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吒最早寫作那吒,更多出現在唐代及此後與毗沙門有關的佛經中。

"

哪吒最早寫作那吒,更多出現在唐代及此後與毗沙門有關的佛經中。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哪吒是印度的神,全稱是“那吒俱伐羅”或“那羅鳩婆”,梵文簡譯為哪吒,也譯作那拿。據佛經說,他是毗沙門天王的三太子(一說是其孫)。毗沙門是佛教守護北方的天王,有寶塔,多半由哪吒捧著。

哪吒的故事在唐朝為人所知,這和密宗的傳入有關。最初哪吒是一名“色相殊妙,面現微笑”的翩翩少年,手持日月和兵器,腰繫龍絛,能變化,還能降龍求雨。到宋代,他已變成三頭六臂的神童,以後又成了“八臂哪吒”。

"

哪吒最早寫作那吒,更多出現在唐代及此後與毗沙門有關的佛經中。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哪吒是印度的神,全稱是“那吒俱伐羅”或“那羅鳩婆”,梵文簡譯為哪吒,也譯作那拿。據佛經說,他是毗沙門天王的三太子(一說是其孫)。毗沙門是佛教守護北方的天王,有寶塔,多半由哪吒捧著。

哪吒的故事在唐朝為人所知,這和密宗的傳入有關。最初哪吒是一名“色相殊妙,面現微笑”的翩翩少年,手持日月和兵器,腰繫龍絛,能變化,還能降龍求雨。到宋代,他已變成三頭六臂的神童,以後又成了“八臂哪吒”。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而哪吒借蓮花托生也是因為哪吒源自於佛教。中國自古熱愛蓮花,蓮花自然是道家所尊奉的至沽、至妙、至神、至聖之物的象徵之一。聖潔的蓮花象徵著道家的神靈,在廣大信眾的心目中佔有至尊地位,與蓮結緣是他們孜孜以求的福份。既然哪吒有更深的道家血緣,既然蓮花本是道家世界的聖物, 民間傳說中哪吒以蓮花為身,正意味著使其徹底脫凡去俗,走向神聖,走向永生。憑藉蓮花,哪吒從世俗到神聖、從凡人到天神的身份轉換得以圓滿完成。

我們從唐代的很多史書中,都可找到哪吒的身影,說明那個時候,他已經很有名了。

唐代僧人大廣智不空翻譯的《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真言》也稱哪吒為毗沙門天王的第三子。還有其它的唐代佛經文獻中出現的關於哪吒的記載,如“爾時哪吒太子,手捧戟,以惡眼見四方”,“哪吒捧塔隨天王”……從這些佛經不甚詳細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一些關於他的事情,如他的身世,他的角色。

"

哪吒最早寫作那吒,更多出現在唐代及此後與毗沙門有關的佛經中。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哪吒是印度的神,全稱是“那吒俱伐羅”或“那羅鳩婆”,梵文簡譯為哪吒,也譯作那拿。據佛經說,他是毗沙門天王的三太子(一說是其孫)。毗沙門是佛教守護北方的天王,有寶塔,多半由哪吒捧著。

哪吒的故事在唐朝為人所知,這和密宗的傳入有關。最初哪吒是一名“色相殊妙,面現微笑”的翩翩少年,手持日月和兵器,腰繫龍絛,能變化,還能降龍求雨。到宋代,他已變成三頭六臂的神童,以後又成了“八臂哪吒”。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而哪吒借蓮花托生也是因為哪吒源自於佛教。中國自古熱愛蓮花,蓮花自然是道家所尊奉的至沽、至妙、至神、至聖之物的象徵之一。聖潔的蓮花象徵著道家的神靈,在廣大信眾的心目中佔有至尊地位,與蓮結緣是他們孜孜以求的福份。既然哪吒有更深的道家血緣,既然蓮花本是道家世界的聖物, 民間傳說中哪吒以蓮花為身,正意味著使其徹底脫凡去俗,走向神聖,走向永生。憑藉蓮花,哪吒從世俗到神聖、從凡人到天神的身份轉換得以圓滿完成。

我們從唐代的很多史書中,都可找到哪吒的身影,說明那個時候,他已經很有名了。

唐代僧人大廣智不空翻譯的《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真言》也稱哪吒為毗沙門天王的第三子。還有其它的唐代佛經文獻中出現的關於哪吒的記載,如“爾時哪吒太子,手捧戟,以惡眼見四方”,“哪吒捧塔隨天王”……從這些佛經不甚詳細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一些關於他的事情,如他的身世,他的角色。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由於曾經入過空門的武則天執掌皇權的原因,唐代崇佛風氣興盛,佛經故事中的這位天王第三子的事蹟廣為傳播。如唐玄宗朝《開元傳信記》裡就記載了宣律和尚路遇哪吒的故事。這應是除佛經之外,唐人筆記小說中記載哪吒事蹟最早的一個故事了,不過承襲之跡非常明顯。

到了宋代,一些佛學大師的傳記和語錄裡的所出現的哪吒形象,較之唐代便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汾陽無德禪師語錄》《密庵和尚語錄》《景德傳燈錄》中已有哪吒“三頭六臂”“析骨還父肉還母”,武器又出現了“捆繡球”等記載。

到了元代,哪吒的故事已趨近完整化。比如,元人所撰的《二郎神鎖魔鏡》。不過從其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對哪吒的描寫並未能跳出佛經故事的範圍。

"

哪吒最早寫作那吒,更多出現在唐代及此後與毗沙門有關的佛經中。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哪吒是印度的神,全稱是“那吒俱伐羅”或“那羅鳩婆”,梵文簡譯為哪吒,也譯作那拿。據佛經說,他是毗沙門天王的三太子(一說是其孫)。毗沙門是佛教守護北方的天王,有寶塔,多半由哪吒捧著。

