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孩子不宜吹空調喝冷飲?聽聽專家怎麼說

新京報訊(記者 周懷宗)夏至意味著酷暑即將來臨,現代社會中,吹空調喝冷飲成為最重要的降溫方式,但一直以來,都有觀點認為,老人和孩子抵抗力低,不宜用空調喝冷飲,是否真的如此?聽聽專家怎麼說。

※科普:

醫學上並沒有空調病這個概念

人是恆溫動物,會隨著外部環境而調節體溫,使體溫始終保持在一個恆定的範圍中,一旦這種調節能力受到影響,就導致生病,嚴重的如熱射病、熱衰竭等,有可能導致死亡。

科普作者、原協和醫學院教授王晨光說,“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避免陽光直射、儘量不要在戶外活動等,都是比較好的防暑方法。但僅有這些,有時候還不夠,這時候就需要別的方式,讓身體中的熱量散發出去。比如沖澡,儘量用低於體溫的水沖澡,熱量會傳導到溫度相對較低的水中。當然也不能太涼,如果太涼,反而會刺激身體產生更多的熱量,讓中暑的機率提升。”

除了幫助體溫調節之外,也可以通過改變外部環境來降低中暑的風險,如乘涼、開空調。

不少人對空調有恐懼,覺得空調用多了會得空調病,王晨光說,“醫學上並沒有空調病這個概念,許多因空調造成的不適甚至疾病,並非是因為空調的因素,而是使用方法不當造成的。比如空調溫度過低,一般來說,空調建議開到27℃左右,再開啟除溼功能,是比較合適的。太高了沒什麼用處,太低了也不行。有些人吹空調後肩膀痠痛,可能是直對著空調吹太久了”。

有人覺得,老人和孩子抵抗力低,不宜用空調,王晨光解釋說,“這也是一個誤區。事實上,老年人代謝慢,體內熱量難以快速散發,小孩子控制體溫的能力相對較差,更需要空調,只要正確使用空調,就不用害怕有什麼問題”。

※提醒:

夏天更需要預防的是中暑

喝冷飲、吃雪糕也存在同樣的誤區,王晨光說,“老人、孩子也是可以吃雪糕、喝冷飲的,冰涼的食物和飲料,顯然比熱水的降溫效果更好。當然,也不宜多吃,不是因為太涼會傷胃之類的原因,而是因為這些東西往往都是高熱量的,糖、油脂的含量很高,吃多了容易發胖”。

前不久,有人吃了冰棍之後嘴腫了,引發了人們對雪糕、冰棍等冰品的擔憂,對此,王晨光說,“這是一種應激反應,生活中並不鮮見,有人在外面出了一身汗,到了空調屋裡,出汗的地方會起疹子,就是蕁麻疹,是皮膚產生的過敏反應,但不算什麼大問題。有小部分人,會出現更深層次的過敏反應,比如皮下、血管等過敏反應,嘴腫就是這種情況,還有極小的可能性會導致喉嚨腫而導致呼吸困難,進而產生生命危險。此外,還有的人一吃涼的就會拉肚子,這是一種腸應激反應,同樣不算大問題。”

相對於高溫帶來的風險,皮膚過敏、腸應激反應等確實不算大問題,王晨光說,“有過這種反應的人,日常確實需要多加註意,但一般人不必擔憂冷飲、雪糕等有害健康。夏天更需要預防的是中暑,每年全世界都有不少因為中暑而死亡的案例”。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牽 校對 郭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