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戶外,挑選浮漂的吃鉛,到底按照什麼規律來挑選'

鯽魚 鯉魚 釣魚 草魚 蚯蚓 畜牧業 小麥 認真的釣魚 2019-07-26
"
"
野釣戶外,挑選浮漂的吃鉛,到底按照什麼規律來挑選

釣魚用的浮漂,現在已經分類的非常細緻了,材質多樣化,漂型多樣化,連漂尾的目數,都可以細分,根據釣法不同,都會分為淺水、行程的不同種類,雖說百花齊放才是春,但是對我們釣魚人而言,卻也不見得是好事,無他,種類太多,挑花了眼,要說浮漂的細分,對實戰的漁獲,是不是真的影響那麼大,其實更多抱得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
野釣戶外,挑選浮漂的吃鉛,到底按照什麼規律來挑選

釣魚用的浮漂,現在已經分類的非常細緻了,材質多樣化,漂型多樣化,連漂尾的目數,都可以細分,根據釣法不同,都會分為淺水、行程的不同種類,雖說百花齊放才是春,但是對我們釣魚人而言,卻也不見得是好事,無他,種類太多,挑花了眼,要說浮漂的細分,對實戰的漁獲,是不是真的影響那麼大,其實更多抱得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野釣戶外,挑選浮漂的吃鉛,到底按照什麼規律來挑選

比如,我們在挑選浮漂吃鉛大小時,一貫秉持的原則,是大魚用大漂,小魚用小漂,鯽鯉混養則用吃鉛不大不小的浮漂,但是到底多大的魚,才是大魚,亦或者多小的魚,才是小魚,這個就只能由著廠家胡掰扯了,有經驗的釣友,倒是可以按照經驗來習慣來挑選,沒經驗的釣友,除了被忽悠,也就只能多交點智商稅了。

"
野釣戶外,挑選浮漂的吃鉛,到底按照什麼規律來挑選

釣魚用的浮漂,現在已經分類的非常細緻了,材質多樣化,漂型多樣化,連漂尾的目數,都可以細分,根據釣法不同,都會分為淺水、行程的不同種類,雖說百花齊放才是春,但是對我們釣魚人而言,卻也不見得是好事,無他,種類太多,挑花了眼,要說浮漂的細分,對實戰的漁獲,是不是真的影響那麼大,其實更多抱得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野釣戶外,挑選浮漂的吃鉛,到底按照什麼規律來挑選

比如,我們在挑選浮漂吃鉛大小時,一貫秉持的原則,是大魚用大漂,小魚用小漂,鯽鯉混養則用吃鉛不大不小的浮漂,但是到底多大的魚,才是大魚,亦或者多小的魚,才是小魚,這個就只能由著廠家胡掰扯了,有經驗的釣友,倒是可以按照經驗來習慣來挑選,沒經驗的釣友,除了被忽悠,也就只能多交點智商稅了。

野釣戶外,挑選浮漂的吃鉛,到底按照什麼規律來挑選

嚴格意義上來說,所謂的大魚用大漂,小魚用小漂,這個概念是很模糊的,而挑選浮漂應對魚情,誰能百分百肯定,吃鉛3g的浮漂,鯽魚就拉不動?又有誰能保證,滑口的鯉魚,用1.5g吃鉛的浮漂,就一定偏靈;那麼一紮長的白條,拖著吃鉛4~5g的浮漂亂跑,就能說白條一定是大魚?諸如此類等等,別說大師們圓不過來,就是廠家也只能告訴你,差不離就得,真讓說個一二三,那還真沒有辦法細掰扯。

"
野釣戶外,挑選浮漂的吃鉛,到底按照什麼規律來挑選

釣魚用的浮漂,現在已經分類的非常細緻了,材質多樣化,漂型多樣化,連漂尾的目數,都可以細分,根據釣法不同,都會分為淺水、行程的不同種類,雖說百花齊放才是春,但是對我們釣魚人而言,卻也不見得是好事,無他,種類太多,挑花了眼,要說浮漂的細分,對實戰的漁獲,是不是真的影響那麼大,其實更多抱得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野釣戶外,挑選浮漂的吃鉛,到底按照什麼規律來挑選

比如,我們在挑選浮漂吃鉛大小時,一貫秉持的原則,是大魚用大漂,小魚用小漂,鯽鯉混養則用吃鉛不大不小的浮漂,但是到底多大的魚,才是大魚,亦或者多小的魚,才是小魚,這個就只能由著廠家胡掰扯了,有經驗的釣友,倒是可以按照經驗來習慣來挑選,沒經驗的釣友,除了被忽悠,也就只能多交點智商稅了。

