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南昌”,能否刷新江西的存在感?'

"

每經記者:楊棄非 實習記者:劉美琳 每經編輯:楊歡

"

每經記者:楊棄非 實習記者:劉美琳 每經編輯:楊歡

一個“大南昌”,能否刷新江西的存在感?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一直以來,江西被網友戲謔為“阿卡林省”。阿卡林是一部日本動漫的主人公,由於該角色的存在感弱到近乎淡化,被戲稱為“沒有存在感”的專屬代名詞。

為了打破這種“沒有存在感”的狀態,近年江西的一個重要發力點就是以省會南昌為中心,構建大南昌都市圈。

日前,江西正式出臺了《大南昌都市圈發展規劃(2019-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根據規劃,大南昌都市圈將形成“一核兩極兩軸、三組團多支撐”的都市圈區域格局,並明確提出“支持南昌市爭創國家中心城市”。

"

每經記者:楊棄非 實習記者:劉美琳 每經編輯:楊歡

一個“大南昌”,能否刷新江西的存在感?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一直以來,江西被網友戲謔為“阿卡林省”。阿卡林是一部日本動漫的主人公,由於該角色的存在感弱到近乎淡化,被戲稱為“沒有存在感”的專屬代名詞。

為了打破這種“沒有存在感”的狀態,近年江西的一個重要發力點就是以省會南昌為中心,構建大南昌都市圈。

日前,江西正式出臺了《大南昌都市圈發展規劃(2019-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根據規劃,大南昌都市圈將形成“一核兩極兩軸、三組團多支撐”的都市圈區域格局,並明確提出“支持南昌市爭創國家中心城市”。

一個“大南昌”,能否刷新江西的存在感?

圖片來源:《大南昌都市圈發展規劃(2019-2025年)》

事實上,江西省構建都市圈的概念並非首次提出。早在2016年8月,江西曾出臺《南昌大都市區規劃(2015-2030)》。此次的“大南昌都市圈”比“南昌大都市區”大了2.2萬平方公里,並首次將九江全境納入。若將大南昌都市圈當作一個經濟體,去年GDP已達“萬億”門檻,為10506億元。

問題是,一個穩步擴張的“大南昌”,能否刷新江西這個中部弱省的存在感?

國家中心城市

與江西的存在感弱對應,南昌也是一個存在感較低的省會。

2018年,南昌GDP總量為5274.67億元,同為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的武漢、長沙早已在2014年和2017年進入“萬億GDP俱樂部”,合肥去年的GDP總量也超出南昌約2500億。從經濟實力上看,在中部六省省會城市的排名中,南昌僅高於受能源經濟下行影響較大的山西省會太原。

經濟不給力,人口規模方面也毫無優勢——2018年末,南昌常住人口554.55萬人,距離“千萬人口”的超級大城市門檻相差甚遠,遠低於武漢、鄭州、長沙及合肥。

"

每經記者:楊棄非 實習記者:劉美琳 每經編輯:楊歡

一個“大南昌”,能否刷新江西的存在感?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一直以來,江西被網友戲謔為“阿卡林省”。阿卡林是一部日本動漫的主人公,由於該角色的存在感弱到近乎淡化,被戲稱為“沒有存在感”的專屬代名詞。

為了打破這種“沒有存在感”的狀態,近年江西的一個重要發力點就是以省會南昌為中心,構建大南昌都市圈。

日前,江西正式出臺了《大南昌都市圈發展規劃(2019-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根據規劃,大南昌都市圈將形成“一核兩極兩軸、三組團多支撐”的都市圈區域格局,並明確提出“支持南昌市爭創國家中心城市”。

一個“大南昌”,能否刷新江西的存在感?

圖片來源:《大南昌都市圈發展規劃(2019-2025年)》

事實上,江西省構建都市圈的概念並非首次提出。早在2016年8月,江西曾出臺《南昌大都市區規劃(2015-2030)》。此次的“大南昌都市圈”比“南昌大都市區”大了2.2萬平方公里,並首次將九江全境納入。若將大南昌都市圈當作一個經濟體,去年GDP已達“萬億”門檻,為10506億元。

問題是,一個穩步擴張的“大南昌”,能否刷新江西這個中部弱省的存在感?