哪吒的故事在唐朝為人所知,這和密宗的傳入有關。最初哪吒是一名“色相殊妙,面現微笑”的翩翩少年,手持日月和兵器,腰繫龍絛,能變化,還能降龍求雨。到宋代,他已變成三頭六臂的神童,以後又成了“八臂哪吒”。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而哪吒借蓮花托生也是因為哪吒源自於佛教。中國自古熱愛蓮花,蓮花自然是道家所尊奉的至沽、至妙、至神、至聖之物的象徵之一。聖潔的蓮花象徵著道家的神靈,在廣大信眾的心目中佔有至尊地位,與蓮結緣是他們孜孜以求的福份。既然哪吒有更深的道家血緣,既然蓮花本是道家世界的聖物, 民間傳說中哪吒以蓮花為身,正意味著使其徹底脫凡去俗,走向神聖,走向永生。憑藉蓮花,哪吒從世俗到神聖、從凡人到天神的身份轉換得以圓滿完成。

我們從唐代的很多史書中,都可找到哪吒的身影,說明那個時候,他已經很有名了。

唐代僧人大廣智不空翻譯的《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真言》也稱哪吒為毗沙門天王的第三子。還有其它的唐代佛經文獻中出現的關於哪吒的記載,如“爾時哪吒太子,手捧戟,以惡眼見四方”,“哪吒捧塔隨天王”……從這些佛經不甚詳細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一些關於他的事情,如他的身世,他的角色。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由於曾經入過空門的武則天執掌皇權的原因,唐代崇佛風氣興盛,佛經故事中的這位天王第三子的事蹟廣為傳播。如唐玄宗朝《開元傳信記》裡就記載了宣律和尚路遇哪吒的故事。這應是除佛經之外,唐人筆記小說中記載哪吒事蹟最早的一個故事了,不過承襲之跡非常明顯。

到了宋代,一些佛學大師的傳記和語錄裡的所出現的哪吒形象,較之唐代便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汾陽無德禪師語錄》《密庵和尚語錄》《景德傳燈錄》中已有哪吒“三頭六臂”“析骨還父肉還母”,武器又出現了“捆繡球”等記載。

到了元代,哪吒的故事已趨近完整化。比如,元人所撰的《二郎神鎖魔鏡》。不過從其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對哪吒的描寫並未能跳出佛經故事的範圍。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由於哪吒是北方守護神,他的事蹟在北方頗為流傳。據說,元世祖令大臣劉秉忠監修大都(今北京)城時,劉秉忠根據哪吒三頭六臂兩足的形象,在京城開了十一個門:南面三門象徵三頭,東西六門象徵六臂,北面兩門象徵兩足,因而大都又稱哪吒城。到明朝,又有劉伯溫建造八臂哪吒城的傳說。

明刻本《三教搜神大全》收有的“哪吒太子”一條,寫到:哪吒本是玉皇大帝駕下大羅仙,身長六尺,首帶金輪,三頭九眼八臂,因世間多魔鬼,玉帝命下凡,以故托胎於拖塔天王李靖,生五日,化身浴於東海,與龍王戰,殺九龍。手搭軒轅箭,射死石姬娘娘之子。父怒,哪吒遂割肉刻骨還父,而到真靈求全於世尊之側。世尊遂折荷菱為骨絲為脛,葉為衣而生之,後降魔有功,玉皇大帝封之為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

由此可見,此故事已包含了哪吒的基本的形象細節。不過各方面並不甚突出。

"

哪吒最早寫作那吒,更多出現在唐代及此後與毗沙門有關的佛經中。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哪吒是印度的神,全稱是“那吒俱伐羅”或“那羅鳩婆”,梵文簡譯為哪吒,也譯作那拿。據佛經說,他是毗沙門天王的三太子(一說是其孫)。毗沙門是佛教守護北方的天王,有寶塔,多半由哪吒捧著。

哪吒的故事在唐朝為人所知,這和密宗的傳入有關。最初哪吒是一名“色相殊妙,面現微笑”的翩翩少年,手持日月和兵器,腰繫龍絛,能變化,還能降龍求雨。到宋代,他已變成三頭六臂的神童,以後又成了“八臂哪吒”。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而哪吒借蓮花托生也是因為哪吒源自於佛教。中國自古熱愛蓮花,蓮花自然是道家所尊奉的至沽、至妙、至神、至聖之物的象徵之一。聖潔的蓮花象徵著道家的神靈,在廣大信眾的心目中佔有至尊地位,與蓮結緣是他們孜孜以求的福份。既然哪吒有更深的道家血緣,既然蓮花本是道家世界的聖物, 民間傳說中哪吒以蓮花為身,正意味著使其徹底脫凡去俗,走向神聖,走向永生。憑藉蓮花,哪吒從世俗到神聖、從凡人到天神的身份轉換得以圓滿完成。

我們從唐代的很多史書中,都可找到哪吒的身影,說明那個時候,他已經很有名了。

唐代僧人大廣智不空翻譯的《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真言》也稱哪吒為毗沙門天王的第三子。還有其它的唐代佛經文獻中出現的關於哪吒的記載,如“爾時哪吒太子,手捧戟,以惡眼見四方”,“哪吒捧塔隨天王”……從這些佛經不甚詳細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一些關於他的事情,如他的身世,他的角色。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由於曾經入過空門的武則天執掌皇權的原因,唐代崇佛風氣興盛,佛經故事中的這位天王第三子的事蹟廣為傳播。如唐玄宗朝《開元傳信記》裡就記載了宣律和尚路遇哪吒的故事。這應是除佛經之外,唐人筆記小說中記載哪吒事蹟最早的一個故事了,不過承襲之跡非常明顯。

