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

文|文青詩詞(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春天於現代來說是萬物美好初始的篇章,是懵懂的代名詞。也是詩人說的頗有一股梅花徹骨後,春風撲鼻香的感慨。想知道為什麼都喜歡春天,那就要問問大部分人為什麼比較厭倦冬天了。每逢春天,我們可以跟三兩好友,一起出去郊遊。趁著夏日未到,趁著嚴冬已過,仔細品味那份涼爽。入眼的一切都是綠色的,我不太喜歡綠色,但我喜歡大自然的那種純粹的,不加粉飾的綠。就像是雨後初晴般萬象初新。雖帶著一些冬天殘留的寒氣,但還是有很多人喜歡這種清新的季節。對於春天,我們認為它既是一切植物的從頭開始,也可以形容初戀般懵懂,純潔。

"

文|文青詩詞(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春天於現代來說是萬物美好初始的篇章,是懵懂的代名詞。也是詩人說的頗有一股梅花徹骨後,春風撲鼻香的感慨。想知道為什麼都喜歡春天,那就要問問大部分人為什麼比較厭倦冬天了。每逢春天,我們可以跟三兩好友,一起出去郊遊。趁著夏日未到,趁著嚴冬已過,仔細品味那份涼爽。入眼的一切都是綠色的,我不太喜歡綠色,但我喜歡大自然的那種純粹的,不加粉飾的綠。就像是雨後初晴般萬象初新。雖帶著一些冬天殘留的寒氣,但還是有很多人喜歡這種清新的季節。對於春天,我們認為它既是一切植物的從頭開始,也可以形容初戀般懵懂,純潔。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但古代人卻不這麼想,他們覺得春天來了,家中的男子漢又要出去謀求生計了。而對於古代的版圖來說,大多都是空曠的野外,偶有集市但相對於野外來說也算少見。這就意味著人們有時候需要在外面過夜,這就使得危險係數大大增加。這也是人們不願離別的原因,因為他們知道,此行一別,再見不知經年,或者再也不會見到了。所以,古代人大多傷感春天,尤其是初春和暮春,所以,提到春天,古代人的心情比較低落。下面這位詞人卻不一樣,他想要春天留下來,但卻苦無辦法。不同於人們的厭煩,他倒是很喜歡春天。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作者的思想感情。

"

文|文青詩詞(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春天於現代來說是萬物美好初始的篇章,是懵懂的代名詞。也是詩人說的頗有一股梅花徹骨後,春風撲鼻香的感慨。想知道為什麼都喜歡春天,那就要問問大部分人為什麼比較厭倦冬天了。每逢春天,我們可以跟三兩好友,一起出去郊遊。趁著夏日未到,趁著嚴冬已過,仔細品味那份涼爽。入眼的一切都是綠色的,我不太喜歡綠色,但我喜歡大自然的那種純粹的,不加粉飾的綠。就像是雨後初晴般萬象初新。雖帶著一些冬天殘留的寒氣,但還是有很多人喜歡這種清新的季節。對於春天,我們認為它既是一切植物的從頭開始,也可以形容初戀般懵懂,純潔。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但古代人卻不這麼想,他們覺得春天來了,家中的男子漢又要出去謀求生計了。而對於古代的版圖來說,大多都是空曠的野外,偶有集市但相對於野外來說也算少見。這就意味著人們有時候需要在外面過夜,這就使得危險係數大大增加。這也是人們不願離別的原因,因為他們知道,此行一別,再見不知經年,或者再也不會見到了。所以,古代人大多傷感春天,尤其是初春和暮春,所以,提到春天,古代人的心情比較低落。下面這位詞人卻不一樣,他想要春天留下來,但卻苦無辦法。不同於人們的厭煩,他倒是很喜歡春天。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作者的思想感情。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玉樓春·風前欲勸春光住

宋-辛棄疾

風前欲勸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隨流落水邊花,且作飄零泥上絮。

鏡中已覺星星誤。人不負春春自負。夢迴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

一、本詞翻譯。

我追著風,不停的跟緊,奔跑。想要勸說它能夠停下即將離開的腳步。結果春天竟然真的停了下來。只是它卻停在了城鎮南邊那佈滿青草的路上。我知道,它是不想與水岸邊飄落的花瓣一樣,隨著水流而遠去。那就成為泥土上面飛舞的花絮吧。

我看著鏡子中滿頭白髮,充滿滄桑的面頰,感嘆著逝水難追,年華不回。我心中不禁吶喊,我沒有辜負春天什麼,倒是春天辜負了我很多。沉沉睡去的我,醒來的時候感覺心中的惆悵減少了很多,離憂愁也足夠遙遠。我只是有些掛念梨花在風雨飄搖的環境裡是不是安好。

"

