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線傳媒1.3億整合網票網,在線票務進入BAT+貓眼新格局?

貓眼電影 王長田 阿里影業 投資 娛樂獨角獸 2017-06-04

從去年5月光線傳媒與貓眼電影完成“聯姻”,就一直有業界人士認為這是國內傳媒娛樂平臺與在線票務平臺的強強聯合,這個組合有可能會成為未來制霸電影行業的最大巨頭。時隔一年,光線傳媒以1.3億整合貓眼與旗下票務平臺網票網,這背後似乎預示著光線傳媒與貓眼電影已經開始將野心付諸行動了——目前,它們想理清國內在線票務市場的大環境。

幾天前(5月31日),光線傳媒對外發布公告稱,因旗下捷通無限科技有限公司(“網票網”的主體企業,以下簡稱“捷通無限”)的主營業務和其關聯方天津貓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貓眼電影”)相近,光線傳媒擬將所持有的捷通無限68.55%的股權,以1.3億元交易對價轉讓給貓眼,實現旗下兩家在線票務平臺的資源整合,完善影視娛樂產業的全產業鏈佈局。

光線傳媒1.3億整合網票網,在線票務進入BAT+貓眼新格局?

這次幾乎原價轉讓的“內部消化”並沒有讓市場十分驚訝,似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2015年光線傳媒以1.31億收購網票網主體公司北京捷通無限科技有限公司68.55%的股權。公開資料顯示,彼時網票網註冊用戶超過120萬,活躍用戶達到75%,合作影院超過300家,服務覆蓋了54個大中型城市。

當時有業界人士語言,光線傳媒或許會因收購網票網而獲得電影發行中端環節的更多話語權,但實際上收購後網票網並未有發揮多大作用,隨著國內在線票務市場的紅利擴大,新秀平臺紛紛崛起,網票網甚至遠離了國內票務平臺的第一梯隊。

而僅隔一年光線傳媒與貓眼電影的聯姻之舉無疑是壓死網票網的最後一根稻草,此次網票網與貓眼電影的整合背後,似乎也預示著在線票務平臺之間的拉鋸戰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1.3億原價轉股,光線傳媒合並貓眼、網票網

根據Analysys易觀發佈的《中國電影在線票務市場季度監測分析2016年第4季度》數據顯示,中國電影在線票務市場競爭格局中,貓眼電影、娛票兒、淘票票和百度糯米分別以27.66%、17.23%、16.82%和14.04%位列中國電影在線票務市場前四位。其中,貓眼電影點發力發行業務,進行品牌升級,奠定其在在線電影票務平臺之中的領先地位。

業內人士說,經過了票補時代,在線票務市場已經進入了新階段。而新階段中市場變化最明顯的或許是四大票務平臺的拉鋸格局的形成。

拉鋸戰中,位於國內在線票務平臺第一梯隊的貓眼電影,在實現盈利方面已經開始顯露跡象。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曾對外透露,“貓眼2017年一季度收入超過6億元,前3月的平均月利潤超過5000萬元,單月最低利潤超過4000萬元,市場佔有率平均39%。尤其是賣品及廣告收入等非票務收入上增長1100%,電影投資和發行收入增長1450%。”雖然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貓眼電影未經審計營收為10.5億元,淨利潤為虧損5.11億元。

光線傳媒1.3億整合網票網,在線票務進入BAT+貓眼新格局?

(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

但毋庸置疑,貓眼電影在國內電影票務市場上佔有了高地,“2016年全國電影票房市場近460億,其中線上佔比超過六成。”艾媒諮詢分析師劉傑豪對媒體表示。由此可以想象2017年貓眼電影面對著怎樣的市場前景。

這也是光線傳媒與貓眼電影強勢聯姻的原因之一。2016年5月27日,光線傳媒與新美大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光線傳媒以約6%的股份(價值23.99億元)和23.83億元現金換來了貓眼電影57.4%的股權。誠然,這是一次互利共贏的合作,貓眼電影的用戶資源以及互聯網數據成為光線傳媒直達電影娛樂產業鏈的流量入口,通過貓眼票務營銷、用戶分析得到的數據畫像對光線傳媒的電影製作、發行發揮了正面的輔助作用。而貓眼電影開拓產業鏈上游的投資、製作到中端發行、宣傳,乃至下游的院線、售票的全產業鏈條。

光線傳媒1.3億整合網票網,在線票務進入BAT+貓眼新格局?