野釣戶外,挑選浮漂的吃鉛,到底按照什麼規律來挑選

嚴格意義上來說,所謂的大魚用大漂,小魚用小漂,這個概念是很模糊的,而挑選浮漂應對魚情,誰能百分百肯定,吃鉛3g的浮漂,鯽魚就拉不動?又有誰能保證,滑口的鯉魚,用1.5g吃鉛的浮漂,就一定偏靈;那麼一紮長的白條,拖著吃鉛4~5g的浮漂亂跑,就能說白條一定是大魚?諸如此類等等,別說大師們圓不過來,就是廠家也只能告訴你,差不離就得,真讓說個一二三,那還真沒有辦法細掰扯。

野釣戶外,挑選浮漂的吃鉛,到底按照什麼規律來挑選

那麼在實戰時,到底什麼情況用吃鉛大的浮漂,什麼時候用吃鉛小的浮漂,多魚種混養時,是不是要用吃鉛不大不小的浮漂呢?其實,浮漂吃鉛大小,主要從三個層面來挑選,綜合之後挑選出來的浮漂,才能說比較接近實戰,任何單獨層面來挑選,和胡說八道是沒有區別的,那麼分別是哪三個層面呢?

【第一】從魚的體型來挑選

雖說按魚的體型來挑選浮漂的吃鉛大小,有極大的誤差性,但是這種調法,卻是不可或缺的,只有確定了目標魚的大小,然後大致上確定浮漂的吃鉛,再決定了漂目的目數,然後再準備不同釣法的浮漂,然後才能開始準備窩料、餌料,可以這樣說,目標魚不確定,根本就沒辦法釣,你不能拿著麥子釣鯉魚,也不能用鯽魚餌守釣草魚,看似目標魚比較重要,其實以目標魚來確定浮漂吃鉛,這才是很緊要的。

"
野釣戶外,挑選浮漂的吃鉛,到底按照什麼規律來挑選

釣魚用的浮漂,現在已經分類的非常細緻了,材質多樣化,漂型多樣化,連漂尾的目數,都可以細分,根據釣法不同,都會分為淺水、行程的不同種類,雖說百花齊放才是春,但是對我們釣魚人而言,卻也不見得是好事,無他,種類太多,挑花了眼,要說浮漂的細分,對實戰的漁獲,是不是真的影響那麼大,其實更多抱得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野釣戶外,挑選浮漂的吃鉛,到底按照什麼規律來挑選

比如,我們在挑選浮漂吃鉛大小時,一貫秉持的原則,是大魚用大漂,小魚用小漂,鯽鯉混養則用吃鉛不大不小的浮漂,但是到底多大的魚,才是大魚,亦或者多小的魚,才是小魚,這個就只能由著廠家胡掰扯了,有經驗的釣友,倒是可以按照經驗來習慣來挑選,沒經驗的釣友,除了被忽悠,也就只能多交點智商稅了。

野釣戶外,挑選浮漂的吃鉛,到底按照什麼規律來挑選

嚴格意義上來說,所謂的大魚用大漂,小魚用小漂,這個概念是很模糊的,而挑選浮漂應對魚情,誰能百分百肯定,吃鉛3g的浮漂,鯽魚就拉不動?又有誰能保證,滑口的鯉魚,用1.5g吃鉛的浮漂,就一定偏靈;那麼一紮長的白條,拖著吃鉛4~5g的浮漂亂跑,就能說白條一定是大魚?諸如此類等等,別說大師們圓不過來,就是廠家也只能告訴你,差不離就得,真讓說個一二三,那還真沒有辦法細掰扯。

野釣戶外,挑選浮漂的吃鉛,到底按照什麼規律來挑選

那麼在實戰時,到底什麼情況用吃鉛大的浮漂,什麼時候用吃鉛小的浮漂,多魚種混養時,是不是要用吃鉛不大不小的浮漂呢?其實,浮漂吃鉛大小,主要從三個層面來挑選,綜合之後挑選出來的浮漂,才能說比較接近實戰,任何單獨層面來挑選,和胡說八道是沒有區別的,那麼分別是哪三個層面呢?

