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黔江:“三招棋”弈出文旅融合新局面

民俗 音樂劇 戲曲 市場營銷 華龍網 2017-05-22

“河岸花田垂柳悠,鶯歌入耳掃心愁。撥開細浪穿橋過,踏過清溪翠色柔。”

“入峽疑無路,依山好放船。千尋雲外徑,一線甕中天。水寨龍長臥,漁灘鷺自眠。白蘆終古散,待訪洞中仙。”

“四野飛沙何所憐,武陵幻影游龍淵;地動山搖你不怕,一池清水涼眼簾。”

這三首詩分別描述的是黔江濯水、阿蓬江和小南海的秀麗風光。

近年來,基於資源稟賦的黔江,大力實施“文旅融合”工程,通過從文旅融合的“魂、根、效”三個方面發力,推出了“九個一”文旅項目,在景區文化營銷、文旅產品開發、文旅精品項目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催生出“文旅融合”發展的新業態。

1、抓住文旅融合的“魂”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在發展文旅融合新業態的過程中,黔江從三個方面著力,藉助文化打造旅遊魂魄,建設高品位景區。

在結合濯水古鎮的歷史人文及蒲花暗河景觀後,發掘打造“上蒼有眼,天理良心”的“濯心”文化,創作了長篇小說和音樂劇《天理良心濯水人》,其反映濯水古鎮“四大家族”的興衰史,突出“濯心”文化的“誠信”內涵,是弘揚時代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打造旅遊魂魄還要注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推進文旅融合,努力增加文化戲份,堅持以文育人、以文載道、以文促景,圍繞景區資源打造孝、善、忠、義等主題公園、主題廣場、主題廊橋,讓遊客在旅遊過程中接受傳統文化薰陶。與此同時注重地域特色文化也是旅遊魂魄不可或缺的元素。在景區文化包裝過程中,重點依託景區現有資源和文化底蘊,突出土家文化、苗族文化、巴文化與漢文化的融合發展,開發性發展佛文化、詩文化、生態山水文化、民俗戲曲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以此吸引遊客眼球,關照遊客視覺。

2、留住文旅融合的“根”

從旅遊發展的規律看,文化旅遊是基於觀光旅遊的更高境界。黔江居住人口以土家族、苗族為主,此外,還居住著回、蒙、藏、滿等多個少數民族,所以黔江在旅遊發展中特意保存了來自少數民族歷史的文脈。從尋根、護根、留住根來昇華文化旅遊的發展。

在長期的社會生活實踐中,黔江人創造了獨具風格的本土文化,這種本土文化是旅遊的特色點和引力點,在文旅融合的發展過程中,黔江做了大量尋根問源的工作,深入挖掘“尋根”,豐富旅遊的看、講、聽、學、想。去年,黔江組織媒體開展了“尋源黔江”大型系列採訪報道,圍繞旅遊資源點,深入挖掘黔江人文、歷史、風光和風土人情。今年4月,又啟動了“黔江星辰”大型系列採訪報道,圍繞黔江歷史人物,如大成丞相範長生及其子範賁、革命烈士萬濤、土家族詩人陳景星等,深入挖掘黔江的歷史故事和人文精神。

“尋根”之後即是針對重點“護根”。在文旅融合的發展過程中,黔江注重對特色文化的保護,尤其是對景區內文物、遺址、風貌等,堅持提前介入保護,然後圍繞其獨特的民俗民風進行整理開發,著力護住文化旅遊的需求和體驗。黔江的土家生態博物館、土家十三寨、濯水古鎮、芭拉胡觀音寺、阿蓬江懸棺、蒲花暗河赤穴洞等都是大力保護的結果。去年,黔江舉辦了重慶黔江·中國武陵山國際民俗文化旅遊節,累計接待嘉賓1000餘名、活動參與者3000餘名、媒體記者800餘名,充分展示了黔江民俗文化的保護與開發成果。

而文旅融合最重要的是大力傳承“留根”。黔江圍繞本土文化打造文藝精品,做實生產和交流兩個環節,推進本土文化的有效傳承。2015年,黔江創作生產了精品歌舞詩劇《雲上太陽》,赴巴西巡演21場,去年,該歌舞詩劇再出國門,隨黨和國家領導人赴法國展演。今年,黔江再出精品,創作生產以原生態生活為主線的大型民族歌舞詩劇《濯水謠》,且在今年4月底被國家民委調演,進京開展了“調演季”的首場演出,好評不斷。緊跟5月初在重慶大劇院傾情展演,也是座無虛席,並多次贏得現場熱烈掌聲。同時,黔江促進民間傳承,開發景區展演,在濯水古鎮搭建百姓舞臺,後河古戲常態化對外演出,在土家十三寨建設土家擺手堂,常年開展民俗文化表演,集合創作民歌黔江、詩詞黔江、小說黔江、散文黔江、影像黔江等作品對外傳播黔江文化。

3、咬住文旅融合的“效”

而今,黔江正在大力實施“旅遊大區”戰略。在加大旅遊硬件建設的同時,高度重視文化強旅工作,文旅融合項目得到快速推進,文化助力旅遊的效果也十分突出。

近年來,黔江文旅融合的文化項目逐一落地。反映土家十三寨的土家生態博物館、山歌集、中國跑客節、電影《侯天明的夢》等相繼面世。反映濯水古鎮的民俗博物館、方言音樂情景劇《天理良心濯水人》、黔江民歌碟、濯水小說集、濯心文化集、影像集千年濯水和濯水味道,以及電影《輔警威龍》《濯水迷情》《小馬哥的春天》等相繼實施。反映芭拉胡景區的百英探險、百城聯播、百V聚首、百城地推、兩岸聯誼、武陵聯盟等活動均也正在開展之中。

同時,黔江還依託濯水舉辦少數民族電影展映周,成功建成了民族文學重慶創作基地、中國散文學會創作基地、中國電影創作拍攝基地、文藝扶貧基地、北京電影學院實訓基地五個文藝創作基地。《濯水謠》通過進京、進重慶主城展演和宣傳營銷名動全國。依託景區創作的原創民歌《怕個麼子》、《嫂子進城》、《溜溜子十三寨》等在國、市級比賽中獲得金獎、銀獎和最佳演唱獎。

除此之外,快速推進的景區建設,也為黔江旅遊加分不少。今年1-3月,黔江完成旅遊固定資產投資8734萬元,同比增長123.94%。在主攻濯水5A級景區創建的同時,全面推進4A級景區創建、景區品牌創建、鄉村旅遊等工作,年內將創成馮家愛莉絲莊園、阿蓬江神龜峽、土家十三寨3個4A級景區。

從文旅融合的業態培育效果上看,今年1-3月,全區接待遊客265.12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0.5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3.08%、55.58%,其中過夜客66萬人次、收入2.9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5.12%、33.09%。

在遊客增長、收入增長的同時,黔江再次拓展營銷範圍,在重慶及雲南片區,湖南、貴州、華南片區,湖北及華北、華東片區,四川及西北片區等分片開展落地營銷,出臺了旅遊營銷獎勵辦法,以此刺激旅行社及各類旅遊團隊。

劉茂嬌 彭光燦 圖片除署名外由黔江區委宣傳部提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