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笛簫名家張維良 一曲憶述40年鄉夢

民族樂器 張維良 樂器 音樂 早報網 2017-05-13

中國笛簫名家張維良 一曲憶述40年鄉夢

笛簫名家張維良創作《鄉夢》,憶述40年音樂生涯。

中國笛簫名家張維良再次訪新,與新加坡華樂團呈獻新作《鄉夢》,一曲回顧40多年藝術生涯。

喜歡中國笛簫的人,一定知道張維良大名,他擅長笛子、簫與壎,同時也是當代華樂重要作曲家,他的視野開闊,創新之餘也樂於嘗試跨界。張維良目前是中國音樂學院國樂系教授,去年他受鼎藝團邀請到新加坡演出,與鼎藝團合作演出《花泣》《小放牛》與《鬲溪梅令》,展現笛與簫的特色。一年後,本地樂迷又有機會一睹他的風采了。

這次張維良受新加坡華樂團邀請,除了演奏他的創作《花泣》,也為音樂會創作雙笛與樂隊作品《鄉夢》,屆時他將與弟子——新加坡華樂團笛子演奏家曾志,在維多利亞音樂廳首演新作。

張維良接受聯合早報長途電話訪問時暢談新作背後的故事,以及他對笛簫音樂發展的看法。

40年前艱辛北上拜師

《鄉夢》寫的是張維良自己的音樂生涯。40年前他離開家鄉蘇州,到北京的中國音樂學院追隨馮子存學習笛簫藝術,一個遊子在南北文化差異中摸索藝術道路。

馮子存是一代名家,張維良認為馮子存建立了笛子獨奏的新傳統。

張維良求學時馮子存已年過七旬,一口京韻京腔,聽得張維良懵懵的。馮子存也是北方音樂的大師,經典風格為“二人臺”,自幼受吳文化薰陶的張維良一時難以消化。張維良還記得他在馮子存家裡上課時的趣事,當時老師請他吃餃子,但他這南方人吃不慣餃子餡裡的茴香,不吃又不禮貌,只好硬著頭皮吃幾個,結果肚子餓得慌。冬天的時候,北京到處積雪結冰,張維良這個南方人去老師家上課,不知摔了多少跤。

人生地不熟,文化差異,加上當時教學理論還未完善,一切口傳心授,張維良只有刻苦學習,每天課餘時間泡在圖書館裡聽黑膠唱片,終於慢慢掌握了北方的風格。

張維良說:“我這是在罈子裡泡出來的呀。”

《鄉夢》分四個樂章,從鄉音、鄉趣、鄉情懷想老家蘇州,最後以南北音樂文化的融合作結。

結合“二人臺” 與蘇州評彈元素

1970年代初期,張維良在蘇州一個地方戲曲團體工作,家鄉的音樂一輩子烙印在心,即便現在戶籍遷到了北京,張維良還是懷念著家鄉的一切。他想在作品中召喚那物質匱乏年代才有的本真狀態。

張維良說,北方是黃河文化,南方則是長江文化,兩條河都是中國的母親河,地域不同,但水是一樣的,在第四樂章裡,他結合了“二人臺”與蘇州評彈的元素,體現文化的融合。

“文化若有隔閡其實是自己隔開的。再強的文化也有弱的一面,再弱的文化也有存在的道理。而這一切取決於你瞭解的深度。”

探索各種可能性

張維良認為華樂50年發展中,出現許多雷同的作品,重複的結構,他希望作曲家繼續探索各種樂器的可能性,同時也希望觀眾不要總是抱著懷舊與過癮的心態聽華樂,應該更包容,讓作曲家嘗試,讓作曲家可以從失敗中學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