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女節、少女節、七姐節、雙七節、香橋會、巧節會、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時在每年農曆七月初七夜。七夕節由星名衍化而來,相傳這一天牛郎織女在天河相會,民間婦女乞求智巧。

以星名而論,大約成書於前350年左右,即戰國中期的《夏小正》記載最早:“七月,初昏,織女正東向。”《詩·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

從戰國到秦初,牛郎織女的故事即意廣泛流傳。據湖北雲夢睡虎地秦簡記載:“戊申,己酉,牽牛以取(娶)織女,不果,三棄。”另一簡文載:“戊申,己酉,牽牛以取(娶)織女,不果,不出三歲,棄若亡。” 大意是說,戊申日、己酉日牽牛迎娶織女的喜事沒有辦成,如果在這樣的日子娶婦,丈夫三年就會離棄妻子。

"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女節、少女節、七姐節、雙七節、香橋會、巧節會、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時在每年農曆七月初七夜。七夕節由星名衍化而來,相傳這一天牛郎織女在天河相會,民間婦女乞求智巧。

以星名而論,大約成書於前350年左右,即戰國中期的《夏小正》記載最早:“七月,初昏,織女正東向。”《詩·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

從戰國到秦初,牛郎織女的故事即意廣泛流傳。據湖北雲夢睡虎地秦簡記載:“戊申,己酉,牽牛以取(娶)織女,不果,三棄。”另一簡文載:“戊申,己酉,牽牛以取(娶)織女,不果,不出三歲,棄若亡。” 大意是說,戊申日、己酉日牽牛迎娶織女的喜事沒有辦成,如果在這樣的日子娶婦,丈夫三年就會離棄妻子。

七夕節被稱為中國情人節,你可知它的由來與主題演變?

七夕被成為中國情人節

在秦朝初年,七夕還是一個禁忌日,織女牽牛故事的悲劇結局,在《古詩十九首》中得到了體現:“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而《淮南萬畢術》記載了一個讓婦人戀家的巫術:“赤布在戶,婦人留連。取婦人月事布,七月七日燒為灰,置楣上,即不復去,勿令婦人知。”由此可見,時人視七月七日為離別日。《四民月令》記載,漢代的七月七日有合藥丸、晒書曝衣的習俗。

到漢武帝時期,七夕的主題發生了重大變化。《太平御覽》、《時序》等記載了漢武帝與西王母的多次聚會,顯示七月初七成為了人神交遊的吉時良日。西王母降臨前,每有青鳥探看,又為漢代將烏鵲融入牛郎織女的傳說提供了依據。魏人董勳稱“七月七日為良日”。

六朝時期,七夕節的習俗更為豐富與圓滿。晉人葛洪整理的《西京雜記》記載,漢宮“至七月七日,臨百子池,做于闐樂,樂畢,以五色縷相羈,謂為相連綬。”又曰:“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巧針與開襟縷,俱以習之。”由此可見,乞巧、男女好合等習俗已經出現在七夕節。晉人周處的《風土記》記載了民間七夕節的情形:“七月初七日,其夜灑掃於庭,露施几筵,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筵上,以祈河鼓織女,言此二星神當會。守夜者鹹懷私願,或雲見天漢中有奕奕正白氣,有光耀五色,以此為徵應。見者便拜而願乞富乞壽,無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乃得言之,頗有受其祚者。”其後,《荊楚歲時記》記述了南朝婦女七夕穿針乞巧等民俗,稱“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漢魏以後,七夕節主要成為表達女性願望的節日。

"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女節、少女節、七姐節、雙七節、香橋會、巧節會、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時在每年農曆七月初七夜。七夕節由星名衍化而來,相傳這一天牛郎織女在天河相會,民間婦女乞求智巧。

以星名而論,大約成書於前350年左右,即戰國中期的《夏小正》記載最早:“七月,初昏,織女正東向。”《詩·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

從戰國到秦初,牛郎織女的故事即意廣泛流傳。據湖北雲夢睡虎地秦簡記載:“戊申,己酉,牽牛以取(娶)織女,不果,三棄。”另一簡文載:“戊申,己酉,牽牛以取(娶)織女,不果,不出三歲,棄若亡。” 大意是說,戊申日、己酉日牽牛迎娶織女的喜事沒有辦成,如果在這樣的日子娶婦,丈夫三年就會離棄妻子。

七夕節被稱為中國情人節,你可知它的由來與主題演變?

