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

公元376年,前秦滅前涼,置平涼郡,取“平定涼國”之意,平涼之名始見於史冊。

平涼,位於陝甘寧交匯的幾何中心,是中原與西域相連的的要塞,因此東西方文明在這裡碰撞融合,留下鮮明的烙印。

"

公元376年,前秦滅前涼,置平涼郡,取“平定涼國”之意,平涼之名始見於史冊。

平涼,位於陝甘寧交匯的幾何中心,是中原與西域相連的的要塞,因此東西方文明在這裡碰撞融合,留下鮮明的烙印。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提到平涼,首先就要說到崆峒山。

崆峒山是道教名山,由於多有帝王來此問道,而且得到司馬遷、杜甫、白居易、譚嗣同等眾多文人墨客的盛讚,因此這裡也成為了隴東地區的文化高地。

"

公元376年,前秦滅前涼,置平涼郡,取“平定涼國”之意,平涼之名始見於史冊。

平涼,位於陝甘寧交匯的幾何中心,是中原與西域相連的的要塞,因此東西方文明在這裡碰撞融合,留下鮮明的烙印。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提到平涼,首先就要說到崆峒山。

崆峒山是道教名山,由於多有帝王來此問道,而且得到司馬遷、杜甫、白居易、譚嗣同等眾多文人墨客的盛讚,因此這裡也成為了隴東地區的文化高地。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崆峒地處隴山中段,在古代交通不便,六盤道未通之前,它成為了保中原、守關中的重要通道。

崆峒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山形陡峭,更多有奇特的洞穴石室,有“西鎮奇觀”、“山川雄秀甲於關塞”的美譽。

"

公元376年,前秦滅前涼,置平涼郡,取“平定涼國”之意,平涼之名始見於史冊。

平涼,位於陝甘寧交匯的幾何中心,是中原與西域相連的的要塞,因此東西方文明在這裡碰撞融合,留下鮮明的烙印。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提到平涼,首先就要說到崆峒山。

崆峒山是道教名山,由於多有帝王來此問道,而且得到司馬遷、杜甫、白居易、譚嗣同等眾多文人墨客的盛讚,因此這裡也成為了隴東地區的文化高地。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崆峒地處隴山中段,在古代交通不便,六盤道未通之前,它成為了保中原、守關中的重要通道。

崆峒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山形陡峭,更多有奇特的洞穴石室,有“西鎮奇觀”、“山川雄秀甲於關塞”的美譽。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除了崆峒山的坐鎮,平涼還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 “西出長安第一城”說的就是平涼。張騫四次出使西域都是在平涼駐足,而文成公主出嫁也是在這裡被吐蕃迎娶。繁榮、燦爛的絲路文化是平涼少不了的顏色。

"

公元376年,前秦滅前涼,置平涼郡,取“平定涼國”之意,平涼之名始見於史冊。

平涼,位於陝甘寧交匯的幾何中心,是中原與西域相連的的要塞,因此東西方文明在這裡碰撞融合,留下鮮明的烙印。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提到平涼,首先就要說到崆峒山。

崆峒山是道教名山,由於多有帝王來此問道,而且得到司馬遷、杜甫、白居易、譚嗣同等眾多文人墨客的盛讚,因此這裡也成為了隴東地區的文化高地。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崆峒地處隴山中段,在古代交通不便,六盤道未通之前,它成為了保中原、守關中的重要通道。

崆峒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山形陡峭,更多有奇特的洞穴石室,有“西鎮奇觀”、“山川雄秀甲於關塞”的美譽。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除了崆峒山的坐鎮,平涼還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 “西出長安第一城”說的就是平涼。張騫四次出使西域都是在平涼駐足,而文成公主出嫁也是在這裡被吐蕃迎娶。繁榮、燦爛的絲路文化是平涼少不了的顏色。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涇川佛教文化源遠流長,於北魏、隋唐時期最為鼎盛。

"

公元376年,前秦滅前涼,置平涼郡,取“平定涼國”之意,平涼之名始見於史冊。

平涼,位於陝甘寧交匯的幾何中心,是中原與西域相連的的要塞,因此東西方文明在這裡碰撞融合,留下鮮明的烙印。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提到平涼,首先就要說到崆峒山。

