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八景你們都知道了,那麼合江八景大家知道是哪些嗎?

瀘州八景你們都知道了,那麼合江八景大家知道是哪些嗎?

瀘州的合江縣古稱少岷、符陽、荔城,據史書記載其始建於西漢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是長江上游置縣最早的三個縣之一。王莽改符縣為符信縣,隸屬庸部西順郡。東漢光武帝(公元25-26年),劉秀改符信縣為符節縣,隸屬益州犍為郡,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符節隸屬益州江陽郡。西晉武帝泰始年間(公元265-274年)複名符縣,隸屬益州江陽郡。所以跟瀘州關係緊密了數千年了。

悠久的歷史給合江積攢了深厚的文化底蘊,佛寶茂密的深林讓合江滿布許多原生態景觀,眾多保存至今的古鎮讓合江充滿人文氣息。總之這是一個值得進行一次文化之旅的地方。

且不說被人常常提及的堯壩,合江跟瀘州一樣同樣有“合江八景”又被稱為“符陽八景”很多合江本地的朋友向我詢問,並不知道這合江八景的存在,我想主要原因是它形成年代在明末清初,由於時間久遠和一些歷史變革的原因,很多景點不是消失無蹤而是無人問津。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去進行一次瞭解。或許這些塵封的記憶,可以重啟你對家鄉的好奇,說不定能尋覓出新的合江八景。

瀘州八景你們都知道了,那麼合江八景大家知道是哪些嗎?

流杯春玩第一景

一般認為在合江馬街,亦名長春洞,明代人馮時在此鑿“天下奇觀”四字為池,其字體字字相連,筆筆相通,遊客用水從第一字的第一筆倒下,可從最後一字最後一筆流出,詩人墨客,浮杯水上,飲酒賦詩,甚是有趣。詩云:“幽深古洞系長春,曲水流觴疊翠勻。淡綠杯浮新竹葉,淺紅盞映嫩花茵”。(清·葉體仁)

但是據說合江縣的流杯池有三處,由於所在的地理位置不同,石刻工藝精湛程度各異,建造風格有別。所以,三處流杯池各具特色,從而使其成為合江八大景觀之一。

瀘州八景你們都知道了,那麼合江八景大家知道是哪些嗎?

過去,有不少文人墨客為流杯池吟詩作賦,民國年間,董濟川先生遊流杯池留下七律一首,題為:《流杯春玩》。“新春玩景好霞紅,日暖觴飛喜洽融,人愛靜觀奇經北,蝶酣頻夢入嚴東,巡巡酒酌花間露,細細聲搖竹裡風,勻未柳黃才識得。津前喚渡古漁翁。”詩人的筆下,日暖經霞,花間蝶舞,竹風垂柳,古渡漁翁,其自然景觀美不勝收。同時道出了巡巡酌酒,細細賞景的喜悅心情。

瀘州八景你們都知道了,那麼合江八景大家知道是哪些嗎?

合江鳳鳴鎮瓦窯村石鹿溪畔,有一座清代老宅叫灘子上。宅院三條屋脊,前面溪流抱環,大門以石建造,門柱鐫刻門聯:宅近杯池邀客玩,溪名石鹿報村流。距灘子上數十米的石鹿溪中,有一個巨大的流杯池。這個流杯池在一塊平整的石灘上,正方形,兩字並排鑿“天下奇觀”四大字。流杯之水從“下”字流入,“觀”字流出。出水槽尾有一圓形水池,池底造太極圖形。前些年村民建房採石,開採了流杯池外部分灘石,但流杯池未被破壞,完整保存。

瀘州八景你們都知道了,那麼合江八景大家知道是哪些嗎?

可惜百年曆史滄桑,三處流杯池當年的絕妙景觀,有兩個地方遭到嚴重損壞,已經名存實亡,唯有鳳鳴鎮境內的瓦窯村二社小地名灘子上的流杯池景觀,如今得以保存下來。但是筆者因為沒有親自去考證,不知道是不是還在,若看的合江的朋友請告知謝謝。

第二景鐵爐鳳展顯奇觀

在城北神臂山上,神臂城鎮地處合江縣西北角,北與瀘縣太伏鎮接壤,東與白沙鎮毗鄰,西南以長江為界,與大橋鎮、江陽區彌陀鎮隔江相望。

這個鐵爐鳳展在山嘴至江邊,東面和西北面山嶺左右延伸,猶如鳳凰展翅,彩霞輝映,栩栩如生,伴以古寺鐘聲,幾如仙境一般。詩云:“疇為開大冶,連峙此鍾奇。旭日多文彩,春雲若羽儀”。(清·黃良佐)

瀘州八景你們都知道了,那麼合江八景大家知道是哪些嗎?

神臂山山勢奇特,懸崖矗立,地貌奇特,又若雄鷹戲水,地形十分險要,是長江上的一道天然屏障。因其整體地貌猶如一肢大而長的臂膀伸入長江,而得名。在宋末元初,即公元1243年至1277年間(距今也有700多年的歷史),曾是宋蒙戰爭爭奪的焦點,在此瀘州人民抗蒙古軍經歷了34年五次易手,鑄就了保衛中原,反抗入侵的壯麗史詩,被人譽以"鐵打的瀘州",史有"鐵瀘城"之美稱,列入舊時八景之一(鐵爐鳳展),長篇小說《鐵血神臂城》也是指這裡。

第三景丁峰聳翠在實錄

在實錄、車輞境內。山高700餘米,為丁字倒峙,赤水河如玉帶九繞山下,蜿蜒而過,山頂松柏參天,老樹新枝,綠滿長崗。詩云:“奇峰突兀插天明,含翠凝煙百態生。誰與畫眉施黛綠,獨教珮玉映蔥珩”。(清·羅文思)

赤水河與習水河將實錄鎮圍成一個美麗的三角洲,歷史上稱為三江地帶。河流是孕育歷史,傳承文化,集聚人氣的地方。在實錄鎮的境內,不但有漢墓群,而且保存下來的宋墓群也不少,很多地方還遺留下了夜郎古道和鹽馬古道古蹟;荔枝古道遺蹟到處可見,現在是合江妃子笑荔枝園的重要組成部分。

瀘州八景你們都知道了,那麼合江八景大家知道是哪些嗎?