文|文青詩詞(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春天於現代來說是萬物美好初始的篇章,是懵懂的代名詞。也是詩人說的頗有一股梅花徹骨後,春風撲鼻香的感慨。想知道為什麼都喜歡春天,那就要問問大部分人為什麼比較厭倦冬天了。每逢春天,我們可以跟三兩好友,一起出去郊遊。趁著夏日未到,趁著嚴冬已過,仔細品味那份涼爽。入眼的一切都是綠色的,我不太喜歡綠色,但我喜歡大自然的那種純粹的,不加粉飾的綠。就像是雨後初晴般萬象初新。雖帶著一些冬天殘留的寒氣,但還是有很多人喜歡這種清新的季節。對於春天,我們認為它既是一切植物的從頭開始,也可以形容初戀般懵懂,純潔。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但古代人卻不這麼想,他們覺得春天來了,家中的男子漢又要出去謀求生計了。而對於古代的版圖來說,大多都是空曠的野外,偶有集市但相對於野外來說也算少見。這就意味著人們有時候需要在外面過夜,這就使得危險係數大大增加。這也是人們不願離別的原因,因為他們知道,此行一別,再見不知經年,或者再也不會見到了。所以,古代人大多傷感春天,尤其是初春和暮春,所以,提到春天,古代人的心情比較低落。下面這位詞人卻不一樣,他想要春天留下來,但卻苦無辦法。不同於人們的厭煩,他倒是很喜歡春天。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作者的思想感情。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玉樓春·風前欲勸春光住

宋-辛棄疾

風前欲勸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隨流落水邊花,且作飄零泥上絮。

鏡中已覺星星誤。人不負春春自負。夢迴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

一、本詞翻譯。

我追著風,不停的跟緊,奔跑。想要勸說它能夠停下即將離開的腳步。結果春天竟然真的停了下來。只是它卻停在了城鎮南邊那佈滿青草的路上。我知道,它是不想與水岸邊飄落的花瓣一樣,隨著水流而遠去。那就成為泥土上面飛舞的花絮吧。

我看著鏡子中滿頭白髮,充滿滄桑的面頰,感嘆著逝水難追,年華不回。我心中不禁吶喊,我沒有辜負春天什麼,倒是春天辜負了我很多。沉沉睡去的我,醒來的時候感覺心中的惆悵減少了很多,離憂愁也足夠遙遠。我只是有些掛念梨花在風雨飄搖的環境裡是不是安好。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二、中心思想。

這首詞字裡行間表達了作者對於春天的挽留與珍惜。其實,與其說作者想挽留的是春天,不如說,作者想挽留自己再次將要離去的年華。他已經經歷了太多,心也滄桑了很多。再也沒有了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從容,也沒有了挑燈看劍的豪情。如今的作者只是有個安詳的老人,他生命中留下的東西已經不多了,但對他來說卻彌足珍貴。他失去了太多東西,曾經在疆場上血濺三尺的夢,眾裡尋她的芳蹤都已經成為過眼雲煙。到了這個年紀,作者只想安詳度過餘生的每一天。

"

文|文青詩詞(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春天於現代來說是萬物美好初始的篇章,是懵懂的代名詞。也是詩人說的頗有一股梅花徹骨後,春風撲鼻香的感慨。想知道為什麼都喜歡春天,那就要問問大部分人為什麼比較厭倦冬天了。每逢春天,我們可以跟三兩好友,一起出去郊遊。趁著夏日未到,趁著嚴冬已過,仔細品味那份涼爽。入眼的一切都是綠色的,我不太喜歡綠色,但我喜歡大自然的那種純粹的,不加粉飾的綠。就像是雨後初晴般萬象初新。雖帶著一些冬天殘留的寒氣,但還是有很多人喜歡這種清新的季節。對於春天,我們認為它既是一切植物的從頭開始,也可以形容初戀般懵懂,純潔。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但古代人卻不這麼想,他們覺得春天來了,家中的男子漢又要出去謀求生計了。而對於古代的版圖來說,大多都是空曠的野外,偶有集市但相對於野外來說也算少見。這就意味著人們有時候需要在外面過夜,這就使得危險係數大大增加。這也是人們不願離別的原因,因為他們知道,此行一別,再見不知經年,或者再也不會見到了。所以,古代人大多傷感春天,尤其是初春和暮春,所以,提到春天,古代人的心情比較低落。下面這位詞人卻不一樣,他想要春天留下來,但卻苦無辦法。不同於人們的厭煩,他倒是很喜歡春天。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作者的思想感情。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玉樓春·風前欲勸春光住

宋-辛棄疾

風前欲勸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隨流落水邊花,且作飄零泥上絮。

鏡中已覺星星誤。人不負春春自負。夢迴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

一、本詞翻譯。

我追著風,不停的跟緊,奔跑。想要勸說它能夠停下即將離開的腳步。結果春天竟然真的停了下來。只是它卻停在了城鎮南邊那佈滿青草的路上。我知道,它是不想與水岸邊飄落的花瓣一樣,隨著水流而遠去。那就成為泥土上面飛舞的花絮吧。