崆峒山是道教名山,由於多有帝王來此問道,而且得到司馬遷、杜甫、白居易、譚嗣同等眾多文人墨客的盛讚,因此這裡也成為了隴東地區的文化高地。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崆峒地處隴山中段,在古代交通不便,六盤道未通之前,它成為了保中原、守關中的重要通道。

崆峒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山形陡峭,更多有奇特的洞穴石室,有“西鎮奇觀”、“山川雄秀甲於關塞”的美譽。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除了崆峒山的坐鎮,平涼還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 “西出長安第一城”說的就是平涼。張騫四次出使西域都是在平涼駐足,而文成公主出嫁也是在這裡被吐蕃迎娶。繁榮、燦爛的絲路文化是平涼少不了的顏色。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涇川佛教文化源遠流長,於北魏、隋唐時期最為鼎盛。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開鑿於北魏時期的南石窟,以“七佛同窟”開創了佛窟營造史上一種新的形制。1964年大雲寺出土的佛祖舍利和金棺銀槨被評定為國寶級文物,也是現今發現最早的棺槨式瘞埋舍利的實物資料,是佛教文化與中國本土習俗相融合的一個例證。

"

公元376年,前秦滅前涼,置平涼郡,取“平定涼國”之意,平涼之名始見於史冊。

平涼,位於陝甘寧交匯的幾何中心,是中原與西域相連的的要塞,因此東西方文明在這裡碰撞融合,留下鮮明的烙印。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提到平涼,首先就要說到崆峒山。

崆峒山是道教名山,由於多有帝王來此問道,而且得到司馬遷、杜甫、白居易、譚嗣同等眾多文人墨客的盛讚,因此這裡也成為了隴東地區的文化高地。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崆峒地處隴山中段,在古代交通不便,六盤道未通之前,它成為了保中原、守關中的重要通道。

崆峒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山形陡峭,更多有奇特的洞穴石室,有“西鎮奇觀”、“山川雄秀甲於關塞”的美譽。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除了崆峒山的坐鎮,平涼還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 “西出長安第一城”說的就是平涼。張騫四次出使西域都是在平涼駐足,而文成公主出嫁也是在這裡被吐蕃迎娶。繁榮、燦爛的絲路文化是平涼少不了的顏色。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涇川佛教文化源遠流長,於北魏、隋唐時期最為鼎盛。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開鑿於北魏時期的南石窟,以“七佛同窟”開創了佛窟營造史上一種新的形制。1964年大雲寺出土的佛祖舍利和金棺銀槨被評定為國寶級文物,也是現今發現最早的棺槨式瘞埋舍利的實物資料,是佛教文化與中國本土習俗相融合的一個例證。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始建於北魏,又經唐、宋、元、明、清累代修葺的雲崖寺石窟群,是中國石窟營造史上大規模開窟造像之風的最後止息地,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集大成者,在我國石窟藝術中佔據著重要一席。

"

公元376年,前秦滅前涼,置平涼郡,取“平定涼國”之意,平涼之名始見於史冊。

平涼,位於陝甘寧交匯的幾何中心,是中原與西域相連的的要塞,因此東西方文明在這裡碰撞融合,留下鮮明的烙印。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提到平涼,首先就要說到崆峒山。

崆峒山是道教名山,由於多有帝王來此問道,而且得到司馬遷、杜甫、白居易、譚嗣同等眾多文人墨客的盛讚,因此這裡也成為了隴東地區的文化高地。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崆峒地處隴山中段,在古代交通不便,六盤道未通之前,它成為了保中原、守關中的重要通道。

崆峒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山形陡峭,更多有奇特的洞穴石室,有“西鎮奇觀”、“山川雄秀甲於關塞”的美譽。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除了崆峒山的坐鎮,平涼還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 “西出長安第一城”說的就是平涼。張騫四次出使西域都是在平涼駐足,而文成公主出嫁也是在這裡被吐蕃迎娶。繁榮、燦爛的絲路文化是平涼少不了的顏色。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涇川佛教文化源遠流長,於北魏、隋唐時期最為鼎盛。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開鑿於北魏時期的南石窟,以“七佛同窟”開創了佛窟營造史上一種新的形制。1964年大雲寺出土的佛祖舍利和金棺銀槨被評定為國寶級文物,也是現今發現最早的棺槨式瘞埋舍利的實物資料,是佛教文化與中國本土習俗相融合的一個例證。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始建於北魏,又經唐、宋、元、明、清累代修葺的雲崖寺石窟群,是中國石窟營造史上大規模開窟造像之風的最後止息地,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集大成者,在我國石窟藝術中佔據著重要一席。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王母宮石窟位於甘肅平涼市涇川縣城西,回中山山腳下,是甘肅隴東地區年代較早、較大的中心柱窟。