七夕被成為中國情人節

在秦朝初年,七夕還是一個禁忌日,織女牽牛故事的悲劇結局,在《古詩十九首》中得到了體現:“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而《淮南萬畢術》記載了一個讓婦人戀家的巫術:“赤布在戶,婦人留連。取婦人月事布,七月七日燒為灰,置楣上,即不復去,勿令婦人知。”由此可見,時人視七月七日為離別日。《四民月令》記載,漢代的七月七日有合藥丸、晒書曝衣的習俗。

到漢武帝時期,七夕的主題發生了重大變化。《太平御覽》、《時序》等記載了漢武帝與西王母的多次聚會,顯示七月初七成為了人神交遊的吉時良日。西王母降臨前,每有青鳥探看,又為漢代將烏鵲融入牛郎織女的傳說提供了依據。魏人董勳稱“七月七日為良日”。

六朝時期,七夕節的習俗更為豐富與圓滿。晉人葛洪整理的《西京雜記》記載,漢宮“至七月七日,臨百子池,做于闐樂,樂畢,以五色縷相羈,謂為相連綬。”又曰:“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巧針與開襟縷,俱以習之。”由此可見,乞巧、男女好合等習俗已經出現在七夕節。晉人周處的《風土記》記載了民間七夕節的情形:“七月初七日,其夜灑掃於庭,露施几筵,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筵上,以祈河鼓織女,言此二星神當會。守夜者鹹懷私願,或雲見天漢中有奕奕正白氣,有光耀五色,以此為徵應。見者便拜而願乞富乞壽,無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乃得言之,頗有受其祚者。”其後,《荊楚歲時記》記述了南朝婦女七夕穿針乞巧等民俗,稱“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漢魏以後,七夕節主要成為表達女性願望的節日。

七夕節被稱為中國情人節,你可知它的由來與主題演變?

七夕又名乞巧節,女性向牛郎織女乞巧

進入唐代以後,七夕來臨時,長安家家戶戶的少女少婦,持針線、供瓜果、擺香案,向織女乞巧。崔顥、祖詠、杜甫等詩人都寫過有關七夕的詩歌。《桂苑叢談》關於唐代七夕乞巧還記載了一個流傳廣泛,“金針度人”的故事,這也成為這一成語的由來,比喻傳授某種祕法絕技。

有一年唐玄宗和楊貴妃臨幸華清宮,住在長生殿,這夜正逢七夕節。楊貴妃突然哭了起來,唐玄宗一番勸慰,楊貴妃說出了心事:“妾覽前史,每見時過境遷,秋扇拋殘,怎能不為之傷情呢?”兩人互相盟誓,“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但是,唐玄宗在馬嵬為情勢所迫,下令楊貴妃自縊身亡。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寫到了他們的故事。李商隱對此嘲諷道:“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進入宋代“浙人七夕,雖小家亦市鵝鴨食物,聚飲門首,謂之‘吃巧’。”在北方地區以七月六日晚上為七夕。宋人丘光庭在《兼明書》中考證,這是因為某位帝王駕崩:“古書皆以七月七日之夕,謂之七夕。今北人即以七月六日之夕乞巧,詢其所自,則說有異。端靜而思之,抑有由也。蓋鼎峙之世,或中分之時,南北異文,車書不一。必北朝帝王有當七夕而崩者,故其俗間用六日之夕。南人不為之忌,不移七日之夕。由此而論,昭然可見。”根據東漢董永遇仙故事,宋元時期出現了話本《董永遇仙傳》,在元代則被編成了雜劇。

進入明代之後,七夕又增加了浮針乞巧的節俗。民間有女的家庭用碗盛水曝於日光下,一會兒水面生膜,讓女子自投小針,針泛水面,水底針影成雲物、花頭、鳥獸、鞋、剪刀影子的,成為“得巧”;若影子粗如槌,細如絲,直如軸臘的,就是拙。明代的杭州婦女對月穿針,稱之為乞巧。或者用小盒子裝蜘蛛,看其結網疏密判斷得巧多寡。進入清代,北京人將浮針乞巧成為“丟針兒”。街市賣巧果,家人設宴,兒女對銀河叩拜,都為乞巧。

"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女節、少女節、七姐節、雙七節、香橋會、巧節會、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時在每年農曆七月初七夜。七夕節由星名衍化而來,相傳這一天牛郎織女在天河相會,民間婦女乞求智巧。

以星名而論,大約成書於前350年左右,即戰國中期的《夏小正》記載最早:“七月,初昏,織女正東向。”《詩·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

從戰國到秦初,牛郎織女的故事即意廣泛流傳。據湖北雲夢睡虎地秦簡記載:“戊申,己酉,牽牛以取(娶)織女,不果,三棄。”另一簡文載:“戊申,己酉,牽牛以取(娶)織女,不果,不出三歲,棄若亡。” 大意是說,戊申日、己酉日牽牛迎娶織女的喜事沒有辦成,如果在這樣的日子娶婦,丈夫三年就會離棄妻子。

七夕節被稱為中國情人節,你可知它的由來與主題演變?