我看著鏡子中滿頭白髮,充滿滄桑的面頰,感嘆著逝水難追,年華不回。我心中不禁吶喊,我沒有辜負春天什麼,倒是春天辜負了我很多。沉沉睡去的我,醒來的時候感覺心中的惆悵減少了很多,離憂愁也足夠遙遠。我只是有些掛念梨花在風雨飄搖的環境裡是不是安好。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二、中心思想。

這首詞字裡行間表達了作者對於春天的挽留與珍惜。其實,與其說作者想挽留的是春天,不如說,作者想挽留自己再次將要離去的年華。他已經經歷了太多,心也滄桑了很多。再也沒有了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從容,也沒有了挑燈看劍的豪情。如今的作者只是有個安詳的老人,他生命中留下的東西已經不多了,但對他來說卻彌足珍貴。他失去了太多東西,曾經在疆場上血濺三尺的夢,眾裡尋她的芳蹤都已經成為過眼雲煙。到了這個年紀,作者只想安詳度過餘生的每一天。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三、本詞賞析。

風前欲勸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作者想追風逐月,留春暫住。誰知它停下的地方卻太過傷情,那是佈滿芳草的最後春光。想想也是,從哪裡開始,便由哪裡結束。它從不為誰而來,走的時候,自然也不會因為誰而停留。只想在一切開始的地方,結束自己的使命。一個勸字,說明了作者的真摯情感,既不想春天離開的太倉促,也不想年華就這樣再次流逝。芳字,表面看起來很平常,但春天都要走了,失去了春天的草,還是芳草嗎?

"

文|文青詩詞(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春天於現代來說是萬物美好初始的篇章,是懵懂的代名詞。也是詩人說的頗有一股梅花徹骨後,春風撲鼻香的感慨。想知道為什麼都喜歡春天,那就要問問大部分人為什麼比較厭倦冬天了。每逢春天,我們可以跟三兩好友,一起出去郊遊。趁著夏日未到,趁著嚴冬已過,仔細品味那份涼爽。入眼的一切都是綠色的,我不太喜歡綠色,但我喜歡大自然的那種純粹的,不加粉飾的綠。就像是雨後初晴般萬象初新。雖帶著一些冬天殘留的寒氣,但還是有很多人喜歡這種清新的季節。對於春天,我們認為它既是一切植物的從頭開始,也可以形容初戀般懵懂,純潔。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但古代人卻不這麼想,他們覺得春天來了,家中的男子漢又要出去謀求生計了。而對於古代的版圖來說,大多都是空曠的野外,偶有集市但相對於野外來說也算少見。這就意味著人們有時候需要在外面過夜,這就使得危險係數大大增加。這也是人們不願離別的原因,因為他們知道,此行一別,再見不知經年,或者再也不會見到了。所以,古代人大多傷感春天,尤其是初春和暮春,所以,提到春天,古代人的心情比較低落。下面這位詞人卻不一樣,他想要春天留下來,但卻苦無辦法。不同於人們的厭煩,他倒是很喜歡春天。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作者的思想感情。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玉樓春·風前欲勸春光住

宋-辛棄疾

風前欲勸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隨流落水邊花,且作飄零泥上絮。

鏡中已覺星星誤。人不負春春自負。夢迴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

一、本詞翻譯。

我追著風,不停的跟緊,奔跑。想要勸說它能夠停下即將離開的腳步。結果春天竟然真的停了下來。只是它卻停在了城鎮南邊那佈滿青草的路上。我知道,它是不想與水岸邊飄落的花瓣一樣,隨著水流而遠去。那就成為泥土上面飛舞的花絮吧。

我看著鏡子中滿頭白髮,充滿滄桑的面頰,感嘆著逝水難追,年華不回。我心中不禁吶喊,我沒有辜負春天什麼,倒是春天辜負了我很多。沉沉睡去的我,醒來的時候感覺心中的惆悵減少了很多,離憂愁也足夠遙遠。我只是有些掛念梨花在風雨飄搖的環境裡是不是安好。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二、中心思想。

這首詞字裡行間表達了作者對於春天的挽留與珍惜。其實,與其說作者想挽留的是春天,不如說,作者想挽留自己再次將要離去的年華。他已經經歷了太多,心也滄桑了很多。再也沒有了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從容,也沒有了挑燈看劍的豪情。如今的作者只是有個安詳的老人,他生命中留下的東西已經不多了,但對他來說卻彌足珍貴。他失去了太多東西,曾經在疆場上血濺三尺的夢,眾裡尋她的芳蹤都已經成為過眼雲煙。到了這個年紀,作者只想安詳度過餘生的每一天。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三、本詞賞析。

