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可琪:中美頂尖大學的牛娃畢業去了哪?數據透露孩子應具備技能

每年畢業季,相關學校與機構都會對畢業生進行畢業去向調查。國內外頂尖大學的學生們畢業後是選擇深造還是就業?他們更傾向於哪些領域與城市?在職場中,又有怎樣的“祕密武器”?這些動向背後,又帶來怎樣的教育思考?蘭可琪整合分析了有關資料,與讀者們分享。

文丨安妮 編丨Travis

又是一年畢業季,不論高中生還是大學生都將踏上新的征程。

每年,高中生的畢業去向都廣受關注,各所大學在學科實力上的優劣短長也在擇校時被津津樂道,而大學畢業生的去向卻很少受到額外的關注。

然而,大學畢業生的去向其實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蘭可琪:中美頂尖大學的牛娃畢業去了哪?數據透露孩子應具備技能

畢業生去向,反映了一所大學的學生群體更傾向於選擇怎樣的人生軌跡,折射出他們擁有怎樣的需求和追求,又具有何種能力和渠道去實現人生規劃。

頂尖名校畢業生去向則更具現實指向性。他們代表了畢業生中的精英群體,而他們中大多數人的歸宿甚至已成為世俗意義下“成功”的標杆。

這些大學生在畢業伊始,是繼續讀研追求學術上的精進,還是進入職場開始“摸爬滾打”的奮鬥之路?

他們普遍進入什麼領域,又選擇哪些城市作為人生的新起點?

在他們一步步走向成功的道路上,硬實力與軟實力都分別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蘭可琪在中美頂尖院校中各選取了兩所代表性的學校,以他們畢業生的動向為例,看一看其畢業生所做的選擇有何異同。

此外,結合QS(一家國際高等教育諮詢機構,每年發佈的大學排名被視為業內權威之一)針對僱主的調查報告,探討我們究竟該給孩子準備怎樣的“祕密武器”,幫助他們將人生之路走得更高遠。

蘭可琪:中美頂尖大學的牛娃畢業去了哪?數據透露孩子應具備技能

1、就業抑或深造?

圍繞畢業去向這個話題,被討論最多的便是本科畢業後選擇繼續讀研深造,還是直接進入相關領域就業。

選擇讀研深造的畢業生,傾向於在研究生階段接觸更多學術資源及研究經驗,來獲得更加專精的學術積澱。藉此,他們能在就業市場上獲得後發優勢;在學術領域也能進行更深層的研究工作。

選擇直接進入相關領域就業的畢業生,則更傾向於通過直接的工作經歷積累職場的實踐、應用經驗,提升職業技能和相關軟實力,同時在入職時間上獲得相對優勢,為後續發展提供更大空間。

在這個問題上,中美頂尖名校的畢業生存在的差異可以說是最大的。

蘭可琪先帶大家看看哈佛大學對於2019屆本科畢業生去向的統計。


蘭可琪:中美頂尖大學的牛娃畢業去了哪?數據透露孩子應具備技能


哈佛大學校報The Harvard Crimson在今年五月對717位應屆畢業生(約佔畢業生總人數的一半)進行了問卷調查,其中就包括了對於畢業去向的一系列問題。

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的哈佛畢業生計劃畢業後直接就業(64%),16%的畢業生選擇讀研深造,8%的畢業生會在研究員項目中繼續專注學術,10%的畢業生仍未決定去向,而另2%的畢業生計劃用畢業第一年的時間外出旅遊。

另一所與劍橋、哈佛大學比肩的頂尖學府麻省理工學院(MIT)也在去年六月對其2018屆畢業生進行了去向調查,61%的本科畢業生參與了問卷。


蘭可琪:中美頂尖大學的牛娃畢業去了哪?數據透露孩子應具備技能

MIT相關數據


與哈佛大學類似,超過半數的MIT學生計劃在畢業後直接就業(53%),略有不同的是,MIT計劃讀研深造的學生比例相對更高,佔到了41%,是哈佛的約2.5倍。這與MIT在學術及學生未來發展傾向上理工科的強勢地位不無關係。

由此可見,在這兩所美國頂尖高校中,直接就業無可爭議地成為了畢業生的主流選擇;當然,也會有一部分畢業生選擇讀研或追求其他規劃。

而對於中國兩所頂尖學府的調查報告則呈現出另一番景象。

清華大學2018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表明:清華應屆本科畢業生深造比例達到78.3%,其中國內升學比例為52%,出國深造比例為26.3%,直接就業的畢業生比例僅佔總人數約五分之一(20.5%)。