【第一】從魚的體型來挑選

雖說按魚的體型來挑選浮漂的吃鉛大小,有極大的誤差性,但是這種調法,卻是不可或缺的,只有確定了目標魚的大小,然後大致上確定浮漂的吃鉛,再決定了漂目的目數,然後再準備不同釣法的浮漂,然後才能開始準備窩料、餌料,可以這樣說,目標魚不確定,根本就沒辦法釣,你不能拿著麥子釣鯉魚,也不能用鯽魚餌守釣草魚,看似目標魚比較重要,其實以目標魚來確定浮漂吃鉛,這才是很緊要的。

野釣戶外,挑選浮漂的吃鉛,到底按照什麼規律來挑選

為什麼這樣理解呢?因為在實戰中,目標魚是什麼,餌料窩料準備是不同的,如釣鯽魚,我們以經驗來判斷,吃鉛大約在1~1.5g比較適中,為什麼呢?因為釣鯽魚的餌料,不管是麥粒,亦或者商品餌,還是蚯蚓之類的,壓漂的極限,也就是雙鉤掛雙粒麥粒了,再多不是掛不了,而是吃鉛就過大了,對釣鯽來說,就沒多大的意義了;

"
野釣戶外,挑選浮漂的吃鉛,到底按照什麼規律來挑選

釣魚用的浮漂,現在已經分類的非常細緻了,材質多樣化,漂型多樣化,連漂尾的目數,都可以細分,根據釣法不同,都會分為淺水、行程的不同種類,雖說百花齊放才是春,但是對我們釣魚人而言,卻也不見得是好事,無他,種類太多,挑花了眼,要說浮漂的細分,對實戰的漁獲,是不是真的影響那麼大,其實更多抱得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野釣戶外,挑選浮漂的吃鉛,到底按照什麼規律來挑選

比如,我們在挑選浮漂吃鉛大小時,一貫秉持的原則,是大魚用大漂,小魚用小漂,鯽鯉混養則用吃鉛不大不小的浮漂,但是到底多大的魚,才是大魚,亦或者多小的魚,才是小魚,這個就只能由著廠家胡掰扯了,有經驗的釣友,倒是可以按照經驗來習慣來挑選,沒經驗的釣友,除了被忽悠,也就只能多交點智商稅了。

野釣戶外,挑選浮漂的吃鉛,到底按照什麼規律來挑選

嚴格意義上來說,所謂的大魚用大漂,小魚用小漂,這個概念是很模糊的,而挑選浮漂應對魚情,誰能百分百肯定,吃鉛3g的浮漂,鯽魚就拉不動?又有誰能保證,滑口的鯉魚,用1.5g吃鉛的浮漂,就一定偏靈;那麼一紮長的白條,拖著吃鉛4~5g的浮漂亂跑,就能說白條一定是大魚?諸如此類等等,別說大師們圓不過來,就是廠家也只能告訴你,差不離就得,真讓說個一二三,那還真沒有辦法細掰扯。

野釣戶外,挑選浮漂的吃鉛,到底按照什麼規律來挑選

那麼在實戰時,到底什麼情況用吃鉛大的浮漂,什麼時候用吃鉛小的浮漂,多魚種混養時,是不是要用吃鉛不大不小的浮漂呢?其實,浮漂吃鉛大小,主要從三個層面來挑選,綜合之後挑選出來的浮漂,才能說比較接近實戰,任何單獨層面來挑選,和胡說八道是沒有區別的,那麼分別是哪三個層面呢?

【第一】從魚的體型來挑選

雖說按魚的體型來挑選浮漂的吃鉛大小,有極大的誤差性,但是這種調法,卻是不可或缺的,只有確定了目標魚的大小,然後大致上確定浮漂的吃鉛,再決定了漂目的目數,然後再準備不同釣法的浮漂,然後才能開始準備窩料、餌料,可以這樣說,目標魚不確定,根本就沒辦法釣,你不能拿著麥子釣鯉魚,也不能用鯽魚餌守釣草魚,看似目標魚比較重要,其實以目標魚來確定浮漂吃鉛,這才是很緊要的。

野釣戶外,挑選浮漂的吃鉛,到底按照什麼規律來挑選

為什麼這樣理解呢?因為在實戰中,目標魚是什麼,餌料窩料準備是不同的,如釣鯽魚,我們以經驗來判斷,吃鉛大約在1~1.5g比較適中,為什麼呢?因為釣鯽魚的餌料,不管是麥粒,亦或者商品餌,還是蚯蚓之類的,壓漂的極限,也就是雙鉤掛雙粒麥粒了,再多不是掛不了,而是吃鉛就過大了,對釣鯽來說,就沒多大的意義了;