到了宋代,一些佛學大師的傳記和語錄裡的所出現的哪吒形象,較之唐代便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汾陽無德禪師語錄》《密庵和尚語錄》《景德傳燈錄》中已有哪吒“三頭六臂”“析骨還父肉還母”,武器又出現了“捆繡球”等記載。

到了元代,哪吒的故事已趨近完整化。比如,元人所撰的《二郎神鎖魔鏡》。不過從其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對哪吒的描寫並未能跳出佛經故事的範圍。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由於哪吒是北方守護神,他的事蹟在北方頗為流傳。據說,元世祖令大臣劉秉忠監修大都(今北京)城時,劉秉忠根據哪吒三頭六臂兩足的形象,在京城開了十一個門:南面三門象徵三頭,東西六門象徵六臂,北面兩門象徵兩足,因而大都又稱哪吒城。到明朝,又有劉伯溫建造八臂哪吒城的傳說。

明刻本《三教搜神大全》收有的“哪吒太子”一條,寫到:哪吒本是玉皇大帝駕下大羅仙,身長六尺,首帶金輪,三頭九眼八臂,因世間多魔鬼,玉帝命下凡,以故托胎於拖塔天王李靖,生五日,化身浴於東海,與龍王戰,殺九龍。手搭軒轅箭,射死石姬娘娘之子。父怒,哪吒遂割肉刻骨還父,而到真靈求全於世尊之側。世尊遂折荷菱為骨絲為脛,葉為衣而生之,後降魔有功,玉皇大帝封之為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

由此可見,此故事已包含了哪吒的基本的形象細節。不過各方面並不甚突出。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後來,哪吒的傳說引起了明代文人的極大興趣,他們將一些支離破碎的情節連綴起來,加以想象,塑造了一個生動可愛的哪吒形象,完成了哪吒故事的精彩演義。其中以《西遊記》《南遊記》《封神演義》為突出。《西遊記》中描寫哪吒與孫悟空大戰,可以看出他手中的武器已基本齊全,而且還對“析骨還父肉還母”作了更合理的解釋,並且也講出了李靖託塔的原由。

後來成書的《封神演義》,再借鑑《西遊記》中關於“紅孩兒”的描寫,將哪吒寫成一個手持火尖槍的小孩模樣,就更令人喜愛了。

"

哪吒最早寫作那吒,更多出現在唐代及此後與毗沙門有關的佛經中。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哪吒是印度的神,全稱是“那吒俱伐羅”或“那羅鳩婆”,梵文簡譯為哪吒,也譯作那拿。據佛經說,他是毗沙門天王的三太子(一說是其孫)。毗沙門是佛教守護北方的天王,有寶塔,多半由哪吒捧著。

哪吒的故事在唐朝為人所知,這和密宗的傳入有關。最初哪吒是一名“色相殊妙,面現微笑”的翩翩少年,手持日月和兵器,腰繫龍絛,能變化,還能降龍求雨。到宋代,他已變成三頭六臂的神童,以後又成了“八臂哪吒”。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而哪吒借蓮花托生也是因為哪吒源自於佛教。中國自古熱愛蓮花,蓮花自然是道家所尊奉的至沽、至妙、至神、至聖之物的象徵之一。聖潔的蓮花象徵著道家的神靈,在廣大信眾的心目中佔有至尊地位,與蓮結緣是他們孜孜以求的福份。既然哪吒有更深的道家血緣,既然蓮花本是道家世界的聖物, 民間傳說中哪吒以蓮花為身,正意味著使其徹底脫凡去俗,走向神聖,走向永生。憑藉蓮花,哪吒從世俗到神聖、從凡人到天神的身份轉換得以圓滿完成。

我們從唐代的很多史書中,都可找到哪吒的身影,說明那個時候,他已經很有名了。

唐代僧人大廣智不空翻譯的《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真言》也稱哪吒為毗沙門天王的第三子。還有其它的唐代佛經文獻中出現的關於哪吒的記載,如“爾時哪吒太子,手捧戟,以惡眼見四方”,“哪吒捧塔隨天王”……從這些佛經不甚詳細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一些關於他的事情,如他的身世,他的角色。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由於曾經入過空門的武則天執掌皇權的原因,唐代崇佛風氣興盛,佛經故事中的這位天王第三子的事蹟廣為傳播。如唐玄宗朝《開元傳信記》裡就記載了宣律和尚路遇哪吒的故事。這應是除佛經之外,唐人筆記小說中記載哪吒事蹟最早的一個故事了,不過承襲之跡非常明顯。

到了宋代,一些佛學大師的傳記和語錄裡的所出現的哪吒形象,較之唐代便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汾陽無德禪師語錄》《密庵和尚語錄》《景德傳燈錄》中已有哪吒“三頭六臂”“析骨還父肉還母”,武器又出現了“捆繡球”等記載。

到了元代,哪吒的故事已趨近完整化。比如,元人所撰的《二郎神鎖魔鏡》。不過從其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對哪吒的描寫並未能跳出佛經故事的範圍。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由於哪吒是北方守護神,他的事蹟在北方頗為流傳。據說,元世祖令大臣劉秉忠監修大都(今北京)城時,劉秉忠根據哪吒三頭六臂兩足的形象,在京城開了十一個門:南面三門象徵三頭,東西六門象徵六臂,北面兩門象徵兩足,因而大都又稱哪吒城。到明朝,又有劉伯溫建造八臂哪吒城的傳說。

