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焦慮蔓延到農村,究竟是誰在製造焦慮'

"
"
教育焦慮蔓延到農村,究竟是誰在製造焦慮

近日,新華社旗下兩家媒體同時關注“教育焦慮”。據《半月談》報道,部分農村孩子的“第三學期”(暑假)相當繁忙,村裡的到鎮裡,鎮裡的去區裡,區裡的趕到城裡補課。一個暑假下來,進城補課給部分農村家庭帶來不小的壓力和負擔。而《新華每日電訊》則揭露了培訓機構“製造焦慮”的套路。

“教育焦慮”其實早就存在。那些“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家長,不僅充分利用校外時間給孩子補課,而且利用寒暑假給孩子補課,這些家長對孩子教育的焦慮顯而易見。如今,教育焦慮不但沒有消退,反而有加劇之勢,比如,這種焦慮已經從城市蔓延到農村,也從普通家長向“精英家長”蔓延。

暑假本來是孩子放鬆、休養的時間,但這個暑假,無論是大城市還是縣城鄉鎮,都出現了“補課熱”。參加補課的孩子,從三四歲幼兒到十幾歲初中生高中生。而補課孩子的家長,既有農村農民也有北大清華畢業的“高知”。也就是說教育焦慮已從過去部分家長在向更多家長蔓延,有全民焦慮之勢。

這種焦慮,不僅加重了孩子的學習負擔,而且增加了家長的經濟負擔和時間負擔,因為孩子補課家長陪同。對農村家庭來說,暑假為給孩子進城補課要承擔補課費、交通費、餐飲費等。對城市家庭而言,同樣經濟負擔不輕。所以,孩子與家長的補課負擔都需要減輕,而減負的前提是化解教育焦慮。

要化解家長教育焦慮,首先要搞清楚焦慮從何而來。顯然,這種焦慮是從城市滋生並蔓延開的。一方面是家長之間互相攀比,以及部分家長對孩子寄託希望過大,滋生並傳導了教育焦慮,如北大清華畢業的家長認為“孩子哪能比我差”,於是就給小小年齡的孩子報了多個補習班,其他家長就會效仿。

"
教育焦慮蔓延到農村,究竟是誰在製造焦慮

近日,新華社旗下兩家媒體同時關注“教育焦慮”。據《半月談》報道,部分農村孩子的“第三學期”(暑假)相當繁忙,村裡的到鎮裡,鎮裡的去區裡,區裡的趕到城裡補課。一個暑假下來,進城補課給部分農村家庭帶來不小的壓力和負擔。而《新華每日電訊》則揭露了培訓機構“製造焦慮”的套路。

“教育焦慮”其實早就存在。那些“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家長,不僅充分利用校外時間給孩子補課,而且利用寒暑假給孩子補課,這些家長對孩子教育的焦慮顯而易見。如今,教育焦慮不但沒有消退,反而有加劇之勢,比如,這種焦慮已經從城市蔓延到農村,也從普通家長向“精英家長”蔓延。

暑假本來是孩子放鬆、休養的時間,但這個暑假,無論是大城市還是縣城鄉鎮,都出現了“補課熱”。參加補課的孩子,從三四歲幼兒到十幾歲初中生高中生。而補課孩子的家長,既有農村農民也有北大清華畢業的“高知”。也就是說教育焦慮已從過去部分家長在向更多家長蔓延,有全民焦慮之勢。

這種焦慮,不僅加重了孩子的學習負擔,而且增加了家長的經濟負擔和時間負擔,因為孩子補課家長陪同。對農村家庭來說,暑假為給孩子進城補課要承擔補課費、交通費、餐飲費等。對城市家庭而言,同樣經濟負擔不輕。所以,孩子與家長的補課負擔都需要減輕,而減負的前提是化解教育焦慮。

要化解家長教育焦慮,首先要搞清楚焦慮從何而來。顯然,這種焦慮是從城市滋生並蔓延開的。一方面是家長之間互相攀比,以及部分家長對孩子寄託希望過大,滋生並傳導了教育焦慮,如北大清華畢業的家長認為“孩子哪能比我差”,於是就給小小年齡的孩子報了多個補習班,其他家長就會效仿。

教育焦慮蔓延到農村,究竟是誰在製造焦慮

另一方面,不少培訓機構為了利益故意製造焦慮。比如有培訓機構用補習班招生名額有限、倒計時“讀數”等方式讓家長緊張,以達到讓家長及時交錢報名的目的。還有培訓機構編造補習“成功”的案例以及不補習的“後果”刺激家長。其實很多招生宣傳信息不真實,家長掉入培訓機構設計的套路。

其次,需要對症化解家長的教育焦慮。對於家長群體“自我”製造並傳播教育焦慮的現象,需要以更有針對性的科學方式全面引導。儘管有關部門、專家、媒體一再強調“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起跑線輸贏不重要”,但這種簡單的引導作用微乎其微,有關方面還應該拿出更全面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針對培訓機構製造焦慮,教育部門已經發現。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今年7月份表示,一些培訓機構搞違規的超標超前培訓,通過虛假宣傳,製造家長焦慮……據說正在研究制定校外培訓機構違規培訓處罰的辦法,希望該辦法儘快出臺。如何對培訓機構加強監管,對有關部門是一大考驗。

