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照亮扶貧路——呂梁市發展光伏產業助群眾脫貧致富紀實

農村改革 新能源 農村 三農 黃河新聞網呂梁頻道 2017-06-25

□本報記者李雅萍

光伏扶貧被國家列為精準扶貧十大工程之一,是有效促進貧困戶增收和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增長,實現精準脫貧的重要途徑之一。去年以來,我市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大力發展光伏產業,通過開發荒山荒坡、土地流轉、提供勞務等方式,精準實施光伏產業扶貧,鋪就了一條助力百姓脫貧增收的“光明路”。

荒山屋頂為誰種“太陽”

晉能集團“搶佔”荒山荒坡近4000畝,建成100千瓦光伏發電站,並正式併網發電。同時,正在規劃建設200千瓦農光互補式光伏項目。從“包袱”到“香餑餑”,方山縣馬坊鎮赤堅嶺村荒山荒坡實現了華麗“轉身”。

“種地難見苗,十畝一擔挑”。在赤堅嶺村,大部分耕地在山坡上,這些靠天吃飯的梯田給不了鄉親們一個好光景,全村347戶貧困戶就佔到了1/9。為了讓鄉親們早日摘掉窮帽子,方山縣因地制宜,將光伏發電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措施。按照規劃,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後,年可實現收入45萬元左右,其中60%的收入直接用於貧困戶補助,貧困人口人均543元。像赤堅嶺村這樣,在荒山荒坡、村民屋頂、蔬菜棚頂等處安裝光伏電池板,變太陽能為電能的方式,被許多農民稱之為“種太陽”。

“種太陽”產業有收益穩定、受益期長的特點。我市屬於太陽能 III 類資源區,適合發展光伏扶貧產業。按照光伏扶貧規劃,“十三五”期間,我市計劃在10個貧困縣(區)分別以集中式光伏電站、村級分佈式電站及戶用電站等形式建設總規模為400MW的光伏扶貧電站,為6萬戶建檔立卡深度貧困戶“種太陽”,每年每戶可增加收入3000元。

光伏扶貧的主要實施對象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針對貧困戶有無勞動能力,我市分類施策,採取不同幫扶方式,即:流轉土地收入。荒山荒坡或自墾土地流轉租金收入;務工收入。貧困戶從事設備安裝、電池板清洗、設備維護等獲得收入;光伏發電收益。建設屋頂分佈式發電項目,把貧困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作為實施對象,增加其收入;採用牧光互補、農光互補等方式,解決勞動力就業創業問題,增加工資性或勞務收益等。

圍繞既定目標,我市各級各部門積極推進。2016年,國家和省下達我市10個貧困縣(區)光伏扶貧指標總規模133.95MW,佔全省總規模的23%,規模指標和幫扶戶數都居全省之首。項目建成後,年發電約1.6億度,收入約1.5億元,可解決16260戶深度貧困戶的脫貧問題。今年計劃建設總規模19萬千瓦的285個光伏電站,涉及10個貧困縣608個貧困村,計劃指標已經報省,項目規劃、設計、選址等前期工作基本到位,建成後可帶動3萬戶深度貧困戶受益。

“陽光”如何照亮扶貧路

在嵐縣樑家會村,由華潤電力與嵐縣政府出資建設,總投資2.5億元的30MW光伏扶貧電站正在建設中。項目建成後,年平均發電量3600萬度,年收入3528萬元,可解決深度貧困戶1200戶脫貧問題。該項目採用“畜牧+種植+光伏”的模式,規劃建設1000頭存欄規模的標準化黑毛驢繁育基地,同時配套建設獸醫站、配種站、草料倉庫等各類設施。華潤東阿阿膠為養殖戶提供專業技術支持,每年定期為養殖戶進行培訓,並派專人解決養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最大限度保證養殖戶的收益。此外,除種植牧草外,光伏區還將推廣種植黃芩等中藥材。該項目兼顧光伏發電、養殖業與種植業,將實現土地立體化增值利用,提高土地空間的經濟價值,建成後將成為全市首個“畜牧+種植+光伏”示範項目。

光伏扶貧電站選址主要在荒山、荒坡、未利用地和廢棄土地上。為了有效利用土地資源,減少水土流失,恢復生態平衡,促進當地生態環境良性循環,我市積極推進以牧光互補、農光互補、林光互補、遊光互補等多種形式的光伏扶貧電站模式。每個電站根據不同的情況,宜農則農、宜牧則牧、宜草則草、宜林則林,把光伏電站的建設與產業發展、生態環境改善等密切結合起來。

嵐縣樑家會電站是典型的牧光互補光伏扶貧電站。與此不同,方山縣劉家莊18MW電站屬於農光互補式光伏扶貧電站。光伏區種植了柴胡、黃芪等中藥材及牧草。並依託南陽溝景區,將光伏電站和生態觀光旅遊相結合起來,在周邊鄉村配套發展“農家樂”等產業吸引遊客,增加旅遊收入,輻射帶動周邊貧困戶增收。嵐縣畢家坡2.7MW電站則屬於林光互補式光伏扶貧電站。光伏區種植各種宜林苗木,苗木成型後可做再次收益分配。此外,還有遊光互補式光伏扶貧電站:北京宣力新能源有限公司結合離石區鄉村旅遊,建設屋頂光伏扶貧電站260戶;漢能新能源有限公司結合興縣蔡家崖紅色旅遊建設屋頂光伏電站195戶;山西巨遠縱橫貿易有限公司在嵐縣樑家莊鄉結合農作物種植觀光旅遊,建設屋頂光伏電站186戶……2016年,我市共建設91個光伏扶貧電站,其中,採用牧光互補13個、農光互補68個、林光互補4個、遊光互補6個。多種模式建設推動了生態建設,提高了扶貧效果。

“我家是光伏扶貧的受益者,”中陽縣車鳴峪鄉的貧困戶王應枝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除享受每年3000元的光伏扶貧政策外,我家還有3.4畝土地流轉出去用於光伏發電,每畝土地能收入1000元。另外,借農光互補光伏扶貧的光,還培育了2000支菌棒,每年又可收入3000元。日子越過越好,全託共產黨的福。”王應枝笑得合不攏嘴。

發展光伏扶貧產業,變“輸血”為造血,增強了百姓脫貧致富的內在發展動力,也破解了不少貧困村集體經濟破零的難題。“這就相當於給貧困戶、貧困村送上了一個長期的、穩定的‘鐵飯碗’。”市扶貧辦主任陳林強這樣形容。

呂梁日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