明刻本《三教搜神大全》收有的“哪吒太子”一條,寫到:哪吒本是玉皇大帝駕下大羅仙,身長六尺,首帶金輪,三頭九眼八臂,因世間多魔鬼,玉帝命下凡,以故托胎於拖塔天王李靖,生五日,化身浴於東海,與龍王戰,殺九龍。手搭軒轅箭,射死石姬娘娘之子。父怒,哪吒遂割肉刻骨還父,而到真靈求全於世尊之側。世尊遂折荷菱為骨絲為脛,葉為衣而生之,後降魔有功,玉皇大帝封之為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

由此可見,此故事已包含了哪吒的基本的形象細節。不過各方面並不甚突出。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後來,哪吒的傳說引起了明代文人的極大興趣,他們將一些支離破碎的情節連綴起來,加以想象,塑造了一個生動可愛的哪吒形象,完成了哪吒故事的精彩演義。其中以《西遊記》《南遊記》《封神演義》為突出。《西遊記》中描寫哪吒與孫悟空大戰,可以看出他手中的武器已基本齊全,而且還對“析骨還父肉還母”作了更合理的解釋,並且也講出了李靖託塔的原由。

後來成書的《封神演義》,再借鑑《西遊記》中關於“紅孩兒”的描寫,將哪吒寫成一個手持火尖槍的小孩模樣,就更令人喜愛了。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封神演義》說:哪吒是陳塘關總兵李靖的第三個兒子,商朝末期時生人。母親懷孕三年,生下一個肉球。李靖以為是妖怪,就用劍劈開,裡面正是哪吒。後來仙人太乙真人收他為徒。一次哪吒三太子在東海玩水,和東海龍王的三太子敖丙起衝突,並將其打死。

龍王到陳塘關興師問罪,為了不連累父母,哪吒三太子割肉還母、剔骨還父,當場自戕。而後,哪吒三太子在被其父李靖阻撓,復活不成的情形之下,太乙真人用蓮花蓮藕給哪吒造了一個新的肉體。後助姜子牙興周滅紂,戰功顯赫。

在很多故事中,李靖被稱為「託塔李天王」,哪吒則被稱為哪吒三太子,因為其法力高強,成為玉皇大帝手下的主要將領。

相傳宜賓市翠屏區南廣鎮是哪吒出生地,宜賓的哪吒文化影響廣泛,尤其盛於臺灣及東南亞地區。有關哪吒生於宜賓、葬於宜賓之說和哪吒的神話傳說由來已久,哪吒助周滅殷的故事與僰侯助周滅殷的史實正好相符。

"

哪吒最早寫作那吒,更多出現在唐代及此後與毗沙門有關的佛經中。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哪吒是印度的神,全稱是“那吒俱伐羅”或“那羅鳩婆”,梵文簡譯為哪吒,也譯作那拿。據佛經說,他是毗沙門天王的三太子(一說是其孫)。毗沙門是佛教守護北方的天王,有寶塔,多半由哪吒捧著。

哪吒的故事在唐朝為人所知,這和密宗的傳入有關。最初哪吒是一名“色相殊妙,面現微笑”的翩翩少年,手持日月和兵器,腰繫龍絛,能變化,還能降龍求雨。到宋代,他已變成三頭六臂的神童,以後又成了“八臂哪吒”。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而哪吒借蓮花托生也是因為哪吒源自於佛教。中國自古熱愛蓮花,蓮花自然是道家所尊奉的至沽、至妙、至神、至聖之物的象徵之一。聖潔的蓮花象徵著道家的神靈,在廣大信眾的心目中佔有至尊地位,與蓮結緣是他們孜孜以求的福份。既然哪吒有更深的道家血緣,既然蓮花本是道家世界的聖物, 民間傳說中哪吒以蓮花為身,正意味著使其徹底脫凡去俗,走向神聖,走向永生。憑藉蓮花,哪吒從世俗到神聖、從凡人到天神的身份轉換得以圓滿完成。

我們從唐代的很多史書中,都可找到哪吒的身影,說明那個時候,他已經很有名了。

唐代僧人大廣智不空翻譯的《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真言》也稱哪吒為毗沙門天王的第三子。還有其它的唐代佛經文獻中出現的關於哪吒的記載,如“爾時哪吒太子,手捧戟,以惡眼見四方”,“哪吒捧塔隨天王”……從這些佛經不甚詳細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一些關於他的事情,如他的身世,他的角色。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由於曾經入過空門的武則天執掌皇權的原因,唐代崇佛風氣興盛,佛經故事中的這位天王第三子的事蹟廣為傳播。如唐玄宗朝《開元傳信記》裡就記載了宣律和尚路遇哪吒的故事。這應是除佛經之外,唐人筆記小說中記載哪吒事蹟最早的一個故事了,不過承襲之跡非常明顯。

到了宋代,一些佛學大師的傳記和語錄裡的所出現的哪吒形象,較之唐代便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汾陽無德禪師語錄》《密庵和尚語錄》《景德傳燈錄》中已有哪吒“三頭六臂”“析骨還父肉還母”,武器又出現了“捆繡球”等記載。

到了元代,哪吒的故事已趨近完整化。比如,元人所撰的《二郎神鎖魔鏡》。不過從其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對哪吒的描寫並未能跳出佛經故事的範圍。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由於哪吒是北方守護神,他的事蹟在北方頗為流傳。據說,元世祖令大臣劉秉忠監修大都(今北京)城時,劉秉忠根據哪吒三頭六臂兩足的形象,在京城開了十一個門:南面三門象徵三頭,東西六門象徵六臂,北面兩門象徵兩足,因而大都又稱哪吒城。到明朝,又有劉伯溫建造八臂哪吒城的傳說。