"

公元376年,前秦滅前涼,置平涼郡,取“平定涼國”之意,平涼之名始見於史冊。

平涼,位於陝甘寧交匯的幾何中心,是中原與西域相連的的要塞,因此東西方文明在這裡碰撞融合,留下鮮明的烙印。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提到平涼,首先就要說到崆峒山。

崆峒山是道教名山,由於多有帝王來此問道,而且得到司馬遷、杜甫、白居易、譚嗣同等眾多文人墨客的盛讚,因此這裡也成為了隴東地區的文化高地。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崆峒地處隴山中段,在古代交通不便,六盤道未通之前,它成為了保中原、守關中的重要通道。

崆峒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山形陡峭,更多有奇特的洞穴石室,有“西鎮奇觀”、“山川雄秀甲於關塞”的美譽。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除了崆峒山的坐鎮,平涼還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 “西出長安第一城”說的就是平涼。張騫四次出使西域都是在平涼駐足,而文成公主出嫁也是在這裡被吐蕃迎娶。繁榮、燦爛的絲路文化是平涼少不了的顏色。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涇川佛教文化源遠流長,於北魏、隋唐時期最為鼎盛。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開鑿於北魏時期的南石窟,以“七佛同窟”開創了佛窟營造史上一種新的形制。1964年大雲寺出土的佛祖舍利和金棺銀槨被評定為國寶級文物,也是現今發現最早的棺槨式瘞埋舍利的實物資料,是佛教文化與中國本土習俗相融合的一個例證。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始建於北魏,又經唐、宋、元、明、清累代修葺的雲崖寺石窟群,是中國石窟營造史上大規模開窟造像之風的最後止息地,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集大成者,在我國石窟藝術中佔據著重要一席。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王母宮石窟位於甘肅平涼市涇川縣城西,回中山山腳下,是甘肅隴東地區年代較早、較大的中心柱窟。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除了獨特的地理風貌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平涼還有質樸的人間煙火氣。

"

公元376年,前秦滅前涼,置平涼郡,取“平定涼國”之意,平涼之名始見於史冊。

平涼,位於陝甘寧交匯的幾何中心,是中原與西域相連的的要塞,因此東西方文明在這裡碰撞融合,留下鮮明的烙印。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提到平涼,首先就要說到崆峒山。

崆峒山是道教名山,由於多有帝王來此問道,而且得到司馬遷、杜甫、白居易、譚嗣同等眾多文人墨客的盛讚,因此這裡也成為了隴東地區的文化高地。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崆峒地處隴山中段,在古代交通不便,六盤道未通之前,它成為了保中原、守關中的重要通道。

崆峒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山形陡峭,更多有奇特的洞穴石室,有“西鎮奇觀”、“山川雄秀甲於關塞”的美譽。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除了崆峒山的坐鎮,平涼還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 “西出長安第一城”說的就是平涼。張騫四次出使西域都是在平涼駐足,而文成公主出嫁也是在這裡被吐蕃迎娶。繁榮、燦爛的絲路文化是平涼少不了的顏色。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涇川佛教文化源遠流長,於北魏、隋唐時期最為鼎盛。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開鑿於北魏時期的南石窟,以“七佛同窟”開創了佛窟營造史上一種新的形制。1964年大雲寺出土的佛祖舍利和金棺銀槨被評定為國寶級文物,也是現今發現最早的棺槨式瘞埋舍利的實物資料,是佛教文化與中國本土習俗相融合的一個例證。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始建於北魏,又經唐、宋、元、明、清累代修葺的雲崖寺石窟群,是中國石窟營造史上大規模開窟造像之風的最後止息地,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集大成者,在我國石窟藝術中佔據著重要一席。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王母宮石窟位於甘肅平涼市涇川縣城西,回中山山腳下,是甘肅隴東地區年代較早、較大的中心柱窟。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除了獨特的地理風貌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平涼還有質樸的人間煙火氣。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泥脊獸是以泥為原材料,做成獸形,放置於屋脊上的裝飾物。多用作祈福、鎮宅和辟邪。在當地,無論貧富,家家都會屋脊上安放一對脊獸。既是裝飾,也是對生活的美好祝願。