國家中心城市

與江西的存在感弱對應,南昌也是一個存在感較低的省會。

2018年,南昌GDP總量為5274.67億元,同為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的武漢、長沙早已在2014年和2017年進入“萬億GDP俱樂部”,合肥去年的GDP總量也超出南昌約2500億。從經濟實力上看,在中部六省省會城市的排名中,南昌僅高於受能源經濟下行影響較大的山西省會太原。

經濟不給力,人口規模方面也毫無優勢——2018年末,南昌常住人口554.55萬人,距離“千萬人口”的超級大城市門檻相差甚遠,遠低於武漢、鄭州、長沙及合肥。

一個“大南昌”,能否刷新江西的存在感?

省外強鄰環伺,省內未能實現“強省會”。從南昌在全省的首位度來看,2018年南昌GDP佔全省比例為23.99%,雖高於鄭州的21.1%,但明顯低於武漢(37.7%)、長沙(30.2%)和合肥(26.07%)。

在此“內憂外患”的背景下,江西不止一次地提出要做大南昌。此次規劃中提及,要提升大城市功能品質和發展能級,尤其“支持南昌市爭創國家中心城市”,將南昌定位於強有力的核心增長極,最終輻射至都市圈乃至整個江西省。

南昌能否擔此重任?從產業結構上看,與周邊省會城市相比,南昌仍以傳統產業為主,新動能培育尚處於起步階段,不利於對全省經濟的帶動引領。數據顯示,2018年南昌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只有12家。

正因此,大都市圈的核心——南昌率先優化自身產業結構尤為重要。根據此次規劃,未來大南昌都市圈的一個發展定位是“國際先進製造業基地”,要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創建國家級LED、VR製造業創新中心,謀劃佈局5G產業園、人工智能產業園等新興產業發展平臺,打造中部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地。”

近年來,南昌在航空、汽車、VR等新興產業上持續發力:建設全國首個城市級VR產業基地,並提出打造“世界級VR中心”,形成江西省產業轉型升級和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爆發點。此外,南昌還提出,到2022年底實現醫療器械產業主營業務收入1000億元,這或將成為南昌的又一個千億產業。

產業升級和產業群帶來的經濟收益,直接體現於GDP的增速。截止2018年上半年,南昌GDP增速已連續13個季度保持在9.0%及以上。根據近期公佈的2019上半年經濟半年報,南昌以8.6%的增速,居中部六省會城市之首。

九江全境納入

除了支持南昌爭創國家中心城市,此次“大南昌都市圈”的另一個關注點是首次將九江全境納入。

從地理位置上看,九江位於江西北方和其他省份的交界處,是江西和中部省份溝通的咽喉要道。歷史上,九江港長期扮演著長江水道要衝的角色,明清兩代曾是中國中部的茶米集散樞紐。如今,九江港是長江5個主樞紐港之一,是水陸聯運的國家級主樞紐港和長江中下游重要港口。

近年來,九江港的吞吐量連年上升,已連續四年保持億噸水準。以九江港為依託,江西、湖南兩省的鐵礦、煤礦、硅礦進口問題都得到了解決。

作為一座樞紐城市,九江可以說是成功的。但從經濟體量上看,九江的GDP總量不如贛州,排名省內第三,人均GDP更是處於省內中下游水平。

想要在航運之外找到更多依託,九江需要與南昌的深度合作。而對於南昌來說,想要打造帶動全省發展的核心增長極,一樣離不開九江這一戰略“門戶”的支持。

事實上,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江西省委、省政府就曾作出建設昌九工業走廊的重大戰略舉措,但由於工業走廊上的縣市支點沒有發展起來,昌九工業走廊停滯不前,並逐漸淡出視野。

在昌九工業走廊提出的21年後,也就是2013年,江西省委十三屆七次全會作出“做強南昌、做大九江、昌九一體、龍頭昂起”的戰略部署。試圖促進產業集聚發展,增強南昌和九江的整體競爭力。

"

每經記者:楊棄非 實習記者:劉美琳 每經編輯:楊歡

一個“大南昌”,能否刷新江西的存在感?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一直以來,江西被網友戲謔為“阿卡林省”。阿卡林是一部日本動漫的主人公,由於該角色的存在感弱到近乎淡化,被戲稱為“沒有存在感”的專屬代名詞。

為了打破這種“沒有存在感”的狀態,近年江西的一個重要發力點就是以省會南昌為中心,構建大南昌都市圈。

日前,江西正式出臺了《大南昌都市圈發展規劃(2019-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根據規劃,大南昌都市圈將形成“一核兩極兩軸、三組團多支撐”的都市圈區域格局,並明確提出“支持南昌市爭創國家中心城市”。

一個“大南昌”,能否刷新江西的存在感?

