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詞話》三境界原來也適用《西遊記》,快來一睹為快吧

國維在《人間詞話》裡層說:古今成大事業、做大學問之人必須經過三種境界:

第一種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意思是有感性的胸懷,見到西風裡凋零的碧樹心有所感,在內心裡有理想的抱負與對未來的追尋,雖有孤獨與蒼茫之感,但有遠見,對生命有遼闊的視野。

《人間詞話》三境界原來也適用《西遊記》,快來一睹為快吧

第二種境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意思是不只要有追尋理想的熱情與勇氣,還要有堅持、有執著,去實現自己所信奉的真理,即使人瘦了、衣帶變寬了,也能百折不悔。

第三種境界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意思是經過非常長久的努力追尋,飽受人生的滄桑,到後來猛然回首,那要追尋的卻在自己走過的道路上,燈火闌珊的地方。

《人間詞話》三境界原來也適用《西遊記》,快來一睹為快吧

從前讀《人間詞話》讀到人生的三種境界時,雖有感觸,但不深刻,理解不到位。如今,再讀《人間詞話》、再重溫經典《西遊記》,感觸竟如此不一般。我們身為凡人,無法達到王國維先生對生命的智見的境地,他論的雖然是詩詞、是事功、是人格,講的實際上是人從凡夫之見超越的歷程,到最後那種“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簡直是開悟的心境了。再看看《西遊記》,悟空、沙僧、唐曾,他們三人正如同人生的少年、中年和老年三個階段,也正對應了悟空“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沙僧“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和唐僧“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三個境界。

《人間詞話》三境界原來也適用《西遊記》,快來一睹為快吧

● 人之少年即悟空,是“望盡天涯路”。

曾經讀到這樣一句話:“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豪言壯語,形容美猴王再適合不過。

曾萬里漂泊去學七十二變,經歷各種艱難險阻不曾放棄;大鬧天空戰十萬天兵,面對天庭施壓毫不退縮;被壓五指山下五百年,對未來依然不曾放棄。為生存、為學本領、為猴子猴孫長生不老,即便“西風凋碧樹,”不畏困難、耐住孤獨,也“獨上高樓”。少年看西遊,記住的是大聖的桀驁不馴和師徒四人經歷的“九九八十一難”,可曾記得,那隻年輕的猴子,早已經經歷了千難萬險,早已經“望盡天涯路”,一個人在五指山下孤獨了五百年、思考了五百年,對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人間詞話》三境界原來也適用《西遊記》,快來一睹為快吧

近日華為拍攝的微電影《悟空》簡直刷屏了,那句“願你永遠不知天高地厚”,也正迎合了少年人的情感性格特徵。我想,年少誰的心裡都有一個大聖夢,都有一顆大鬧天宮的心,想活在不知天高地厚,最終又能修成正果的夢裡,現實卻事與願違。

人之少年即悟空。少年人心中要有狂、有傲。人不可有傲氣,但不能無傲骨;不可有狂妄,但一定有有志氣、有理想、有抱負、有血性。不畏世俗所屈服,即便困難重重也不退縮,即便深處孤獨也不忘記腳下的路,對生命充滿希望。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少年是人生的基礎,是奮鬥的年紀,是拼搏汗水的最佳年華。即便“西風凋碧樹”,環境惡劣,困難重重,也要“獨上高樓”,不退縮,不忘初心,只要心懷夢想,終會“望盡天涯路”,看到生命中遼闊的視野。

《人間詞話》三境界原來也適用《西遊記》,快來一睹為快吧

● 人之中年即沙僧,是“衣帶漸寬終不悔”。

年少看西遊,心中只有悟空,總覺得沙僧就是一個配角,甚至是打雜的,沒有多少存在感。現再看西遊,在取經路上,沙僧原來必不可少,他是一個大管家,看似是個悶葫蘆,實則是個勞碌命,西天一路,追隨唐僧,追求真理,無怨無悔,即為“衣帶漸寬終不悔”。

一路上,他挑著行李擔子,從無怨言;堅守分內護衛工作不能懈怠;時刻操心著唐僧被妖怪抓走;二師兄鬧分家又操著心調和,一刻不得閒。不要說沙僧本領差,雖然沒有悟空那般出彩,關鍵時刻也大有作為。雖出手少,並不代表他畏縮不前;雖出彩,也並不代表他毫無建樹。