風前欲勸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作者想追風逐月,留春暫住。誰知它停下的地方卻太過傷情,那是佈滿芳草的最後春光。想想也是,從哪裡開始,便由哪裡結束。它從不為誰而來,走的時候,自然也不會因為誰而停留。只想在一切開始的地方,結束自己的使命。一個勸字,說明了作者的真摯情感,既不想春天離開的太倉促,也不想年華就這樣再次流逝。芳字,表面看起來很平常,但春天都要走了,失去了春天的草,還是芳草嗎?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未隨流落水邊花,且作飄零泥上絮。它沒有像落花一樣只想一廂情願陪在流水的身邊,而是選擇做泥上的花絮。這樣即便消失了,也可以潤物無聲,埋藏在土裡,護著萬物的芬芳。未字,有詫異,也有作者的敬佩。它沒有詩情畫意般離開,而是在自己即將逝去的時候,還是那樣滋潤大地。且字,更有一股豪情,與其默默無聞般離開,不如像蠟矩成灰,春蠶吐絲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那樣付出。這兩句體現出在作者的眼中,屬於春天的高尚品質。

"

文|文青詩詞(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春天於現代來說是萬物美好初始的篇章,是懵懂的代名詞。也是詩人說的頗有一股梅花徹骨後,春風撲鼻香的感慨。想知道為什麼都喜歡春天,那就要問問大部分人為什麼比較厭倦冬天了。每逢春天,我們可以跟三兩好友,一起出去郊遊。趁著夏日未到,趁著嚴冬已過,仔細品味那份涼爽。入眼的一切都是綠色的,我不太喜歡綠色,但我喜歡大自然的那種純粹的,不加粉飾的綠。就像是雨後初晴般萬象初新。雖帶著一些冬天殘留的寒氣,但還是有很多人喜歡這種清新的季節。對於春天,我們認為它既是一切植物的從頭開始,也可以形容初戀般懵懂,純潔。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但古代人卻不這麼想,他們覺得春天來了,家中的男子漢又要出去謀求生計了。而對於古代的版圖來說,大多都是空曠的野外,偶有集市但相對於野外來說也算少見。這就意味著人們有時候需要在外面過夜,這就使得危險係數大大增加。這也是人們不願離別的原因,因為他們知道,此行一別,再見不知經年,或者再也不會見到了。所以,古代人大多傷感春天,尤其是初春和暮春,所以,提到春天,古代人的心情比較低落。下面這位詞人卻不一樣,他想要春天留下來,但卻苦無辦法。不同於人們的厭煩,他倒是很喜歡春天。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作者的思想感情。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玉樓春·風前欲勸春光住

宋-辛棄疾

風前欲勸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隨流落水邊花,且作飄零泥上絮。

鏡中已覺星星誤。人不負春春自負。夢迴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

一、本詞翻譯。

我追著風,不停的跟緊,奔跑。想要勸說它能夠停下即將離開的腳步。結果春天竟然真的停了下來。只是它卻停在了城鎮南邊那佈滿青草的路上。我知道,它是不想與水岸邊飄落的花瓣一樣,隨著水流而遠去。那就成為泥土上面飛舞的花絮吧。

我看著鏡子中滿頭白髮,充滿滄桑的面頰,感嘆著逝水難追,年華不回。我心中不禁吶喊,我沒有辜負春天什麼,倒是春天辜負了我很多。沉沉睡去的我,醒來的時候感覺心中的惆悵減少了很多,離憂愁也足夠遙遠。我只是有些掛念梨花在風雨飄搖的環境裡是不是安好。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二、中心思想。

這首詞字裡行間表達了作者對於春天的挽留與珍惜。其實,與其說作者想挽留的是春天,不如說,作者想挽留自己再次將要離去的年華。他已經經歷了太多,心也滄桑了很多。再也沒有了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從容,也沒有了挑燈看劍的豪情。如今的作者只是有個安詳的老人,他生命中留下的東西已經不多了,但對他來說卻彌足珍貴。他失去了太多東西,曾經在疆場上血濺三尺的夢,眾裡尋她的芳蹤都已經成為過眼雲煙。到了這個年紀,作者只想安詳度過餘生的每一天。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三、本詞賞析。