圖片來源:《大南昌都市圈發展規劃(2019-2025年)》

事實上,江西省構建都市圈的概念並非首次提出。早在2016年8月,江西曾出臺《南昌大都市區規劃(2015-2030)》。此次的“大南昌都市圈”比“南昌大都市區”大了2.2萬平方公里,並首次將九江全境納入。若將大南昌都市圈當作一個經濟體,去年GDP已達“萬億”門檻,為10506億元。

問題是,一個穩步擴張的“大南昌”,能否刷新江西這個中部弱省的存在感?

國家中心城市

與江西的存在感弱對應,南昌也是一個存在感較低的省會。

2018年,南昌GDP總量為5274.67億元,同為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的武漢、長沙早已在2014年和2017年進入“萬億GDP俱樂部”,合肥去年的GDP總量也超出南昌約2500億。從經濟實力上看,在中部六省省會城市的排名中,南昌僅高於受能源經濟下行影響較大的山西省會太原。

經濟不給力,人口規模方面也毫無優勢——2018年末,南昌常住人口554.55萬人,距離“千萬人口”的超級大城市門檻相差甚遠,遠低於武漢、鄭州、長沙及合肥。

一個“大南昌”,能否刷新江西的存在感?

省外強鄰環伺,省內未能實現“強省會”。從南昌在全省的首位度來看,2018年南昌GDP佔全省比例為23.99%,雖高於鄭州的21.1%,但明顯低於武漢(37.7%)、長沙(30.2%)和合肥(26.07%)。

在此“內憂外患”的背景下,江西不止一次地提出要做大南昌。此次規劃中提及,要提升大城市功能品質和發展能級,尤其“支持南昌市爭創國家中心城市”,將南昌定位於強有力的核心增長極,最終輻射至都市圈乃至整個江西省。

南昌能否擔此重任?從產業結構上看,與周邊省會城市相比,南昌仍以傳統產業為主,新動能培育尚處於起步階段,不利於對全省經濟的帶動引領。數據顯示,2018年南昌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只有12家。

正因此,大都市圈的核心——南昌率先優化自身產業結構尤為重要。根據此次規劃,未來大南昌都市圈的一個發展定位是“國際先進製造業基地”,要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創建國家級LED、VR製造業創新中心,謀劃佈局5G產業園、人工智能產業園等新興產業發展平臺,打造中部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地。”

近年來,南昌在航空、汽車、VR等新興產業上持續發力:建設全國首個城市級VR產業基地,並提出打造“世界級VR中心”,形成江西省產業轉型升級和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爆發點。此外,南昌還提出,到2022年底實現醫療器械產業主營業務收入1000億元,這或將成為南昌的又一個千億產業。

產業升級和產業群帶來的經濟收益,直接體現於GDP的增速。截止2018年上半年,南昌GDP增速已連續13個季度保持在9.0%及以上。根據近期公佈的2019上半年經濟半年報,南昌以8.6%的增速,居中部六省會城市之首。

九江全境納入

除了支持南昌爭創國家中心城市,此次“大南昌都市圈”的另一個關注點是首次將九江全境納入。

從地理位置上看,九江位於江西北方和其他省份的交界處,是江西和中部省份溝通的咽喉要道。歷史上,九江港長期扮演著長江水道要衝的角色,明清兩代曾是中國中部的茶米集散樞紐。如今,九江港是長江5個主樞紐港之一,是水陸聯運的國家級主樞紐港和長江中下游重要港口。

