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峰宇:新中國成立以來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述略與前瞻'

"

新中國成立以來,面對中國與世界未有之大變局,在回答中國社會發展向何處去的過程中,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獲得長足的發展,形成了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基礎,包括實踐唯物主義、認識論、價值論、人學、政治哲學、經濟哲學、文化哲學、發展哲學等研究領域的學術體系,以及以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教科書為代表,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史、馬克思主義哲學原著選讀、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教程等方面的教材體系。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科建設成就顯著,對其他哲學二級學科發展具有指導作用,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各二級學科提供了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哲學話語體系建設也取得可觀的成就,學界在解讀《實踐論》《矛盾論》等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文獻的過程中,歸納了“實事求是”“知行合一”“理論聯繫實際”“把握主要矛盾”“遵循客觀規律”“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等為人們耳熟能詳的哲學命題,映現了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同行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術特質。

面向中國社會發展實踐的哲學探索

新中國成立以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體現了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的雙重需要,面向中國社會發展實踐中的現實問題進行理論研究,彰顯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精神氣質。建國初期,學界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和方法研究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實際問題,出版了《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綱要》等哲學教材,並在學科建設和教材建設中使馬克思主義哲學得到廣泛普及,強調讓哲學變成群眾手中的武器,由此開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啟蒙教育運動,形成了“學哲學用哲學”的文化氛圍。

隨著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文版陸續出版,學界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文本的研讀愈益深入,並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精神實質從事學術研究。正是因為深刻認識到“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學界深入研究實踐中的哲學問題,分析社會主義建設中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的辯證法,理解社會發展中的各種矛盾關係,區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內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在系統科學和現代科學研究中促進唯物辯證法和辯證決定論的時代化,揭示了真理的發展規律及其與價值的關係。學界聚焦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本質,探討其對象、方法和現實性,強調把認識置於人與世界的總體性關係中,作為一個開放進程和關係系統進行研究,注重運用認識論審視技術理性和社會思潮。在深化馬克思主義革命理論研究的同時,學界重視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對社會建設和社會發展所具有的促進作用,進一步實現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體現中國文化主體性和原創性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獲得了喜聞樂見的中國形式,呈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新形態。

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也產生了“綜合經濟基礎論”與“單一經濟基礎論”、“一分為二”與“合二而一”、是否可對“思維與存在的統一性”作唯物主義解釋等學術爭論,強化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鬥爭性,反映了學界的艱難探索。此外,這一時期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誇大主觀能動性和“唯意志論”傾向,在否定“唯生產力論”的同時提出了上層建築決定論,顛倒了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係,忽視了發展的硬道理,對實踐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隨著對“兩個凡是”進行反思,學界展開了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強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推動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的形成。通過反思新中國成立以來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教科書編寫歷程,學界對以蘇聯教科書體系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進行內在反思,提出教科書改革的思路,先後出版了《辯證唯物主義原理》《歷史唯物主義原理》《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原理》《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馬克思主義哲學》等優秀教材,湧現了《走向歷史的深處》《哲學與主體自我意識》《價值論》等一系列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力作。學界飽含深刻的問題意識,在對“異化與人道主義”的討論中形成從主體性角度解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思路,以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的現實問題為中心,提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題轉換,認為現代化的哲學本身應當現代化。

在此基礎上,學界關注馬克思主義人學研究,從哲學角度研究人的尊嚴、人的幸福、人的權利。同時,在承認和尊重主體權利和責任的意義上探究價值問題,從實踐辯證法角度闡釋人類活動遵循的真理尺度和價值尺度。在此基礎上,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哲學支撐。學界經歷了從確立主體性哲學研究理路到對主體性哲學進行反思,堅持問題導向,深刻闡釋瞭如何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實現人的現代化。學界還深入研究了《資本論》及其手稿中的哲學問題,深刻論述了現代性視野中的“資本”幻象,探究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政治經濟學的關係問題,分析所有權與正義問題的哲學—經濟學理路,拓展了經濟哲學的理論空間。在研究正義論、共同體、平等觀等問題時,學界深入研究政治哲學前沿問題,提出構建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的思路。隨著文化觀念、文化衝突、文化選擇等問題進入學者視野,從文化哲學角度審視個體創造行為與社會發展舉措一度成為流行議題,文化觀與歷史觀、現代性與後現代性、大眾文化及其批判等問題得到有效探討。此外,馬克思主義法哲學、社會哲學、道德哲學、管理哲學、教育哲學等分支哲學也得到深入研究。

在改革開放進程中,學界強調在歷史深處再現馬克思創立唯物史觀的歷程。在此基礎上,關注國際馬克思恩格斯文獻編纂最新成果,強調“回到馬克思”,加強馬克思主義哲學文本研究,在考據與解讀中深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學術性。同時加強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確認馬克思主義哲學文本的學術旨趣與其時代精神,實現馬克思主義哲學文獻學研究、內在理路研究和實踐應用研究的內在融通。學界在清理與超越馬克思主義哲學文本既往研究的基礎上,譯介國外馬克思學研究的前沿成果,形成馬克思學研究的中國特色,呈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文本解讀的中國語境。