野釣戶外,挑選浮漂的吃鉛,到底按照什麼規律來挑選

那麼我們換成釣鯉來說,我們可以不可以用吃鉛小的浮漂呢?那自然不太合適,養殖鯉2~3g,野生鯉2.5~4g左右,這還要跟著魚口的快慢再調整,吃鉛太小,雜口多、亂口多,盡顧著玩提竿了,還釣什麼魚啊?而且目標魚為鯉魚,準備的餌料,比重大、鉤重,壓目也比較大,用吃鉛小的浮漂,那就是鬧著玩了;

【第二】從魚口的來判斷密度,根據魚密度和魚口快慢來調整

嚴格意義上來說,在實戰正釣時,一支浮漂打全場,其實是不科學的,為什麼呢?目標魚是預設的,雖說餌料、窩料都是圍繞著目標魚來準備的,但是目標魚的魚口快慢,是未知的,我們至少要準備兩套方案,第一套是理想狀態,生口魚,快而猛,可勁的連桿起魚就可以;第二套就比較糟糕了,有魚,但是口慢,那再用一支漂打一天就不現實了。

"
野釣戶外,挑選浮漂的吃鉛,到底按照什麼規律來挑選

釣魚用的浮漂,現在已經分類的非常細緻了,材質多樣化,漂型多樣化,連漂尾的目數,都可以細分,根據釣法不同,都會分為淺水、行程的不同種類,雖說百花齊放才是春,但是對我們釣魚人而言,卻也不見得是好事,無他,種類太多,挑花了眼,要說浮漂的細分,對實戰的漁獲,是不是真的影響那麼大,其實更多抱得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野釣戶外,挑選浮漂的吃鉛,到底按照什麼規律來挑選

比如,我們在挑選浮漂吃鉛大小時,一貫秉持的原則,是大魚用大漂,小魚用小漂,鯽鯉混養則用吃鉛不大不小的浮漂,但是到底多大的魚,才是大魚,亦或者多小的魚,才是小魚,這個就只能由著廠家胡掰扯了,有經驗的釣友,倒是可以按照經驗來習慣來挑選,沒經驗的釣友,除了被忽悠,也就只能多交點智商稅了。

野釣戶外,挑選浮漂的吃鉛,到底按照什麼規律來挑選

嚴格意義上來說,所謂的大魚用大漂,小魚用小漂,這個概念是很模糊的,而挑選浮漂應對魚情,誰能百分百肯定,吃鉛3g的浮漂,鯽魚就拉不動?又有誰能保證,滑口的鯉魚,用1.5g吃鉛的浮漂,就一定偏靈;那麼一紮長的白條,拖著吃鉛4~5g的浮漂亂跑,就能說白條一定是大魚?諸如此類等等,別說大師們圓不過來,就是廠家也只能告訴你,差不離就得,真讓說個一二三,那還真沒有辦法細掰扯。

野釣戶外,挑選浮漂的吃鉛,到底按照什麼規律來挑選

那麼在實戰時,到底什麼情況用吃鉛大的浮漂,什麼時候用吃鉛小的浮漂,多魚種混養時,是不是要用吃鉛不大不小的浮漂呢?其實,浮漂吃鉛大小,主要從三個層面來挑選,綜合之後挑選出來的浮漂,才能說比較接近實戰,任何單獨層面來挑選,和胡說八道是沒有區別的,那麼分別是哪三個層面呢?

【第一】從魚的體型來挑選

雖說按魚的體型來挑選浮漂的吃鉛大小,有極大的誤差性,但是這種調法,卻是不可或缺的,只有確定了目標魚的大小,然後大致上確定浮漂的吃鉛,再決定了漂目的目數,然後再準備不同釣法的浮漂,然後才能開始準備窩料、餌料,可以這樣說,目標魚不確定,根本就沒辦法釣,你不能拿著麥子釣鯉魚,也不能用鯽魚餌守釣草魚,看似目標魚比較重要,其實以目標魚來確定浮漂吃鉛,這才是很緊要的。

野釣戶外,挑選浮漂的吃鉛,到底按照什麼規律來挑選

為什麼這樣理解呢?因為在實戰中,目標魚是什麼,餌料窩料準備是不同的,如釣鯽魚,我們以經驗來判斷,吃鉛大約在1~1.5g比較適中,為什麼呢?因為釣鯽魚的餌料,不管是麥粒,亦或者商品餌,還是蚯蚓之類的,壓漂的極限,也就是雙鉤掛雙粒麥粒了,再多不是掛不了,而是吃鉛就過大了,對釣鯽來說,就沒多大的意義了;