風前欲勸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作者想追風逐月,留春暫住。誰知它停下的地方卻太過傷情,那是佈滿芳草的最後春光。想想也是,從哪裡開始,便由哪裡結束。它從不為誰而來,走的時候,自然也不會因為誰而停留。只想在一切開始的地方,結束自己的使命。一個勸字,說明了作者的真摯情感,既不想春天離開的太倉促,也不想年華就這樣再次流逝。芳字,表面看起來很平常,但春天都要走了,失去了春天的草,還是芳草嗎?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未隨流落水邊花,且作飄零泥上絮。它沒有像落花一樣只想一廂情願陪在流水的身邊,而是選擇做泥上的花絮。這樣即便消失了,也可以潤物無聲,埋藏在土裡,護著萬物的芬芳。未字,有詫異,也有作者的敬佩。它沒有詩情畫意般離開,而是在自己即將逝去的時候,還是那樣滋潤大地。且字,更有一股豪情,與其默默無聞般離開,不如像蠟矩成灰,春蠶吐絲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那樣付出。這兩句體現出在作者的眼中,屬於春天的高尚品質。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鏡中已覺星星誤。人不負春春自負。作者看著鏡子中自己日漸憔悴的面容,不禁心有所感,嘆息著年華一去不回,就像春天一樣無聲無息般自我燃燒,直到盡頭。同時作者又對春天充斥著不滿。它對得起萬物,唯獨對不起作者。它辜負了作者苦苦哀求的決心與熱情。因為它帶走的不光是自己,還是作者僅存的時光與記憶。星星二字用的很好,絢爛而美麗。但於作者來說,卻顯得殘忍。滿頭的髮絲,竟染上了點點斑白,那斑白就像星星一點點在漆黑如墨的夜空璀璨眨眼。作者也是如此,本是三千青絲,如今卻不斷產生白髮。他無可奈何,只能責怪春天對自己太過無情。

"

文|文青詩詞(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春天於現代來說是萬物美好初始的篇章,是懵懂的代名詞。也是詩人說的頗有一股梅花徹骨後,春風撲鼻香的感慨。想知道為什麼都喜歡春天,那就要問問大部分人為什麼比較厭倦冬天了。每逢春天,我們可以跟三兩好友,一起出去郊遊。趁著夏日未到,趁著嚴冬已過,仔細品味那份涼爽。入眼的一切都是綠色的,我不太喜歡綠色,但我喜歡大自然的那種純粹的,不加粉飾的綠。就像是雨後初晴般萬象初新。雖帶著一些冬天殘留的寒氣,但還是有很多人喜歡這種清新的季節。對於春天,我們認為它既是一切植物的從頭開始,也可以形容初戀般懵懂,純潔。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但古代人卻不這麼想,他們覺得春天來了,家中的男子漢又要出去謀求生計了。而對於古代的版圖來說,大多都是空曠的野外,偶有集市但相對於野外來說也算少見。這就意味著人們有時候需要在外面過夜,這就使得危險係數大大增加。這也是人們不願離別的原因,因為他們知道,此行一別,再見不知經年,或者再也不會見到了。所以,古代人大多傷感春天,尤其是初春和暮春,所以,提到春天,古代人的心情比較低落。下面這位詞人卻不一樣,他想要春天留下來,但卻苦無辦法。不同於人們的厭煩,他倒是很喜歡春天。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作者的思想感情。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玉樓春·風前欲勸春光住

宋-辛棄疾

風前欲勸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隨流落水邊花,且作飄零泥上絮。

鏡中已覺星星誤。人不負春春自負。夢迴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

一、本詞翻譯。

我追著風,不停的跟緊,奔跑。想要勸說它能夠停下即將離開的腳步。結果春天竟然真的停了下來。只是它卻停在了城鎮南邊那佈滿青草的路上。我知道,它是不想與水岸邊飄落的花瓣一樣,隨著水流而遠去。那就成為泥土上面飛舞的花絮吧。

我看著鏡子中滿頭白髮,充滿滄桑的面頰,感嘆著逝水難追,年華不回。我心中不禁吶喊,我沒有辜負春天什麼,倒是春天辜負了我很多。沉沉睡去的我,醒來的時候感覺心中的惆悵減少了很多,離憂愁也足夠遙遠。我只是有些掛念梨花在風雨飄搖的環境裡是不是安好。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二、中心思想。

這首詞字裡行間表達了作者對於春天的挽留與珍惜。其實,與其說作者想挽留的是春天,不如說,作者想挽留自己再次將要離去的年華。他已經經歷了太多,心也滄桑了很多。再也沒有了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從容,也沒有了挑燈看劍的豪情。如今的作者只是有個安詳的老人,他生命中留下的東西已經不多了,但對他來說卻彌足珍貴。他失去了太多東西,曾經在疆場上血濺三尺的夢,眾裡尋她的芳蹤都已經成為過眼雲煙。到了這個年紀,作者只想安詳度過餘生的每一天。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三、本詞賞析。