第四景色筆架連雲有神仙

筆架山距城西7.5公里,又名安樂山,相傳,隋代綿竹人劉珍在山上修煉,羽化登仙,隋文帝即命在此山建三觀。唐高宗李治曾遣使到山上取丹經鍾罄,也下詔建觀,題匾“延真觀”。山上景點多多,幽靜清秀。蘇軾、黃庭堅等在山上都留有膾炙人口的詩篇。詩云:“碧峰橫倚白雲端,隋代真人化跡殘。翠柏不凋龍質瘦,石泉猶在鏡光寒”。(唐·先汪)隋唐時稱安樂山,明代合江進士曾少岷把它更名為少岷山。為榕山主峰,位於縣城西10裡。從山腳登頂5裡,主廟延真觀又名雲臺寺,是川南有名的古剎禪林。

大凡天下名山,或多或少都要蒙上一些傳奇色彩,也許是有意點綴,也許是故弄玄虛,筆架山也不例外。早在很久以前,這裡就流傳著劉珍飛仙的故事,千百年來越傳越神,越傳越妙。以至於離他不久的唐朝人先汪也非常神往。

瀘州八景你們都知道了,那麼合江八景大家知道是哪些嗎?

這個先汪在唐朝是個人物,既是個神童又得以長壽,三歲能讀書,七歲就背誦萬言,也是當時瀘州為數不多的進士。後來在合江選了個地方養老,就成了今天到的先市古鎮。唐玄宗開元五年(公元717年),這位合江縣進士先汪在他吟詠安樂山的詩中,提到過合江安樂山即今日筆架山劉真人飛仙之事。詩曰:

碧峰橫倚白雲端,隋代真人化跡殘。

翠柏不凋龍骨瘦,石泉猶在鏡光寒。

一身回首天邊立,萬整皆從腳下看。

莫道煙霄無路上,但存仙骨到非難。

筆者曾經寫過劉真人的故事,這裡不再重複喜歡的朋友可以去我的文章找《你知道瀘州合江八景之一“筆架連雲”和劉真人飛昇的傳說嗎?》

瀘州八景你們都知道了,那麼合江八景大家知道是哪些嗎?

之溪秋練第五景

之溪即赤水河下游河段(九支以下)。河水在合江境內形成無數“之”形,曲折縈迴,有“三轉筆架九轉丁”之說,所以叫作之溪。唐代神童、合江縣令、詩人先汪有詩云:“之江如練舞長空,一色水天相映紅。安得仙人施妙法,世間無水不朝東”。詩人生活在赤水河邊,對赤水河美景讚美有加,不光是把之溪的美景寫到了極致,更把赤水河的高山峽谷的特性寫得淋漓至盡。

第六景書巖夜月

在今合江焦灘鄉觀音溪,相傳是合江唐代神童先汪讀書之巖洞,先汪在此映月苦讀,後中舉任合江縣令,並將自注九經奇書藏於巖洞中。後人盛讚這種刻苦學習,奮發圖強的精神,如元代侍書學士虞集稱讚道:“然先氏子孫所恃以不朽,有不徒在乎巖者矣。”詩云:“巉巖邀月照殘書,半射寒窗半浸渠。一片清輝穿石竅,千行黃卷映蟾蜍”。(清·葉體仁)

合江唐朝出的這個先汪確實是個奇人,不僅小時候是神童,長大了也沒有傷仲永的江郎才盡,也沒有甘羅或曹衝這樣的早夭,據說還活得很長壽,文化也有養生的功效,我覺得合江人應該感到自豪。

第七景榕山聚雪

現在榕右鄉境內。榕山山勢陡峭巍峨,嚴冬絕頂常積雪,從縣城遠眺,甚是壯觀。詩云:“朔風吹過萬重山,積雪凝寒玉樹環。樵徑忽迷惟寂寂,鶴巢難覓但般般”。(清·羅文思)

瀘州八景你們都知道了,那麼合江八景大家知道是哪些嗎?

第八景魚入龍窩。

在今大橋鄉境內,相傳為驪龍暢遊長江至此小憩,伸個懶腰即成龍窩。驪龍遊走後,無數魚鱉即爭先恐後遊入此地,以享龍氣,形成一大景觀。詩云:“驪龍睡悟自成窩,魚在濠梁樂處多。浪卷雷聲催變化,濤翻珠顆得駢羅”。(清·羅文思)

說完了合江八景,江陽沽酒客內心充滿了感慨,對比瀘州八景,名氣來說肯定瀘州要大一點,但是再存留的情況來看,瀘州實在沒有合江保存的那麼好。其實古代的八景從唐朝開始,沒個地方都曾經出現,他不僅僅是自然景觀,更多具備人文情懷,我覺得合江和瀘州還有其他縣城,都應該好好發覺一下自己曾經的歷史文化景觀,當然江陽沽酒客不推崇翻新文化和偽文化氾濫,但是瞭解過去那些值得我們去保護和研究的人文風景,也是在為自己家鄉文化建設做貢獻。將來作為文化之城的瀘州,要想屹立於文化之林,這些歷史沉澱一個都不能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