野釣戶外,挑選浮漂的吃鉛,到底按照什麼規律來挑選

那麼我們換成釣鯉來說,我們可以不可以用吃鉛小的浮漂呢?那自然不太合適,養殖鯉2~3g,野生鯉2.5~4g左右,這還要跟著魚口的快慢再調整,吃鉛太小,雜口多、亂口多,盡顧著玩提竿了,還釣什麼魚啊?而且目標魚為鯉魚,準備的餌料,比重大、鉤重,壓目也比較大,用吃鉛小的浮漂,那就是鬧著玩了;

【第二】從魚口的來判斷密度,根據魚密度和魚口快慢來調整

嚴格意義上來說,在實戰正釣時,一支浮漂打全場,其實是不科學的,為什麼呢?目標魚是預設的,雖說餌料、窩料都是圍繞著目標魚來準備的,但是目標魚的魚口快慢,是未知的,我們至少要準備兩套方案,第一套是理想狀態,生口魚,快而猛,可勁的連桿起魚就可以;第二套就比較糟糕了,有魚,但是口慢,那再用一支漂打一天就不現實了。

野釣戶外,挑選浮漂的吃鉛,到底按照什麼規律來挑選

魚口快、猛,那沒得說,必須用吃鉛大的浮漂,理由就不用多說了,可是魚口慢,再用吃鉛大的浮漂,這就是二傻子才做的事情了,都知道魚口不好了,還用吃鉛大的浮漂,不是人為的給魚增加進食難度麼?所以用吃鉛略小,或者乾脆就小1g左右的浮漂,這樣利於釣鈍,既能過濾虛假訊號,還容易守死口。

【第三】根據魚情來調整漂尾的材質

魚口除了快慢之分,還有輕、滑、弱這些說法,那麼挑選浮漂,應對這些魚口時,就要考慮實際情況了,如果是硬尾漂,甭管是細扁尾亦或者是細圓尾的,最大的優勢就是切水快,訊號靈敏,但是在釣輕、滑、弱口魚時,這反而是一種缺點了,因為不宜抓實口,反而是軟尾漂,亦或者是空心尾,因為材質原因,浮漂整體下沉是比較肉的。

"
野釣戶外,挑選浮漂的吃鉛,到底按照什麼規律來挑選

釣魚用的浮漂,現在已經分類的非常細緻了,材質多樣化,漂型多樣化,連漂尾的目數,都可以細分,根據釣法不同,都會分為淺水、行程的不同種類,雖說百花齊放才是春,但是對我們釣魚人而言,卻也不見得是好事,無他,種類太多,挑花了眼,要說浮漂的細分,對實戰的漁獲,是不是真的影響那麼大,其實更多抱得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野釣戶外,挑選浮漂的吃鉛,到底按照什麼規律來挑選

比如,我們在挑選浮漂吃鉛大小時,一貫秉持的原則,是大魚用大漂,小魚用小漂,鯽鯉混養則用吃鉛不大不小的浮漂,但是到底多大的魚,才是大魚,亦或者多小的魚,才是小魚,這個就只能由著廠家胡掰扯了,有經驗的釣友,倒是可以按照經驗來習慣來挑選,沒經驗的釣友,除了被忽悠,也就只能多交點智商稅了。

野釣戶外,挑選浮漂的吃鉛,到底按照什麼規律來挑選

嚴格意義上來說,所謂的大魚用大漂,小魚用小漂,這個概念是很模糊的,而挑選浮漂應對魚情,誰能百分百肯定,吃鉛3g的浮漂,鯽魚就拉不動?又有誰能保證,滑口的鯉魚,用1.5g吃鉛的浮漂,就一定偏靈;那麼一紮長的白條,拖著吃鉛4~5g的浮漂亂跑,就能說白條一定是大魚?諸如此類等等,別說大師們圓不過來,就是廠家也只能告訴你,差不離就得,真讓說個一二三,那還真沒有辦法細掰扯。

野釣戶外,挑選浮漂的吃鉛,到底按照什麼規律來挑選

那麼在實戰時,到底什麼情況用吃鉛大的浮漂,什麼時候用吃鉛小的浮漂,多魚種混養時,是不是要用吃鉛不大不小的浮漂呢?其實,浮漂吃鉛大小,主要從三個層面來挑選,綜合之後挑選出來的浮漂,才能說比較接近實戰,任何單獨層面來挑選,和胡說八道是沒有區別的,那麼分別是哪三個層面呢?

