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濟南春天的“野味兒”


閱讀 | 濟南春天的“野味兒”

徽清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春天的腳步近了, 吃貨的口水流了。春天,在吃貨的眼睛裡永遠是各種新鮮美味的代名詞,而在我這個吃貨的深深的腦海中“野味”才是春天永恆的主題。

閱讀 | 濟南春天的“野味兒”

春天的“鮮味兒”。寒冬菜系匱乏,吃了一冬的大白菜膩歪的人們變著法的做點美味調節麻木的味蕾。

薺菜

閱讀 | 濟南春天的“野味兒”

別名:地菜、護生草、菱角菜

標籤:羞澀鮮香的早春

在野菜中,薺菜的味道可謂最佳,一無腥苦,二無怪味,還有點淡淡清香。薺菜通常生長在沒有太多雜草的地方,葉子呈鋸齒狀,顏色呈灰紫色,葉表一層細細的茸毛,和菠菜有點像。家常的薺菜吃法最最首選的便是薺菜水餃。

閱讀 | 濟南春天的“野味兒”

蒲公英

閱讀 | 濟南春天的“野味兒”

別名:婆婆丁、黃花苗、黃花地丁

標籤:孤獨的旅行家

蒲公英有著又萌又清新的毛毛,風一吹就飄散到空中,它的葉子可是能吃的哦。蒲公英非常苦,正是這種苦讓它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的功效。作為天寒地凍後第一批鮮菜的味道,被我們永遠地烙在了心底。除此之外,蒲公英也可以涼拌或者做餡包餃子。

閱讀 | 濟南春天的“野味兒”

香椿

閱讀 | 濟南春天的“野味兒”

別名:椿芽/椿頭

標籤:野菜界的榴蓮

香椿是香椿樹的嫩芽。早在漢朝,香椿曾與荔枝一起作為南北兩大貢品,深受皇上及宮廷貴人的喜愛。蘇軾就曾盛讚:椿木實而葉香可啖。香椿芽的敗火功力很強。穀雨前後,南方人趕著喝新茶,北方人則去菜市場搶香椿嫩芽。家常的香椿吃法有香椿炒雞蛋、椿芽拌豆腐,鮮香四溢。

閱讀 | 濟南春天的“野味兒”

閱讀 | 濟南春天的“野味兒”

麵條菜

閱讀 | 濟南春天的“野味兒”

別名:香爐草、甜甜菜、燈籠草

標籤:不是麵條做的菜

麵條菜其實是麥瓶草的幼苗,多生長在田間地頭和麥田裡,葉片細長,形似麵條而得名麵條菜。麵條菜有著清熱、止血調經的功效,它的口感清香綿軟,多用來拌麵蒸制、涼拌、做湯、下面等。

閱讀 | 濟南春天的“野味兒”

春天來了,空氣裡瀰漫著各種香氣,剛發芽的青草香,簇簇盛開的淡淡櫻花香、下過雨後的泥土香,但是各種味道都抵不過夕陽下,微風帶來的春天的“鮮味兒”。

閱讀 | 濟南春天的“野味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