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如果紅白喜事迎頭撞在一起,誰該讓路?誰該先走?

農村 文化 豆在農村 2019-05-02

我國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而傳統文化幾千年的不斷演變和發展中,也成了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文化瑰寶。其博大精深,兼容幷包的等優秀特點,也對當下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即使在當下這個開放的世界,和各種外來文化不斷交融、碰撞。但傳統文化依然受到許多國人的追捧。

在農村,如果紅白喜事迎頭撞在一起,誰該讓路?誰該先走?

其實傳統文化無處不在,生活中說的每句話,每一件物品,乾的每一件事都有傳統文化的影子,比如人們常說的“穿衣還是家機布,過夜還得親夫妻”這句俗語,就屬於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而一口老井,一棵古樹,一個風箱,一座老宅都包含著傳統文化。還有舉辦的紅白事等等,這裡面也包含了,禮儀,習俗,文化,節日風俗等等。

比如說在農村喪事時,報喪的孝子要穿孝服,戴孝帽,並且要把出殯的時間告知街坊四鄰,但在去告知時,不能進鄰居的家門,有人來開門時,無論長幼,輩大輩小都要叩首。“正所謂”孝子頭,低一頭”。這些老風俗,老規矩,已經在農村形成了一個約定俗成的定力,如果誰不遵守的話,則會被其他人覺得太出頭,對其品頭論足的。

在農村,如果紅白喜事迎頭撞在一起,誰該讓路?誰該先走?

因此這些禮儀都要清楚,畢竟生活在農村,婚喪嫁娶的事,誰都要遇到過。那麼如果紅白喜事迎頭撞在一起,誰該讓路?誰該先走?這裡面就有許多講究和說法,雖說不一定正確,但是卻能影響到人們的心理。那麼今天咱們就來粗略聊聊,紅白喜事迎頭撞在一起,誰該讓路?誰該先走?

在農村,如果紅白喜事迎頭撞在一起,誰該讓路?誰該先走?

一般來說,這種情況很難碰到,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如果真發生,發喪隊伍和迎親隊伍相撞,那麼基本上都是發喪隊伍讓路,讓喜事隊伍先行。為啥呢?主要有以下2個原因

其一,眾所周知,結婚時,一般都會選好所謂的“良辰吉日”,比如說哪天結婚,幾點到家,等等十分講究。這都是提前準備好的,不宜變動。而喪事則沒有“良辰吉日”一說。所以說可以等上一等。

其二,結婚是一輩子的大事,每個人都會十分重視,而對於農村人來說,如果發喪隊伍給迎親隊伍讓路的話,也意味著這是好報。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雙方同一方向行駛時,誰該讓誰呢?在筆者所在的家鄉,都是婚車先行,因為婚慶日子行路吉利在先,而白事一路還要進行各種葬送禮儀,迎親隊伍不可能等在後面。

在農村,如果紅白喜事迎頭撞在一起,誰該讓路?誰該先走?

當然,在許多地方也認為迎親隊伍和發喪隊伍相撞,應該發喪隊伍先行,畢竟“死者為大”!其實在老農看來,這沒有法律規定,誰讓誰更能看出來一方謙讓講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