明刻本《三教搜神大全》收有的“哪吒太子”一條,寫到:哪吒本是玉皇大帝駕下大羅仙,身長六尺,首帶金輪,三頭九眼八臂,因世間多魔鬼,玉帝命下凡,以故托胎於拖塔天王李靖,生五日,化身浴於東海,與龍王戰,殺九龍。手搭軒轅箭,射死石姬娘娘之子。父怒,哪吒遂割肉刻骨還父,而到真靈求全於世尊之側。世尊遂折荷菱為骨絲為脛,葉為衣而生之,後降魔有功,玉皇大帝封之為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

由此可見,此故事已包含了哪吒的基本的形象細節。不過各方面並不甚突出。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後來,哪吒的傳說引起了明代文人的極大興趣,他們將一些支離破碎的情節連綴起來,加以想象,塑造了一個生動可愛的哪吒形象,完成了哪吒故事的精彩演義。其中以《西遊記》《南遊記》《封神演義》為突出。《西遊記》中描寫哪吒與孫悟空大戰,可以看出他手中的武器已基本齊全,而且還對“析骨還父肉還母”作了更合理的解釋,並且也講出了李靖託塔的原由。

後來成書的《封神演義》,再借鑑《西遊記》中關於“紅孩兒”的描寫,將哪吒寫成一個手持火尖槍的小孩模樣,就更令人喜愛了。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封神演義》說:哪吒是陳塘關總兵李靖的第三個兒子,商朝末期時生人。母親懷孕三年,生下一個肉球。李靖以為是妖怪,就用劍劈開,裡面正是哪吒。後來仙人太乙真人收他為徒。一次哪吒三太子在東海玩水,和東海龍王的三太子敖丙起衝突,並將其打死。

龍王到陳塘關興師問罪,為了不連累父母,哪吒三太子割肉還母、剔骨還父,當場自戕。而後,哪吒三太子在被其父李靖阻撓,復活不成的情形之下,太乙真人用蓮花蓮藕給哪吒造了一個新的肉體。後助姜子牙興周滅紂,戰功顯赫。

在很多故事中,李靖被稱為「託塔李天王」,哪吒則被稱為哪吒三太子,因為其法力高強,成為玉皇大帝手下的主要將領。

相傳宜賓市翠屏區南廣鎮是哪吒出生地,宜賓的哪吒文化影響廣泛,尤其盛於臺灣及東南亞地區。有關哪吒生於宜賓、葬於宜賓之說和哪吒的神話傳說由來已久,哪吒助周滅殷的故事與僰侯助周滅殷的史實正好相符。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在宜賓,有關哪吒的傳說和故事比比皆是,至今,在南廣河與長江交匯處,還有哪吒鬧海的陳塘關、金光洞遺址和“龍脊石”遺蹟,在翠屏山上還有傳說中的“哪吒洞”,尤其是南廣鎮一帶,地理河川之名與哪吒文化有關聯的地址就有二十多處。

"

哪吒最早寫作那吒,更多出現在唐代及此後與毗沙門有關的佛經中。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哪吒是印度的神,全稱是“那吒俱伐羅”或“那羅鳩婆”,梵文簡譯為哪吒,也譯作那拿。據佛經說,他是毗沙門天王的三太子(一說是其孫)。毗沙門是佛教守護北方的天王,有寶塔,多半由哪吒捧著。

哪吒的故事在唐朝為人所知,這和密宗的傳入有關。最初哪吒是一名“色相殊妙,面現微笑”的翩翩少年,手持日月和兵器,腰繫龍絛,能變化,還能降龍求雨。到宋代,他已變成三頭六臂的神童,以後又成了“八臂哪吒”。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而哪吒借蓮花托生也是因為哪吒源自於佛教。中國自古熱愛蓮花,蓮花自然是道家所尊奉的至沽、至妙、至神、至聖之物的象徵之一。聖潔的蓮花象徵著道家的神靈,在廣大信眾的心目中佔有至尊地位,與蓮結緣是他們孜孜以求的福份。既然哪吒有更深的道家血緣,既然蓮花本是道家世界的聖物, 民間傳說中哪吒以蓮花為身,正意味著使其徹底脫凡去俗,走向神聖,走向永生。憑藉蓮花,哪吒從世俗到神聖、從凡人到天神的身份轉換得以圓滿完成。

我們從唐代的很多史書中,都可找到哪吒的身影,說明那個時候,他已經很有名了。

唐代僧人大廣智不空翻譯的《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真言》也稱哪吒為毗沙門天王的第三子。還有其它的唐代佛經文獻中出現的關於哪吒的記載,如“爾時哪吒太子,手捧戟,以惡眼見四方”,“哪吒捧塔隨天王”……從這些佛經不甚詳細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一些關於他的事情,如他的身世,他的角色。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由於曾經入過空門的武則天執掌皇權的原因,唐代崇佛風氣興盛,佛經故事中的這位天王第三子的事蹟廣為傳播。如唐玄宗朝《開元傳信記》裡就記載了宣律和尚路遇哪吒的故事。這應是除佛經之外,唐人筆記小說中記載哪吒事蹟最早的一個故事了,不過承襲之跡非常明顯。

到了宋代,一些佛學大師的傳記和語錄裡的所出現的哪吒形象,較之唐代便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汾陽無德禪師語錄》《密庵和尚語錄》《景德傳燈錄》中已有哪吒“三頭六臂”“析骨還父肉還母”,武器又出現了“捆繡球”等記載。

到了元代,哪吒的故事已趨近完整化。比如,元人所撰的《二郎神鎖魔鏡》。不過從其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對哪吒的描寫並未能跳出佛經故事的範圍。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由於哪吒是北方守護神,他的事蹟在北方頗為流傳。據說,元世祖令大臣劉秉忠監修大都(今北京)城時,劉秉忠根據哪吒三頭六臂兩足的形象,在京城開了十一個門:南面三門象徵三頭,東西六門象徵六臂,北面兩門象徵兩足,因而大都又稱哪吒城。到明朝,又有劉伯溫建造八臂哪吒城的傳說。