"

公元376年,前秦滅前涼,置平涼郡,取“平定涼國”之意,平涼之名始見於史冊。

平涼,位於陝甘寧交匯的幾何中心,是中原與西域相連的的要塞,因此東西方文明在這裡碰撞融合,留下鮮明的烙印。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提到平涼,首先就要說到崆峒山。

崆峒山是道教名山,由於多有帝王來此問道,而且得到司馬遷、杜甫、白居易、譚嗣同等眾多文人墨客的盛讚,因此這裡也成為了隴東地區的文化高地。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崆峒地處隴山中段,在古代交通不便,六盤道未通之前,它成為了保中原、守關中的重要通道。

崆峒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山形陡峭,更多有奇特的洞穴石室,有“西鎮奇觀”、“山川雄秀甲於關塞”的美譽。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除了崆峒山的坐鎮,平涼還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 “西出長安第一城”說的就是平涼。張騫四次出使西域都是在平涼駐足,而文成公主出嫁也是在這裡被吐蕃迎娶。繁榮、燦爛的絲路文化是平涼少不了的顏色。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涇川佛教文化源遠流長,於北魏、隋唐時期最為鼎盛。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開鑿於北魏時期的南石窟,以“七佛同窟”開創了佛窟營造史上一種新的形制。1964年大雲寺出土的佛祖舍利和金棺銀槨被評定為國寶級文物,也是現今發現最早的棺槨式瘞埋舍利的實物資料,是佛教文化與中國本土習俗相融合的一個例證。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始建於北魏,又經唐、宋、元、明、清累代修葺的雲崖寺石窟群,是中國石窟營造史上大規模開窟造像之風的最後止息地,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集大成者,在我國石窟藝術中佔據著重要一席。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王母宮石窟位於甘肅平涼市涇川縣城西,回中山山腳下,是甘肅隴東地區年代較早、較大的中心柱窟。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除了獨特的地理風貌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平涼還有質樸的人間煙火氣。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泥脊獸是以泥為原材料,做成獸形,放置於屋脊上的裝飾物。多用作祈福、鎮宅和辟邪。在當地,無論貧富,家家都會屋脊上安放一對脊獸。既是裝飾,也是對生活的美好祝願。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今天的平涼華亭縣安口鎮是西北舊窯址之一,如今這裡依然有老匠人堅持手工製作安口窯陶瓷。

"

公元376年,前秦滅前涼,置平涼郡,取“平定涼國”之意,平涼之名始見於史冊。

平涼,位於陝甘寧交匯的幾何中心,是中原與西域相連的的要塞,因此東西方文明在這裡碰撞融合,留下鮮明的烙印。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提到平涼,首先就要說到崆峒山。

崆峒山是道教名山,由於多有帝王來此問道,而且得到司馬遷、杜甫、白居易、譚嗣同等眾多文人墨客的盛讚,因此這裡也成為了隴東地區的文化高地。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崆峒地處隴山中段,在古代交通不便,六盤道未通之前,它成為了保中原、守關中的重要通道。

