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寶雞人翻山越嶺3個小時跑到麟遊縣,就為了吃這一碗麵?

袁小貓的父親,迫於生計,在1991年的時候,貸款5000元買了一輛拖拉機(真的很結實,直到現在依然好端端的),用拖拉機怎麼掙錢呢?除了在村裡給人拉糞(過去家家戶戶都有豬牛羊,需要把糞便拉到自家地裡去施肥)、拉貨物(麥子、玉米、磚頭等等)等,父親與村裡幾位都有拖拉機的叔伯,上麟遊、彬縣等地煤礦拉煤。#世界遺產全民熱

西安、寶雞人翻山越嶺3個小時跑到麟遊縣,就為了吃這一碗麵?

一碗血條面鎮個樓

父親說,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有一天晚上12點,他的車壞了,就在麟遊和岐山的交界處,幸好路邊剛好有戶人家,父親把車挪到人家院子裡。然後連夜就在路上攔車到益店鎮,再搭車到縣城東關買了軸承,又跑回村裡叫上一個本家叔叔開車和他一起上去修車,他整整60個小時沒閤眼。“把人凍得直掉眼淚!”63歲的老父親今天說起來依舊很傷感,他和幾個叔伯修車的時候在路邊用木柴弄起一堆篝火,“我來的時候把你媽給裝的三個大蒸饃就放在火上烤著,等修好車,烤的金黃金黃的。”父親說當時那戶人家家裡剛好過白事,見他們實在辛苦,就給端了幾碗麵條,熱氣騰騰的麵條就著金黃的烤蒸饃,父親說,暖和得特別幸福。那碗麵他以前也沒吃過,有點黑紫色,聽戶主說叫血條面,反正他們那邊過大事吃的都是這個面。父親在麟遊拉了十年煤,在麟遊吃了很多次血條面,再也沒有吃過那天晚上那麼好吃的面了。

西安、寶雞人翻山越嶺3個小時跑到麟遊縣,就為了吃這一碗麵?

父親吃的是這一碗血條面嗎?

麟遊血條面是傳統手工技藝製作,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全民熱遺 。中央電視臺7套《鄉土》 欄目在2017年的一期節目中以《來一碗血條面》為題,專赴寶雞麟遊進行了深入採訪報道。#世界遺產全民熱

袁小貓單位的清掃阿姨是麟遊崔木鎮人,所以小貓專門請教了阿姨,血條面到底是什麼面,怎麼做?阿姨見袁小貓竟然對自己家裡的一碗麵感興趣,很開心,放下笤帚就講了起來……血條面就是他們本地人把豬血或者羊血加上鹽保證它不要凝固了,然後用細沙網(很多人先用)把雜質過濾掉,然後放一些調料,兌上涼開水,這就算把血漿做好了。然後就是用血漿和麵,並且裡面要放一些鹼。和麵的時候先拌後搓,和我們老家做麵條基本沒啥兩樣了。#世界遺產全民熱

西安、寶雞人翻山越嶺3個小時跑到麟遊縣,就為了吃這一碗麵?

西安、寶雞人翻山越嶺3個小時跑到麟遊縣,就為了吃這一碗麵?

西安、寶雞人翻山越嶺3個小時跑到麟遊縣,就為了吃這一碗麵?

西安、寶雞人翻山越嶺3個小時跑到麟遊縣,就為了吃這一碗麵?

西安、寶雞人翻山越嶺3個小時跑到麟遊縣,就為了吃這一碗麵?

麵條和好以後,窩一兩個小時,然後用擀麵杖擀薄,用刷子或者手直接在面上擦油,豬油或者菜籽油都行,保證麵條在切的時候不粘連,然後摺疊、晾涼、切細。接著把切好的血面,分成幾份,基本都是半斤左右吧,上籠蒸(蒸的時候還要刷豬油)大概半個小時就熟了。蒸熟以後的血條面要及時晾晒,晒乾以後就能保存,吃的時候在熱湯裡冒幾下就好了。這吃法,和禮泉烙面、合陽踅面挺像的呢!