北京大學2018年就業質量報告,也呈現出高度相似的結果:應屆本科畢業生深造比例佔74.5%,其中國內升學比例44.15%,出國深造比例30.34%,而直接就業的比例也僅23.54%。

蘭可琪:中美頂尖大學的牛娃畢業去了哪?數據透露孩子應具備技能

北京大學相關數據


從以上數據上可以得出,中國頂尖名校學生在本科畢業以後有約七至八成選擇讀研,這與哈佛不到二成的比例形成鮮明對比。

同時,報告顯示,兩所高校都有350位左右的畢業生進入《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排名前20的國外名校深造(清華341、北大353)。

這樣顯著的中美差異,大約是由兩國不同的就業市場和就業文化所造成的。

美國名校畢業生更熱衷於直接進入就業市場打拼,在職場上獲得更多相關技能;而中國名校畢業生面臨的就業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更多人選擇繼續進行學歷上的提升,以便日後在就業上獲得競爭力。

中國名校畢業生普遍選擇讀研的原因,在北大對於畢業生僱主的調研結果中也可見一斑。


蘭可琪:中美頂尖大學的牛娃畢業去了哪?數據透露孩子應具備技能


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各項能力的關注程度調查顯示:專業性知識與技能、學習能力這樣的硬實力位列關注度的前兩位。

然而,諸如創新能力、通識性知識與技能、執行能力、組織與管理能力、職業適應能力等軟實力則分列硬實力之後。

由此,或許也不難理解中國本科畢業生對於學歷及學術能力提升的廣泛追求。

蘭可琪:中美頂尖大學的牛娃畢業去了哪?數據透露孩子應具備技能


2、行業與城市,精英們如何選擇?

對於選擇就業的畢業生們來說,離開大學意味著他們將由學校走向真正的社會。

不同於在大學中各類資源相對定向的投放,社會資源的獲得需要更多的主觀能動性和判斷力。畢業生們需要找到另一個平臺,幫助他們在發展過程中順利獲取符合自身需求的機遇。

那麼首先,名校畢業生們普遍選擇什麼樣的發展道路、希望進入什麼行業呢?

哈佛大學對應屆畢業生的統計顯示,諮詢、金融和科技位列熱門行業的前三位,分佔18%、17%、14%。這也是美國高校畢業生就業領域的一個典型體現。

蘭可琪:中美頂尖大學的牛娃畢業去了哪?數據透露孩子應具備技能

哈佛畢業生就業領域統計

再來看清華和北大。

在兩校2018年的就業報告中,畢業生就業人數較多的行業均包括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以及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雖然中美名校畢業生在行業領域上略有差別,不過從總體上來看,兩國高校就業集中的熱門領域,都與社會發展最前沿的需求相一致。

這意味著頂尖高校的畢業生在大學階段收穫的不僅是一紙文憑,實際上也幫助他們更順利地邁入前沿、高端領域,同時擁有更廣的視野和更獨到的判斷力。

在大批名校畢業生進入社會尋求機遇的過程中,又是哪些城市受到了畢業生們的青睞,並大量接收了這些高素質人才?

哈佛大學2019屆畢業生調查中,紐約州(New York)成為最受畢業生歡迎的地區,23%的學生計劃畢業後前往該地居住生活。

馬薩諸塞州(Massachusetts)和加利福尼亞州(California)依次位列其後,成為21%和14%的畢業生希望前往的居住地。

蘭可琪:中美頂尖大學的牛娃畢業去了哪?數據透露孩子應具備技能

美國受畢業生青睞州的排行


清華大學對2018年本科畢業生的就業地域調查顯示,有超過六成的畢業生選擇北上廣地區就業(上海25.2%、廣東20.3%、北京17.3%)。

類似地,北京大學2018年簽約就業的本科畢業生中,分別有32.6%和22%的學生選擇前往廣東和北京就業,選擇其他地區就業的也以華東、華北地區為主。

蘭可琪:中美頂尖大學的牛娃畢業去了哪?數據透露孩子應具備技能

清華大學相關數據

我們可以看出,在這個問題上,中美高校本科畢業生作出的選擇背後具有頗為相似的邏輯支撐。

擁有華爾街的紐約,擁有硅谷的加州,和囊括了中國大陸地區僅有的四個世界一線城市(即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的北上廣地區。

這些最受畢業生歡迎的地區,都普遍具有經濟發達、城市繁榮、就業競爭激烈但前景樂觀的特點,在金融、服務、生產、創新等領域具有領先地位,為畢業生提供豐富的職業發展資源。


蘭可琪:中美頂尖大學的牛娃畢業去了哪?數據透露孩子應具備技能


因此,中美高校畢業生的去向,從地域的角度來看存在一定的同質性:趨於利用地域優勢助推自身的未來發展。

與此同時,我們亦可以看出這些特大型城市對於高端人才的較大需求,通過高素質人才的引入為地區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不論國家,人才與地區經濟之間都存在雙向的需求。

蘭可琪:中美頂尖大學的牛娃畢業去了哪?數據透露孩子應具備技能

3、他們擁有什麼“祕密武器”?