近年來,九江港的吞吐量連年上升,已連續四年保持億噸水準。以九江港為依託,江西、湖南兩省的鐵礦、煤礦、硅礦進口問題都得到了解決。

作為一座樞紐城市,九江可以說是成功的。但從經濟體量上看,九江的GDP總量不如贛州,排名省內第三,人均GDP更是處於省內中下游水平。

想要在航運之外找到更多依託,九江需要與南昌的深度合作。而對於南昌來說,想要打造帶動全省發展的核心增長極,一樣離不開九江這一戰略“門戶”的支持。

事實上,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江西省委、省政府就曾作出建設昌九工業走廊的重大戰略舉措,但由於工業走廊上的縣市支點沒有發展起來,昌九工業走廊停滯不前,並逐漸淡出視野。

在昌九工業走廊提出的21年後,也就是2013年,江西省委十三屆七次全會作出“做強南昌、做大九江、昌九一體、龍頭昂起”的戰略部署。試圖促進產業集聚發展,增強南昌和九江的整體競爭力。

一個“大南昌”,能否刷新江西的存在感?

大南昌都市圈產業佈局圖 圖片來源:《大南昌都市圈發展規劃(2019-2025年)》

這一次,規劃中提出“一中心兩板塊五片區多支點”的產業空間格局,再次界定了南昌、九江在產業方面上的合作方向。作為五片區之一,昌九片區將“重點發展光電信息、智能裝備、新材料、新能源、醫藥、現代輕紡、石油化工等先進製造業,構建九江港和南昌港組合模式,加快建設長江經濟帶區域航運中心。”

為了加強和南昌的規劃對接,九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也下發了“關於印發九江市支持大南昌都市圈發展行動方案的通知”,將配合編制大南昌都市圈國土空間、城鎮體系、綜合交通、產業佈局、生態環境等專項規劃,貫徹落實大南昌都市圈規劃及各項政策措施。

從何中部崛起

從“昌九一體化”到“贛江新區”,從“南昌大都市區”到此次的“大南昌都市圈”,擴圍的背後,是江西這座中部大省自身的焦慮。

從中部六省的經濟數據來看,江西省的境地實屬“尷尬”。2018年江西GDP總量以21984.78億元位居中部六省倒數第二,僅高於山西。相比之下,河南已突破四萬億,湖南和湖北都逼近四萬億,差距非常懸殊。人口規模上,2018年末江西全省常住人口僅為4647.6億,在中部六省中同列倒數第二。

在此次規劃中,江西省從幾個方面剖析自身的侷限性,“大南昌都市圈對外通道功能有待提升,南北向缺乏快速通達通道,東西向通道局部路段能力緊張,西北、東南、東北向通道聯通能力不足。”

早在2013年廈深鐵路通車時,《新聞聯播》曾播出過一張圖片,被網友戲稱為“環江西高鐵圖”。可以明顯看到,綠色的江西被周圍省份的黃色高鐵網包圍著,顯得十分孤獨冷清。那一年,被高鐵“繞”開走的江西又獲得一個外號:“高鐵窪地”。

"

每經記者:楊棄非 實習記者:劉美琳 每經編輯:楊歡

一個“大南昌”,能否刷新江西的存在感?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一直以來,江西被網友戲謔為“阿卡林省”。阿卡林是一部日本動漫的主人公,由於該角色的存在感弱到近乎淡化,被戲稱為“沒有存在感”的專屬代名詞。

為了打破這種“沒有存在感”的狀態,近年江西的一個重要發力點就是以省會南昌為中心,構建大南昌都市圈。

日前,江西正式出臺了《大南昌都市圈發展規劃(2019-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根據規劃,大南昌都市圈將形成“一核兩極兩軸、三組團多支撐”的都市圈區域格局,並明確提出“支持南昌市爭創國家中心城市”。

一個“大南昌”,能否刷新江西的存在感?

圖片來源:《大南昌都市圈發展規劃(2019-2025年)》

事實上,江西省構建都市圈的概念並非首次提出。早在2016年8月,江西曾出臺《南昌大都市區規劃(2015-2030)》。此次的“大南昌都市圈”比“南昌大都市區”大了2.2萬平方公里,並首次將九江全境納入。若將大南昌都市圈當作一個經濟體,去年GDP已達“萬億”門檻,為10506億元。

問題是,一個穩步擴張的“大南昌”,能否刷新江西這個中部弱省的存在感?