明刻本《三教搜神大全》收有的“哪吒太子”一條,寫到:哪吒本是玉皇大帝駕下大羅仙,身長六尺,首帶金輪,三頭九眼八臂,因世間多魔鬼,玉帝命下凡,以故托胎於拖塔天王李靖,生五日,化身浴於東海,與龍王戰,殺九龍。手搭軒轅箭,射死石姬娘娘之子。父怒,哪吒遂割肉刻骨還父,而到真靈求全於世尊之側。世尊遂折荷菱為骨絲為脛,葉為衣而生之,後降魔有功,玉皇大帝封之為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

由此可見,此故事已包含了哪吒的基本的形象細節。不過各方面並不甚突出。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後來,哪吒的傳說引起了明代文人的極大興趣,他們將一些支離破碎的情節連綴起來,加以想象,塑造了一個生動可愛的哪吒形象,完成了哪吒故事的精彩演義。其中以《西遊記》《南遊記》《封神演義》為突出。《西遊記》中描寫哪吒與孫悟空大戰,可以看出他手中的武器已基本齊全,而且還對“析骨還父肉還母”作了更合理的解釋,並且也講出了李靖託塔的原由。

後來成書的《封神演義》,再借鑑《西遊記》中關於“紅孩兒”的描寫,將哪吒寫成一個手持火尖槍的小孩模樣,就更令人喜愛了。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封神演義》說:哪吒是陳塘關總兵李靖的第三個兒子,商朝末期時生人。母親懷孕三年,生下一個肉球。李靖以為是妖怪,就用劍劈開,裡面正是哪吒。後來仙人太乙真人收他為徒。一次哪吒三太子在東海玩水,和東海龍王的三太子敖丙起衝突,並將其打死。

龍王到陳塘關興師問罪,為了不連累父母,哪吒三太子割肉還母、剔骨還父,當場自戕。而後,哪吒三太子在被其父李靖阻撓,復活不成的情形之下,太乙真人用蓮花蓮藕給哪吒造了一個新的肉體。後助姜子牙興周滅紂,戰功顯赫。

在很多故事中,李靖被稱為「託塔李天王」,哪吒則被稱為哪吒三太子,因為其法力高強,成為玉皇大帝手下的主要將領。

相傳宜賓市翠屏區南廣鎮是哪吒出生地,宜賓的哪吒文化影響廣泛,尤其盛於臺灣及東南亞地區。有關哪吒生於宜賓、葬於宜賓之說和哪吒的神話傳說由來已久,哪吒助周滅殷的故事與僰侯助周滅殷的史實正好相符。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在宜賓,有關哪吒的傳說和故事比比皆是,至今,在南廣河與長江交匯處,還有哪吒鬧海的陳塘關、金光洞遺址和“龍脊石”遺蹟,在翠屏山上還有傳說中的“哪吒洞”,尤其是南廣鎮一帶,地理河川之名與哪吒文化有關聯的地址就有二十多處。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

哪吒最早寫作那吒,更多出現在唐代及此後與毗沙門有關的佛經中。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哪吒是印度的神,全稱是“那吒俱伐羅”或“那羅鳩婆”,梵文簡譯為哪吒,也譯作那拿。據佛經說,他是毗沙門天王的三太子(一說是其孫)。毗沙門是佛教守護北方的天王,有寶塔,多半由哪吒捧著。

哪吒的故事在唐朝為人所知,這和密宗的傳入有關。最初哪吒是一名“色相殊妙,面現微笑”的翩翩少年,手持日月和兵器,腰繫龍絛,能變化,還能降龍求雨。到宋代,他已變成三頭六臂的神童,以後又成了“八臂哪吒”。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而哪吒借蓮花托生也是因為哪吒源自於佛教。中國自古熱愛蓮花,蓮花自然是道家所尊奉的至沽、至妙、至神、至聖之物的象徵之一。聖潔的蓮花象徵著道家的神靈,在廣大信眾的心目中佔有至尊地位,與蓮結緣是他們孜孜以求的福份。既然哪吒有更深的道家血緣,既然蓮花本是道家世界的聖物, 民間傳說中哪吒以蓮花為身,正意味著使其徹底脫凡去俗,走向神聖,走向永生。憑藉蓮花,哪吒從世俗到神聖、從凡人到天神的身份轉換得以圓滿完成。

我們從唐代的很多史書中,都可找到哪吒的身影,說明那個時候,他已經很有名了。

唐代僧人大廣智不空翻譯的《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真言》也稱哪吒為毗沙門天王的第三子。還有其它的唐代佛經文獻中出現的關於哪吒的記載,如“爾時哪吒太子,手捧戟,以惡眼見四方”,“哪吒捧塔隨天王”……從這些佛經不甚詳細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一些關於他的事情,如他的身世,他的角色。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由於曾經入過空門的武則天執掌皇權的原因,唐代崇佛風氣興盛,佛經故事中的這位天王第三子的事蹟廣為傳播。如唐玄宗朝《開元傳信記》裡就記載了宣律和尚路遇哪吒的故事。這應是除佛經之外,唐人筆記小說中記載哪吒事蹟最早的一個故事了,不過承襲之跡非常明顯。

到了宋代,一些佛學大師的傳記和語錄裡的所出現的哪吒形象,較之唐代便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汾陽無德禪師語錄》《密庵和尚語錄》《景德傳燈錄》中已有哪吒“三頭六臂”“析骨還父肉還母”,武器又出現了“捆繡球”等記載。

