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故事:翠雲廊劍門蜀道上 充滿詩意的一段路

清朝 松柏 中國歷史 柏樹 廣元新聞 廣元新聞 2017-09-03

雍思政/文

“翠雲廊”是清代康熙初劍州知州喬缽給劍門蜀道行道樹群落所取的既合乎實際又極富詩情畫意的名字。它是劍門蜀道極富特色的路段,以劍州古城為中心,南至閬中,西至梓潼,北至昭化。遠遠望去,翠雲廊像一條莽莽蒼龍,逶迤於崇山峻嶺之間;身臨其境,又似一條翡翠畫廊,溢彩流輝。

行走翠雲廊聽聽古柏的那些故事

漫步翠雲廊是一種美的享受,每一棵古柏似乎在訴說著歷史的風雲,傳遞著豐富的情意。

翠雲廊西段涼山鄉清涼村古驛道旁,有一株八人合抱的古柏,相傳古代有位秀才上京趕考路過這裡,突然大雨傾盆,秀才便在這株樹下避雨。奇怪的是這株樹瞬間就長出了許多新枝新葉,把他遮護得嚴嚴實實,不讓一滴雨水淋在他身上。秀才見此情景,連忙跪拜,感謝大樹的呵護,立志發奮讀書,後來在鄉試、會試、殿試中連中三元。他專程來到這株樹下培土祭拜,成為劍州古柏中最大者,人們便把它稱為“狀元柏”。

在清涼橋頭,有一株與眾不同的古柏,樹幹短促,傳說很久以前一頭放牧在山上的牛,跑去啃食它的枝葉,被一位神仙發現,朝它背上猛抽了一鞭子,那頭牛負痛飛奔,逃到梓潼前面再也跑不動了,頹然臥倒變成了一頭石牛。於是,人們就把那地方取名石牛鋪,而這株柏樹則稱“牛啃柏”。

在柳池溝驛旁,有一株出類拔萃的闊葉古樹,每年五月下旬,綻開狀如蝴蝶的白花,薰風吹拂,滿樹花朵宛如千萬只彩蝶,圍繞古樹翩翩起舞,群眾稱它“飛蛾樹”。

在劍門關鎮大柏樹灣古驛道旁,有一株古柏,主幹筆直,聳入雲天,高達34.8米,其枝葉如鬆似柏,葉片小而細密,果實呈橢圓形,比柏果大,比松果小。1963年朱德委員長視察時高興地稱它為“松柏長青樹”。經過林業專家鑑定,這株樹是柏木屬中的生長變異現象,是全世界140多個柏木屬中被發現的唯一的一株,被命名為“劍閣柏木”。在朱德委員長視察時,一位老農向他指述:“那裡還有一根帥大的柏樹。”委員長的祕書不懂“帥大”的含義,朱德委員長笑著說:“就是像元帥那麼大的樹。”從此,劍門山區的人們就把這株樹叫“帥大樹”。

距“劍閣柏木”不遠處有一株巨大的古柏,主幹傾斜,在離地近兩米高之處,長出一個與主幹粗細差不多的肢膊,形成可以遮風避雨的樹腔,相傳蜀漢滅亡後,劉禪被解送洛陽路經這裡,恰遇春雨瀟瀟,他便鑽到這株樹下躲雨。後人便把這株樹取名“阿斗柏”。大柏樹灣還有兩株古柏,株距有五尺,在離地面四尺處各生一個肢膊,相向交互延伸,像一對情人攜手挽臂,互通情愫,被人們稱為“鴛鴦柏”。

此外,當地人還根據古柏各自的風姿和傳說,取了很多名字,如美女柏、望夫柏、羅漢柏等等,使得翠雲廊饒有靈性,充滿詩意。

種植時間可追溯到秦代

面對翠雲廊這一世界奇觀,人們不禁要發問:這些古柏是誰人栽種的呢?為什麼能夠一直保存下來呢?

