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西海岸有個靈山衛,在明代曾經是登萊海防要地

膠州灣,自古即是戰略要地。提及膠州灣,大家都會想到清末德國殖民的歷史。青島城市的發展,雖然肇始於此,但膠州灣的戰略地位,卻很早就被古人所識。

在南宋時期,宋金兩國水軍就曾在膠州灣附近海域鏖戰;到了明朝初年,朝廷為了防禦倭寇,認識到了“登萊瀕海要地有三,而膠為最”(《靈山衛志》),於是在膠州灣兩側密集設置了大量的衛所,海灣以東有浮山所、鰲山衛,海灣以西,則有靈山衛,一東一西呈犄角之勢,控遏膠州灣海防。

青島西海岸有個靈山衛,在明代曾經是登萊海防要地

就地理位置來說,靈山衛位於膠萊河以西,不算嚴格意義上的膠東地區。但靈山衛在明代是析自膠縣,到了清代裁撤衛所之後,又重歸膠縣轄下。而膠縣在明清大部分時期,是屬萊州府管轄,因此也可將靈山衛看做“登萊”(膠東)的範圍。膠南析自膠縣,又合於黃島,那已經是後話了。

青島西海岸有個靈山衛,在明代曾經是登萊海防要地

不同於後來的膠澳商埠(青島市前身)的通商功能,明代衛所的設立主要是軍事定位,因此到了清代海防廢弛之後,衛所逐漸裁撤,衛城和所城也逐漸退化成普通的村鎮。現如今,上述兩衛一所,除了浮山所距離後來的商埠的較近,逐漸發展成青島市中心城區的一部分之外,鰲山衛和靈山衛現今都只是比較偏遠的街道(鎮)。

青島西海岸有個靈山衛,在明代曾經是登萊海防要地

青島境內的明代衛所城牆,以即墨雄崖所保存相對完整,其餘大多已經難尋古蹟,靈山衛現今也看不到多少要塞痕跡,唯獨在部分地名當中,還能看出歷史的塵埃。

如今的靈山衛街道辦事處駐地,有東門外、北門裡、南門裡等村莊,這些地名中的“門”,指的就是明代靈山衛城的城門。

根據《靈山衛志》記載,明代靈山衛成有東西南北四門,東為“朝陽門”,西為“閱武門”,南為“鎮海門”,北為“迎恩門”。

青島西海岸有個靈山衛,在明代曾經是登萊海防要地

在古代,為了迎接皇帝聖旨,城池都會將其中一座城門命名為“迎恩”或“奉恩”等,但根據大路方位的不同,這座城門的位置也不一樣。靈山衛城南面大海,北面是通往膠州的官道,上峰使者都是從北面來,因此北面為“迎恩門”,而南面叫做“鎮海門”。

靈山衛南門裡村,就是在南門附近的村莊,因此這裡有條主幹路,就叫做鎮海路,名字顯然取自古代的“鎮海門”。

青島西海岸有個靈山衛,在明代曾經是登萊海防要地

衛城是軍事定位,因此城池規模相對縣城較小,根據記載,靈山衛城當初周長只有三裡,後來拓寬後才達到五里,大體是一個方形結構,南北、東西兩條大街各一里有餘,兩街交匯,呈十字形,故名“十字街”。從記載的狀況來看,靈山衛城跟雄崖所城大致相仿,這也能從側面看出,守禦(備禦)千戶所的地位,的確與衛相相埒。

青島西海岸有個靈山衛,在明代曾經是登萊海防要地

在明清時期,這個五里周長的衛城內,居住的多數都是明代的軍戶和他們的後裔。根據記載,明代曾擔任靈山衛指揮使的有恭、樑、程、六、李等姓,擔任衛指揮同知的有史、畢、高、張等姓,擔任指揮僉事的有湯、唐、夏、王等姓,擔任所千戶的有金、孟、朱、魏、劉、餘、宗、柳、葉、陳、王、楊等姓。

其中,宗姓不僅在現在的靈山衛可以見到,在膠東的平度、萊州、龍口等地亦有分佈。以上宗姓族譜,都提到遠祖在明代從軍至靈山衛,後又分支遷徙平度,後又析出萊州、龍口等分支。宗姓,為典型南方姓氏,北方本不多見,因此靈山衛之設立,也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宗姓的分佈格局,當初之海防功能雖然不存,但人文影響至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