【第一】從魚的體型來挑選

雖說按魚的體型來挑選浮漂的吃鉛大小,有極大的誤差性,但是這種調法,卻是不可或缺的,只有確定了目標魚的大小,然後大致上確定浮漂的吃鉛,再決定了漂目的目數,然後再準備不同釣法的浮漂,然後才能開始準備窩料、餌料,可以這樣說,目標魚不確定,根本就沒辦法釣,你不能拿著麥子釣鯉魚,也不能用鯽魚餌守釣草魚,看似目標魚比較重要,其實以目標魚來確定浮漂吃鉛,這才是很緊要的。

野釣戶外,挑選浮漂的吃鉛,到底按照什麼規律來挑選

為什麼這樣理解呢?因為在實戰中,目標魚是什麼,餌料窩料準備是不同的,如釣鯽魚,我們以經驗來判斷,吃鉛大約在1~1.5g比較適中,為什麼呢?因為釣鯽魚的餌料,不管是麥粒,亦或者商品餌,還是蚯蚓之類的,壓漂的極限,也就是雙鉤掛雙粒麥粒了,再多不是掛不了,而是吃鉛就過大了,對釣鯽來說,就沒多大的意義了;

野釣戶外,挑選浮漂的吃鉛,到底按照什麼規律來挑選

那麼我們換成釣鯉來說,我們可以不可以用吃鉛小的浮漂呢?那自然不太合適,養殖鯉2~3g,野生鯉2.5~4g左右,這還要跟著魚口的快慢再調整,吃鉛太小,雜口多、亂口多,盡顧著玩提竿了,還釣什麼魚啊?而且目標魚為鯉魚,準備的餌料,比重大、鉤重,壓目也比較大,用吃鉛小的浮漂,那就是鬧著玩了;

【第二】從魚口的來判斷密度,根據魚密度和魚口快慢來調整

嚴格意義上來說,在實戰正釣時,一支浮漂打全場,其實是不科學的,為什麼呢?目標魚是預設的,雖說餌料、窩料都是圍繞著目標魚來準備的,但是目標魚的魚口快慢,是未知的,我們至少要準備兩套方案,第一套是理想狀態,生口魚,快而猛,可勁的連桿起魚就可以;第二套就比較糟糕了,有魚,但是口慢,那再用一支漂打一天就不現實了。

野釣戶外,挑選浮漂的吃鉛,到底按照什麼規律來挑選

魚口快、猛,那沒得說,必須用吃鉛大的浮漂,理由就不用多說了,可是魚口慢,再用吃鉛大的浮漂,這就是二傻子才做的事情了,都知道魚口不好了,還用吃鉛大的浮漂,不是人為的給魚增加進食難度麼?所以用吃鉛略小,或者乾脆就小1g左右的浮漂,這樣利於釣鈍,既能過濾虛假訊號,還容易守死口。

【第三】根據魚情來調整漂尾的材質

魚口除了快慢之分,還有輕、滑、弱這些說法,那麼挑選浮漂,應對這些魚口時,就要考慮實際情況了,如果是硬尾漂,甭管是細扁尾亦或者是細圓尾的,最大的優勢就是切水快,訊號靈敏,但是在釣輕、滑、弱口魚時,這反而是一種缺點了,因為不宜抓實口,反而是軟尾漂,亦或者是空心尾,因為材質原因,浮漂整體下沉是比較肉的。

野釣戶外,挑選浮漂的吃鉛,到底按照什麼規律來挑選

如果是搶魚抓口,或者是打生口魚,這種表現會讓人崩潰,但是在釣輕口、滑口魚時,則變成了一種優勢,就是死口才有訊號,簡單虛口、假口,可能根本就反應不過來,漂就已經恢復正常了,所以釣輕滑的魚口時,有條件的話,軟尾票務必貯備一支。

總結:其實很多釣友都清楚,浮漂的靈敏度也好,材質也好,要說真的對抓口影響,是不是影響巨大,那倒是真的不見得,但是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多做不同的準備,在實戰中,確實有著不小的影響,現在的物質條件很豐富,既然能滿足我們細緻化的需求,那又何樂而不為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