《人間詞話》三境界原來也適用《西遊記》,快來一睹為快吧

其實,仔細品味,人至中年,其實不就是活成了沙僧的模樣嗎?工作上,處在一個分水嶺和尷尬的階段,一方面要迎合上司,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同輩競爭,還要不斷學習以防止後浪推前浪;婚姻上,要時刻面對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碎,要想著維持婚姻;家庭裡,上有老下有小,身上扛著父母的健康,孩子的未來等等責任。一切都得操心,不能有半點疏忽,時刻保持著精力和對生活的熱情,遇到再大的坎坷也會堅持、執著,勇敢承擔責任,不逃避問題,想法設法解決生活的難題,任勞任怨,即便人瘦了、衣帶變寬了,也能百折不悔,正如“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人間詞話》三境界原來也適用《西遊記》,快來一睹為快吧

電影《情聖》曾有這樣一段話:生活就是一個遊樂場,要不然就坐過山車,享受那種驚險刺激,頭暈目眩的感覺;要不然就坐旋轉木馬,一圈一圈,周而復始。很多人至中年,往往會陷入中年危機,出現生活沒激情、工作沒動力的現象,此時更需要明確自身的職責和承擔的責任。人到中年,已經明晰了生命中最根本、最在意的東西,就如同航行中的優秀舵手,任憑狂風巨浪如何襲擾,也能從容不迫地調整方向,揚帆起航。

《人間詞話》三境界原來也適用《西遊記》,快來一睹為快吧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中年人經歷了世俗的人情,稜角逐漸被磨平,此時更要懂得,身上揹著的一座“五指山”,不是想著如何擊碎,而是學會負重前行。中年人任重而道遠,既能負重,又可前行,“咬定青山不放鬆”,堅持不懈,為家庭、為生活而“衣帶漸寬終不悔”。

● 人之晚年即唐僧,是“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說“人之晚年即唐僧”,動筆前有些戰戰兢兢,畢竟還未達到此年齡,領悟也不會如此透徹,以下拙筆請讀者朋友們批評指正。

《人間詞話》三境界原來也適用《西遊記》,快來一睹為快吧

唐僧的角色在大家的心裡,性格特點複雜多樣,一心向佛,又唯唯諾諾,有時又不分是非,總之負面佔據的更多一些。每經歷一難,不是是被大魔頭抓著要擺“長生宴”,就是被女妖精看上強迫他做“壓寨夫婿”,每一難可謂艱難險阻,性命堪憂。

如今看唐僧,看看他的遭遇,才發現,這些艱難險阻對於悟空、八戒和沙僧甚至白龍馬來說,並非都是難以逾越的天塹,只有對肉唐僧充滿了無力感和無奈感。即便如此,在妖怪魔頭面前,在性命不保之際,他從來都是面不改色,淡定從容。對他來說,災難早已經習以為常。他追求的是真理,是都佛的信仰。西天之路無比艱難,困難重重,待取經完成,受封之日,成佛之時,佛就在那“燈火闌珊處”。

《人間詞話》三境界原來也適用《西遊記》,快來一睹為快吧

人生暮年,就應該活成唐僧的模樣,擁有他的心境和智慧,領會他身上的那份“平靜的力量”:經歷了少年波濤洶湧的澎湃,經歷了中年千山萬水的滄桑,終能保持內心的那份淡定,你才能從容不迫地面對生活中所有的苦難和誘惑。

有人曾說: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其實,人之暮年,將會有一種“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的返璞歸真,經歷了“眾裡尋他千百度”的荊棘坎坷,“驀然回首”才恍然明白,年少所追尋的東西,原來就在那燈火闌珊之處。

《人間詞話》三境界原來也適用《西遊記》,快來一睹為快吧

● 小結。

人生其實就是一場西遊,一路走一路有不同的風景,一路走一路有不同的心情;一路走一路有不同的感悟。

一個人要“眾裡尋他千百度”,必然要經驗人生的許多歷程,而要“驀然回首”則需要一種覺悟,至於站在燈火闌珊處的那人,不是別人,而是一個原點,是那個“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自我呀!只不過,西遊將這個階段分成了三個不同的角色,卻是一個人必不可逃的經歷啊。

免責聲明: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小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