國家中心城市

與江西的存在感弱對應,南昌也是一個存在感較低的省會。

2018年,南昌GDP總量為5274.67億元,同為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的武漢、長沙早已在2014年和2017年進入“萬億GDP俱樂部”,合肥去年的GDP總量也超出南昌約2500億。從經濟實力上看,在中部六省省會城市的排名中,南昌僅高於受能源經濟下行影響較大的山西省會太原。

經濟不給力,人口規模方面也毫無優勢——2018年末,南昌常住人口554.55萬人,距離“千萬人口”的超級大城市門檻相差甚遠,遠低於武漢、鄭州、長沙及合肥。

一個“大南昌”,能否刷新江西的存在感?

省外強鄰環伺,省內未能實現“強省會”。從南昌在全省的首位度來看,2018年南昌GDP佔全省比例為23.99%,雖高於鄭州的21.1%,但明顯低於武漢(37.7%)、長沙(30.2%)和合肥(26.07%)。

在此“內憂外患”的背景下,江西不止一次地提出要做大南昌。此次規劃中提及,要提升大城市功能品質和發展能級,尤其“支持南昌市爭創國家中心城市”,將南昌定位於強有力的核心增長極,最終輻射至都市圈乃至整個江西省。

南昌能否擔此重任?從產業結構上看,與周邊省會城市相比,南昌仍以傳統產業為主,新動能培育尚處於起步階段,不利於對全省經濟的帶動引領。數據顯示,2018年南昌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只有12家。

正因此,大都市圈的核心——南昌率先優化自身產業結構尤為重要。根據此次規劃,未來大南昌都市圈的一個發展定位是“國際先進製造業基地”,要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創建國家級LED、VR製造業創新中心,謀劃佈局5G產業園、人工智能產業園等新興產業發展平臺,打造中部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地。”

近年來,南昌在航空、汽車、VR等新興產業上持續發力:建設全國首個城市級VR產業基地,並提出打造“世界級VR中心”,形成江西省產業轉型升級和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爆發點。此外,南昌還提出,到2022年底實現醫療器械產業主營業務收入1000億元,這或將成為南昌的又一個千億產業。

產業升級和產業群帶來的經濟收益,直接體現於GDP的增速。截止2018年上半年,南昌GDP增速已連續13個季度保持在9.0%及以上。根據近期公佈的2019上半年經濟半年報,南昌以8.6%的增速,居中部六省會城市之首。

九江全境納入

除了支持南昌爭創國家中心城市,此次“大南昌都市圈”的另一個關注點是首次將九江全境納入。

從地理位置上看,九江位於江西北方和其他省份的交界處,是江西和中部省份溝通的咽喉要道。歷史上,九江港長期扮演著長江水道要衝的角色,明清兩代曾是中國中部的茶米集散樞紐。如今,九江港是長江5個主樞紐港之一,是水陸聯運的國家級主樞紐港和長江中下游重要港口。

近年來,九江港的吞吐量連年上升,已連續四年保持億噸水準。以九江港為依託,江西、湖南兩省的鐵礦、煤礦、硅礦進口問題都得到了解決。

作為一座樞紐城市,九江可以說是成功的。但從經濟體量上看,九江的GDP總量不如贛州,排名省內第三,人均GDP更是處於省內中下游水平。

想要在航運之外找到更多依託,九江需要與南昌的深度合作。而對於南昌來說,想要打造帶動全省發展的核心增長極,一樣離不開九江這一戰略“門戶”的支持。

事實上,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江西省委、省政府就曾作出建設昌九工業走廊的重大戰略舉措,但由於工業走廊上的縣市支點沒有發展起來,昌九工業走廊停滯不前,並逐漸淡出視野。

在昌九工業走廊提出的21年後,也就是2013年,江西省委十三屆七次全會作出“做強南昌、做大九江、昌九一體、龍頭昂起”的戰略部署。試圖促進產業集聚發展,增強南昌和九江的整體競爭力。

一個“大南昌”,能否刷新江西的存在感?

