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得過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科幻片,真的就那麼“差”嗎?

目前,科幻片(含軟科幻影片)確實沒有一部問鼎過奧斯卡獎含金量最高的最佳影片獎,反而是“技術類獎項”的得獎大戶。但是,我認為,經典影片的標準是經受得住時代考驗、被觀眾口口相傳,從這個標準來說,很多科幻片都是好電影。

從沒得過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科幻片,真的就那麼“差”嗎?

那麼,科幻片為何很難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呢?我覺得,這是科幻片的類型性決定的。正所謂,尺有所長、寸有所短。科幻片在創意上必須要獨樹一幟、有創新性,要把創意性放在首位,這是它的長處,但相對的,這樣就或多或少的犧牲了藝術性,在思想和內涵上存在“短板”。

知名的科幻影片佳作中,《2001太空漫遊》獲得過奧斯卡最佳特效,《阿凡達》獲得過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最佳藝術指導,以及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的提名,《盜夢空間》獲得過最佳攝影、最佳音效剪輯、最佳音響效果、最佳視覺特效獎。

從沒得過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科幻片,真的就那麼“差”嗎?

《銀翼殺手》因1983年度奧斯卡獎的激烈競爭,只拿到兩項提名獎,但考慮到同年的《E.T.外星人》僅獲最佳視覺特效獎,再加上續集《銀翼殺手2049》獲得最佳攝影、最佳視覺特效獎,也算得上衝奧大熱影片。

我所知道的科幻電影(包含軟科幻片),其實獲得奧斯卡獎的並不少。除了上面提到的幾部影片外,從《第三類接觸》獲得第50屆奧斯卡最佳攝影、特別成就獎算起,包括《星球大戰》及其續作《星球大戰2:帝國反擊戰》《異形》《異形2》、《E.T.外星人》、《黑客帝國》、《星際迷航》、《地心引力》、《機械姬》、《她》等影片,都是奧斯卡獲獎影片。

從沒得過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科幻片,真的就那麼“差”嗎?

我始終認為,好電影的標準不是獲不獲獎,獲得過什麼獎,而是被時代、被觀眾記住。只要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為同類型影片的創新發展做出貢獻,都會在電影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說白了,獲獎只是優秀影片的其中一個標準,能不能經受住時代的考驗、讓觀眾長久的記住並奉為經典,才是一部影片最大的價值體現。

比如,《銀翼殺手》參賽的第55屆奧斯卡獲獎影片中,獲得最佳影片的《甘地傳》究竟有多少人記得?又有多少人認為《銀翼殺手》無愧於一代經典的頭銜?

從沒得過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科幻片,真的就那麼“差”嗎?

在這裡,我無意挑戰奧斯卡的權威性,也不想挑起什麼爭議話題,但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觀眾的審美取向與評委的藝術追求,或多或少的存在差異性。但我始終樸素的認為,被大多數觀眾記住的,就都是好影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