風前欲勸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作者想追風逐月,留春暫住。誰知它停下的地方卻太過傷情,那是佈滿芳草的最後春光。想想也是,從哪裡開始,便由哪裡結束。它從不為誰而來,走的時候,自然也不會因為誰而停留。只想在一切開始的地方,結束自己的使命。一個勸字,說明了作者的真摯情感,既不想春天離開的太倉促,也不想年華就這樣再次流逝。芳字,表面看起來很平常,但春天都要走了,失去了春天的草,還是芳草嗎?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未隨流落水邊花,且作飄零泥上絮。它沒有像落花一樣只想一廂情願陪在流水的身邊,而是選擇做泥上的花絮。這樣即便消失了,也可以潤物無聲,埋藏在土裡,護著萬物的芬芳。未字,有詫異,也有作者的敬佩。它沒有詩情畫意般離開,而是在自己即將逝去的時候,還是那樣滋潤大地。且字,更有一股豪情,與其默默無聞般離開,不如像蠟矩成灰,春蠶吐絲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那樣付出。這兩句體現出在作者的眼中,屬於春天的高尚品質。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鏡中已覺星星誤。人不負春春自負。作者看著鏡子中自己日漸憔悴的面容,不禁心有所感,嘆息著年華一去不回,就像春天一樣無聲無息般自我燃燒,直到盡頭。同時作者又對春天充斥著不滿。它對得起萬物,唯獨對不起作者。它辜負了作者苦苦哀求的決心與熱情。因為它帶走的不光是自己,還是作者僅存的時光與記憶。星星二字用的很好,絢爛而美麗。但於作者來說,卻顯得殘忍。滿頭的髮絲,竟染上了點點斑白,那斑白就像星星一點點在漆黑如墨的夜空璀璨眨眼。作者也是如此,本是三千青絲,如今卻不斷產生白髮。他無可奈何,只能責怪春天對自己太過無情。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夢迴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好不容易睡去,醒來的時候發現傷感的心情消除了很多,這本是好事。但作者還是放心不下風風雨中的梨花,大概那是自己在這春天裡最後得分掛念了吧。這兩句之中,前句美而縹緲,後句遺憾而不喧囂。梨花還在風雨之處,作者卻遠離了紛紛擾擾。直到最後似乎還能聽見千古傳來的嘆息之聲,悠悠不絕,讓人感傷。

"

文|文青詩詞(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春天於現代來說是萬物美好初始的篇章,是懵懂的代名詞。也是詩人說的頗有一股梅花徹骨後,春風撲鼻香的感慨。想知道為什麼都喜歡春天,那就要問問大部分人為什麼比較厭倦冬天了。每逢春天,我們可以跟三兩好友,一起出去郊遊。趁著夏日未到,趁著嚴冬已過,仔細品味那份涼爽。入眼的一切都是綠色的,我不太喜歡綠色,但我喜歡大自然的那種純粹的,不加粉飾的綠。就像是雨後初晴般萬象初新。雖帶著一些冬天殘留的寒氣,但還是有很多人喜歡這種清新的季節。對於春天,我們認為它既是一切植物的從頭開始,也可以形容初戀般懵懂,純潔。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但古代人卻不這麼想,他們覺得春天來了,家中的男子漢又要出去謀求生計了。而對於古代的版圖來說,大多都是空曠的野外,偶有集市但相對於野外來說也算少見。這就意味著人們有時候需要在外面過夜,這就使得危險係數大大增加。這也是人們不願離別的原因,因為他們知道,此行一別,再見不知經年,或者再也不會見到了。所以,古代人大多傷感春天,尤其是初春和暮春,所以,提到春天,古代人的心情比較低落。下面這位詞人卻不一樣,他想要春天留下來,但卻苦無辦法。不同於人們的厭煩,他倒是很喜歡春天。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作者的思想感情。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玉樓春·風前欲勸春光住

宋-辛棄疾

風前欲勸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隨流落水邊花,且作飄零泥上絮。

鏡中已覺星星誤。人不負春春自負。夢迴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

一、本詞翻譯。

我追著風,不停的跟緊,奔跑。想要勸說它能夠停下即將離開的腳步。結果春天竟然真的停了下來。只是它卻停在了城鎮南邊那佈滿青草的路上。我知道,它是不想與水岸邊飄落的花瓣一樣,隨著水流而遠去。那就成為泥土上面飛舞的花絮吧。

我看著鏡子中滿頭白髮,充滿滄桑的面頰,感嘆著逝水難追,年華不回。我心中不禁吶喊,我沒有辜負春天什麼,倒是春天辜負了我很多。沉沉睡去的我,醒來的時候感覺心中的惆悵減少了很多,離憂愁也足夠遙遠。我只是有些掛念梨花在風雨飄搖的環境裡是不是安好。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二、中心思想。

這首詞字裡行間表達了作者對於春天的挽留與珍惜。其實,與其說作者想挽留的是春天,不如說,作者想挽留自己再次將要離去的年華。他已經經歷了太多,心也滄桑了很多。再也沒有了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從容,也沒有了挑燈看劍的豪情。如今的作者只是有個安詳的老人,他生命中留下的東西已經不多了,但對他來說卻彌足珍貴。他失去了太多東西,曾經在疆場上血濺三尺的夢,眾裡尋她的芳蹤都已經成為過眼雲煙。到了這個年紀,作者只想安詳度過餘生的每一天。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三、本詞賞析。