阿姨說,他們老家過紅白喜事的時候吃血條面比較多,也是最好吃的。她覺得面很重要,最重要的還是湯。湯裡面就是底菜、漂菜和臊子肉等。底菜主要是紅蘿蔔、蒜苗、黃花菜、木耳、豆腐等,漂菜就是雞蛋餅和韭菜或者蒜苗。調湯很重要,鍋裡面放菜籽油,燒熟,倒入蔥薑蒜苗爆炒,最關鍵是加入肉湯,注意是肉湯,實在沒有肉湯就用開水代替,不過那樣肯定會寡淡不少。然後放臊子、漂菜等,讓湯一直要煎火……吃的時候,把血條面抓起來放進湯裡面3到5分鐘,再放入少許涼粉、豆腐片,把顏色搭配開,面要少,湯要多,再放些底湯菜,連吃帶喝(本地人還會給裡面泡饃吃),鮮鹹爽口,連吃十幾碗是常事。#世界遺產全民熱

西安、寶雞人翻山越嶺3個小時跑到麟遊縣,就為了吃這一碗麵?

西安、寶雞人翻山越嶺3個小時跑到麟遊縣,就為了吃這一碗麵?

西安、寶雞人翻山越嶺3個小時跑到麟遊縣,就為了吃這一碗麵?

西安、寶雞人翻山越嶺3個小時跑到麟遊縣,就為了吃這一碗麵?

袁小貓單位在麟遊最近新簽了一個項目,小貓也有幸隨拓展部同事去了一次。只是時間太匆匆,沒有來得及去縣城小攤吃,在項目酒店吃了一碗血條面。看起來紅豔豔、油汪汪的,有點像蕎麥餄烙。但是,血條面更為鮮豔光滑,湯汁濃郁油香,漂菜層次豐富,顏色靚麗,聞之氣味香躥入鼻,挑起一筷子,帶著滾燙的溫度,在各種精心烹調的食材掩映下,麵條綿軟醇香,湯汁噴香適口,一筷頭面,一口湯,真是人間極品。據說傳說李世民到麟遊避暑時,路過鄉村,聞香而下轎,自此,血條面搭上龍風,一飛沖天,名震全國。

西安、寶雞人翻山越嶺3個小時跑到麟遊縣,就為了吃這一碗麵?

西安、寶雞人翻山越嶺3個小時跑到麟遊縣,就為了吃這一碗麵?

其實,袁小貓理解,就像我們扶風的臊子面、乾縣的酸湯麵、禮泉的烙面等經典麵食一樣,麟遊的血條面也是曾經貧窮的鄉親們,在對抗飢餓的歲月時發明出來的一種美食,對於李世民的傳說是否可信,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應該謹記那些為了今時今日美好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奮鬥過的前輩。同時,血條面也成了很多離鄉背井在外闖蕩的麟遊人對家鄉最淳樸的牽掛,那,就是鄉情,是記憶,是在舌尖流動的歷史……

麟遊血條面以前只有婚喪嫁娶才能吃到正宗的血條面,但是如今,在縣城有很多以賣血條面為生的攤販,隨時去都能吃到,很多來自西安、寶雞市區的人們專門開車跑去麟遊,就未來吃一碗正宗的血條面。血條面除了傳統的吃法,還有砂鍋燉血條面等新創的吃法,不過,在老麟遊人心裡,什麼吃法都敵不過最古老的那碗紅豔明亮的老家血條面,估計袁小貓的父親也這樣認為。(部分圖片來源網絡,侵必刪)

西安、寶雞人翻山越嶺3個小時跑到麟遊縣,就為了吃這一碗麵?

血條麵攤子很多

關注袁小貓,和這隻貓一起,偷偷發現,這世界真的很好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