更重要的是,要從根子上解決教育焦慮問題。筆者認為,治本之藥主要在兩味:第一味“藥”是改革應試教育體制,不再讓分數成為評價孩子的唯一方式和標準。尤其是很多孩子上補習班是為未來中考、高考做準備,只有下大力氣改革中考、高考的評價方式,才能引導孩子和家長走出焦慮情緒。

第二味“藥”是補齊中小學教育的短板。由於學校教育服務無法滿足學生和家長對知識、成績的渴求,讓校外培訓機構看到了巨大商機。特別是農村優質教育資源稀缺,所以家長讓孩子進城補課。因此,只有提升中小學公共教育服務、消除教育短板,才有望把孩子從校外培訓班上“爭”回來。

"
教育焦慮蔓延到農村,究竟是誰在製造焦慮

近日,新華社旗下兩家媒體同時關注“教育焦慮”。據《半月談》報道,部分農村孩子的“第三學期”(暑假)相當繁忙,村裡的到鎮裡,鎮裡的去區裡,區裡的趕到城裡補課。一個暑假下來,進城補課給部分農村家庭帶來不小的壓力和負擔。而《新華每日電訊》則揭露了培訓機構“製造焦慮”的套路。

“教育焦慮”其實早就存在。那些“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家長,不僅充分利用校外時間給孩子補課,而且利用寒暑假給孩子補課,這些家長對孩子教育的焦慮顯而易見。如今,教育焦慮不但沒有消退,反而有加劇之勢,比如,這種焦慮已經從城市蔓延到農村,也從普通家長向“精英家長”蔓延。

暑假本來是孩子放鬆、休養的時間,但這個暑假,無論是大城市還是縣城鄉鎮,都出現了“補課熱”。參加補課的孩子,從三四歲幼兒到十幾歲初中生高中生。而補課孩子的家長,既有農村農民也有北大清華畢業的“高知”。也就是說教育焦慮已從過去部分家長在向更多家長蔓延,有全民焦慮之勢。

這種焦慮,不僅加重了孩子的學習負擔,而且增加了家長的經濟負擔和時間負擔,因為孩子補課家長陪同。對農村家庭來說,暑假為給孩子進城補課要承擔補課費、交通費、餐飲費等。對城市家庭而言,同樣經濟負擔不輕。所以,孩子與家長的補課負擔都需要減輕,而減負的前提是化解教育焦慮。

要化解家長教育焦慮,首先要搞清楚焦慮從何而來。顯然,這種焦慮是從城市滋生並蔓延開的。一方面是家長之間互相攀比,以及部分家長對孩子寄託希望過大,滋生並傳導了教育焦慮,如北大清華畢業的家長認為“孩子哪能比我差”,於是就給小小年齡的孩子報了多個補習班,其他家長就會效仿。

教育焦慮蔓延到農村,究竟是誰在製造焦慮

另一方面,不少培訓機構為了利益故意製造焦慮。比如有培訓機構用補習班招生名額有限、倒計時“讀數”等方式讓家長緊張,以達到讓家長及時交錢報名的目的。還有培訓機構編造補習“成功”的案例以及不補習的“後果”刺激家長。其實很多招生宣傳信息不真實,家長掉入培訓機構設計的套路。

其次,需要對症化解家長的教育焦慮。對於家長群體“自我”製造並傳播教育焦慮的現象,需要以更有針對性的科學方式全面引導。儘管有關部門、專家、媒體一再強調“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起跑線輸贏不重要”,但這種簡單的引導作用微乎其微,有關方面還應該拿出更全面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針對培訓機構製造焦慮,教育部門已經發現。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今年7月份表示,一些培訓機構搞違規的超標超前培訓,通過虛假宣傳,製造家長焦慮……據說正在研究制定校外培訓機構違規培訓處罰的辦法,希望該辦法儘快出臺。如何對培訓機構加強監管,對有關部門是一大考驗。

更重要的是,要從根子上解決教育焦慮問題。筆者認為,治本之藥主要在兩味:第一味“藥”是改革應試教育體制,不再讓分數成為評價孩子的唯一方式和標準。尤其是很多孩子上補習班是為未來中考、高考做準備,只有下大力氣改革中考、高考的評價方式,才能引導孩子和家長走出焦慮情緒。

第二味“藥”是補齊中小學教育的短板。由於學校教育服務無法滿足學生和家長對知識、成績的渴求,讓校外培訓機構看到了巨大商機。特別是農村優質教育資源稀缺,所以家長讓孩子進城補課。因此,只有提升中小學公共教育服務、消除教育短板,才有望把孩子從校外培訓班上“爭”回來。

教育焦慮蔓延到農村,究竟是誰在製造焦慮

◎ 為正義“說話”,為公平“代言”,若喜歡本頭條號評論文章,請您訂閱並批評指正,謝謝 ◎

我的微信公號:《浴室傳奇》(weiyuchuanqi)——關注浴室文化與洗澡健康的微信公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