到了元代,哪吒的故事已趨近完整化。比如,元人所撰的《二郎神鎖魔鏡》。不過從其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對哪吒的描寫並未能跳出佛經故事的範圍。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由於哪吒是北方守護神,他的事蹟在北方頗為流傳。據說,元世祖令大臣劉秉忠監修大都(今北京)城時,劉秉忠根據哪吒三頭六臂兩足的形象,在京城開了十一個門:南面三門象徵三頭,東西六門象徵六臂,北面兩門象徵兩足,因而大都又稱哪吒城。到明朝,又有劉伯溫建造八臂哪吒城的傳說。

明刻本《三教搜神大全》收有的“哪吒太子”一條,寫到:哪吒本是玉皇大帝駕下大羅仙,身長六尺,首帶金輪,三頭九眼八臂,因世間多魔鬼,玉帝命下凡,以故托胎於拖塔天王李靖,生五日,化身浴於東海,與龍王戰,殺九龍。手搭軒轅箭,射死石姬娘娘之子。父怒,哪吒遂割肉刻骨還父,而到真靈求全於世尊之側。世尊遂折荷菱為骨絲為脛,葉為衣而生之,後降魔有功,玉皇大帝封之為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

由此可見,此故事已包含了哪吒的基本的形象細節。不過各方面並不甚突出。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後來,哪吒的傳說引起了明代文人的極大興趣,他們將一些支離破碎的情節連綴起來,加以想象,塑造了一個生動可愛的哪吒形象,完成了哪吒故事的精彩演義。其中以《西遊記》《南遊記》《封神演義》為突出。《西遊記》中描寫哪吒與孫悟空大戰,可以看出他手中的武器已基本齊全,而且還對“析骨還父肉還母”作了更合理的解釋,並且也講出了李靖託塔的原由。

後來成書的《封神演義》,再借鑑《西遊記》中關於“紅孩兒”的描寫,將哪吒寫成一個手持火尖槍的小孩模樣,就更令人喜愛了。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封神演義》說:哪吒是陳塘關總兵李靖的第三個兒子,商朝末期時生人。母親懷孕三年,生下一個肉球。李靖以為是妖怪,就用劍劈開,裡面正是哪吒。後來仙人太乙真人收他為徒。一次哪吒三太子在東海玩水,和東海龍王的三太子敖丙起衝突,並將其打死。

龍王到陳塘關興師問罪,為了不連累父母,哪吒三太子割肉還母、剔骨還父,當場自戕。而後,哪吒三太子在被其父李靖阻撓,復活不成的情形之下,太乙真人用蓮花蓮藕給哪吒造了一個新的肉體。後助姜子牙興周滅紂,戰功顯赫。

在很多故事中,李靖被稱為「託塔李天王」,哪吒則被稱為哪吒三太子,因為其法力高強,成為玉皇大帝手下的主要將領。

相傳宜賓市翠屏區南廣鎮是哪吒出生地,宜賓的哪吒文化影響廣泛,尤其盛於臺灣及東南亞地區。有關哪吒生於宜賓、葬於宜賓之說和哪吒的神話傳說由來已久,哪吒助周滅殷的故事與僰侯助周滅殷的史實正好相符。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在宜賓,有關哪吒的傳說和故事比比皆是,至今,在南廣河與長江交匯處,還有哪吒鬧海的陳塘關、金光洞遺址和“龍脊石”遺蹟,在翠屏山上還有傳說中的“哪吒洞”,尤其是南廣鎮一帶,地理河川之名與哪吒文化有關聯的地址就有二十多處。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也有人說哪吒是天津人,父親李靖是天津陳塘關總兵。哪吒的出生地三岔河口,是南運河、北運河與海河交匯的地方,明代這裡作為漕運中心十分繁榮,曾有“曉日三岔口,連檣集萬艘”的詩句形容當時的盛況。

"

哪吒最早寫作那吒,更多出現在唐代及此後與毗沙門有關的佛經中。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哪吒是印度的神,全稱是“那吒俱伐羅”或“那羅鳩婆”,梵文簡譯為哪吒,也譯作那拿。據佛經說,他是毗沙門天王的三太子(一說是其孫)。毗沙門是佛教守護北方的天王,有寶塔,多半由哪吒捧著。

哪吒的故事在唐朝為人所知,這和密宗的傳入有關。最初哪吒是一名“色相殊妙,面現微笑”的翩翩少年,手持日月和兵器,腰繫龍絛,能變化,還能降龍求雨。到宋代,他已變成三頭六臂的神童,以後又成了“八臂哪吒”。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而哪吒借蓮花托生也是因為哪吒源自於佛教。中國自古熱愛蓮花,蓮花自然是道家所尊奉的至沽、至妙、至神、至聖之物的象徵之一。聖潔的蓮花象徵著道家的神靈,在廣大信眾的心目中佔有至尊地位,與蓮結緣是他們孜孜以求的福份。既然哪吒有更深的道家血緣,既然蓮花本是道家世界的聖物, 民間傳說中哪吒以蓮花為身,正意味著使其徹底脫凡去俗,走向神聖,走向永生。憑藉蓮花,哪吒從世俗到神聖、從凡人到天神的身份轉換得以圓滿完成。

我們從唐代的很多史書中,都可找到哪吒的身影,說明那個時候,他已經很有名了。

唐代僧人大廣智不空翻譯的《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真言》也稱哪吒為毗沙門天王的第三子。還有其它的唐代佛經文獻中出現的關於哪吒的記載,如“爾時哪吒太子,手捧戟,以惡眼見四方”,“哪吒捧塔隨天王”……從這些佛經不甚詳細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一些關於他的事情,如他的身世,他的角色。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由於曾經入過空門的武則天執掌皇權的原因,唐代崇佛風氣興盛,佛經故事中的這位天王第三子的事蹟廣為傳播。如唐玄宗朝《開元傳信記》裡就記載了宣律和尚路遇哪吒的故事。這應是除佛經之外,唐人筆記小說中記載哪吒事蹟最早的一個故事了,不過承襲之跡非常明顯。

