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是驚世絕豔的才女,她和徐志摩彼此欣賞,為心靈知己,她和樑思成情定終身演繹了一幕曠世之戀,她和大哲學家金嶽霖兩心相悅但又互相坦誠相待。三個男子,成就了她美麗的傳奇。她就是被時人譽為“第一才女”的奇女子林徽因。

"

她是驚世絕豔的才女,她和徐志摩彼此欣賞,為心靈知己,她和樑思成情定終身演繹了一幕曠世之戀,她和大哲學家金嶽霖兩心相悅但又互相坦誠相待。三個男子,成就了她美麗的傳奇。她就是被時人譽為“第一才女”的奇女子林徽因。

林徽因的一生

林徽因(1904-1955)原名徽音,其名出自“《詩·大雅·思齊》: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後因常被人誤認為當時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福建閩候人,建築師、作家、新月派詩人之一。她是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學家,同時也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1904年出生於福建閩侯一個官僚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林長民早年留學日本,是新派人物。1920年4月至9月隨父林長民赴歐洲遊歷同年入倫敦聖瑪利女校學習,與在倫敦經濟學院上學的徐志摩相遇,她和徐志摩是心靈的知己。1928年3月與樑思成在加拿大渥太華結婚,婚後去歐洲考察建築,同年8月回國。1955年4月1日清晨,經過長達15年與疾病的頑強鬥爭之後,與世長辭,年僅51歲。

林徽因著述甚多,包括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作品。代表作有《你是人間四月天》,小說《九十九度中》,《林徽因詩集》(1985年)等。1931年3月,林徽因到香山雙清別墅附近平房養病。先後發表詩《那一晚》 《誰愛這不息的變幻》《仍然》《激昂》《一首桃花》《山中一個夏夜》《笑》《深夜裡聽到樂聲》《情願》及短篇小說《窘》,《一天》《激昂》《晝夢》《瞑想》等詩篇幾十首;話劇《梅真同他們》;短篇小說《窘》。另有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陽光》等。被胡適譽為 “中國一代才女”。此外,她在建築界也功績卓著,曾參與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設計在文學方面

改造傳統景泰藍

參與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

"

她是驚世絕豔的才女,她和徐志摩彼此欣賞,為心靈知己,她和樑思成情定終身演繹了一幕曠世之戀,她和大哲學家金嶽霖兩心相悅但又互相坦誠相待。三個男子,成就了她美麗的傳奇。她就是被時人譽為“第一才女”的奇女子林徽因。

林徽因的一生

林徽因(1904-1955)原名徽音,其名出自“《詩·大雅·思齊》: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後因常被人誤認為當時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福建閩候人,建築師、作家、新月派詩人之一。她是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學家,同時也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1904年出生於福建閩侯一個官僚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林長民早年留學日本,是新派人物。1920年4月至9月隨父林長民赴歐洲遊歷同年入倫敦聖瑪利女校學習,與在倫敦經濟學院上學的徐志摩相遇,她和徐志摩是心靈的知己。1928年3月與樑思成在加拿大渥太華結婚,婚後去歐洲考察建築,同年8月回國。1955年4月1日清晨,經過長達15年與疾病的頑強鬥爭之後,與世長辭,年僅51歲。

林徽因著述甚多,包括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作品。代表作有《你是人間四月天》,小說《九十九度中》,《林徽因詩集》(1985年)等。1931年3月,林徽因到香山雙清別墅附近平房養病。先後發表詩《那一晚》 《誰愛這不息的變幻》《仍然》《激昂》《一首桃花》《山中一個夏夜》《笑》《深夜裡聽到樂聲》《情願》及短篇小說《窘》,《一天》《激昂》《晝夢》《瞑想》等詩篇幾十首;話劇《梅真同他們》;短篇小說《窘》。另有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陽光》等。被胡適譽為 “中國一代才女”。此外,她在建築界也功績卓著,曾參與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設計在文學方面

改造傳統景泰藍

參與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

林徽因的一生

保護奈良古建築,而且她容貌出眾,舉手投足間洋溢著貴族氣質,讓她贏得許多男性精英的愛慕、尊敬甚至崇拜。她的愛情,也是常為人所樂道的。林徽因一生中遇到的男人各個都不是凡夫俗子,而且都和這位大才女有著某種程度的志同道合。她和徐志摩分享的是詩意,和金嶽霖交流的是學術,和樑思成一生的話題,是談不完的藝術。

"

她是驚世絕豔的才女,她和徐志摩彼此欣賞,為心靈知己,她和樑思成情定終身演繹了一幕曠世之戀,她和大哲學家金嶽霖兩心相悅但又互相坦誠相待。三個男子,成就了她美麗的傳奇。她就是被時人譽為“第一才女”的奇女子林徽因。

林徽因的一生

林徽因(1904-1955)原名徽音,其名出自“《詩·大雅·思齊》: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後因常被人誤認為當時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福建閩候人,建築師、作家、新月派詩人之一。她是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學家,同時也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1904年出生於福建閩侯一個官僚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林長民早年留學日本,是新派人物。1920年4月至9月隨父林長民赴歐洲遊歷同年入倫敦聖瑪利女校學習,與在倫敦經濟學院上學的徐志摩相遇,她和徐志摩是心靈的知己。1928年3月與樑思成在加拿大渥太華結婚,婚後去歐洲考察建築,同年8月回國。1955年4月1日清晨,經過長達15年與疾病的頑強鬥爭之後,與世長辭,年僅51歲。

林徽因著述甚多,包括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作品。代表作有《你是人間四月天》,小說《九十九度中》,《林徽因詩集》(1985年)等。1931年3月,林徽因到香山雙清別墅附近平房養病。先後發表詩《那一晚》 《誰愛這不息的變幻》《仍然》《激昂》《一首桃花》《山中一個夏夜》《笑》《深夜裡聽到樂聲》《情願》及短篇小說《窘》,《一天》《激昂》《晝夢》《瞑想》等詩篇幾十首;話劇《梅真同他們》;短篇小說《窘》。另有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陽光》等。被胡適譽為 “中國一代才女”。此外,她在建築界也功績卓著,曾參與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設計在文學方面

改造傳統景泰藍

參與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

林徽因的一生

保護奈良古建築,而且她容貌出眾,舉手投足間洋溢著貴族氣質,讓她贏得許多男性精英的愛慕、尊敬甚至崇拜。她的愛情,也是常為人所樂道的。林徽因一生中遇到的男人各個都不是凡夫俗子,而且都和這位大才女有著某種程度的志同道合。她和徐志摩分享的是詩意,和金嶽霖交流的是學術,和樑思成一生的話題,是談不完的藝術。

林徽因的一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