而相比起貓眼電影形勢一片大好,網票網就顯得十分單薄。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網票網的資產負債率達到76%,營業收入為2007萬元,淨利潤虧損135.6萬元,而2016年的全年虧損超過了3000萬元。財務數據上的不明朗並不是致命傷,目前國內在線票務平臺都處在摸索盈利模式的階段,致命的是網票網已經遠遠脫離了票務平臺的領先陣營,平臺規模也遠比不上現在的貓眼電影。

作為國內第一家全國性的在線票務平臺,網票網卻在江湖之爭裡散發出一種“廉頗老矣”的氣息,於光線傳媒而言,網票網無法承擔起提升公司電影產業鏈上游發行能力、成為獲取互聯網流量的入口的期望,在貓眼電影入局之後,網票網處在光線傳媒的體系之中顯得雞肋而尷尬。

易觀互動娛樂行業中心分析師董敏娜表示:“網票網雖然成立時間比較早,但到了2010年左右,格瓦拉等在線選座購票平臺逐步崛起,行業人口紅利凸顯,電影在線票務業務才獲得較大發展,儘管網票網在2015年底推出了一些創新型的產品,但其市場佔有率上沒有特別大的起色。”

此次網票網與貓眼電影合併,或許可以說得上是行業內的資源優化配置,但也可以說這是一次競爭中優勝劣汰。

在線票務平臺的拉鋸格局:四強爭霸持久賽

有業內人士提出,這次合併之後,貓眼在票務市場的份額將被提升和鞏固。或許早在幾年前,電影票務市場就開始了軍備競賽,影視公司與相關票務平臺合作、收購已經蔚然成風。

據悉,2014年6月,華誼兄弟全資子公司華誼兄弟(天津)互動娛樂有限公司擬以2.66億元收購賣座網51%的股權;2015年4月阿里影業以8.3億元收購廣東粵科軟件工程有限公司,該公司是國內最大的影院出票系統提供商之一;2015年7月光線傳媒收購網票網;2015年12月,背靠騰訊,微影時代宣佈與格瓦拉合併;2015年底,阿里影業收購淘寶電影,進行整合,2016年5月,淘票票橫空出世;同時,百度糯米影業推出超級影院商城……

而隨著BAT巨頭的入局,票務市場迅速發生了變化。貓眼電影在拼殺中尋求光線傳媒支援,由此形成了“BAT+貓眼電影”四分天下的格局。

“影視公司通過收購線上的票務公司能使其與自身業務形成互補,從而完善自身產業鏈,這也能使影視公司與互聯網聯繫得更緊密,便於其餘業務的開展,而行業集中度也會進一步加強。”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曾表示。

而2016年國內電影市場進入冷淡期,電影春節檔過後,四大票務平臺開始從“票補大戰”裡清醒過來。在進行了一輪市場份額的圈地跑馬之後,四大平臺開始意識到搶佔市場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大成本的投入支出無法實現平臺盈利,泛娛樂化大趨勢,拓展產業鏈才能形成優勢。

“前期一直沒有盈利是行業內普遍現象,2015年至2016年,這些在線票務平臺一直在和製片方合作推票補,以折扣的低價培養消費者的觀影習慣,這塊的投入很大,雖然一時間吸引了大量的年輕群體,觀影人次、票房規模都大幅上升,但並沒有真正培養出消費者的觀影偏好。今年以來,不少票務平臺轉變觀念,弱化了票補方面的成本支出,讓票補成為產業鏈中宣發、推廣的一種普通手段,盈利情況有了較大的轉變。”易觀分析師董敏娜說。

而與光線聯姻之後,貓眼電影也開始了拓展產業鏈之路,貓眼電影在互聯網票務平臺的基礎上更多的嘗試新的電影業務。誠然,貓眼電影在嘗試轉型。近兩年,貓眼開始參與電影發行,據悉,去年光線傳媒發行的電影《大魚海棠》《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你的名字》和今年上映《嫌疑人X現身》貓眼電影都有參與線上發行,貓眼還完成獨立主控發行了電影《驢得水》《情聖》等影片。

貓眼電影的功能正在增加,產業鏈也在完善,王長田曾說對於貓眼的發展願景是:將其打造成為娛樂媒體平臺,並且重點發展電影上游業務。而最近王長田對外透露,“貓眼正計劃獨立上市。”這不免讓人猜測,或許貓眼電影一開始的打算就是希望可以獨立上市。

在目前四大票務平臺均沒有明確的盈利模式之時,貓眼或許可以率先找到破局之路,但這肯定是一場持久戰。

( 本文為娛樂獨角獸原創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