據《周禮·秋官司寇·野廬氏》載:“野廬氏掌達國道路至於四畿、比國郊及野之道路、宿息、井、樹。”鄭氏注:“樹為蕃蔽”,“樹”即指行道樹;“蕃蔽”為屏障庇廕。可見,植行道樹始於西周。但當時蜀地政治、經濟、文化相對落後於中原,尚無文獻資料表明當時蜀道也列樹表道。

戰國中期大規模開鑿金牛道後,蜀地對外交通已十分發達。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商旅通行、公文傳遞、征伐和巡幸需要,詔令保護和補植行道樹。治馳道於天下,“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錐,樹以青松”(見《史記·秦始皇紀》注引《漢書·賈山傳》)。無疑,作為秦三十六郡之一的蜀郡地方官員要奉詔在官道兩旁植行道樹,後人把它稱為“皇柏”,或許即為劍門蜀道大規模植樹之始。

漢代,除在驛道兩旁種植鬆、柏、慄、榕,並規定各種地形、地質道路的寬度,保持寬度標準種行道樹外;還分平原、沼澤、高山、沙漠,因地種植槐、柳、杉、榆、桐、梓等樹木。

從魏晉開始,行道樹的種、補得到加強,北周文帝在全國推行韋孝寬在雍州實行的改土堠為道里植樹的做法,利用行道樹的距離,代替路旁土堠作為計算驛道里程的標識,驛鋪之間按規定距離、數量植行道樹。

唐代四川沒有大規模戰爭的破壞,社會比較安定,屬於國內比較發達地區,有“揚一益二”之譽,交通路線四通八達,劍門蜀道商旅不絕。五代前蜀後主王衍《題劍門》詩云:“回看城闕路,雲疊樹層層。”說明經濟發展,促進了交通建設,而蜀道的擴建和行道樹的美化,反過來促進了商旅的交流,帶來了經濟的繁榮。

宋代劍門蜀道有新的發展,宋真宗於大中祥符五年(1012)下詔:“劍州、利州修棧閣路。”祥符九年,朝廷採納太學博士範應辰“諸路多缺系官材木,望令馬遞鋪卒夾官道植榆、柳,或隨地土所宜種雜木,五、七年後可致茂盛,供費之外,炎暑之月亦足蔭及路人”的上言,劍州等地奉命在官道植樹。

元代承襲前朝往代的傳統,也重視種植行道樹。

明代將驛道及行道加寬成車道,樹稀處補栽松柏,並於帝陵、祭壇植陵道樹。把保護行道樹和寺廟風景林作為地方官吏考績之一,並推行唐宋以來行之有效的“種鬆”、“護道”制度。劍州知州李璧動員民眾補植劍門蜀道行道樹。

清代承襲明代“官民相禁剪伐”的政令,對劍門蜀道及道旁松柏加以保護,伐行道樹者,由官紳科處。加之歷久民間相沿成習,因此行道樹無亂砍亂伐之擾。官吏交替,亦以交樹為責。清代種植行道樹不僅經常不斷、線路延伸,而且根據地理環境和民生需求選擇種植經濟林木。

民國時期,為保護劍門蜀道古柏,四川省政府、四川省第十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劍閣縣政府多次發佈政令、訓令、指令,建立古柏保管委員會,制定組織規程及保管辦法。但是,民國二十四年(1935)至二十七年修築川陝公路,劍門蜀道上一些本應留作行道樹的古柏遭到砍伐。

現存近萬株仍在造福子孫

根據專業人士對劍門蜀道沿線古柏的普查,翠雲廊現存古樹近萬株。從年輪上看,清代前期栽樹年代的佔29﹪,李璧栽樹年代的佔70﹪,張飛栽樹年代的佔0.12﹪,所謂“張飛柏”僅存二十多株了。

為使翠雲廊松柏長青,造福後代子孫,各級政府不僅投入人力物力,砌石培土,防治災害,保護古柏,而且發動群眾,多次開展聲勢浩大的新翠雲廊植樹造林活動,古道旁一批又一批的子孫柏、雲礽柏茁壯成長,與古柏組成新老相繼的和諧大家庭,使翠雲廊富有生機,充滿活力。

來源:廣元晚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