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山披綠 助民增收――廣西壯族自治區田東縣“綠色”扶貧紀實

林業 三農 農業 油茶 中國林業網 2017-06-23

中國林業網6月21日訊(來源:百色新聞網) “自從村裡實施退耕還林工程以來,你看山林又綠了起來,政府還給補貼,我們在林下養點雞,生活越來越好了。”田東縣林逢鎮民族村村民說道,經過上世紀90年代造林滅荒、綠化達標活動,以及新世紀以來的退耕還林、“綠滿八桂”造林綠化工程建設,田東縣全縣森林覆蓋率大幅度提高,現在的民族村到處已是茂林修竹,流水潺潺,林逢鎮民族村自2015年以來實施2241.6畝退耕還林,全部發展種植芒果,涉及223戶,人均增收2760元。

發展林業是實現生態扶貧、精準脫貧的生態基礎、必然選擇和優勢所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林業既是改善生態的公益事業,又是改善民生的基礎產業,是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有機統一的綠色產業。

順“民心所向”而為

在生態保護的基礎上實現富民,走綠色脫貧之路,是必然選擇。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承載著生態建設和脫貧攻堅的雙重任務,為此,田東縣高度重視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實施工作。縣委、縣政府多次召開會議將此項工作作為重要議題,要求各級各部門統一思想、聯動協調,形成各級各部門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林業部門牽頭抓、相關部門配合抓的工作格局,有力推動縣退耕還林工作穩步發展。

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調查摸底是基礎,地塊落實是前提。該縣成立新一輪退耕還林任務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並印發了新一輪退耕還林工作方案,將摸底任務分解到鄉鎮、村屯。並組織林業、國土、水利等部門相關技術人員深入10個鄉鎮進行摸底調查和外業地類核實工作,引導符合條件的農戶申請退耕還林。

為“造血”而“輸血”

一是加強宣傳發動。目前,全縣舉辦新一輪退耕還林工作培訓班2期,張貼《退耕還林工作公告》1500張,印發宣傳資料3.5萬份,新一輪退耕還林政策家喻戶曉。二是開展作業設計。該縣認真按照國家林業局《退耕還林工程作業設計技術規定》,委託有資質的單位開展新一輪退耕還林作業設計,組織林業系統全體技術人員參與外業調查;三是積極籌措經費。為加快推進新一輪退耕還林工作,該縣積極籌措資金60萬元,用於宣傳發動、摸底調查、作業設計等工作經費。同時,去年以來,該縣在實施甘蔗下山工程中,實行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還果、退耕還林的舉措,2014年以來,整合支農資金1000萬元購買芒果、柑橘苗木,免費發放給農戶實施退耕還林。四是搶抓造林季節。從今年1月份開始,該縣部分造林戶就開始著手準備今年的造林工作,搶抓造林季節,積極開展備耕造林,造林成活率高,同時該縣積極抓好苗木的準備工作,確保種苗供應。目前,全縣備有杉木、松樹、芒果等苗木約600多萬株,完全滿足退耕還林種苗需要。

做好“特色產業”文章

2015--2016年,田東縣全縣完成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共25000畝。按照生態建設、產業打造與脫貧攻堅相結合,重點打造以芒果、油茶、柑桔為主的特色經濟林,以杉木、松木為主的速生豐產林,既可以增加群眾近期經濟收入,又可以為群眾可持續增收提供產業保障,實現改善生態與群眾脫貧致富互利共贏的局面。

“生態保護+產業發展”是扶貧的新模式和新方向。自田東縣大力開展生態建設扶貧行動以來,在退耕還林脫貧方面,涉及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1577.1畝,每畝補助1100元,211戶,覆蓋1055人,人均增收822.1.8元;在生態治理脫貧方面,全縣組建油茶專業合作社5家,涉及1000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000人;在生態保護脫貧方面,全縣現有建檔立卡貧困生態護林員900人,涉及貧困人口2895人,人均增收1865元,實現了生態與脫貧的有機結合。

綠色,是大自然的本色,也是發展的底色。貧困山區脫貧致富,潛力在山,希望在林。下一步,田東縣將圍繞退耕還林任務,重點推進田東縣北部山區生態脆弱區治理和重點示範村屯綠化工作,不斷提升全縣林業工程水平,實現扶貧攻堅與改善生態、產業發展的互利共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