風前欲勸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作者想追風逐月,留春暫住。誰知它停下的地方卻太過傷情,那是佈滿芳草的最後春光。想想也是,從哪裡開始,便由哪裡結束。它從不為誰而來,走的時候,自然也不會因為誰而停留。只想在一切開始的地方,結束自己的使命。一個勸字,說明了作者的真摯情感,既不想春天離開的太倉促,也不想年華就這樣再次流逝。芳字,表面看起來很平常,但春天都要走了,失去了春天的草,還是芳草嗎?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未隨流落水邊花,且作飄零泥上絮。它沒有像落花一樣只想一廂情願陪在流水的身邊,而是選擇做泥上的花絮。這樣即便消失了,也可以潤物無聲,埋藏在土裡,護著萬物的芬芳。未字,有詫異,也有作者的敬佩。它沒有詩情畫意般離開,而是在自己即將逝去的時候,還是那樣滋潤大地。且字,更有一股豪情,與其默默無聞般離開,不如像蠟矩成灰,春蠶吐絲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那樣付出。這兩句體現出在作者的眼中,屬於春天的高尚品質。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鏡中已覺星星誤。人不負春春自負。作者看著鏡子中自己日漸憔悴的面容,不禁心有所感,嘆息著年華一去不回,就像春天一樣無聲無息般自我燃燒,直到盡頭。同時作者又對春天充斥著不滿。它對得起萬物,唯獨對不起作者。它辜負了作者苦苦哀求的決心與熱情。因為它帶走的不光是自己,還是作者僅存的時光與記憶。星星二字用的很好,絢爛而美麗。但於作者來說,卻顯得殘忍。滿頭的髮絲,竟染上了點點斑白,那斑白就像星星一點點在漆黑如墨的夜空璀璨眨眼。作者也是如此,本是三千青絲,如今卻不斷產生白髮。他無可奈何,只能責怪春天對自己太過無情。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夢迴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好不容易睡去,醒來的時候發現傷感的心情消除了很多,這本是好事。但作者還是放心不下風風雨中的梨花,大概那是自己在這春天裡最後得分掛念了吧。這兩句之中,前句美而縹緲,後句遺憾而不喧囂。梨花還在風雨之處,作者卻遠離了紛紛擾擾。直到最後似乎還能聽見千古傳來的嘆息之聲,悠悠不絕,讓人感傷。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四、佈局邏輯。

這首詞就像一幅夕陽西下的畫卷。只不過區別在於,一個是太陽消失不見,一個是春天就此無蹤。作者先通過春風來留住春天,然後發覺春天在一切開始的地方結束,潤物無聲。嘆個口氣,作者知道留不下了,緊接著照著鏡子,看著自己的蒼老,回味半生歲月。夢醒發覺,尚有遺憾沒有填滿。前兩句的作者,就像少年一樣充滿活力。之後兩句的他,又像中年一樣無私奉獻。五六句就是作者對自己的以及對人生的感悟了,他已是垂暮的老人。最後兩句,頗有驀然回首,人在闌珊處的那種柳暗花明。全詞僅僅八句,但寫盡了輪迴,佈局寬大,文采斐然,讓人心折。

"

文|文青詩詞(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春天於現代來說是萬物美好初始的篇章,是懵懂的代名詞。也是詩人說的頗有一股梅花徹骨後,春風撲鼻香的感慨。想知道為什麼都喜歡春天,那就要問問大部分人為什麼比較厭倦冬天了。每逢春天,我們可以跟三兩好友,一起出去郊遊。趁著夏日未到,趁著嚴冬已過,仔細品味那份涼爽。入眼的一切都是綠色的,我不太喜歡綠色,但我喜歡大自然的那種純粹的,不加粉飾的綠。就像是雨後初晴般萬象初新。雖帶著一些冬天殘留的寒氣,但還是有很多人喜歡這種清新的季節。對於春天,我們認為它既是一切植物的從頭開始,也可以形容初戀般懵懂,純潔。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但古代人卻不這麼想,他們覺得春天來了,家中的男子漢又要出去謀求生計了。而對於古代的版圖來說,大多都是空曠的野外,偶有集市但相對於野外來說也算少見。這就意味著人們有時候需要在外面過夜,這就使得危險係數大大增加。這也是人們不願離別的原因,因為他們知道,此行一別,再見不知經年,或者再也不會見到了。所以,古代人大多傷感春天,尤其是初春和暮春,所以,提到春天,古代人的心情比較低落。下面這位詞人卻不一樣,他想要春天留下來,但卻苦無辦法。不同於人們的厭煩,他倒是很喜歡春天。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作者的思想感情。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玉樓春·風前欲勸春光住

