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斥著血與火的戰爭迷霧背後,有“一隻看不見的手”一直在左右著戰爭,這就是石油。石油是整個國民工業經濟中不可缺少的血液,只有石油流通順暢,國家才能充足的運轉起來。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石油是保衛國家的底牌,是走向強大的依仗。從一個國家的石油儲備,我們就能看出這個國家的發展方向。如果一個國家缺少石油,那麼這個國家的飛機大炮軍艦都不能啟動,變成了一堆廢鐵。

二戰石油戰:拖垮小日本,一桶石油見證了日本帝國主義的覆滅

日本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動國之一,戰略資源極其匱乏,缺乏經濟發展所必需的鐵、焦煤和石油以及其他有重要軍事用途的金屬,而且礦產資源的貧乏“根本滿足不了她的工業計劃和路人皆知的軍事野心的需要”。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就提出了“資源富國主義”戰略,不遺餘力地獲取資源成為日本國策的重要內容。1927年,田中內閣上臺伊始,就拋出了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摺”,這是明治大帝的遺策。也是大日本帝國存立的必要大事。”毫無疑問,這一政策的主旨是侵吞英國、荷蘭和法國在遠東的市場、石油和其他礦產資源,充分暴露了日本地緣政治的本質和確保國家資源安全的戰略目的。

1936年,國際聯盟討論各國平等利用原料問題時,日本叫囂“如果不對領土重新進行公平的分配,原料就永遠不會得到解決”。二戰是在赤裸裸地爭奪生存空間、奪取資源的旗幟下進行的,是以暴力的方式對全球資源的再分配。直到二次戰結束,日本對外政策一直是為實現其對資源的掠奪和控制而竭盡所能。

二戰石油戰:拖垮小日本,一桶石油見證了日本帝國主義的覆滅

掠奪石油,日本的核心政策

二戰期間,包含石油在內的資源的虛弱支配了日本的戰略。“日本本國不能生產足夠的糧食,也缺乏諸如動力燃料、鐵與有色金屬、石墨、鉀鹼、棉花和鹽等原料。’'日本對東南亞的戰略位置及豐富的石油等戰略資源垂涎已久,早就渴望奪取南洋作為支持其獨霸亞太地區的基地。

1940年,日本加快推行南進戰略。8月,近衛內閣進一步提出要建立“以皇國為核心,以日、滿、華的強固結合為基礎的大東亞新秩序.確立包括整個大東亞的經濟協同圈”。同年,日本正式提出要建立“大東亞共榮圈”,壟斷“共榮圈”內的豐富資源和廣闊市場彌補貧瘠的日本列島資源之不足,印度尼西亞的石油資源可以使日本強大得足以維持一座“太平洋長城”,憑藉這座長城,與英、美等大國進行爭奪亞太地區霸權的持久戰,建立日本的勢力範圍。

1942年2月31日,日本通過了對東南亞地區的掠奪計劃——《應如何使用帝國資源圈》。這一計劃在未來15年內“2000萬噸石油、3000萬噸鋼鐵、6000萬噸鐵礦石、1.2億噸焦炭、2億噸煤、60萬噸鋁、260萬噸鋁礬土的掠奪指標”。其目的是“讓建設大東亞新秩序的骨幹力量獲得劃時代的充實擴大……天然石油資源由於美洲圈及歐亞圈在今後20-30年內行將枯竭,因此新的開發地帶西南太平洋地區(蘇門答臘、緬甸)及伊朗、伊拉克的石油資源,今後將佔世界重要地位。控制這些地區的帝國,在國際上將佔據比較有利的地位”。如此縝密的掠奪計劃表明盡最大可能地獲取資源以確保戰爭的勝利成為日本法西斯的核心目標。按照這個計劃,日本曾把包含石油在內的大批資源運回國內。

日本人準備征服的地區構成一個大三角形:東邊北起千島群島,通過威克島,以達馬紹爾群島;南邊橫越太平洋,從馬紹爾通過東印度群島(印尼)達東南亞;西邊從馬來亞始,通過印度支那,沿著中國海岸再回到日本。在此地區有豐富的資源可供日本利用,於是日本人可以不怕西方國家的反攻,也可以進一步征服中國。

這項戰略如同日本人的每一次軍事活動一樣極具冒險心理和賭徒心理,因為這預示著日本必須要絕對保證海運系統的健康運轉。日本戰爭之際只擁有兩年油料儲備,超過兩年以後就得全部依靠東印度群島的石油,命系一脈,孤注一擲,就是冒險,就是賭博。

二戰石油戰:拖垮小日本,一桶石油見證了日本帝國主義的覆滅

石油競爭,決定美日關係的關鍵因素

石油是日本國力和戰鬥力中的一個薄弱環節。20世紀30年代末,日本只能生產其石油消耗量的10%,其餘80%依賴從美國進口,10%來自荷屬東印度。絕大部分進口石油供給Et本的作戰部隊。石油日益突出地成為美日兩國關係中的關鍵問題。日本希望減少對美國石油的嚴重依賴。然而日本的瘋狂擴張,恰恰導致與美國兵戎相見。

