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退市邊緣的龐大集團 去年虧損61億引上交所33問

5月21日,上交所披露,龐大集團在信息披露方面,有關責任人在職責履行方面存在違規行為,決定對該公司及公司時任董事長、控股股東暨實際控制人龐慶華,時任董事兼副總經理武成予以公開譴責;公開認定龐慶華三年內不適宜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對時任董事會祕書劉中英予以通報批評。

進入2018年以來,龐大集團陷入融資困難、資金緊張的困境,2018年曾連賣十幾家4S店,並欲引入戰略投資人。2月2日與2月14日,龐大集團連發兩份高管辭職公告,龐大集團實控人龐慶華所持股份悉數被凍結,公司2018年虧損超過60億,壓力之下的龐大集團距離退市還有多遠?

行走在退市邊緣的龐大集團 去年虧損61億引上交所33問


龐大集團官網

涉嫌犯罪被調查卻未及時披露 龐大及龐慶華被公開譴責

龐大集團及龐慶華被通報的原因主要有三,分別為二者未如實披露權益變動情況、龐大集團未按規定履行關聯交易決策程序及信息披露義務、龐大集團因涉嫌犯罪被司法機關調查後未及時披露。

上交所發佈的紀律處分的決定顯示,根據龐大集團2014年報,截至當年底,龐慶華為龐大集團第一大股東,持有龐大集團 21.03%的股份,信達民公司為龐大集團第二大股東,持有龐大集團 15.81%的股份。信達民公司將持有龐大集團股份中除經濟權利之外的其他一切權利授權給龐慶華行使,信達民公司和龐慶華是一致行動人。

經查明,2015年1月,為達到利用信達民公司所持龐大集團股票融資並拆借使用的目的,公司時任董事兼副總經理武成安排以橫山公司的名義,與國信證券實施收益互換。橫山公司形式上同龐大集團沒有關聯關係,但實際上系龐慶華個人控制的冀東物貿的子公司,屬於公司的關聯方。

2015年3月2日,國信證券根據收益互換協議約定,以大宗交易方式買入信達民公司減持的1.16億股龐大集團股票,價格為6元/股,交易金額6.96億元。信達民公司通過大宗交易系統減持 1.16億股龐大集團股票的實際受讓方系龐慶華個人控制的關聯方,龐慶華及其一致行動人當時仍實際控制和擁有該部分股票。

但是,龐大集團未如實披露龐慶華及其一致行動人當時仍實際控制和擁有相關龐大集團股票的事實,且未披露其通過涉案收益互換進行融資的交易安排。公司及控股股東相關信息披露內容存在不真實和重大遺漏,可能對投資者造成嚴重誤導。

而在龐大集團未按規定履行關聯交易決策程序及信息披露義務方面,上交所稱,龐慶華為龐大集團的控股股東暨實際控制人,同時為冀東物貿、中冀貿易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冀貿易)的實際控制人,冀東物貿、中冀貿易為龐大集團的關聯方。2015年3月2日至5月27日期間,龐大集團及其子公司與關聯方冀東物貿、中冀貿易發生多筆非經營性資金往來,合計金額12.19億元,佔公司2014年度經審計淨資產的10.05%。上述交易構成關聯交易,但公司均未按照關聯交易的規則要求及時履行董事會及股東大會審議程序,也未履行相應的信息披露義務。

在龐大集團因涉嫌犯罪被司法機關調查後未及時披露上,上交所稱,公安機關於2016年10月24日向公司出具的《調查取證通知書》明確記載,公司在《調查取證通知書》上蓋章確認已收到,公司時任董事會祕書劉中英作為“證據持有人”簽名。同日,公安機關對公司時任董事長龐慶華進行訊問並製作訊問筆錄,向龐慶華出具《犯罪嫌疑人訴訟權利義務告知書》。公司時任董事兼副總經理武成在接受公安機關調查時,亦知悉上述事項。

2017年3月27日,公安機關向龐大集團出具《撤銷案件決定書》。公司因涉嫌違法違紀被有權機關調查屬於可能影響投資者決策的重大敏感信息,公司應當及時披露,但公司未對其被調查的情況履行相應的信息披露義務。

綜上,龐大集團未如實披露控股股東權益變動情況,未按規定履行關聯交易決策程序及信息披露義務,也未及時披露自身涉嫌犯罪被司法機關調查等情況。上述行為嚴重違反了《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損害了投資者的知情權,性質惡劣,情節嚴重。

上交所決定對龐大汽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時任董事長、控股股東暨實際控制人龐慶華,時任董事兼副總經理武成予以公開譴責;公開認定時任董事長龐慶華3年內不適宜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對時任董事會祕書劉中英予以通報批評。

去年虧損高達61億 引來上交所33問

據瞭解,龐大集團是國內網點規模較大、代理品牌最多的汽車經銷商,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經銷服務商,公司主營汽車經銷及維修、養護業務,屬於汽車經銷行業。公司代理銷售七十餘個汽車品牌,車型包括乘用車、微型車、商用車等。公司的主營業務仍以汽車經銷和維修養護為主。