宋-辛棄疾

風前欲勸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隨流落水邊花,且作飄零泥上絮。

鏡中已覺星星誤。人不負春春自負。夢迴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

一、本詞翻譯。

我追著風,不停的跟緊,奔跑。想要勸說它能夠停下即將離開的腳步。結果春天竟然真的停了下來。只是它卻停在了城鎮南邊那佈滿青草的路上。我知道,它是不想與水岸邊飄落的花瓣一樣,隨著水流而遠去。那就成為泥土上面飛舞的花絮吧。

我看著鏡子中滿頭白髮,充滿滄桑的面頰,感嘆著逝水難追,年華不回。我心中不禁吶喊,我沒有辜負春天什麼,倒是春天辜負了我很多。沉沉睡去的我,醒來的時候感覺心中的惆悵減少了很多,離憂愁也足夠遙遠。我只是有些掛念梨花在風雨飄搖的環境裡是不是安好。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二、中心思想。

這首詞字裡行間表達了作者對於春天的挽留與珍惜。其實,與其說作者想挽留的是春天,不如說,作者想挽留自己再次將要離去的年華。他已經經歷了太多,心也滄桑了很多。再也沒有了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從容,也沒有了挑燈看劍的豪情。如今的作者只是有個安詳的老人,他生命中留下的東西已經不多了,但對他來說卻彌足珍貴。他失去了太多東西,曾經在疆場上血濺三尺的夢,眾裡尋她的芳蹤都已經成為過眼雲煙。到了這個年紀,作者只想安詳度過餘生的每一天。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三、本詞賞析。

風前欲勸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作者想追風逐月,留春暫住。誰知它停下的地方卻太過傷情,那是佈滿芳草的最後春光。想想也是,從哪裡開始,便由哪裡結束。它從不為誰而來,走的時候,自然也不會因為誰而停留。只想在一切開始的地方,結束自己的使命。一個勸字,說明了作者的真摯情感,既不想春天離開的太倉促,也不想年華就這樣再次流逝。芳字,表面看起來很平常,但春天都要走了,失去了春天的草,還是芳草嗎?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未隨流落水邊花,且作飄零泥上絮。它沒有像落花一樣只想一廂情願陪在流水的身邊,而是選擇做泥上的花絮。這樣即便消失了,也可以潤物無聲,埋藏在土裡,護著萬物的芬芳。未字,有詫異,也有作者的敬佩。它沒有詩情畫意般離開,而是在自己即將逝去的時候,還是那樣滋潤大地。且字,更有一股豪情,與其默默無聞般離開,不如像蠟矩成灰,春蠶吐絲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那樣付出。這兩句體現出在作者的眼中,屬於春天的高尚品質。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鏡中已覺星星誤。人不負春春自負。作者看著鏡子中自己日漸憔悴的面容,不禁心有所感,嘆息著年華一去不回,就像春天一樣無聲無息般自我燃燒,直到盡頭。同時作者又對春天充斥著不滿。它對得起萬物,唯獨對不起作者。它辜負了作者苦苦哀求的決心與熱情。因為它帶走的不光是自己,還是作者僅存的時光與記憶。星星二字用的很好,絢爛而美麗。但於作者來說,卻顯得殘忍。滿頭的髮絲,竟染上了點點斑白,那斑白就像星星一點點在漆黑如墨的夜空璀璨眨眼。作者也是如此,本是三千青絲,如今卻不斷產生白髮。他無可奈何,只能責怪春天對自己太過無情。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夢迴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好不容易睡去,醒來的時候發現傷感的心情消除了很多,這本是好事。但作者還是放心不下風風雨中的梨花,大概那是自己在這春天裡最後得分掛念了吧。這兩句之中,前句美而縹緲,後句遺憾而不喧囂。梨花還在風雨之處,作者卻遠離了紛紛擾擾。直到最後似乎還能聽見千古傳來的嘆息之聲,悠悠不絕,讓人感傷。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四、佈局邏輯。

這首詞就像一幅夕陽西下的畫卷。只不過區別在於,一個是太陽消失不見,一個是春天就此無蹤。作者先通過春風來留住春天,然後發覺春天在一切開始的地方結束,潤物無聲。嘆個口氣,作者知道留不下了,緊接著照著鏡子,看著自己的蒼老,回味半生歲月。夢醒發覺,尚有遺憾沒有填滿。前兩句的作者,就像少年一樣充滿活力。之後兩句的他,又像中年一樣無私奉獻。五六句就是作者對自己的以及對人生的感悟了,他已是垂暮的老人。最後兩句,頗有驀然回首,人在闌珊處的那種柳暗花明。全詞僅僅八句,但寫盡了輪迴,佈局寬大,文采斐然,讓人心折。

這首詞寫盡了人的一生,讓人垂淚,該走的終究留不住

總之,這首詞乍一看並不驚豔。但隨著細細品味,卻愈發高深莫測,讓人印象深刻。

更多精彩的詩詞賞析,歡迎關注【文青詩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