到了宋代,一些佛學大師的傳記和語錄裡的所出現的哪吒形象,較之唐代便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汾陽無德禪師語錄》《密庵和尚語錄》《景德傳燈錄》中已有哪吒“三頭六臂”“析骨還父肉還母”,武器又出現了“捆繡球”等記載。

到了元代,哪吒的故事已趨近完整化。比如,元人所撰的《二郎神鎖魔鏡》。不過從其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對哪吒的描寫並未能跳出佛經故事的範圍。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由於哪吒是北方守護神,他的事蹟在北方頗為流傳。據說,元世祖令大臣劉秉忠監修大都(今北京)城時,劉秉忠根據哪吒三頭六臂兩足的形象,在京城開了十一個門:南面三門象徵三頭,東西六門象徵六臂,北面兩門象徵兩足,因而大都又稱哪吒城。到明朝,又有劉伯溫建造八臂哪吒城的傳說。

明刻本《三教搜神大全》收有的“哪吒太子”一條,寫到:哪吒本是玉皇大帝駕下大羅仙,身長六尺,首帶金輪,三頭九眼八臂,因世間多魔鬼,玉帝命下凡,以故托胎於拖塔天王李靖,生五日,化身浴於東海,與龍王戰,殺九龍。手搭軒轅箭,射死石姬娘娘之子。父怒,哪吒遂割肉刻骨還父,而到真靈求全於世尊之側。世尊遂折荷菱為骨絲為脛,葉為衣而生之,後降魔有功,玉皇大帝封之為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

由此可見,此故事已包含了哪吒的基本的形象細節。不過各方面並不甚突出。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後來,哪吒的傳說引起了明代文人的極大興趣,他們將一些支離破碎的情節連綴起來,加以想象,塑造了一個生動可愛的哪吒形象,完成了哪吒故事的精彩演義。其中以《西遊記》《南遊記》《封神演義》為突出。《西遊記》中描寫哪吒與孫悟空大戰,可以看出他手中的武器已基本齊全,而且還對“析骨還父肉還母”作了更合理的解釋,並且也講出了李靖託塔的原由。

後來成書的《封神演義》,再借鑑《西遊記》中關於“紅孩兒”的描寫,將哪吒寫成一個手持火尖槍的小孩模樣,就更令人喜愛了。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封神演義》說:哪吒是陳塘關總兵李靖的第三個兒子,商朝末期時生人。母親懷孕三年,生下一個肉球。李靖以為是妖怪,就用劍劈開,裡面正是哪吒。後來仙人太乙真人收他為徒。一次哪吒三太子在東海玩水,和東海龍王的三太子敖丙起衝突,並將其打死。

龍王到陳塘關興師問罪,為了不連累父母,哪吒三太子割肉還母、剔骨還父,當場自戕。而後,哪吒三太子在被其父李靖阻撓,復活不成的情形之下,太乙真人用蓮花蓮藕給哪吒造了一個新的肉體。後助姜子牙興周滅紂,戰功顯赫。

在很多故事中,李靖被稱為「託塔李天王」,哪吒則被稱為哪吒三太子,因為其法力高強,成為玉皇大帝手下的主要將領。

相傳宜賓市翠屏區南廣鎮是哪吒出生地,宜賓的哪吒文化影響廣泛,尤其盛於臺灣及東南亞地區。有關哪吒生於宜賓、葬於宜賓之說和哪吒的神話傳說由來已久,哪吒助周滅殷的故事與僰侯助周滅殷的史實正好相符。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在宜賓,有關哪吒的傳說和故事比比皆是,至今,在南廣河與長江交匯處,還有哪吒鬧海的陳塘關、金光洞遺址和“龍脊石”遺蹟,在翠屏山上還有傳說中的“哪吒洞”,尤其是南廣鎮一帶,地理河川之名與哪吒文化有關聯的地址就有二十多處。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也有人說哪吒是天津人,父親李靖是天津陳塘關總兵。哪吒的出生地三岔河口,是南運河、北運河與海河交匯的地方,明代這裡作為漕運中心十分繁榮,曾有“曉日三岔口,連檣集萬艘”的詩句形容當時的盛況。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續,哪吒的傳說來源於哪裡?

我們從傳說中搜索,哪吒的兵器法寶大致有:

一,乾坤圈——金色鐲子,會變化,可大可小。投擲攻擊,力量巨大,百發百中。抗磨損,硬度大,上千萬億億次撞擊都不壞。

二,混天綾——紅綾,七尺長,能自動捆綁敵人。即使剪斷了也能自動修復。

三,風火輪——雙輪暗藏風火之勢,可踏在腳下作為交通工具。上天入地,速度極快。

四,金磚——純金打造,磚形,投擲攻擊敵人。

五,火棗——棗子,使哪吒擁有最厲害、最強大、殺傷力極強的招術——三頭六臂。(原本是三頭八臂,但由於哪吒的這個招術不夠完全成熟,導致剩下兩隻手臂無法使出,所以只有“三頭六臂”了。)

六,紅櫻槍(火尖槍)——李靖試用忠箭、義箭、孝箭,義箭感受到哪吒是個有義氣的人,自願成為哪吒的兵器,化身為一支鋒利無比的槍

七,陰陽劍——不同屬性的兩把寶劍。

八,九龍神火罩——太乙真人傳授。罩內騰騰焰起,烈烈火生,有九條火龍盤繞。放出三昧真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