1940年6月,日本開始向南太平洋地區推進,取得了對荷屬東印度群島的石油控制權,直接威脅到美國在太平洋的利益,並導致1941年美、英等國對日石油禁運。日本只能依靠國內貯備的600萬噸石油作戰。石油日益匱乏,日本面臨失去作戰能力的困境。到1941年8月,日本石油儲備約940萬噸。當時,日本每月消耗石油45萬噸左右,只能維持兩年戰爭。

石油禁運激化了美日矛盾,是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導火索。但是,珍珠港並不是日本的主要目標。珍珠港行動的目的是使美國艦隊癱瘓,以便日本能順利入侵荷屬東印度群島和東南亞的其餘部分和保護從蘇門答臘及婆羅洲返回日本列島的油輪暢通無阻。因此,這次偷襲的首要目標還是荷屬東印度群島上的油田。1943年第一季度,日本的石油進口量比美國、英國和荷蘭在1941年實施石油禁運前的1941年同期增長了80%。正如日本計劃的那樣,日本能夠利用被佔領的東印度來增加石油儲備。

石油供應受阻,日本軍事機器陷入癱瘓

為了保障足夠的物資和原料來贏得這場戰爭,同盟國採取各種手段保衛自身的原料供應,切斷敵方的原料來源。同盟國實行經濟戰,切斷日本的國外市場和礦物原料供應。他們認為,如果破壞了軸心國的礦產資源進出口貿易。就能夠削弱和瓦解日本的戰爭經濟。同盟國利用海軍優勢,力阻東亞的歐、美殖民地向日本輸出戰略資源。

1941年,美國開始限制中立貿易,要求拉美國家同意實行出口管制,限制一些戰略物資出口。美國還對私人礦業公司施加壓力,停止向日本供貨。通過“釜底抽薪”,日本經濟遭到嚴重削弱。

1942年初日本侵入東印度群島。英荷殼牌石油公司炸燬了油田、煉油廠和管道與儲油設施。日本組織石油工人南下,迅速恢復並擴大生產,並在蘇門答臘發現了一個大油田。但是,由於美國空軍和潛艇對日本油輪的攻擊,使得日本運輸石油的計劃失敗。1943年起,盟軍大量襲擊日本的海上通道,擊沉油輪。美國潛艇甚至切斷了日本南方戰區與本土各島之間的重要航線。1943年末,日本才開始保護其航運免受潛艇的攻擊,包括建立護航隊。但日本的航運損失在美國潛艇和護航隊的攻擊下有增無減。在日本戰時的所有貨運輪船中,大約有86%在交戰中被擊沉,另有9%受重創。

二戰石油戰:拖垮小日本,一桶石油見證了日本帝國主義的覆滅

在1943年財政年度的第一季度內,日本的石油進口量達到高峰。一年後,即在1944年的同一季度內。進口量不到1943年的一半。到1944年第一季度,日本石油進口暫時停止,整個軍事機器陷入癱瘓。1944年,被擊沉的油船遠遠超過新造的油船。1945年第一季度,石油進口已完全停止。

石油減少,小日本無力進行戰爭

石油的日益減少越來越制約著日本的軍事力量,而且直接影響到許多戰役的進程和結局。特別是1942年6月,日本在中途島戰役中喪失了4艘航空母艦和為數眾多的飛機,從而元氣大傷。日益耗盡的石油儲備也開始影響到各種戰略決策,導致日趨毀滅的後果。在1944年6月的馬里亞納群島戰役中,日本戰艦因燃料不足而未參戰。此外,為了節省油料,航空母艦不再迂迴而是直接駛近美軍。戰役結束後,前往本土各島的石油供應線被切斷。

二戰石油戰:拖垮小日本,一桶石油見證了日本帝國主義的覆滅

石油儲備又迅速減少。因此,石油短缺削弱了日本的海軍力量。日本的空軍作戰也因燃料匱乏而受到嚴重阻礙。日本海軍於1944年10月在菲律賓近海傾其全投入萊特灣戰役。但燃料的匱乏仍不斷地困擾著日本。兩艘戰列艦因缺乏石油而始終未能參加這次重大戰役,其他戰艦為了節省燃料而低速航行。錯失戰機。萊特灣戰役對日本來說,是一次毀滅性的失敗,日本損失了3艘戰列艦、4艘航空母艦、10艘巡洋艦和13艘驅逐艦。

1945年6月,日本的戰時經濟由於燃料的匱乏和美國的猛烈空襲而幾乎癱瘓。由於燃料短缺的情況愈益嚴重,航空訓練被完全取消。飛行員直接隨領航機攻擊目標,幾乎無人生還。當南方的石油產地和中國東北的礦化油工廠通往日本本土的石油大動脈被美國切斷後,日本的軍事工業生產迅速衰竭,而仿效德國的人造石油工業,囿於技術的落後,無法實現規模化生產也難以滿足戰爭之需。隨著戰爭的曠日持久,戰略資源消耗殆盡,加之同盟國以絕對的資源優勢,通過各種方式對日本採取對外資源斷絕戰,使其戰略資源更加緊缺,再也不能有效地抵抗同盟國的攻勢,日本最終承認戰敗。

