老叢梅佔*10g

老叢水仙*10g

巖茶教室學生證依然可享88折特權

今日互動

你覺得星村還有哪些值得拔草的好山場,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 E N D -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