學界深入探討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關鍵問題,分析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階段和形態,思考其何以成為中華民族的思想啟蒙,強調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研究應具有“中國問題”意識。同時,學界回顧了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形成與發展,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哲學基礎,探究唯物辯證法與唯物史觀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的實踐應用,對建國以來一些複雜的哲學爭論進行歷史性反思,加深了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強調中華民族未來發展需要有自己的哲學理論。學界深刻認識到,中國社會發展觀念的變化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變革,促進了現代中國人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變化,改革需要哲學,哲學需要改革,要進一步實現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內容和表述的改革,使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在內部實現話語創新,而且在外部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和改革開放實踐相接觸並相互作用,使之既體現世界視野,又彰顯中國特色,從而在哲學探索中聚焦時代課題與中國問題。

在與時代同行中進一步推動哲學創新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是文化發展活的靈魂。使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在與時代同行中實現綜合創新,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內在要求,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創新的迫切任務。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要守正創新,不忘本來,面向未來,在促進實踐深化的思想探索中把握“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促進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建設。在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要回應中國社會發展和哲學理論發展的雙重需要,確立哲學自覺和哲學自信,進一步探索創新發展的思路與方法,在回答時代之問、人民之問、實踐之問的過程中開闢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的新境界。

首先,深入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哲學基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典範,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包括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時代闡釋、對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進一步結合、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對文化自信的深入論述以及確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原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原創性貢獻。要深入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邏輯嚴密的科學理論體系的哲學底蘊,研究其形成過程和創新價值,研究其內蘊的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問題思維、底線思維、戰略思維和創新思維,研究文化自信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關係問題,研究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哲學基礎、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及其世界歷史意義。

第二,深入研究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及其哲學內涵。在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從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反映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社會發展的新期待,需要學界進一步研究美好生活的哲學意旨,研究什麼是我們時代真正的需要以及需要層次的變化,研究不平衡與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辯證關係。以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哲學透視中國問題,把握中國社會發展進程中的若干重大關係,探析如何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日益增長的需要,如何更好地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如何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破解制約中國社會健康發展的諸因素。

第三,進一步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與方法論。繼續深化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的闡述,強化問題意識,以實踐思維方式把握規律,增強戰略定力,認真分析社會發展進程中的各種矛盾關係。深入研究改革開放以來哲學觀的重大轉向,思考在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如何調整生產關係、完善上層建築,從全局角度理解關聯性、系統性和協同性問題,倡導跨學科研究和交叉學科意識,進一步把握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關係。豐富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時代內涵,深入探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和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佈局,強調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原創性,在反思中重建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實現馬克思主義哲學話語創新。

第四,進一步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史與哲學經典文本。切實解決史論分離問題,恰當處理文本研究與當代現實問題研究的關係,既要走進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的深處,凸顯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文本研究的學術性,又要避免研究中可能出現的貴族化和邊緣化傾向,從而實現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術性和現實性的融通。力圖再現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成與發展的歷史語境,追蹤重要問題線索,在對哲學史料的分析中形成思考的支點,探究馬克思主義哲學持續發展的思想資源,梳理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傳播史和理解史。尤為重要的是,在歷史語境中探究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作家思想的系統化問題,把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領域的拓展和新變化,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視野的轉換。

第五,進一步研究馬克思主義應用哲學與現代化問題。深入闡述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的內在邏輯與當代價值,建構基於中華民族價值理想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繼續探討馬克思主義經濟哲學的研究對象與理論實質,合理理解馬克思主義文化哲學的思維結構及其對促進文化發展的啟示。進一步把握勞動價值論與哲學價值論的關聯,以過程思維方式分析發展問題,在反思中探究推動發展的合理路徑,形成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求的價值觀念。深入分析馬克思主義哲學關於人的闡釋,促進中國人哲學素養現代化,注重人學研究的現實性探索,進而研究新現代性的中國道路與中國邏輯問題。在現代化語境中加強馬克思主義哲學應用領域的對話,避免分化有餘而綜合不足,在綜合創新中豐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現實性內涵,以之解析現代化進程中複雜而深刻的現實問題。

第六,進一步改進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學風。學風問題本質上是思想方法問題,具有特殊重要性。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態度,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方法,以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以具有重大現實意義的理論問題為主攻方向。反對以晦澀難懂的哲學話語孤芳自賞,或無視現實地製造“茶杯裡的風暴”,避免在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面前失語。要在實踐中檢驗哲學觀念並使之在實踐中發展,推動馬克思主義哲學整體性研究,實現馬克思主義哲學傳播方式的時代化,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在邏輯對當今複雜而深刻的全球性問題與中國問題做出富有時代精神的創新性闡釋。

最後,進一步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前沿問題。探究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關鍵概念和重要命題,把握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趨勢,追蹤其研究主題和主要領域的變化,關注以MEGA2為基礎的馬克思學研究新進展。思考國外社會主義流派的主要觀點並對其是非曲直做出恰如其分的評價,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對《資本論》及其手稿研究和對資本主義批判的新動態,解析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闡釋路徑。與此同時,分析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在把握語境差異的同時,聚焦我們時代共同關注的哲學問題,實現中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對話和互動。

【專家推薦意見】:結合中國社會發展實踐梳理了70年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基本脈絡、成就與重大議題,簡約和較為精準;立足新時代瞻望了哲學創新的諸方面,亦有不少啟發。

作者簡介:臧峰宇,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兼哲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出版專著《馬克思政治哲學引論》《通往智慧之路》《晚年恩格斯哲學經典文本的內在邏輯研究》,譯著《不同的路徑》《恩格斯傳》。曾獲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青年獎、霍英東教育基金青年教師獎、北京市青年教學名師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