被公開譴責的龐大集團,近年陷入融資困難、資金緊張,面臨大量訴訟,2018年更是陷入了鉅額虧損,還引來了上交所33問。

根據龐大集團5月8日發佈2018年報顯示,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420.33億元,同比減少40.37%,實現歸母淨虧損61.55億元,同比大幅下降3003.23%,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22.31億元,同比下降391.46%。而此前的2017年年報顯示,龐大集團實現營收704.85億元,同比增長6.78%,但歸母淨利潤2.12億元,同比下降44.45%。

龐大集團稱,2018年度,受市場環境波動較大及公司立案調查事件持續發酵等因素影響,公司經營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與挑戰,部分金融機構對公司採取了一系列緊縮信貸措施,公司資金緊張的情況進一步加劇,嚴重影響公司的正常經營。

此外,由於公司資金緊張,採購量資金不足嚴重影響公司採購及銷售,因公司採購量不足,為達成廠家年度內各項考核指標,無法足額取得廠家優惠政策和返利支撐,2018年度公司實現銷量 25.19萬輛,較上年同期減少22.98萬輛,同時公司急於變現庫存,部分庫齡較長車輛只能折價銷售,導致經營成本上升毛利下降。公司在2018年度因資金緊張導致融資金額下降,融資成本上升,財務費用增加。

由於龐大集團的鉅虧,上交所曾兩次向公司發問詢函。

早在今年1月30日晚間龐大集團預計2018年歸母淨虧損60億元至65億元后,上交所就曾向龐大集團下發問詢函,要求龐大集團補充披露導致公司虧損的具體原因及對應的虧損金額;結合同行業情況,分析引起公司第四季度業績出現大額虧損的主要因素;結合公司收入成本確認的會計政策,以及主營業務收益確認模式,說明營業收入大幅下降同時經營成本大幅上升的具體原因及合理性;結合公司業務特點、收入確認、成本費用構成、資產減值等因素,詳細說明報告期內各季度尤其是第四季度利潤波動的原因及合理性。

而在2018年報正式發佈後,上交所再度下發問詢函,從營業收入、現金流、財務費用、貨幣資金餘額等多方面要求龐大集團回答多達33個問題。

其中,就要求龐大集團結合近年行業發展、公司2018年度實際經營情況及同行業可比公司情況,補充披露公司 2018年度產生鉅額虧損的具體原因及各原因對應的具體虧損金額;結合公司具體業務說明報告期內營業成本變動比例小於營業收入的具體原因;結合報告期內公司業績大幅虧損、毛利率下降的情況,說明公司盈利能力和持續經營能力是否面臨重大不確定性,並充分提示風險。

一度快速擴張 近年來連續拋售4S店

實際上,龐大集團將公司資金緊張的一部分原因歸結為被證監會調查,但龐大集團多年來資產負債率高企,一度被指盲目擴張。

2011年4月28日,龐大集團在上交所正式掛牌上市,成為國內第一家通過IPO實現登陸A股的汽貿集團。但就在上市的第一年,龐大集團淨利潤增幅就開始出現下滑。2011年年報顯示,當年龐大集團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3.12%,但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減少47.43%,扣非淨利潤更是同比下降56.6%,經營性活動現金流為負2.57億元,同比下降105.53%。在此後多年,龐大集團的扣非淨利潤持續為負。

但龐大集團依舊高速擴張。2011年年報顯示,公司經營網點較上年末增加331家。2012年年報顯示,當年龐大集團在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及蒙古國擁有1429家經營網點,較上年末增加172家。龐大集團稱,2011年以來,為了佔領市場,網點擴張較快,網點、人員數量增加,業務規模不斷擴大,各項期間費用增長較多;但2012年受宏觀經濟、行業環境對汽車銷售業務產生的不利影響,公司的整體銷售收入增長不及預期。

這樣的高速擴張還為龐大集團惹過麻煩。2012年11月26日,國土資源部對河北省唐山市龐大汽貿集團有限公司違法佔地案進行了通報。唐山市國土資源局古冶分局先後兩次作出行政處罰,責令退還耕地、沒收違法建築物,處罰款147.26萬元,同時對6萬平方米的違法建築進行了沒收。

這種擴張直到2014年逐漸緩慢下來。2014年年報顯示,截至當年底,龐大集團在上述同樣範圍內擁有1226家經營網點,較2013年減少125家,在所有網點中,4S店780家、豪華車城市展廳28家,此外還有汽車市場195家。龐大集團稱,公司2014年加大了閒置資產的處置力度,通過出租、出售、聯營等多種方式提高公司資產收益。儘管如此,2014年龐大集團歸母淨利潤仍然同比減少32.86%。

2015年至2017年,龐大集團的經營網點數量分別為1129家、1066家、1035家,數量持續下降。

但龐大集團的負債仍然高企。2011年,公司負債總額較2010年攀升了33.31%,當年負債率達到81.33%,在隨後數年,龐大集團的資產負債率一直維持在80%以上,僅2017年稍微下降至78.93%,但也就是當年迎來了更為困頓的資金緊張情況。

不僅如此,龐大集團還面臨訴訟。

2018年10月12日,龐大集團公告稱,海通恆信國際租賃有限公司因與公司發生糾紛,向上海金融法院申請財產保全,上海金融法院凍結了龐慶華持有的公司股份13.63億股。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與海通恆信融資業務逾期金額為1996.50萬元,公司正在與海通恆信積極協商解決。

新京報記者 林子 編輯 王宇 趙毅波 校對 盧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