無論讀研還是直接就業,或是選擇更前沿的行業、更發達的城市,歸根結底,很大程度上都是畢業生們在竭盡所能完善自己未來發展的“裝備庫”。

那麼一個很自然的反思便是:畢業生到底需要具備怎樣的“武器”才能在如火如荼的就業持久戰中脫穎而出?

蘭可琪在前文提到北大在對僱主的調查中顯示:硬實力相較於軟實力,在僱主眼中具有更高的關注度。

然而,在QS發佈的《關於21世紀全球技能欠缺狀況的研究》中顯示,在實際工作中,問題解決能力(Problem-solving)、團隊協作能力(Teamwork)、溝通交流能力(Communication)被公認為是全球僱主最希望在畢業生身上看到的三個重要能力。

蘭可琪:中美頂尖大學的牛娃畢業去了哪?數據透露孩子應具備技能

而這些,實際上都屬於我們常說的“軟實力”。

不過有趣的是,研究中指出,那些在招聘中更注重高學歷優先的僱主,反而相較其他僱主,在聘用後對於高學歷學生的軟實力更滿意。

這樣的結果表明:僱主在錄用名校學生群體時,更關注他們的高學歷和高知識素養,這也許是因為軟實力在高學歷學生群體中能獲得更大的保證。

換言之,說到底,在就業競爭激烈的中國社會中能得到青睞的幸運兒,並非全靠高學歷本身的學術基因,更多是依賴於高學歷背後連帶的廣闊見識與軟實力支撐。

因此,縮小自身軟實力與僱主重視的軟實力之間的差距,才是掌握了當今就業競爭中的“祕密武器”。


蘭可琪:中美頂尖大學的牛娃畢業去了哪?數據透露孩子應具備技能

關於21世紀全球技能欠缺狀況的研究

QS的研究指出:對於中國畢業生群體而言,僱主重視度與滿意度差值最大的是協商力、創造力、及技術應用能力。除了技術應用能力之外,位居前二的均為軟實力。

那麼,這樣的差值該如何縮小呢?

我們最容易想到的一點,也是大多數人通常會選擇採用的途徑,便是通過實習項目,“實踐出真知”。

在QS對於英國的調查中發現,63%的僱主認為實習後被返聘的畢業生擁有他們符合期望的軟實力,而這個數據在畢業生整體中僅有48%。

的確,在就業前擁有一定的實習經歷能夠有效幫助畢業生們獲取職場需要的軟實力。

蘭可琪:中美頂尖大學的牛娃畢業去了哪?數據透露孩子應具備技能


但是,更進一步思考,所謂“軟實力”,是否真的可以在一朝一夕中得到質的飛躍?就業前倉促“打卡”的實習項目,會否只是“治標不治本”?

事實上,像協商力、創造力這樣的軟實力,應該在更早的學生時代就被重視並有意識培養。

例如,在2010年時曾出現了一部廣受報道的紀錄片,名為《世界和平和其他四年級學生的成就》(World Peace and Other 4th Grade Achievements)。

它講述了一位弗吉尼亞公立學校的老師John Hunter用富有創意的遊戲的方式,讓四年級的學生在虛擬建構的世界中參與全球性事宜的協商。


蘭可琪:中美頂尖大學的牛娃畢業去了哪?數據透露孩子應具備技能

《世界和平和其他四年級學生的成就》

孩子們通過有關石油洩漏、氣候變暖等衝突的解決,激發出同理心、自信心、判斷力此類在培養協商力的過程中所必備的品質,讓軟實力的培養滲透到基礎教育中。

這對於學校和家庭教育都是具有啟發性的。

不論是協商力還是創造力,最關鍵的是要為孩子創造一個能激發他們潛質的環境。

家長與師長都應當將孩子視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讓他們在相對自由的環境中自主探索各類問題的多樣解決方式。


蘭可琪:中美頂尖大學的牛娃畢業去了哪?數據透露孩子應具備技能


正如John那樣,在孩子們的遊戲中只充當一個“看鐘人”(Clock-watcher)而非“參與者”(Participant),在適時的時候給予引導,而將更多的空間留給孩子。

與其在硬實力過硬時大聲疾呼“軟實力在哪兒”,不如搶先一步,長久而持續不斷地把軟實力“安裝入庫”,讓“祕密武器”提前落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