大南昌都市圈產業佈局圖 圖片來源:《大南昌都市圈發展規劃(2019-2025年)》

這一次,規劃中提出“一中心兩板塊五片區多支點”的產業空間格局,再次界定了南昌、九江在產業方面上的合作方向。作為五片區之一,昌九片區將“重點發展光電信息、智能裝備、新材料、新能源、醫藥、現代輕紡、石油化工等先進製造業,構建九江港和南昌港組合模式,加快建設長江經濟帶區域航運中心。”

為了加強和南昌的規劃對接,九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也下發了“關於印發九江市支持大南昌都市圈發展行動方案的通知”,將配合編制大南昌都市圈國土空間、城鎮體系、綜合交通、產業佈局、生態環境等專項規劃,貫徹落實大南昌都市圈規劃及各項政策措施。

從何中部崛起

從“昌九一體化”到“贛江新區”,從“南昌大都市區”到此次的“大南昌都市圈”,擴圍的背後,是江西這座中部大省自身的焦慮。

從中部六省的經濟數據來看,江西省的境地實屬“尷尬”。2018年江西GDP總量以21984.78億元位居中部六省倒數第二,僅高於山西。相比之下,河南已突破四萬億,湖南和湖北都逼近四萬億,差距非常懸殊。人口規模上,2018年末江西全省常住人口僅為4647.6億,在中部六省中同列倒數第二。

在此次規劃中,江西省從幾個方面剖析自身的侷限性,“大南昌都市圈對外通道功能有待提升,南北向缺乏快速通達通道,東西向通道局部路段能力緊張,西北、東南、東北向通道聯通能力不足。”

早在2013年廈深鐵路通車時,《新聞聯播》曾播出過一張圖片,被網友戲稱為“環江西高鐵圖”。可以明顯看到,綠色的江西被周圍省份的黃色高鐵網包圍著,顯得十分孤獨冷清。那一年,被高鐵“繞”開走的江西又獲得一個外號:“高鐵窪地”。

一個“大南昌”,能否刷新江西的存在感?

圖片來源:《新聞聯播》截圖

省外被“八橫八縱”高鐵網排除在外,省內交通情況也不樂觀。截至目前,江西南北向尚未實現高鐵連接。北部的省會南昌和南部人口最多的城市贛州,目前依舊是K、T、Z字頭的火車相連,運行時間平均在四到五個小時。

擺脫“高鐵窪地”,串聯大南昌都市圈乃至全省的交通網絡,是都市圈能否實現互聯互通的關鍵點。此次規劃強調,都市圈要構建以南昌為中心多層次、放射狀、強聯通的綜合交通網。“以高速鐵路建設為重點,提升京九運輸通道能力,形成與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間的大能力、高速化綜合運輸通道。”

上個月昌贛高鐵施工順利完成,其將貫通江西全省南北走向。北起南昌,南至贛州,全長416公里,接入“八縱八橫”國家高鐵網絡。未來通車後,還將與滬昆高鐵以及在建的贛深、安九高鐵等相銜接,形成以南昌為中心、覆蓋全省設區市的“2小時交通圈”。

省內外交通上的互通互聯,提高經濟要素流動效率的同時,也加劇了另一種風險:周邊城市強大的群虹吸效應。

目前,周邊都市圈的發展水均明顯高於大南昌都市圈:往北看,長三角一體化、支持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往南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國家支持海西經濟區和福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福建自貿區等建設。

由於長珠閩更為發達,加之南昌中心引領作用不夠,贛東北、贛南等地的人力、資金等要素被長珠閩“虹吸”明顯。2017年春運大數據顯示,江西堪稱全國最拼省份,外出打工的人數佔全省總人數的7.25%,位居全國榜首。

如何對抗虹吸,提升自身吸引力?對於如今還在規劃中討論“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江西而言,提升經濟實力是當務之急。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莫過於承接周邊發達區域的產業轉移。目前,豐城、樟樹、高安、撫州等地處贛中腹地,人口密集,適合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

規劃中提出,要“主動承接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一方面,江西要全面融入長江經濟帶和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積極承接長三角區域產業轉移;另一方面,積極爭取建成粵港澳大灣區輻射中西部地區的門戶,打通都市圈南下入海通道。

每日經濟新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