對國家資源安全的啟示

資源戰爭仍是當今最嚴峻的戰爭。20世紀上半葉,戰略資源極其貧乏的日本,不僅視石油為生死攸關的戰爭必需品。而且對石油的控制和佔有成為日本製定軍事戰略的重要因素。為了解決日益嚴重的石油危機和實現獨霸遠東的戰略目的,日本悍然發動了太平洋戰爭,侵佔了東南亞的產油基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戰爭史上消耗石油最多的一次戰爭,交戰雙方的軍用油料消耗達到3億多噸,比一戰的消耗量增加了7倍。雙方動用的飛機、軍用卡車、坦克、自動推進式大炮和潛艇等,都以石油為動力,石油成為維持現代武器“生命的血液”。在獲取戰爭機器的血液——石油上,日本竭盡所能,不遺餘力,使得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一度保證了燃料的自給。但隨著日本石油供應的日益減少,日本最終戰敗。

二戰石油戰:拖垮小日本,一桶石油見證了日本帝國主義的覆滅

縱觀諸多現代戰爭,二戰只不過是因石油問題引發的戰爭之一。石油問題總是成為牽動國際政治、經濟的戰略問題。如果說,世界大戰是在赤裸裸地爭奪生存空間、奪取資源的旗幟下進行的話,那麼戰後大量的局部戰爭、武裝衝突和礦產資源的爭奪往往與領土爭端、維護人權以及民族、宗教、政治、經濟問題交織在一起。

進入21世紀,導致資源爭奪的國際背景沒有原則性的改變。資源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綜合國力和軍事力量,資源的供需問題更是引起全世界的普遍關注。

21世紀初,國際能源安全問題凸顯,市場資源爭奪激烈,地緣政治風險增加,價格波動頻繁。各國都在加速進行能源戰略調整,能源外交空前活躍,合作與競爭全方位展開,呈現出一幅嶄新的全球能源大博弈。礦物資源是今後仍將是世界各國採用政治的、經濟的甚至軍事的手段爭奪和控制的對象。圍繞資源展開的錯綜複雜的紛爭仍是當今最嚴峻的戰爭。

世界各國工業化的歷史表明,“原料愈缺乏,競爭和角逐全世界原料來源的鬥爭愈尖銳”。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也證實了日本20世紀的擴張實質是後起的軍事帝國爭奪資源與商品傾銷市場的過程。工業經濟的高速發展是以消耗大量礦物原料為基礎的。由於礦產的不可再生資源,決定了世界礦產資源供應的有限性。而世界範圍內工業經濟的持續發展,導致人類社會對礦產資源的無限需求。加之世界礦產資源地理分佈的不均衡性,世界範圍內資源之爭往往是一系列戰爭的直接導火索,戰爭已成為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21世紀,隨著新興市場國家也紛紛加入到工業化的行列,使得全球資源的競爭日趨激烈。資源匱乏將成為新時代的重要特徵。作為世界矚目的新興能源消費和進口大國。中國在當下甚或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都將面臨極其嚴峻的能源形勢。如何實施全球資源戰略,建立全球資源戰略儲備,在權力均衡的既有國際能源格局中佔據應有位置,已成為中國能源戰略必須思考的問題。

“在現代戰爭中,戰爭的真正根源往往是地下的,儘管對那些生活在地上的人的結果是悲慘的,在整個人類歷史進程中,獲取和控制自然資源的戰爭,一直是國際緊張和武裝衝突的根源!”《資源戰爭》一書中指出,儘管國際衝突仍受到政治和意識形態方面考慮的支配,但未來的戰爭將主要圍繞著爭奪重要的經濟物資的所有權和控制權,特別是爭奪現代工業社會的運轉所迫切需要的資源而進行。如森林、礦物和水的爭奪。在當今世界,“引起人們最大興趣的將是那些蘊藏著特別豐富的重要資源(石油、水、鑽石、礦產、木材)的地區以及將這些地區與全世界主要市場連接起來的供應線”。這些地區將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支配國際決策者們的思路,引起軍事力量的最大程度的集中。

石油問題不僅僅是經濟問題,更是關乎國家安全係數高低的戰略大問題,也是國際政治中的一個核心問題。正如美國戰略決策圈所言,石油問題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外交問題。隨著能源在國家政治和經濟戰略中地位的提升,能源外交成為各國外交政策的重點。通過能源外交謀取全球能源資源配置中的經濟和政治利益,為本國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是各國能源外交的核心內容。

進入21世紀,導致資源爭奪的國際背景沒有原則性的改變。從歷史上看,各國激烈資源競爭的後果往往給國際局勢帶來高度風險,甚至會導致前所未有的暴力衝突。從資源競爭的角度來說,全球資源競爭成為中國不得不面對的嚴峻問題。因此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強合作,公平分享現有的資源,珍惜節約資源,同時加快研究和開發替代品和替代工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