七夕被成為中國情人節

在秦朝初年,七夕還是一個禁忌日,織女牽牛故事的悲劇結局,在《古詩十九首》中得到了體現:“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而《淮南萬畢術》記載了一個讓婦人戀家的巫術:“赤布在戶,婦人留連。取婦人月事布,七月七日燒為灰,置楣上,即不復去,勿令婦人知。”由此可見,時人視七月七日為離別日。《四民月令》記載,漢代的七月七日有合藥丸、晒書曝衣的習俗。

到漢武帝時期,七夕的主題發生了重大變化。《太平御覽》、《時序》等記載了漢武帝與西王母的多次聚會,顯示七月初七成為了人神交遊的吉時良日。西王母降臨前,每有青鳥探看,又為漢代將烏鵲融入牛郎織女的傳說提供了依據。魏人董勳稱“七月七日為良日”。

六朝時期,七夕節的習俗更為豐富與圓滿。晉人葛洪整理的《西京雜記》記載,漢宮“至七月七日,臨百子池,做于闐樂,樂畢,以五色縷相羈,謂為相連綬。”又曰:“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巧針與開襟縷,俱以習之。”由此可見,乞巧、男女好合等習俗已經出現在七夕節。晉人周處的《風土記》記載了民間七夕節的情形:“七月初七日,其夜灑掃於庭,露施几筵,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筵上,以祈河鼓織女,言此二星神當會。守夜者鹹懷私願,或雲見天漢中有奕奕正白氣,有光耀五色,以此為徵應。見者便拜而願乞富乞壽,無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乃得言之,頗有受其祚者。”其後,《荊楚歲時記》記述了南朝婦女七夕穿針乞巧等民俗,稱“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漢魏以後,七夕節主要成為表達女性願望的節日。

七夕節被稱為中國情人節,你可知它的由來與主題演變?

七夕又名乞巧節,女性向牛郎織女乞巧

進入唐代以後,七夕來臨時,長安家家戶戶的少女少婦,持針線、供瓜果、擺香案,向織女乞巧。崔顥、祖詠、杜甫等詩人都寫過有關七夕的詩歌。《桂苑叢談》關於唐代七夕乞巧還記載了一個流傳廣泛,“金針度人”的故事,這也成為這一成語的由來,比喻傳授某種祕法絕技。

有一年唐玄宗和楊貴妃臨幸華清宮,住在長生殿,這夜正逢七夕節。楊貴妃突然哭了起來,唐玄宗一番勸慰,楊貴妃說出了心事:“妾覽前史,每見時過境遷,秋扇拋殘,怎能不為之傷情呢?”兩人互相盟誓,“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但是,唐玄宗在馬嵬為情勢所迫,下令楊貴妃自縊身亡。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寫到了他們的故事。李商隱對此嘲諷道:“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進入宋代“浙人七夕,雖小家亦市鵝鴨食物,聚飲門首,謂之‘吃巧’。”在北方地區以七月六日晚上為七夕。宋人丘光庭在《兼明書》中考證,這是因為某位帝王駕崩:“古書皆以七月七日之夕,謂之七夕。今北人即以七月六日之夕乞巧,詢其所自,則說有異。端靜而思之,抑有由也。蓋鼎峙之世,或中分之時,南北異文,車書不一。必北朝帝王有當七夕而崩者,故其俗間用六日之夕。南人不為之忌,不移七日之夕。由此而論,昭然可見。”根據東漢董永遇仙故事,宋元時期出現了話本《董永遇仙傳》,在元代則被編成了雜劇。

進入明代之後,七夕又增加了浮針乞巧的節俗。民間有女的家庭用碗盛水曝於日光下,一會兒水面生膜,讓女子自投小針,針泛水面,水底針影成雲物、花頭、鳥獸、鞋、剪刀影子的,成為“得巧”;若影子粗如槌,細如絲,直如軸臘的,就是拙。明代的杭州婦女對月穿針,稱之為乞巧。或者用小盒子裝蜘蛛,看其結網疏密判斷得巧多寡。進入清代,北京人將浮針乞巧成為“丟針兒”。街市賣巧果,家人設宴,兒女對銀河叩拜,都為乞巧。

七夕節被稱為中國情人節,你可知它的由來與主題演變?

《天仙配》,夫妻雙雙把家還

上世紀50年代,黃梅戲電影《天仙配》風靡全國。牛郎織女七月初七鵲橋相會的故事得到了進一步強化,而湖北孝感被認為是董永故里。

雖然七夕節發源於中國,但是,在部分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亞洲國家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也有慶祝七夕的傳統。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七夕節歷史悠久,古往今來,無數的文人墨客詠歎七夕,留下了許多的詩篇。其中,宋代詞人秦觀的 《鵲橋仙》最為著稱: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河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節的主題從禁忌日變成良辰吉日,蘊含著中國人最美好的情感寄託。但是,在牛郎織女的傳說中,牛郎織女的戀愛自由和婚姻自由,受到了權力的野蠻幹涉。或許,這就是中國文化的本質:不受限制的權力主宰一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