崆峒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山形陡峭,更多有奇特的洞穴石室,有“西鎮奇觀”、“山川雄秀甲於關塞”的美譽。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除了崆峒山的坐鎮,平涼還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 “西出長安第一城”說的就是平涼。張騫四次出使西域都是在平涼駐足,而文成公主出嫁也是在這裡被吐蕃迎娶。繁榮、燦爛的絲路文化是平涼少不了的顏色。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涇川佛教文化源遠流長,於北魏、隋唐時期最為鼎盛。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開鑿於北魏時期的南石窟,以“七佛同窟”開創了佛窟營造史上一種新的形制。1964年大雲寺出土的佛祖舍利和金棺銀槨被評定為國寶級文物,也是現今發現最早的棺槨式瘞埋舍利的實物資料,是佛教文化與中國本土習俗相融合的一個例證。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始建於北魏,又經唐、宋、元、明、清累代修葺的雲崖寺石窟群,是中國石窟營造史上大規模開窟造像之風的最後止息地,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集大成者,在我國石窟藝術中佔據著重要一席。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王母宮石窟位於甘肅平涼市涇川縣城西,回中山山腳下,是甘肅隴東地區年代較早、較大的中心柱窟。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除了獨特的地理風貌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平涼還有質樸的人間煙火氣。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泥脊獸是以泥為原材料,做成獸形,放置於屋脊上的裝飾物。多用作祈福、鎮宅和辟邪。在當地,無論貧富,家家都會屋脊上安放一對脊獸。既是裝飾,也是對生活的美好祝願。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今天的平涼華亭縣安口鎮是西北舊窯址之一,如今這裡依然有老匠人堅持手工製作安口窯陶瓷。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平涼紙織畫是我國古老而特有的工藝美術品,能夠以特有的編織技法沖淡原畫稿的顏色,呈現的作品有朦朧的美感,又豈能能體現中國畫的意境。

"

公元376年,前秦滅前涼,置平涼郡,取“平定涼國”之意,平涼之名始見於史冊。

平涼,位於陝甘寧交匯的幾何中心,是中原與西域相連的的要塞,因此東西方文明在這裡碰撞融合,留下鮮明的烙印。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提到平涼,首先就要說到崆峒山。

崆峒山是道教名山,由於多有帝王來此問道,而且得到司馬遷、杜甫、白居易、譚嗣同等眾多文人墨客的盛讚,因此這裡也成為了隴東地區的文化高地。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崆峒地處隴山中段,在古代交通不便,六盤道未通之前,它成為了保中原、守關中的重要通道。

崆峒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山形陡峭,更多有奇特的洞穴石室,有“西鎮奇觀”、“山川雄秀甲於關塞”的美譽。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除了崆峒山的坐鎮,平涼還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 “西出長安第一城”說的就是平涼。張騫四次出使西域都是在平涼駐足,而文成公主出嫁也是在這裡被吐蕃迎娶。繁榮、燦爛的絲路文化是平涼少不了的顏色。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涇川佛教文化源遠流長,於北魏、隋唐時期最為鼎盛。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開鑿於北魏時期的南石窟,以“七佛同窟”開創了佛窟營造史上一種新的形制。1964年大雲寺出土的佛祖舍利和金棺銀槨被評定為國寶級文物,也是現今發現最早的棺槨式瘞埋舍利的實物資料,是佛教文化與中國本土習俗相融合的一個例證。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始建於北魏,又經唐、宋、元、明、清累代修葺的雲崖寺石窟群,是中國石窟營造史上大規模開窟造像之風的最後止息地,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集大成者,在我國石窟藝術中佔據著重要一席。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圖/網絡

王母宮石窟位於甘肅平涼市涇川縣城西,回中山山腳下,是甘肅隴東地區年代較早、較大的中心柱窟。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除了獨特的地理風貌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平涼還有質樸的人間煙火氣。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泥脊獸是以泥為原材料,做成獸形,放置於屋脊上的裝飾物。多用作祈福、鎮宅和辟邪。在當地,無論貧富,家家都會屋脊上安放一對脊獸。既是裝飾,也是對生活的美好祝願。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今天的平涼華亭縣安口鎮是西北舊窯址之一,如今這裡依然有老匠人堅持手工製作安口窯陶瓷。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平涼紙織畫是我國古老而特有的工藝美術品,能夠以特有的編織技法沖淡原畫稿的顏色,呈現的作品有朦朧的美感,又豈能能體現中國畫的意境。

這座西北古城,有一股迷人的味道

攝影/醬子

“崆峒笑談”俗稱“丟醜”,是一種形成於宋元年間,以逗笑見長、說白和表演為主的民間演唱藝術。大多說的是鄰里鄉親的生活瑣事,也有亙古不衰的愛情小故事,情調幽默滑稽,語言風趣詼諧,在這片歷史厚重的土地上升騰起一股煙火氣。

文丨風物君

攝影丨醬子

本文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